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生态保护地体系对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66
1
作者 刘冬 林乃峰 +1 位作者 邹长新 游广永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8-715,共8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为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将天然或近天然的区域划作保护地、建立生态空间体系对物种及其生境进行保护。在国际上虽未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为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将天然或近天然的区域划作保护地、建立生态空间体系对物种及其生境进行保护。在国际上虽未有"生态保护红线"这一提法,但是划定生态保护区域的做法是相似的。作者基于相关文献,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系统,以及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生态保护地(区)体系的保护地面积和管理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大多数国家的生态保护地(区)的面积在5–40%之间,并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职能部门或成立了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根据人类活动强度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措施。对比我国现有保护地体系的空缺分析以及保护地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整合与优化我国现有各类保护区域,通过重要性、敏感性评价对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生境保护方面作用最为重要的土地优先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面积比例以占到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0%以上为宜。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根据我国现有部门职能分工,建议强化环境保护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保护地 生态安全 管理
原文传递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被引量:60
2
作者 罗旭玲 王世杰 +9 位作者 白晓永 谭秋 冉晨 陈欢 习慧鹏 陈飞 操玥 吴路华 李汇文 钟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0-693,共14页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时空特征及演变规律,对石漠化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西南八省为研究区,利用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NDVI)、净初级...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时空特征及演变规律,对石漠化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西南八省为研究区,利用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NDVI)、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地表反照率(Surface Albedo)和坡度(Slope)数据,借助ArcGIS等软件平台,分析石漠化在不同的坡度、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区内的变化。结果显示:(1)轻度和中度石漠化是西南主要的石漠化类型。从空间分布来看,石漠化发生分布面积最广的是贵州,其次为云南和广西。(2)从不同土地利用来看,2000—2015年间无石漠化面积最多,潜在石漠化次之。石漠化主要发生在耕地和林地两种土地类型上,其他用地上石漠化发生面积最少,但是极重度石漠化在其他用地上的发生比例很大,平均在11%左右。(3)从不同坡度来看,石漠化严重程度不随坡度的增加而加剧,在坡度6°—25°之间石漠化发生面积最大。(4)从生态保护区来看,2000和2015年西南喀斯特生态保护区是石漠化面积分布最多的区域,分别为27481.86 km^(2)和21738.65 km^(2)。最少的是大别山山地生态功能保护区,从变化量来看,增加最多的是三峡库区,增加1641.22 km^(2),减少最多的是西南喀斯特生态功能保护区,减少5743.22 km^(2)。(5)利用NPP、NDVI、地表反照率和坡度能较精准的反演石漠化,其反演权重依次为0.33、0.42、0.15和0.1。研究时段内,西南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坡度 地理探测器 生态保护区 石漠化
下载PDF
秦岭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被引量:47
3
作者 刘康 马乃喜 +1 位作者 胥艳玲 孙根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秦岭山地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天然分界线 ,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评价秦岭山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 ,对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结合秦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提出了统一规划 ,合理划区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 ;发... 秦岭山地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天然分界线 ,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评价秦岭山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 ,对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结合秦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提出了统一规划 ,合理划区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 ;发展和科学管理生态旅游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特征 生态问题 保护与建设 秦岭山地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50
4
作者 徐德琳 邹长新 +2 位作者 徐梦佳 游广永 吴丹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0-746,共7页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随着生态保护红线理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划定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正成为生态安全领域的...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随着生态保护红线理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划定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正成为生态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由于生态保护红线具有明显地理边界,合理整合了多部门的生态保护成果,并更加全面地关注了多种生态过程,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梳理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科学本质与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将生态保护红线区作为生态安全格局的源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生态廊道、生态战略节点等,从而形成涵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格局、人居环境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维系格局的生态安全格局体系。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将有效保护、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今后需深入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生态过程–功能–格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生态安全格局海陆统筹保护、配套相应管控措施、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服务功能
