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有为今文经学的“通经致用”思想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9,共6页
康有为作为近代学贯中西的今文经学大师,他不仅善于从传统文化养料中寻找思想资源,更能把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融为一炉,并以此来改造儒学,创立了独特的思想学说——康氏今文经学。康有为的经学思想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康有为作为近代学贯中西的今文经学大师,他不仅善于从传统文化养料中寻找思想资源,更能把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融为一炉,并以此来改造儒学,创立了独特的思想学说——康氏今文经学。康有为的经学思想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既有中国古代经学深厚的底蕴,又附丽着非常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这体现了经学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裂变和异化,其今文经学思想突破了传统儒学的藩篱,颠破了传统思维的禁锢。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构建了援西入儒的桥梁,打开了"通经致用"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氏今文经学 东传科学 通经致用
原文传递
Economy、Economics中译考——以“富国策”“理财学”“计学”“经济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邹进文 张家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尽管中国近代Economy、Economics中译名五花八门,数以十计,但最主要的有"富国策""理财学""计学""经济学"四个,而且它们之间呈现出前后递进的比较清晰的演进路线。其演进过程既受到西方"... 尽管中国近代Economy、Economics中译名五花八门,数以十计,但最主要的有"富国策""理财学""计学""经济学"四个,而且它们之间呈现出前后递进的比较清晰的演进路线。其演进过程既受到西方"经济学"含义演变的"外因"的影响,也与当时中国移植西方经济学的"内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国策 理财学 计学 经济学 西学东渐 经济思想史 传教士 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 严复 日本学术界
下载PDF
戴进贤《黄道总星图》的绘制、使用及传播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亮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05-213,共9页
本文讨论了德国传教士戴进贤《黄道总星图》的绘制过程,认为该星图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编纂的《灵台仪象志》星表基础上,还参照了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纳奇星图的投影方法和装饰方式.通过梳理该图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藏本,分析了该星图在朝... 本文讨论了德国传教士戴进贤《黄道总星图》的绘制过程,认为该星图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编纂的《灵台仪象志》星表基础上,还参照了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纳奇星图的投影方法和装饰方式.通过梳理该图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藏本,分析了该星图在朝鲜李朝的传播和使用情况,以及在中西科技交流中发挥的作用.本文还分析了该星图在清代中晚期如何被坊间重新刊印,用于夜间测时和辅助识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总星图》 戴进贤 西学东渐 夜间测时
下载PDF
论不可通约性与文化交流的三条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万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7-32,共6页
库恩将自己的"不可通约性"概念描述成"局部的"和一种不可翻译性,认为在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事实上是完全可能的。库恩明确考虑了交流的两条道路,即解释和执双语。作者认为前两条道路与科学静态结构是相符的,而不可通... 库恩将自己的"不可通约性"概念描述成"局部的"和一种不可翻译性,认为在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事实上是完全可能的。库恩明确考虑了交流的两条道路,即解释和执双语。作者认为前两条道路与科学静态结构是相符的,而不可通约性中还有一条与科学动态结构相符的道路:辞典改变。当这一道路并非虚拟,当它扩展至文化交流时,可以在西学东渐中找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通约性 交流 辞典改变 西学东渐
下载PDF
清末化学东渐过程中的三城鼎立 以最早的几本化学译著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良 《科学文化评论》 2019年第1期80-88,共9页
三城为清末时期的广州、上海、北京。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化学学科虽迟于天文、数学、物理等较早成型的学科,但却因此具备"后发"优势,一开始便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大城市同时展开;广州博济医局、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等数家... 三城为清末时期的广州、上海、北京。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化学学科虽迟于天文、数学、物理等较早成型的学科,但却因此具备"后发"优势,一开始便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大城市同时展开;广州博济医局、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等数家单位相继翻译出版化学专门著作,一时出现三城鼎立的学术盛况。通过简要还原这一盛况,并梳理后世学者在几本译著上所做考证之得失,如元素名称译法发明权、底本背景、原著者身份等方面,再现了其间的几个戏剧化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西学东渐 广州博济医局 江南制造局 京师同文馆
