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大气波导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成印河 周生启 王东晓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6,共9页
大气波导是对流层中具有异常大气折射率梯度的大气层,对于评估和预测电磁波传播和海上探测通信系统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以海上发生的大气波导类型为线索总结了与大气波导相关的研究方法。在蒸发波导研究中以相似理论为基础... 大气波导是对流层中具有异常大气折射率梯度的大气层,对于评估和预测电磁波传播和海上探测通信系统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以海上发生的大气波导类型为线索总结了与大气波导相关的研究方法。在蒸发波导研究中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开发蒸发波导诊断模型为重点,开展区域海域适应性研究;海上悬空波导和表面波导从早期的定性分析到目前精确定量研究过程中,中尺度数值模式逐渐成为极其重要的研究手段,不仅提高了特定天气过程中大气波导模拟预测精度,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大气波导环境研究,分析其出现规律、气候原因等。针对海上大气波导研究现状,借鉴气象上的手段和技术,开展海上水文气象调查和电波传播实验,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和海气耦合模式,采用同化技术和集合预报等手段,提高海上低空大气波导量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类型 蒸发波导 表面波导 悬空波导
原文传递
海上低空大气波导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成印河 薛宇峰 朱凤芹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3年第1期92-99,共8页
低空大气波导对电波传播和探测通信系统等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大气波导环境和开发其应用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简要概括了海上蒸发波导、表面波导和悬空波导的调查方法和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基于大气波... 低空大气波导对电波传播和探测通信系统等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大气波导环境和开发其应用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简要概括了海上蒸发波导、表面波导和悬空波导的调查方法和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基于大气波导环境的电波传播评估系统。蒸发波导调查,一般通过近海面气象要素廓线进行间接的观测,在工程中多利用相似理论计算大气折射率廓线,该方法已集成到许多针对电波传播效应开发的软件中。表面和悬空波导调查,大多采用气象探空方法进行观测,近年来对该类大气波导环境的观测方法,由通过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进行定量分析和估算,逐渐发展为中尺度天气数值式精确确定,在工程中更倾向于海气耦合数值模式,如美国的COAMPS业务系统。关于大气波导传播效应的主要理论有几何光学理论、波导模理论和抛物型方程,其中抛物型方程理论应用较多。最后指出大气波导研究在工程方面努力的方向,即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和电波传播模式发展三维可视化系统,准确可靠地提供电波环境信息和预测预报,更好地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波导类型 电磁环境 应用系统
下载PDF
船用风管的分类与选型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文俊 王柳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2年第6期11-17,共7页
为确保船舶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所服务的空调通风系统和设计规范为基础,结合自身特性、密性要求和隔热要求等对船用风管进行分类。并根据风管设计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结合风速、噪音和施工可行性等,有针对性地修改风管的规格、形状... 为确保船舶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所服务的空调通风系统和设计规范为基础,结合自身特性、密性要求和隔热要求等对船用风管进行分类。并根据风管设计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结合风速、噪音和施工可行性等,有针对性地修改风管的规格、形状和制作形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船用风管的选型依据。研究成果可为船用风管的分类与选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风管 风管类型 选型和使用
下载PDF
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坤 徐菁 马竹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诊疗中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三二〇一医院疑似早期胃癌患者320例,统计3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32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并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诊疗中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三二〇一医院疑似早期胃癌患者320例,统计3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32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并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微血管分型、微腺管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性(80.00%)明显高于白光内镜(65.00%)和放大内镜(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大内镜检查的灵敏性明显高于白光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为分化型患者的微血管分型FNP、ILL-1比率均明显高于未分化型患者,ILL-2、CSP比率均明显低于未分化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分型隆起型患者的微血管分型FNP、ILL-1比率均明显高于凹陷型或平坦型患者,ILL-2、CSP比率均明显低于凹陷型或平坦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分化型患者的微腺管分型Ⅳ型、Ⅴ型比率均明显高于未分化型,Ⅵ型比率明显低于未分化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白光内镜和放大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白光内镜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临床病理特征 微血管分型 微腺管分型
下载PDF
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蔡卫东 刘桂平 李斌 《制冷》 2003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家用小型中央空调的基本类型、开发和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指出热泵除霜、低温制热、压缩机变容等技术需要突破 ,行业现状需要规范 ,以此来推动家用小型中央空调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家用中央空调 风管式系统 压缩机 VRV系统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下载PDF