原文传递
岩层采动裂隙演化规律与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全生 李晓斌 +2 位作者 许家林 徐祝贺 张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47,共20页
岩层采动裂隙是破坏覆岩含水层威胁井下安全生产的直接原因,也是工作面推过后,地表持续下沉变形及生态累积影响的根源。为了解当前覆岩裂隙发生机制、演变规律、研究方法及生态影响与治理进展,实现资源开发与矿区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岩层采动裂隙是破坏覆岩含水层威胁井下安全生产的直接原因,也是工作面推过后,地表持续下沉变形及生态累积影响的根源。为了解当前覆岩裂隙发生机制、演变规律、研究方法及生态影响与治理进展,实现资源开发与矿区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阐述了采动裂隙演化规律与生态治理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煤矿采动裂隙的形成过程、裂隙类型、研究方法、监测手段及研究发展趋势;从开采影响的空间特征方面,从依覆岩裂隙、底板裂隙与地表裂缝3方面分类介绍了裂隙/裂缝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深部开采与我国西部沟壑区高强度开采地表裂缝形成的力学机制;探究采动裂隙在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方面的应用及生态治理技术,并给出基于开采参数优化的源头减损技术、覆岩承载结构稳定性维持减损技术、变形调控减损技术、覆岩离层注浆减损技术、采复一体化技术、土壤改良与植物修复技术、采煤沉陷区综合修复技术等,实现采煤同时兼顾对地下水、瓦斯、矸石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地表建筑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认为,采动裂隙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力学演化机制及量化描述、深部多物理场耦合、探索新应用领域及控制研究、厘清采动损伤科学内涵及评价方法、明晰矿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理念、构建采动损伤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智能化调控系统等将是未来亟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裂隙 保水开采 地表沉陷 生态保护 覆岩 沉陷区治理
下载PDF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分区分级分类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苗长虹 张佰发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153,共11页
科学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流域安全,需要在生态安全基础上对其不同地域空间进行合理功能定位,探索建立分区分级分类调控的新体系。通过构建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维度的指标体系,使用SPSS聚类分... 科学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流域安全,需要在生态安全基础上对其不同地域空间进行合理功能定位,探索建立分区分级分类调控的新体系。通过构建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维度的指标体系,使用SPSS聚类分析,对黄河流域91个地市、739个区县进行功能的分区、分级、分类识别和调控方向分析,结果如下:(1)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粮食生产和资源储存三大功能,使用单位生态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以及采矿业从业人数占比进行分区,可以划分为粮食生产区、资源储藏区和生态保护区。(2)从经济功能入手,使用经济和人口指标,从市区和市域两方面出发,将91个地市进行等级划分,其中西安、郑州、济南和青岛经济发展好、分类级别高,是流域中心性城市,带动着整个流域的发展;兰州、呼和浩特和太原经济发展较好,等级较高,三者可作为区域中心性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3)综合考虑生态、人口、经济、农业和资源,对区县进行分类,同时与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对比,立足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将739个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分别为发展核心区、适度开发区、生态保障区、限制开发区、粮食保障下的重点开发区、粮食保障下的适度开发区、生态保护下的重点开发区以及生态保护下的适度开发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将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作为前提条件,协调好三者的关系是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分区分级分类 调控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保护 粮食安全 中心城区
原文传递
退田还湖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光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1,共3页
在分析退田还湖工程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就工程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获得了退田还湖能扩大洞庭湖行蓄洪能力、改善湖区局部气候和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血吸虫病流行控制的有利结论。工程实施... 在分析退田还湖工程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就工程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获得了退田还湖能扩大洞庭湖行蓄洪能力、改善湖区局部气候和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血吸虫病流行控制的有利结论。工程实施以后 ,洞庭湖行洪能力将增加 10 %以上 ,在特大洪水年 ,蓄洪垸和单退垸高水还湖可扩大湖面面积 13 43km2 ,加上现有天然湖泊面积 2 62 5km2 ,可达 3 968km2 ,接近新中国成立初期天然湖面积。同时指出了不仅工程和移民集镇建设占压部分土地、破坏地表植被、产生水土流失 ,而且可能会因环境基础设施的缺乏或建设滞后 ,乡镇工业“三废”、居民生活污水与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 ,带来安置区局部水质和土壤污染风险 ,并提出了湖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田还湖 洞庭湖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移民安置
下载PDF