下载PDF
西学东渐以来中医药自信的质疑与重塑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江涛 郑俊一 刘洋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第1期6-7,共2页
西学东渐以来,国人对中医药的自信迭遭质疑,几近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中医药人的坚守下,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近年来抗击重大疫情的成效,使得中医药自信逐渐恢复。重塑中医药自信,在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西学东渐以来,国人对中医药的自信迭遭质疑,几近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中医药人的坚守下,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近年来抗击重大疫情的成效,使得中医药自信逐渐恢复。重塑中医药自信,在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新时代中医药人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中医药 自信 质疑 重塑
下载PDF
南怀仁的浑天仪:中国传统浑天仪象形制下的欧洲仪器
7
作者 张楠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6期52-59,156,157,共10页
1668年底,康熙对南怀仁在天文测验中所使用的一件仪器产生兴趣,将之留用,后又于1669年4月命南怀仁等人以白银为材料制作一架新仪。经考证得知,这件银制新仪即故宫现存藏品“银镀金南怀仁款浑天仪”,被南怀仁于1669年6月9日进呈御览。南... 1668年底,康熙对南怀仁在天文测验中所使用的一件仪器产生兴趣,将之留用,后又于1669年4月命南怀仁等人以白银为材料制作一架新仪。经考证得知,这件银制新仪即故宫现存藏品“银镀金南怀仁款浑天仪”,被南怀仁于1669年6月9日进呈御览。南怀仁浑天仪所蕴含的宇宙理论、基本环圈结构、日轮和月轮的演示方式,是对一种通行于16世纪欧洲的测算演示用地心环形天球仪(armillary sphere)的延续。这类仪器最早随利玛窦进入中国,其相关内容和图像出现在利玛窦早期手稿和世界地图之中。同时,通过去掉四个赤道平行圈,巧妙融合“天圆地方”与表里三重结构设计,南怀仁浑天仪与中国传统浑天仪象在形貌上达到了最大程度的贴近。然而,其所装置的地球模型和黄极通轴等细节,又显露出这件“浑天仪”不能被忽视的欧洲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怀仁 康熙 浑天仪 西学东渐 中外交流
下载PDF
晚清山西西学东渐的先驱——杨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羚 张培富 《山西科技》 2016年第6期182-185,189,共5页
杨昉作为山西西学文化传播者在山西科技史上是鲜有提及的,长期被山西科技史研究者们忽略。他在语言、化学、物理、农学、医学方面的造诣颇深,将大量的西学仪器和西方技术引进山西,更是以山西最早的摄影师流芳后世,而他的科学造诣远远超... 杨昉作为山西西学文化传播者在山西科技史上是鲜有提及的,长期被山西科技史研究者们忽略。他在语言、化学、物理、农学、医学方面的造诣颇深,将大量的西学仪器和西方技术引进山西,更是以山西最早的摄影师流芳后世,而他的科学造诣远远超过他这个称号。本文将充分肯定他在山西科技史上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的贡献,突出他作为山西西学东渐先驱的历史地位,以现有的史料还原一个更真实的杨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昉 西学东渐 先驱
下载PDF
明末西方流星、彗星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9
作者 胡晗 关增建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8,共9页
西方流星、彗星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在华传播科学知识的一个案例,由此可以观察到晚明来华传教士对西学的传播模式和中国学者对西学的接收模式。通过梳理和解析相关著述文献,可以发现,西方流星、彗星观念最初是作为气象... 西方流星、彗星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在华传播科学知识的一个案例,由此可以观察到晚明来华传教士对西学的传播模式和中国学者对西学的接收模式。通过梳理和解析相关著述文献,可以发现,西方流星、彗星观念最初是作为气象学知识被引入中国的,但第谷大彗星的发现使得西方天文界对彗星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教士们的传播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明末学者熊明遇等人在融合中西传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接受了作为气象学知识的西方古典流星、彗星观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解释自然的方式;而重归天文学领域的西方彗星观念却并未在中国学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第谷大彗星 熊明遇
原文传递
晚清(1840—1912)来华传教士植物学译著及其植物学术语研究
10
作者 孙雁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3-38,共6页
晚清的科技译著构成了第二次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方科技交流的主要载体。作为近代的新兴学科,西方近代植物学也在此时以译著的形式传入了晚清科学界,为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晚清的植物学译著主要由西方来华传教士译... 晚清的科技译著构成了第二次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方科技交流的主要载体。作为近代的新兴学科,西方近代植物学也在此时以译著的形式传入了晚清科学界,为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晚清的植物学译著主要由西方来华传教士译介完成,主要传播了西方近代植物学研究的部分成果;此外,这些植物学译著中所引介的植物学术语,不仅推动了晚清植物学研究突破传统植物学研究的范畴,且部分术语甚至沿用至今,在中国植物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译著 术语 晚清 来华传教士 西学东渐