大导管型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姚平 阮萍 +2 位作者 刘莹 郑玲 林国彪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分析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癌患者9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做无复发生存... 目的分析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癌患者9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做无复发生存曲线及总生存曲线分析,Log-rank法比较组间生存率。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91例肝内胆管癌患者中大导管型52例,小导管型32例,未确定型7例。与小导管型比较,大导管型具有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血清CA199水平高、TNM分期高、肝内胆管结石病史等特点(P<0.05)。大导管型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小导管型(P<0.05)。大导管型与小导管型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总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血管侵犯、TNM分期是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大导管型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差异,大导管型预后更差,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是其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小导管型 大导管型 预后
下载PDF
吸风式风管机蜗壳表面凝露问题实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勇 陈华康 莫培山 《发电与空调》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吸风式风管机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制冷运行时,蜗壳表面容易出现凝露现象而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本文以1套美洲市场常用的吸风式风管机组为对象,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发现凝露的主要原因是蒸发器由进口段到出口段,对湿空气的降温除湿效果... 吸风式风管机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制冷运行时,蜗壳表面容易出现凝露现象而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本文以1套美洲市场常用的吸风式风管机组为对象,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发现凝露的主要原因是蒸发器由进口段到出口段,对湿空气的降温除湿效果不一致导致。为此,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解决了凝露问题,对提升机组可靠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管机 蜗壳 凝露 蒸发器
下载PDF
以胆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小胆管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秀军 陆建春 +2 位作者 薛源 郑书琴 史建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88-2189,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因"慢性肝炎2年,右上腹疼痛伴尿黄1d"于2017年3月24日入本院。患者自2015年2月至本次发病期间曾反复多次因右上腹疼痛伴肝功能异常住院治疗,均经抗生素抗感染及常规保肝治疗后好转,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小胆管型 胆道感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风管机风道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邹建煌 马重夫 +1 位作者 刘利娜 周军 《日用电器》 2012年第8期26-28,共3页
为了提升风管机室内机的性能,降低噪声,改善整机的音质,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以某系列超薄风管室内机为研究对象,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来设计双吸离心风道系统,最终实现了降低该系列超薄风管机的噪声总值。
关键词 风管室内机 噪声 CFD
下载PDF
风管机100 Hz异常噪声机理研究
10
作者 夏凯 《日用电器》 2023年第2期110-112,126,共4页
为了解决某型交流风管机100 Hz异常噪声问题,开展噪声试验、振动试验和模态试验分析,从激励源和传递路径两个方面,研究了噪声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风管机搭配的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带载时振动烈度过大,引起壳体振动并辐射出异常噪... 为了解决某型交流风管机100 Hz异常噪声问题,开展噪声试验、振动试验和模态试验分析,从激励源和传递路径两个方面,研究了噪声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风管机搭配的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带载时振动烈度过大,引起壳体振动并辐射出异常噪声;风机的电机电容对电机振动和风管机音质有明显影响,随着电机电容的增加,100 Hz峰值噪声先减小后增大;电容不变时,风机转速越高,噪声总值和100 Hz峰值噪声也越大,并且转速增加引起的风机气动噪声增加量要大于100 Hz峰值噪声增加量;风机系统隔振设计良好,对异常噪声的贡献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管机 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机 100 Hz峰值噪声
下载PDF
农用烟囱风机结构性能优化
11
作者 冷东洋 施正香 +2 位作者 王宗伦 马慧 丁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104,共10页
针对农用烟囱风机流量小,能效比偏低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节约投资成本的前提下,不改变烟囱风机的叶片造型,对其配套的风筒结构尺寸进行改型优化。利用试验测试原型风机的性能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烟囱风机的风筒内径d(用改... 针对农用烟囱风机流量小,能效比偏低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节约投资成本的前提下,不改变烟囱风机的叶片造型,对其配套的风筒结构尺寸进行改型优化。利用试验测试原型风机的性能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烟囱风机的风筒内径d(用改型后风筒内径与原型风筒内径之比,即内径比k表示)、出口段扩散角度α和扩散深度l这3个方面进行单因素改型优化。在单因素优化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方法综合以上3个因素,得到风筒正交优化设计参数。根据正交所得优化参数制备相应风筒样机,进行试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单因素优化模拟下,与原型风机相比,k=0.985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4.7%和4.0%;α=28°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4.7%和5.3%;l=250 mm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1.8%和3.2%。2)多因素正交数值模拟下,与原型风机相比,k=0.988、α=28°、l=200 mm时风量和能效比提高了7.9%和8.1%;3)对优化风机进行测试,与原型风机相比,优化风机风量和能效比提高4.6%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囱风机 风筒型式 数值模拟 性能优化
原文传递