山东东昌湖生态功能区划及保护与建设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志宪 唐永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东昌湖生态功能保护区水、大气、土壤、噪声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以大气中TSP含量较高及东昌湖富营养化等污染较为严重.黄河水为东昌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地方政府以发展旅游业为宗旨对东昌湖加强了建设和保护.根据该区的特点及生态... 东昌湖生态功能保护区水、大气、土壤、噪声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以大气中TSP含量较高及东昌湖富营养化等污染较为严重.黄河水为东昌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地方政府以发展旅游业为宗旨对东昌湖加强了建设和保护.根据该区的特点及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将本区划分为5个次级功能区,即水源涵养区、城市生态森林建设区、生态农业观光游览区、综合生态农业区及商业、居民、文教区等.本文对各个次级功能区提出了建设和保护规划,并对全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划 保护与建设 污染 富营养化 大气 生态功能保护区 TSP 旅游业 商业 发展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识别研究:以江西省大余县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晓平 胡紫红 +1 位作者 危小建 黄耀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1-1040,共10页
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夹点”、障碍点、断裂点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大余县生态源地共14... 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夹点”、障碍点、断裂点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大余县生态源地共147.36 km 2,涉及林地、水域和草地,生态廊道69条,呈现出两横五纵的空间特征。研究识别生态“夹点”12处,生态障碍点13处,生态断裂点23处,破碎生态空间57.46 km 2。(2)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包括矿山修复区、山水治理区、农田整治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区和交通用地优化区,建议分别采取矿山复绿、山体治理和水污染防控、农用地整理和耕地污染防控、居民点整合和农村道路复垦、建立野生动物通道和沿线植被恢复等策略。(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从区域整体视角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依据关键区所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系统性的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从关键点、线、面的修复工程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源地 关键区 大余县
下载PDF
中国湿地面面观——兼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达 汪明娜 汪丹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5期12-16,共5页
介绍我国湿地概况,探讨我国湿地的消减原因、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策略;阐述湿地保护对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以促进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及湿地保护工作,挽救湿地生态危机。
关键词 中国 湿地 地球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水土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生态保护区域饮用水源地水质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永江 邓茂 +3 位作者 黄晓容 姚靖 李莹莹 刘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选择重庆市生态保护发展区域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水质金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饮用水源地中27种金属元素均达到USEPA、WHO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要求。饮用水源地中致癌健康风险从... 选择重庆市生态保护发展区域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水质金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饮用水源地中27种金属元素均达到USEPA、WHO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要求。饮用水源地中致癌健康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Cr>As>Cd,均低于USEPA最大可接受风险。非致癌金属的健康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Sr>Pb>Mo>Fe>Cu>Se>Ag>Ni>Zn>Mn,非致癌风险水平为9.36×10^(-11)a^(-1)~1.25×10^(-7)a^(-1),远低于USEPA、ICRP等权威机构限值。成人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水平均为女>男,致癌总风险均大于非致癌总风险2个数量级以上,总健康风险均保持在10-5数量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区域 饮用水源地 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建设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轩 杨荣华 王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73-76,共4页
三峡库区总体上为生态脆弱区,为了有效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划定特定区域,建设生态屏障区,实施统筹管理,十分必要。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屏障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的划分原则,初步划分了... 三峡库区总体上为生态脆弱区,为了有效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划定特定区域,建设生态屏障区,实施统筹管理,十分必要。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屏障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的划分原则,初步划分了库区生态屏障区的范围,分析了其功能定位,包括生态保护带和生态利用区,并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的建设思路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带 生态屏障区 生态功能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广州市瀛洲生态公园河涌开展生态治理的适宜草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夏汉平 蔡锡安 杨冰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了对广州市瀛洲生态公园的河涌进行生态治理 ,在一段河涌的边坡上对 35种草本植物进行了筛选试验。经过 4个月的观测 ,发现有 13个种综合表现最好 ,12个种表现较好 ,10个种表现较差。其中前 2 5个表现好和较好的种都可用于河涌的景观... 为了对广州市瀛洲生态公园的河涌进行生态治理 ,在一段河涌的边坡上对 35种草本植物进行了筛选试验。经过 4个月的观测 ,发现有 13个种综合表现最好 ,12个种表现较好 ,10个种表现较差。其中前 2 5个表现好和较好的种都可用于河涌的景观改造或生态护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瀛洲生态公园 河涌 生态治理 筛选 草本植物 景观改造 生态护坡
下载PDF
生态补偿、居民心理与生态保护——基于秦巴生态功能区调研数据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文彬 华崇言 张跃胜 《管理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4-35,共12页