下载PDF
王国维西学翻译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多维影响
11
作者 罗国华 穆惠峰 《嘉兴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7-92,共6页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国学大师,享有国际盛誉。他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理学、文学、图书馆学、喜剧美学、农学、地理学、考古学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翻译实践,促进了这些学科在国内的先导性发展,为这些学科在国内的创建、...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国学大师,享有国际盛誉。他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理学、文学、图书馆学、喜剧美学、农学、地理学、考古学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翻译实践,促进了这些学科在国内的先导性发展,为这些学科在国内的创建、本土化和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运用的翻译策略、提出的翻译观点丰富了我国传统翻译思想。他基于学术自由、忠于学术思想的翻译实践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开辟了另一条西学东渐之路,对近代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多维影响,但对王国维翻译的研究不够充分,其翻译思想有待深入挖掘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近代中国 西学东渐 学术翻译 多维影响
下载PDF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下的南浔建筑装饰风格研究
12
作者 孙以栋 仲云云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期96-97,共2页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下,南浔儒商望族在对外贸易往来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体现和反映在他们的宅第、园林建筑之中,他们将西方的建筑形式、风格及生活方式,巧妙地渗透与融合于南浔建筑,形成独特...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下,南浔儒商望族在对外贸易往来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体现和反映在他们的宅第、园林建筑之中,他们将西方的建筑形式、风格及生活方式,巧妙地渗透与融合于南浔建筑,形成独特的南浔建筑装饰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西风东渐 建筑装饰
下载PDF
王棻诗中的近代意识
13
作者 於仙海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5-26,共2页
传统读经讲经的王棻,生活在近世中西两种社会和两种文化激烈碰撞之际,其诗作中流露出"西学东渐"这一时代特色原本自然,量虽不大,却是一种进步。
关键词 王棻 近代 西学东渐
下载PDF
文艺心理学之传承与未来展望
14
作者 潘启聪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9,159,共14页
文艺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前,经历了由明至清、由清至民国两次重要转变。明代至清代期间,文艺心理的探讨仍停留在传统的探索模式。那时的论述多为随笔式的杂评。清中叶,西学东渐成为了文艺心理研究发展的催化剂。学者们多引用西方概念... 文艺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前,经历了由明至清、由清至民国两次重要转变。明代至清代期间,文艺心理的探讨仍停留在传统的探索模式。那时的论述多为随笔式的杂评。清中叶,西学东渐成为了文艺心理研究发展的催化剂。学者们多引用西方概念,打破了多年的传统主题。民国初期,文艺心理的探讨终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有了明确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文艺心理学之所以能够有着迅速的发展,当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渐趋清晰的学科定位、与时并进的开放态度以及研究方法的进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西学东渐 学科定位 梁启超 朱光潜
原文传递
清初平面三角形解法的精简与完善
15
作者 董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2-286,共5页
明末《大测》和《测量全义》将西方平面三角形解法介绍到中国,但传入的方法不利于中国历算学家理解和应用,而清初平面三角形解法则呈现出更简单、更直接的特点.至《数理精蕴》正式提出平面三角形余弦定理,标志着明末传入的平面三角形边... 明末《大测》和《测量全义》将西方平面三角形解法介绍到中国,但传入的方法不利于中国历算学家理解和应用,而清初平面三角形解法则呈现出更简单、更直接的特点.至《数理精蕴》正式提出平面三角形余弦定理,标志着明末传入的平面三角形边角互求问题经过中算家的会通,均可全部借助三角学公式求解.这一演变历程体现出中算家对计算精度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三角学 余弦定理 中西数学会通 西学东渐
下载PDF
“五四”时期实验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
16
