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北周时期的西域音乐及其东传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星 高人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5-88,91,共5页
北周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王朝,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北周时期西域地区各种文化密切交融,音乐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呈现出来源广泛、数量繁多、成分复杂的特点。这些风格独特而又共存共融的西域音乐与北周音乐关系极为密切... 北周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王朝,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北周时期西域地区各种文化密切交融,音乐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呈现出来源广泛、数量繁多、成分复杂的特点。这些风格独特而又共存共融的西域音乐与北周音乐关系极为密切,经持续与大量东传进入北周后对北周乃至后世音乐影响甚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 北周 西域 音乐 乐种 乐器 东传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用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协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工程,也是破解世界经济结构性发展困局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马来西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协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工程,也是破解世界经济结构性发展困局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马来西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重要通道,其私立高等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国际化和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要素、举措和经验等,有助于为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加速"东学西渐"进程、建设一流私立高等教育体系、更好服务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国梦"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马来西亚 私立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东学西渐
下载PDF
清华学报英文版的传播与首创 被引量:3
3
作者 姚远 张莉 +1 位作者 张凤莲 杜文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4,共6页
清华学校主办的TheTsingHuaJournal月刊为中国高校最早的文理综合性英文版学报,有较高水准的编辑队伍,诸如叶企孙、梁思成、萨本栋、顾毓?、陈达、朱自清、陈寅恪、王力、俞平伯、闻一多、冯友兰、金岳霖、潘光旦等均曾任过编辑。该刊... 清华学校主办的TheTsingHuaJournal月刊为中国高校最早的文理综合性英文版学报,有较高水准的编辑队伍,诸如叶企孙、梁思成、萨本栋、顾毓?、陈达、朱自清、陈寅恪、王力、俞平伯、闻一多、冯友兰、金岳霖、潘光旦等均曾任过编辑。该刊在美国专设经理部和接稿员,开展与欧美的广泛期刊交换;开设“编辑记述”、“撰著提要”专栏进行二次文献传播;以及以中文版介入“西学东渐”,以英文版介入“东学西渐”等做法,有着积极而特殊的意义。该刊借助于早期清华留美预备办学的特色,整合了在校留美预备生、在美留学生、在校外国专家,以及具备英语修养的师生作为学报作者队伍的主体,构筑了一个水准较高的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平台,是早期大学学术期刊走国际化之路的成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学报》英文版 中国科技期刊史 西学东渐 东学西渐
原文传递
中国东方学的崛起 被引量:2
4
作者 孟昭毅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8-68,共11页
中国东方学是中国理论自信的产物。其初兴发生在近代,由自发的学术研究走向自觉的学术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东方学获得了新生。现代学术界重要人物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东方学的崛起。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发展,中国东方学表明:一个在文... 中国东方学是中国理论自信的产物。其初兴发生在近代,由自发的学术研究走向自觉的学术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东方学获得了新生。现代学术界重要人物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东方学的崛起。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发展,中国东方学表明:一个在文化上日益自信的中国,已经意识到它有责任以明确有力的话语表达和学术创造来担当起东方大国的责任,为世界学术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东方学 中国东方学 东学西渐
下载PDF
从阴阳观看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鸿 郑转芳 +6 位作者 张静 付晓露 曾慧梅 占志 樊金灼 史周薇 张高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782-5786,共5页
文章运用传统的阴阳观念诠释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传统文化与中医之间存在着道术相生、形神相依、整体与局部相互蕴含等多重阴阳关系。文章提出阴阳关系普遍存在于医学与文化之间、传统智慧的继承与生成之间,也存在于东西方文化、... 文章运用传统的阴阳观念诠释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传统文化与中医之间存在着道术相生、形神相依、整体与局部相互蕴含等多重阴阳关系。文章提出阴阳关系普遍存在于医学与文化之间、传统智慧的继承与生成之间,也存在于东西方文化、医学的交流之间。在"把握阴阳"中,中医与传统文化充分实现未来医学的源头活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传统文化 东学西渐
原文传递