生态成本和生态利益的空间错配使得生态保护区居民发展和机会成本受限,需要对居民进行生态补偿,而我国以政府补偿为主体的生态补偿政策忽视和弱化了居民权益,亟需对此展开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在借鉴羊群效应对生态补偿影响居民心... 生态成本和生态利益的空间错配使得生态保护区居民发展和机会成本受限,需要对居民进行生态补偿,而我国以政府补偿为主体的生态补偿政策忽视和弱化了居民权益,亟需对此展开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在借鉴羊群效应对生态补偿影响居民心理从而加强整体生态保护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之后,以陕西省秦巴生态功能区居民为例,引入生态补偿政策,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生态补偿政策和心理因素对居民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政策、行为态度、主观范式和感知行为规范对居民生态保护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生态保护意愿和生态补偿政策同样对生态保护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生态补偿政策和心理变量会通过生态保护意愿对生态保护行为产生间接促进效应。结合研究结果,从调整生态补偿政策和强化心理变量视角对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心理因素 生态保护 计划行为理论 秦巴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伊犁地区农林牧业平衡发展与生态保护——以察布查尔县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宏业 张伟 +2 位作者 王秀红 张红旗 王立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35-2041,共7页
本文分析了察布查尔县的自然条件、农林牧业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探讨了察布查尔县土地开垦和灌区扩大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生产的影响。文章指出,察布查尔县种植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林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失调,并对地区... 本文分析了察布查尔县的自然条件、农林牧业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探讨了察布查尔县土地开垦和灌区扩大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生产的影响。文章指出,察布查尔县种植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林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失调,并对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认为:①应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扩大饲草种植,减轻草场的压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②灌区扩大可以改善农田水分条件、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盐碱危害。但不合理的灌溉也会引起盐渍化、沼泽化、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灌排体系,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减轻对环境的危害;③应该将扩大灌溉面积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起来,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灌区内现有农田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布查尔县 农林牧业平衡发展 生态保护 灌区
原文传递
基于“问题-风险”认知体系的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构建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勇 张晓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7-917,共11页
识别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并制定差异化整治修复策略,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提。然而,相关研究在重点区域识别方面较少考虑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潜在关联,并且缺乏对生态风险的认知。该研究立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 识别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并制定差异化整治修复策略,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提。然而,相关研究在重点区域识别方面较少考虑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潜在关联,并且缺乏对生态风险的认知。该研究立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修复需求,构建了基于“问题-风险”认知体系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研究框架。以典型快速城镇化地区为案例区,利用InVEST模型评价研究区生境维持、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固碳释氧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识别服务功能重点保护区和退化修复区;采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风险区,最终提出研究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与对策。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部分区域发生显著退化;(2)研究期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风险整体较低。2019年研究区较高和高风险区面积占比为7.38%,低风险区面积占比为38.14%,较低风险区面积占比为53.45%;(3)基于研究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提出差异化策略,如完善现有的保护区规划体系,关注绮山森林公园南侧的耕地景观生态修复,以及加强河流景观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 景观生态风险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环境 县域
下载PDF
Pathway and Countermeasure of Farmer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i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of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17
作者 Jinguo HUANG Xi HUANG +1 位作者 Faming ZENG Xizhi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4年第9期7-10,共4页
