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优化视角下的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研究——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 被引量:74
1
作者 段德罡 张凡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45,共7页
以站点周边不同交通接驳(主要指步行、自行车接驳)时间距离为路径,基于GIS研究确定轨道站点对周边地区的一般影响范围,并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地块边界进行修订,划定轨道站点对周边用地的合理影响范围;基于影响区域内用地功能特征,定量计算... 以站点周边不同交通接驳(主要指步行、自行车接驳)时间距离为路径,基于GIS研究确定轨道站点对周边地区的一般影响范围,并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地块边界进行修订,划定轨道站点对周边用地的合理影响范围;基于影响区域内用地功能特征,定量计算各站点的用地优势度和用地均匀度指数。综合考虑站点的区域特征和交通功能,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类型划分,以科学合理地指导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优化调整,同时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分类 土地利用 用地优势度 用地均匀度
下载PDF
潮棕壤线虫群落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琪 梁文举 欧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9,共8页
作者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田、撂荒地和林地)下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影响线虫群落及其优势属的时空分布。线虫优势属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不同,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板唇属(Chilo... 作者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田、撂荒地和林地)下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影响线虫群落及其优势属的时空分布。线虫优势属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不同,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板唇属(Chiloplacus)线虫主要分布在5–30cm土层,而其他线虫优势属则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在旱田处理中,短体属(Pratylenchus)线虫均匀分布在各个土层。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土壤环境因素的变化能够对土壤线虫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与土壤线虫优势属的数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线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土壤环境相对稳定,土壤食物网向较成熟的阶段演替。线虫区系分析方法可用来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食物网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生态过程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优势属 区系分析 土地利用 潮棕壤
下载PD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nematodes in an aquic brown soil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被引量:9
3
作者 MENGFan-xiang LiangWen-ju +3 位作者 OUWei JIANGYong LIQi WENDa-zho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9-42,i003,共5页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domina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at the depth of 0–150 cm of an aquic brown soil were studied for four land use patterns, i.e., paddy field, maize field, fallow field and woodland i...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domina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at the depth of 0–150 cm of an aquic brown soil were studied for four land use patterns, i.e., paddy field, maize field, fallow field and woodland in the Sheny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Ecology, Chi- 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November of 2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s of some dominant genera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Helicotylenchus was most dominant genus under each land use type. Genera of Filenchus, Psilen- chus and Tylenchus in paddy field occurred at the depth of 0–20 cm; while Paratylenchus in fallow field and woodland, as well as Praty- lenchus in maize field presented in the deeper soil layers (0–80 cm).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numbers of domina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and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The number of Helicotylenchu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was posi- tively correlated with C/N ratio, total C, total N, total P, alkai-N, and Olsen-P. The numbers of Filenchus and Paratylenchus in paddy field, Pratylenchus in maize field and Paratylenchus in fallow field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H,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C, total N and alkai-N. This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sample at a certain depth according to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forma- tion of differe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in adequately assessing the population size of plant nemat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distribution Plant nematodes dominant genera Aquic brown soil land use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IFM-NSGAⅢ模型的武汉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玲慧 王海军 曾浩然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3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提出改进的信息反馈模型-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nformation feedback model-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IFM-NSGAⅢ),并将其用于土地利用优化:在NSGAⅢ基础上耦合IFM以实现多个目标的平衡。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制定... 提出改进的信息反馈模型-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nformation feedback model-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IFM-NSGAⅢ),并将其用于土地利用优化:在NSGAⅢ基础上耦合IFM以实现多个目标的平衡。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制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转换成本、不相容性、紧凑性共5个优化目标,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生成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模式满足不同发展需求,在生态效益优先的模式1中,与现状相比,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提升了0.10%和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目标优化 信息反馈模型-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nformation feedback model-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 IFM-NSGAⅢ)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基于主导土地利用场景的交通事故时长研究及影响机制分析