苦境中形成的文化观——辜鸿铭东学西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桂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2-209,287,共8页
辜鸿铭,中国近代史上的怪杰,在激烈的民族冲突和文化冲突中,他谴责列强行径,为国家主权辩护;他挞伐西方文化,极力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并向西方倾力推荐,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言人。辜鸿铭文化观的形成,除了受其早年的经历和西方浪漫主义社会... 辜鸿铭,中国近代史上的怪杰,在激烈的民族冲突和文化冲突中,他谴责列强行径,为国家主权辩护;他挞伐西方文化,极力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并向西方倾力推荐,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言人。辜鸿铭文化观的形成,除了受其早年的经历和西方浪漫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之外,还因为他学贯中西,文理兼通,比同时代人多了一份跨国性文化交流与比较的世界眼光。他的东学西渐对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产生了的巨大的影响,也赢得了西方人的尊敬。也为我们今天处理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很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东学西渐
下载PDF
Preliminary K-Ar geochronology of lavas from southern Lau Basin
7
作者 YAN Quanshu SHI Xuefa +2 位作者 LI Naisheng GAO Jingjing SU Tiany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23,共6页
In this short note, we report the ages of five lava samples from a segment of the Eastern Lau Spreading Center (ELSC) and three samples from the Valu Fa Ridge (VFR) in the southern Lau Basin. These samples were co... In this short note, we report the ages of five lava samples from a segment of the Eastern Lau Spreading Center (ELSC) and three samples from the Valu Fa Ridge (VFR) in the southern Lau Basin. Thes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situ from the axes and flanks of the spreading centers in the basin. These ages provide a key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spreading mode, crustal formation and overal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asin. Except for two basaltic andesites and one andesite, the lavas analyzed are basalts. The ages of the lavas from ELSC range from (1.45±0.15) Ma to (0.74±0.04) Ma whereas those from VFR range from (0.50±0.06) Ma to (0.32±0.27) Ma, and the basalts give the oldest ages. The relatively younger ages of the VFR lavas are consistent with propose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Lau Basin, i.e., VFR is a propagating extension of ELSC. The occurence of older lavas close to or on spreading axes in the southern Lau Basin implies the complex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asin.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a need for further detailed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studies in the southern Lau Basin, in order to better clarify the crustal accretion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 geochronology Tectonic evolution eastern Lau spreading center Valu Fa Ridge Lau Basin
下载PDF
从西班牙文学看阿拉伯文学对南欧喜剧复兴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宗笑飞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百年翻译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贡献尚远未达成为学界共识,阿拉伯文艺对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尤其是近代西方喜剧复兴的贡献更是罕有学人提及。本文试以阿拉伯文学中的幽默讽刺及其对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南欧喜剧和笑文化... "百年翻译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贡献尚远未达成为学界共识,阿拉伯文艺对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尤其是近代西方喜剧复兴的贡献更是罕有学人提及。本文试以阿拉伯文学中的幽默讽刺及其对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南欧喜剧和笑文化的影响略陈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学西渐 阿拉伯文学 文艺复兴 喜剧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诗词与史蒂文斯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畔 杨胜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0-64,共5页
