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秀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4,共4页
教育是多层次递进式的,经过多次甄别筛选,将劳动力纳入高低不同的生产力群体;教育也是多方向发散式的,当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之后,会接受不同类型的专业教育,掌握不同的生产技能。这样,教育甄别筛选出高生产力者,并使其具有不同的生产... 教育是多层次递进式的,经过多次甄别筛选,将劳动力纳入高低不同的生产力群体;教育也是多方向发散式的,当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之后,会接受不同类型的专业教育,掌握不同的生产技能。这样,教育甄别筛选出高生产力者,并使其具有不同的生产技能,确定了劳动者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以及在求职序列中的排位,决定了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最初定位点,实现了对劳动力的初步配置。本文在研究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模型,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甄别配置功能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教育信号 甄别 配置
下载PDF
筛选理论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慈生 苏多清 杨艳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文章介绍了筛选理论的产生过程,并对国外筛选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类归纳和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筛选理论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筛选理论 人力资本 教育信号 文凭
下载PDF
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力资本积累正外部性:薪酬激励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云 郝泽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07,共15页
为增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我国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扩招。针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以及此种影响如何随人力资本积累正外部性的强弱而变化的研究表明,用人单位的不同工资制度带来"预期效应",... 为增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我国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扩招。针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以及此种影响如何随人力资本积累正外部性的强弱而变化的研究表明,用人单位的不同工资制度带来"预期效应",使得劳动者在高等教育普及之后,能够最优地选择受教育期间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当劳动者面对未来用人单位"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时,更有激励利用高等教育扩张的机会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教育的正外部性得以内化。而当劳动者面对未来用人单位"平均化"的工资制度时,其增加的人力资本对社会总生产力有贡献,但收益却被群体均分。此时,人力资本积累的正外部性过强,能力较高的劳动者通过受教育来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的激励反而减弱。因此,应该从政策层面降低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造成的效率损失,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教育信号模型 激励机制 工资溢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