[Objectives]To explore path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ransforming farmers livelihoods in the way of reducing their dependence on land while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lleviating ecological degradation.[... [Objectives]To explore path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ransforming farmers livelihoods in the way of reducing their dependence on land while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lleviating ecological degradation.[Methods]A combination of field research,literature review,and policy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key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livelihoods and potential strategies for transformation.[Results]The study found that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modern agriculture,promoting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cultivating alternative industries,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nd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thod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a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ransforming farmers livelihoods.[Conclusions]Implementing these strategies can help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farmers livelihood development,promot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oth.This approach not only benefits farmer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protection FARMER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下载PDF
长株潭都市圈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及生态保护优先区域识别
18
作者 王凡荣 肖景峰 +1 位作者 李哲勤 余德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恢复生态学理论,对199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生态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识别其生态保护优先区域,以进一步推进长株潭都市圈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发现,199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生态质量呈现出“总体较好、有...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恢复生态学理论,对199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生态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识别其生态保护优先区域,以进一步推进长株潭都市圈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发现,199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生态质量呈现出“总体较好、有所改善”“四周高、中间低”的时空格局特征;大部分地区的生态质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生态质量变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沙县、浏阳市、醴陵市、岳麓区、宁乡市等,生态质量变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浏阳市、宁乡市、湘潭县、醴陵市、长沙县等。就生态保护修复分区而言,长株潭都市圈面积最大的为自然恢复区,其次是一般保护区,而优先保护区面积较小,其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且呈现出明显的沿道路分布特征;望城区北部、长沙县中部、浏阳市西北部的优先保护区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株潭都市圈的优先保护区可进一步优化蓝绿空间格局,加强道路沿线防护林、绿带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 优先保护 遥感生态指数 长株潭都市圈
下载PDF
洞庭湖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变化及修复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英才 胡文敏 +1 位作者 黄熠和 李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4,共8页
探讨洞庭湖区实施各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后生态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对于指导区域生态建设有积极作用。基于研究区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与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探讨了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山水林田湖草空... 探讨洞庭湖区实施各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后生态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对于指导区域生态建设有积极作用。基于研究区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与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探讨了洞庭湖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变化。结果表明:湖泊面积显著增加,林地和农田面积减少明显,水域和草地面积少量增加,山地面积不变;相较岗地丘陵区和山地区,河湖平原区平均年最大植被覆盖度降低最为明显,其中平原农田降幅最大,亟需重点保护。建议在洞庭湖区后期生态建设中完善山体自然灾害监测机制,进行水环境针对性治理,实行林地分区修复管控,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升草地保护修复的关注度。最后,提出了洞庭湖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分项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变化 洞庭湖区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四川省生态保护政策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利平 刘冬梅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立足四川重要生态屏障地位,分析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指出的问题和关注趋势,将四川省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的问题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典型案例进行了对比,发现生态破坏类问题占比最多,总结分析了生态保护与... 立足四川重要生态屏障地位,分析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指出的问题和关注趋势,将四川省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的问题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典型案例进行了对比,发现生态破坏类问题占比最多,总结分析了生态保护与发展、安全边界、自然保护地、监管执法四方面的问题,提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生态价值转化体系”“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三大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体系,并进一步给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快建立生态价值转化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等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破坏 自然保护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