5
作者 顾宗倪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1期21-27,共7页
城市主干路上的事故时长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有限。研究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为例,采用加速失效时间的生存模型,分析3种主导土地利用场景下土地利用对事故时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重主导土地利用与较短的事故时长更紧密相... 城市主干路上的事故时长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有限。研究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为例,采用加速失效时间的生存模型,分析3种主导土地利用场景下土地利用对事故时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重主导土地利用与较短的事故时长更紧密相关,空置或休闲的单一主导土地利用和多重主导土地利用与事故时长负相关,而住宅和零售组合的双重主导土地利用与事故时长正相关。此外,在不同主导土地利用场景中,相同变量对事故时长影响不一。以上发现为以交通安全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土地利用 事故时长 场景分析 迈阿密-戴德 灾害模型
下载PDF
广西农民自主型细碎化耕地归并整治模式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蚌蚌 牛文浩 +3 位作者 左旭阳 孔祥斌 郧文聚 陈海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5-274,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细碎化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该文根据广西龙州县弄农屯实地调研,探究破解耕地细碎化的路径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以期对创新土地整治实践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借鉴。该文主要采用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细碎化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该文根据广西龙州县弄农屯实地调研,探究破解耕地细碎化的路径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以期对创新土地整治实践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借鉴。该文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模型定量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是农民“自下而上”开展权属调整并主导实施,政府“自上而下”按照相关农田建设标准进行经济补偿相结合的土地整治模式创新;2)该模式机理是,细碎化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等耕地利用系统要素,进而影响产量、成本和效率;通过“小块并大块”,改进的细碎化与高水平经济发展下耕地利用系统要素重新协调与适应,即“小块并大块”通过调整地块空间位置而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重新协调适应;3)弄农屯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通过填平土沟和归并田埂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地块归并显著减少地块数量,完善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从而显著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显著增加收益。研究结论:农民自主型“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是农民“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典型模式,能够显著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促进细碎化与耕地利用系统要素优化与协调,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整治 耕地细碎化 小块并大块 农民自主型 模式 耕地利用系统优化 广西龙州县弄农屯
下载PDF
开都-孔雀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功能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阿迪莱·如则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古丽米热·艾尔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4-251,共8页
[目的]探讨开都—孔雀河流域(以下简称“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揭示土地利用转型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990,2000,2010和2015年开孔河流域土地... [目的]探讨开都—孔雀河流域(以下简称“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揭示土地利用转型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990,2000,2010和2015年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根据“生产—生态—生活”用地(以下简称“三生用地”)的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格局特征以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①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的快速增加,生态用地的迅速减少。②1990—2000年开孔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654下降为0.4539,2010—2015年上升到0.4559。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相对平衡,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③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但存在恶化趋势,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流域下游主要为低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结论]农业生产用地、城乡生活用地面积增加与草地退化和水域生态用地被占用是造成流域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的原因是大量其他生态用地转型为林地生态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主导功能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开都—孔雀河流域
下载PDF
晋城市沁河流域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梦蝶 李艳粉 +5 位作者 李艳利 孙昂 田爽 张春晖 耿亚平 李林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576-4586,共11页
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2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7种,由隐藻门、绿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和裸藻门组... 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2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7种,由隐藻门、绿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和裸藻门组成.沁河的优势种为小球藻、啮蚀隐藻、尖尾蓝隐藻、具星小环藻、绿球藻和绿色裸藻.丹河的优势种为啮蚀隐藻、史密斯胸隔藻、绿色裸藻、具星小环藻、小球藻和矩圆囊裸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0.35~3.15,均值为1.40,Pielou均匀度(J)的范围是0.24~1.00,均值是0.68.丹河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沁河,沁河晋城段中游和丹河晋城段中下游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最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河岸缓冲区林地面积比例是影响沁河绿藻门绿球藻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绿色裸藻的分布主要受硝态氮、总磷和河岸林地面积比例的影响,具星小环藻的分布主要受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和温度的影响,小球藻、啮蚀隐藻和尖尾蓝隐藻主要分布受农村聚落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的影响.丹河啮蚀隐藻和具星小环藻的分布主要受pH和硫酸盐影响,绿色裸藻主要受河岸城镇建设和草地面积影响,矩圆囊裸藻主要受林地面积比例和Cl^(-)影响最大,史密斯胸隔藻的分布主要受水温和耕地面积比例影响最大,小球藻主要受氨氮和耕地面积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环境因子 河岸缓冲区土地利用 典范对应分析(CC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