药厂洁净空调末端再热探讨
12
作者 荣美丽 《机电信息》 2012年第2期31-34,49,共5页
分析药厂生产车间净化空调系统末端增加风管再热器和不加风管再热器的能耗和设备投资,探讨药厂净化空调系统节能的可能性。提出有风管再热器和无风管再热器的净化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以及增加风管型再热器的优缺点。
关键词 药厂 净化空调 风管型再热器:节能
下载PDF
GREATLAB仿真软件在风管送风式空调制冷系统中的设计应用
13
作者 刘媛媛 王成 周涯宸 《制冷》 2015年第3期59-64,共6页
用GREATLAB仿真软件对1.5HP风管送风式空调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毛细管四个主要部件进行仿真模拟设计,代入到整个制冷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块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名义制冷工况下空调机组制冷量、功率、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吸... 用GREATLAB仿真软件对1.5HP风管送风式空调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毛细管四个主要部件进行仿真模拟设计,代入到整个制冷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块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名义制冷工况下空调机组制冷量、功率、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吸气压力、排气压力等参数,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名义工况下制冷量与仿真计算制冷量误差在5%以内。结果表明:GREATLAB仿真软件能够用于指导商用一拖一空调系统的设计,可作为开发和优化商用空调系统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数学模型 制冷系统 风管送风式空调
下载PDF
胆总管取石术后T型管夹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解涛 邢金德 +2 位作者 刘向阳 孙黎明 宋吉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为探讨一种胆总管取石术后减少胆汁丢失的方法 ,对 180例行胆总管取石术、T型管引流患者给予选择性、试验性早期夹管 (夹管组 ) ,并与 12 0例不行夹管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夹管组术后血液中电解质变化、每日胆汁丢失量、每... 为探讨一种胆总管取石术后减少胆汁丢失的方法 ,对 180例行胆总管取石术、T型管引流患者给予选择性、试验性早期夹管 (夹管组 ) ,并与 12 0例不行夹管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夹管组术后血液中电解质变化、每日胆汁丢失量、每日输液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夹管组肠功能恢复早 ,平均住院天数短。认为胆总管取石术后早期行 T型管夹管 ,能减少胆汁丢失 ,患者下床活动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T型管引流术 T型管夹管
下载PDF
核电站孔道式蒸汽发生器热工分析及换热性能研究
15
作者 汪垠 张双铭 +4 位作者 李莹 王强 邱超 王彤 杨海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96,共7页
为满足核电站提高蒸汽参数以获得更好的发电效率及经济性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温气冷堆超超临界参数下的孔道式蒸汽发生器。介绍了孔道式蒸汽发生器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该结构在换热性能、运行安全、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为满足核电站提高蒸汽参数以获得更好的发电效率及经济性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温气冷堆超超临界参数下的孔道式蒸汽发生器。介绍了孔道式蒸汽发生器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该结构在换热性能、运行安全、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对该蒸汽发生器采用直流逆流换热方式下的轴向、径向、准三维温度分布等参数进行了热工分析及换热性能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孔道式蒸汽发生器以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换热方式为主,温度分布分段明显,换热性能优异,符合相关换热要求。该研究可为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及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孔道式结构 温度分布 传热系数
下载PDF
儿童胆道扩张症与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璐 张廷冲 陈巍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胆道扩张症(CBD)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与无合流异常病例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探讨PBM以及共同管长度与CBD的发病、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为CBD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提供...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胆道扩张症(CBD)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与无合流异常病例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探讨PBM以及共同管长度与CBD的发病、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为CBD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道扩张症病例临床资料,83例胆道扩张症患儿纳入研究,以MRCP中胰胆管共同管长度为分组标准,分为合流异常组(共同管长度≥5 mm,n=47)与非合流异常组(共同管长度<5 mm,n=36),研究指标包括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共同管长度、胆道结石以及胆总管囊肿大小,研究结果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在临床症状中,发热、黄疸、白色大便及胆道结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痛症状合流异常组多于无合流组(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AST、ALT、TBIL、DBIL及IBI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淀粉酶检测合流异常组高于无合流异常组(P<0.05);合流异常组胆总管呈囊肿型32例(38.6%),梭型15例(18.1%),无合流异常组胆总管呈囊肿型26例(31.3%),梭型10例(12.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胆总管囊肿体积合流异常组小于无合流异常组(P=0.02)。结论先天性胆道扩张症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儿出现腹痛症状较早、较严重,同时血清淀粉酶较高,合并胰腺炎较常见,故易于做出早期诊断,可能也是本组胆总管囊肿体积较小的原因。本研究胰胆管共同管长短与先天性胆道扩张症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胆红素及血清淀粉酶等水平无明确相关性,故不能单纯以胰胆管共同管长度判断病情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胆道扩张症 胆总管囊肿型 胆总管梭型 腹痛 血清淀粉酶
下载PDF
高压变频器冷却方式的改进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川江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50,共3页
