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典型陆生和水生植物溶解性有机质组分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53
1
作者 谢理 杨浩 +3 位作者 渠晓霞 朱元荣 张明礼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9,共8页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对采自滇池外海及湖滨农田的2种典型陆生植物(玉米、紫茎泽兰)和5种水生植物(芦苇、水红花、水葫芦、眼子菜、茭草)所提取的DOM(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陆生与水... 应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对采自滇池外海及湖滨农田的2种典型陆生植物(玉米、紫茎泽兰)和5种水生植物(芦苇、水红花、水葫芦、眼子菜、茭草)所提取的DOM(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陆生与水生植物DOM的紫外-可见光谱曲线基本类似,吸光度均随波长的增加而降低.陆生植物DOM的SUVA254(单位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下波长254 nm处吸收系数)值大于水生植物,表明滇池外源输入的DOM腐殖化程度大于内源.植物叶中DOM的A250/A365(A250、A365分别为波长250和365 nm处的紫外吸光度比值)小于茎,表明叶中DOM的芳香性和分子量都大于茎.陆生与水生植物DOM均有相似的红外特征峰带,其中—COO-、—CH2、—CO、—OH、—NH2的特征峰明显,表明它们是构成陆生和水生植物DOM的主要官能团.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陆生植物茎的DOM中含有类富里酸物质,而叶的DOM中含有类腐殖酸物质.水生植物除了水葫芦叶的DOM中含有类腐殖酸物质外,其他样品无论茎、叶都含有类富里酸物质.除水葫芦叶外,同种植物茎的DOM中存在类色氨酸物质,而叶中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紫外-可见光谱 傅里叶红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滇池
下载PDF
高铁酸盐预氧化除藻工艺对含藻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伟 蔡国庆 +2 位作者 李永民 纪峰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0-224,共5页
针对水中有机物浓度和种类的变化影响藻类的混凝去除的问题 ,利用色质联机和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等手段 ,研究了高铁酸盐预氧化除藻工艺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虽然高铁酸盐氧化后含藻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数量及浓度增加 ,... 针对水中有机物浓度和种类的变化影响藻类的混凝去除的问题 ,利用色质联机和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等手段 ,研究了高铁酸盐预氧化除藻工艺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虽然高铁酸盐氧化后含藻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数量及浓度增加 ,但能够被后续混凝、沉淀过程去除 ,剩余溶解性有机物浓度低于单纯硫酸铝混凝 .这些增加的有机物是由于藻类细胞在高铁酸盐氧化刺激下释放出胞内物质所致 ,它们在混凝过程中能够起到助凝剂的作用 ,提高了混凝过程中的综合除藻效率 .高铁酸盐预氧化不仅提高了藻类去除效率 ,而且能够很好地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除藻工艺 高铁酸盐 溶解性有机物 藻类 胞内物质 助凝 地表水 给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垃圾渗滤液组合处理工艺中DOM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天宝 霍守亮 +3 位作者 张靖天 席北斗 昝逢宇 赵永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7-945,共9页
为了快速表征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特性变化,分别采用紫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2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不同单元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二级RO和厌氧+好氧+MBR+NF+RO工艺对渗滤液COD和NH3-N的去除率... 为了快速表征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特性变化,分别采用紫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2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不同单元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二级RO和厌氧+好氧+MBR+NF+RO工艺对渗滤液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8.7%、99.0%和98.8%、98.6%。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2个处理工艺中DOM的SUVA254、E253/E203分别由0.74、0.33和0.46、0.12下降至0.015、0.014和0.010、0.012,有机物的芳香性和不饱和性下降,脂肪链芳香烃化合物开始增加。不同处理阶段渗透液DOM三维荧光光谱表明,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类富里酸和类蛋白物质的含量逐渐下降,芳构化程度开始降低。其中二级RO系统对渗滤液中类富里酸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厌氧-好氧-MBR-NF-RO工艺中,类酪氨酸物质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NF和RO膜对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的截留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溶解性有机物 紫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污水厂出水颗粒态与溶解态有机物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虞敏达 何小松 +6 位作者 檀文炳 席北斗 张慧 马丽娜 张媛 党秋玲 高如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67-2473,共7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再生水的主要水源,其迥异的物质组成给受纳水体带来潜在环境风险。全面掌握污水厂出水水体中有机物组成及结构信息,将为污水厂提标改造及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三维...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再生水的主要水源,其迥异的物质组成给受纳水体带来潜在环境风险。全面掌握污水厂出水水体中有机物组成及结构信息,将为污水厂提标改造及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及区域积分分析方法,对4个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W1,W2,W3,W4)出水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物(POM)与溶解态有机物(DOM)的物质组成及结构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出水中POM主要组分为脂肪类、芳香类、糖类及矿物盐,而DOM主要由有机酸、蛋白质、多肽、糖类及芳香类物质组成。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体POM中,W1芳香类物质较多而矿物盐类等颗粒较少,W2较W1含有更多的糖类物质,W3含较多脂类、蛋白类及糖类,而W4含有芳香类及羧酸物质的有机物较多。水体DOM组成中,W1和W2成分较为类似,主要为芳香性较高的大分子有机酸,其含量分别占总有机物的73.9%和67.7%;W3与W4组成中蛋白、多肽及糖类含量较高,其中类蛋白物质分别占DOM总量的71.3%和53.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分析能很好识别不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体中POM与DOM主要物质组成及结构差异,同时利用区域积分方法对样品三维荧光光谱进行解析,能更进一步定量分析不同来源样品物质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污水处理厂出水 颗粒态有机物(POM) 溶解态有机物(dom)