20世纪初,"东学西渐"思潮将中国古典诗词推入欧美诗坛。中国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哲学内涵吸引并影响了众多意象派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引入国外学者对史蒂文斯诗歌诗论研究的相... 20世纪初,"东学西渐"思潮将中国古典诗词推入欧美诗坛。中国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哲学内涵吸引并影响了众多意象派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引入国外学者对史蒂文斯诗歌诗论研究的相关文章和书籍,史蒂文斯书信、日记以及国外学界的评论,探究史蒂文斯接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思想文化背景;通过运用文本细读等方式,从创作技法的借鉴与意境表达的效仿等方面,对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分析中国史蒂文斯研究的现状,以期为未来史蒂文斯诗歌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学西渐 华莱士·史蒂文斯 中国古典诗词 意象派
下载PDF
阎宗临与他的文化史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荣声 王玉声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共5页
阎宗临是上世纪 3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执教于国内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他在三、四十年代发表的论著中,"以人为本"论文化,把中世纪看做是"欧洲文化的转型期",文艺复兴是由 13 世纪文化蜕变出来的;近代欧洲的"... 阎宗临是上世纪 3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执教于国内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他在三、四十年代发表的论著中,"以人为本"论文化,把中世纪看做是"欧洲文化的转型期",文艺复兴是由 13 世纪文化蜕变出来的;近代欧洲的"机械文化"使"价值颠倒,人为物役,心为形役";在法文版的博士论文中,他深入探讨了"中学西渐"的问题;凸显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史观和一位史学大家的远见卓识。他矢志求学,博学多才,为人谦和,热爱祖国,是一位本该属于大师级的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宗临 文化史观 以人为本 中世纪 中学西渐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与“东学”未能西进
11
作者 苑容宏 郭玲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
通过文献研究与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西学东渐"与中学未能西进的历史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西学东渐"与西方的崛起晚清的衰落密不可分。正是晚清中西方社会文明的落差,使得当时处于高位的西学在有识之士的大力译介... 通过文献研究与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西学东渐"与中学未能西进的历史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西学东渐"与西方的崛起晚清的衰落密不可分。正是晚清中西方社会文明的落差,使得当时处于高位的西学在有识之士的大力译介下,迅速为中国的知识分界所接受,成为西学得以东渐,中学未能西进的历史根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东学西进 翻译 传播
下载PDF
别现代:新时期“东学西渐”模式分析
12
作者 庄焕明 《都市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325-335,共11页
新世纪西方主流社会"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受此影响,作为新时期"东学西渐"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被迫在美国关闭15间分院。与此同时,李泽厚"形式层与原始积淀"和王建疆"别现代"... 新世纪西方主流社会"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受此影响,作为新时期"东学西渐"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被迫在美国关闭15间分院。与此同时,李泽厚"形式层与原始积淀"和王建疆"别现代"理论的顺利"西渐"与孔子学院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们需重新审视"东学西渐"的历史流变及现状,为新时期"东学西渐"的文化输出顺利实施提供新思路。本文认为,关键在于构建中国本土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甄别西方理论背后隐藏的政治权力色彩和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落后思想,并坚持个体价值的张扬与公共价值的合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现代 东学西渐 文明冲突 个人价值
原文传递
元代东传回回地理学考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建春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对元代东传回回地理学中经纬度、地球仪、制图术和航海图等诸多概念、知识 ,进行了系统的述证 ,并以此说明其对中国地理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元代 回回地理学 东传 影响
原文传递
马尔康市新门底寺佛塔壁画调查简报
14
作者 李勤学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41,143,144,共19页
新门底寺系藏传佛教觉囊派寺院,由措尔基寺一世活佛嘉瓦桑布创建。佛塔内绘制大量壁画,题材从释迦牟尼佛、大黑天、宝帐护法及上师传承关系等逐层过渡至时轮金刚等内容,涉及密宗行部、事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中父续、母续传承关系,较... 新门底寺系藏传佛教觉囊派寺院,由措尔基寺一世活佛嘉瓦桑布创建。佛塔内绘制大量壁画,题材从释迦牟尼佛、大黑天、宝帐护法及上师传承关系等逐层过渡至时轮金刚等内容,涉及密宗行部、事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中父续、母续传承关系,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觉囊派的教法体系。塔内壁画是阿坝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具有尼泊尔-西藏混合风格壁画。对研究阿坝地区早期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更为研究觉囊派东传后至多罗那他中兴前阶段的绘画艺术和风格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囊派 壁画 东传 混合风格 15-16世纪