根据新疆五彩湾二级供水工程当地工作人员对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描述反馈,及设计技术人员现场的实地考察,确定高压变频器风道开放式冷却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缺陷。通过对比分析现今国内外主流的变频器冷却方式的不同原理和应... 根据新疆五彩湾二级供水工程当地工作人员对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描述反馈,及设计技术人员现场的实地考察,确定高压变频器风道开放式冷却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缺陷。通过对比分析现今国内外主流的变频器冷却方式的不同原理和应用条件,及实验室多次仿真模拟试验,找出适合新疆五彩湾当地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的最佳变频器冷却方式——空-水冷冷却方式,并在五彩湾二级供水工程一级泵站中进行实际应用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工程 高压变频器 冷却散热 风道开放式冷却 空-水冷冷却
下载PDF
非均匀来流条件下风管机C型翅片换热特性研究
18
作者 李丰 罗彬 +3 位作者 李兆辉 马志恒 赵日晶 黄东 《家电科技》 2023年第1期25-29,54,共6页
传统风管机常采用V型换热器,低矮风道内来流风速的非均匀分布导致其换热能力较弱。针对风管机的非均匀来流,基于翅宽分布与风速分布的非均匀匹配,设计了一种非等宽翅片C型换热器,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其换热能力进行计算和测试,对比C型和V... 传统风管机常采用V型换热器,低矮风道内来流风速的非均匀分布导致其换热能力较弱。针对风管机的非均匀来流,基于翅宽分布与风速分布的非均匀匹配,设计了一种非等宽翅片C型换热器,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其换热能力进行计算和测试,对比C型和V型翅片的换热特性,分析来流温度、冷凝温度、风量大小和风速分布对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均匀来流下,当翅宽与风速分布的幂次方成正比时理论换热量最大;C型翅片换热面积与风速的匹配度优于V型翅片,不同分区的局部换热量较高,总换热量更大,在较宽的工况范围内换热提升均大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管机 非均匀来流 C型翅片 传热
下载PDF
补肾调泡法联合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模型大鼠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方颖妍 许超英 陈辉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0期59-62,75,共5页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法联合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PCOS)模型大鼠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4只采用来曲唑-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法构建PCOS大鼠模型,并在成功后设立模型组、...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法联合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PCOS)模型大鼠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4只采用来曲唑-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法构建PCOS大鼠模型,并在成功后设立模型组、中药组(补肾调泡法)、维生素D组、联合组(补肾调泡法+维生素D),每组6只。实验33d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标本及卵巢组织,测定血清激素水平、AGEs、25(OH)D、钙、磷、AMH,并对卵巢组织行HE染色,检测卵巢AMH及AMHRⅡ表达。结果 联合组、维生素D组、中药组的LH、FSH、T、AMH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且联合组各项指标低于维生素D组、中药组,维生素D组、中药组各项指标高于空白组,维生素D组E2明显升高,中药组的AGEs水平较高(P<0.05),但联合组与空白组相当(P>0.05);联合组、维生素D组、中药组的卵巢AMH、AMHRⅡ低于模型组(P<0.05),但联合组与空白组相当(P>0.05);联合组、维生素D组、中药组的25(OH)D、钙、磷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但联合组与空白组相当(P>0.05)。结论 补肾调泡法联合维生素D对PCOS模型大鼠卵巢AMHRⅡ表达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AMH信号通路,提高25(OH)D水平,调节性激素水平,降低AGEs,可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模型大鼠 补肾调泡法 维生素D 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
下载PDF
双风道回风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亮 满意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2期14-19,共6页
提出一种带半圆形吸热板的双风道回风式太阳能集热器,上层风道是由PC盖板与半圆形吸热板组成的空间,室外空气进入上层风道后,在上层的10个独立小风道中流动;下层风道是由半圆形吸热板和隔热层组成的空间。PC盖板为半透明介质,太阳辐射... 提出一种带半圆形吸热板的双风道回风式太阳能集热器,上层风道是由PC盖板与半圆形吸热板组成的空间,室外空气进入上层风道后,在上层的10个独立小风道中流动;下层风道是由半圆形吸热板和隔热层组成的空间。PC盖板为半透明介质,太阳辐射热量主要由吸热板吸收后,通过对流换热将热量传递给上、下层风道内的空气。上层风道内的空气通过与吸热板进行对流换热以及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获得热量,其中与吸热板的对流换热占主导。半圆形吸热板增加了空气的扰流,使换热更加充分。对该集热器建立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上下层风道进风速度相同工况: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风温度与进风速度有关,进风速度越大,出风温度越低。当进风速度为0. 5~2. 0 m/s,上层风道的进风温度设定为273 K,下层风道的进风温度设定为291 K时,上层风道的最高出风温度可达374. 47 K,下层风道的最高出风温度可达343. 38 K。上下层风道进风速度相同时,进风速度由0. 5m/s增大到2.0m/s时,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随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降低。对上下层风道不同进风速度工况:当下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不变时,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越大,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越高。当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一定时,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随着下层风道进风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2. 0m/s,下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1. 0 m/s时,集热效率最高,达63. 08%。当上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0. 5 m/s,下层风道的进风速度为2. 0 m/s时,集热效率最低,为41.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风道回风式 太阳能空气供热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出风温度 集热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