作者 章雁超 易显飞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五四"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学东渐的重要阶段,实验主义哲学在该时期是相当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胡适在其中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实验主义哲学所倡导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当时文人志士的救国心态,且与中国传... "五四"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学东渐的重要阶段,实验主义哲学在该时期是相当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胡适在其中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实验主义哲学所倡导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当时文人志士的救国心态,且与中国传统思想价值取向较相契合是其得以传播的原因。实验主义哲学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其"真理观"与"方法论"。它在培养国民的怀疑批判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而塑造国民的科学精神等方面无疑具有启蒙作用,也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终究由于其过分倚重于方法,且仅仅强调问题的"碎片化"解决和眼前的实际效果,而忽视长远与缺乏宏观、全局意识,在经受了十几年实践的检验后,被更适合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实验主义哲学 西学东渐 胡适
下载PDF
技术引进与中国出版事业近代化研究
17
作者 施威 朱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0-54,共5页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近代新式印刷、造纸、编辑、发行技术以及经营理念、运作模式陆续传入中国并得到本土化改进。在技术引进、传播与创新机制驱动下,传统出版业在物质技术基础、产业制度、出版理念、管理体系等层面都实现了近代...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近代新式印刷、造纸、编辑、发行技术以及经营理念、运作模式陆续传入中国并得到本土化改进。在技术引进、传播与创新机制驱动下,传统出版业在物质技术基础、产业制度、出版理念、管理体系等层面都实现了近代化转型,形成了基于工业化、商业化的独立的资本主义产业体系。与此同时,近代出版业所承载的救亡图存、国民教育、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也得到不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新 出版业 近代化 西学东渐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技术教育的推动因素与基本特征
18
作者 陈佩文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1,共6页
中国近代技术教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包括西方外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资本主义思潮以及近代有识之士等推动因素,派遣留学生、政府部门主持创办新式学堂、组织译介西方书籍、聘任外籍专家等主要方式。中国近代技术教育具有评价体制... 中国近代技术教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包括西方外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资本主义思潮以及近代有识之士等推动因素,派遣留学生、政府部门主持创办新式学堂、组织译介西方书籍、聘任外籍专家等主要方式。中国近代技术教育具有评价体制的积极与怠慢、发展运行的鼓励与限制、历史使命的救国与图存、教育与经济基础的依赖与分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脱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与统一、人文价值观念的推崇与迷失等基本特征,在思想启蒙、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等层面产生重要影响。近代技术教育是现代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期基础,从人的发展、技术教育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等维度总结近代技术教育积累的经验,方显其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教育 西学东渐 洋务运动 价值理性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文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7,6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在对近代以来武术发生的"两次降格"窘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社会为武术发扬所带来的崭新历史机遇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武术在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所应采取的战略姿态。研究认...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研究方法,在对近代以来武术发生的"两次降格"窘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社会为武术发扬所带来的崭新历史机遇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武术在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所应采取的战略姿态。研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武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首先被限定在"体育"的框架下发展,导致其文化本色和传统精髓被大量过滤和丧失;其次,在体育系统中,也未能维持住"土洋体育之争"时期能够与西方体育平等对话的地位,而是从属于后者,并在体育大系统的诸多方面,都日渐走向边缘。当代社会中国国家崛起以及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千载难逢的契机,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光大插上坚实"羽翼";武术应该立足"来而往之"的战略姿态,紧抓历史机遇,反省、自觉自身,将自己与西方体育文化形成强烈互补的独特优长,加以挖掘、拔萃,贡献于当代社会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西学东渐 体育 当代社会 历史机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