原文传递
西医东渐侧面观:合信的西医编译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申 陈婷 张小龙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0,F0003,共4页
合信是近代在华传播西医的先驱者之一,其编译的西医著作影响深远。为了减小西医传播的阻力,他主要翻译西医优长的解剖学和外科知识,且调整了部分内容。译著中所用词汇和语言尽量本土化,并常引儒家或中医经典。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精美插图... 合信是近代在华传播西医的先驱者之一,其编译的西医著作影响深远。为了减小西医传播的阻力,他主要翻译西医优长的解剖学和外科知识,且调整了部分内容。译著中所用词汇和语言尽量本土化,并常引儒家或中医经典。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精美插图,也使它广受欢迎。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及读者的文化心理,合信也有相应的考虑和设计。这些编译策略有助于西医知识的传播,也体现了西医在华传播初期较为谦虚和委婉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信 西医东渐 传播策略
下载PDF
藉医传教与文化适应——兼论医学传教士之文化地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小莲 张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
基督教传教士藉医传教,目的在"教",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却是"医"。藉医传教除了带来医学所具有的工具性特点,还有与之相关的人文理念、制度等。西医东渐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和层次,提示着近代中国文化调适的方向;西医... 基督教传教士藉医传教,目的在"教",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却是"医"。藉医传教除了带来医学所具有的工具性特点,还有与之相关的人文理念、制度等。西医东渐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和层次,提示着近代中国文化调适的方向;西医东渐在鸦片战争以前就已开始,显示了文化接触传播的常态性。至民国时期,西医人数仍然很少,但中、西医势力的转移已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东渐 基督教 医学传教士 文化适应
下载PDF
论行商对岭南文化的添血功能
17
作者 陈国威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行商是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产物。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时间背景,岭南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交汇点,而行商对近代岭南文化有添血之功能,它为岭南文化率先向近代文化过渡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对东学西渐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岭南文化 添血功能 清政府 对外贸易 行商 儒家 中西文化交流 近代
下载PDF
人文交流与和谐文明
18
作者 阎凤桥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2018年第1期20-29,共10页
人文关乎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呈现出多元共存的格局,不同文明之间虽然时有冲突,但待冲突化解后,彼此可以和平共处,相融且相得益彰,促进了文明的共同繁荣。从历史上看,佛教和基督教... 人文关乎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呈现出多元共存的格局,不同文明之间虽然时有冲突,但待冲突化解后,彼此可以和平共处,相融且相得益彰,促进了文明的共同繁荣。从历史上看,佛教和基督教文明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儒家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反之,中国文明对于欧洲、亚洲地区的其他文明也产生了同样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甚至影响到欧洲启蒙运动乃至以后的现代化过程。在全球化时代,包容和和平的人文交流将会对社会进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交流 文明 西学东渐 东学西渐
原文传递
季羡林“东西方文化互补论”
19
作者 吕文贤 曾红军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6期126-126,129,共2页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个学科的名称加以概括,他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中的"天人二分"思维模式,参照中国"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模式,提出了科学性论断"三...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个学科的名称加以概括,他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中的"天人二分"思维模式,参照中国"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模式,提出了科学性论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他还提出了"拿来主义"以及"送去主义",反对"西方中心论",推进"文化多元化"的理论,使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文化前进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 东学西渐 三十年河东 送去主义
下载PDF
萨珊王朝波斯乐器和它的东渐 被引量:6
20
作者 柘植元一 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译文通过对伊朗西部的巴哈塔拉洲(旧名为凯如曼夏)现存的萨珊朝遗址塔格·波斯塔尼的两个大小洞室里的浮雕以及萨珊王朝的银器雕刻中可以看到的乐器图案的研究,阐述了萨珊王朝波斯乐器和它的东渐。
关键词 萨珊王朝 波斯乐器 东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