下载PDF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置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平 高星 +2 位作者 吴锦华 朱能武 吴平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79-2284,共6页
采用"物化+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探索组合工艺对渗滤液的实际去除效果,考察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组成及其结构特性随组合工艺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 采用"物化+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探索组合工艺对渗滤液的实际去除效果,考察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组成及其结构特性随组合工艺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17825,1946mg/L时,组合工艺对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9%左右,出水COD、氨氮、色度分别为57mg/L、5mg/L、15倍.组合工艺对渗滤液DOM中腐殖酸(HA)、富里酸(FA)和亲水性有机物(HyI)的去除率均达到99%左右,对HA、FA、HyI削减显著的工艺单元分别为混凝2、厌氧和颗粒活性炭(GAC),削减率分别达到86%、77%和84%.出水HA、FA和HyI的COD浓度分别为10,23,6mg/L,其中分子量较小的FA为出水主要组分.随着组合工艺处理过程的进行,渗滤液中DOM的紫外区吸光度值显著下降,DOM的E254、E253/E203分别由1.55、0.64下降至0.012和0.024,说明DOM的芳香性和复杂程度显著降低,脂肪链芳香化合物逐渐增加;此外,E300/E400和E465/E665分别由2.65和2.17增加至9.78和8.03,表明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腐殖化程度不断降低,芳香构化程度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腐殖酸 富里酸 亲水性有机物 紫外光谱
下载PDF
混凝去除垃圾渗滤液中DOM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位菁 张彩香 马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共2页
选取氯化铁(FeCl3.6H2O)为混凝剂,以经0.45μm膜和1nm膜分子切割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凝剂投加量和混凝pH值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DOM的去除情况,并比较了两种不同分子量水平的渗滤液中DOM的混凝去除特点。研究表明,pH值是... 选取氯化铁(FeCl3.6H2O)为混凝剂,以经0.45μm膜和1nm膜分子切割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凝剂投加量和混凝pH值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DOM的去除情况,并比较了两种不同分子量水平的渗滤液中DOM的混凝去除特点。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渗滤液DOM去除的主要因素,氯化铁在pH=5、投加量为4g/L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混凝pH值对大分子量渗滤液中DOC去除的影响较大;而两种分子量水平的渗滤液UV254的去除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混凝 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量
下载PDF
循环水排污水反渗透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排力哈提·塔依尔 徐东耀 +5 位作者 王建国 金绪良 聂晋峰 许文强 郑利兵 魏源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7-338,共12页
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是降低火电厂单位发电水耗与促进电厂水系统近零排放的关键.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某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为对象,针对夏季严重污堵的问题,分析了春、夏两季系统运行效能与溶解性有机物(DOM)变化特征及其对系... 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是降低火电厂单位发电水耗与促进电厂水系统近零排放的关键.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某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为对象,针对夏季严重污堵的问题,分析了春、夏两季系统运行效能与溶解性有机物(DOM)变化特征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系统预处理段运行效果较差,脱盐与COD的去除集中在反渗透(RO)段,导致RO系统污堵严重且夏季尤为明显,有机物是导致春、夏季水质差异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排污水处理系统中DOM主要组分为蛋白质类、腐殖质类和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有机物;夏季RO过程的DOM腐殖化程度(HIX_(夏-RO1)=0.620>HIX_(春-RO1)=0.538)、组分复杂度、有机物聚合度均高于春季,从而造成系统夏季更为严重的污堵.夏季循环冷却系统及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和藻类的生长是有机物特性变化与夏季膜污堵的关键原因.因此,提升预处理段的运行效能、优化药剂投加策略、加强对DOM和微生物的控制是解决夏季系统污堵及稳定系统效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膜污染 循环水排污水 反渗透系统 溶解性有机物(dom) 火电厂
原文传递
制药废水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混凝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胜楠 耿金菊 +2 位作者 李珏纯 石玉飞 任洪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64-3373,共10页
制药废水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由于组成复杂、难去除、具有多异质性和分散性,是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主要去除对象和关键限制因子.本论文以发酵制药废水二级出水的DOM为研究对象,采用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去除DOM,考察混凝... 制药废水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由于组成复杂、难去除、具有多异质性和分散性,是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主要去除对象和关键限制因子.本论文以发酵制药废水二级出水的DOM为研究对象,采用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去除DOM,考察混凝剂投加量和混凝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分子量分级、亲疏水性分级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等对DOM进行了系统表征和分析,进一步阐述混凝过程DOM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250 mg·L^-1、pH=7时,混凝沉淀30 min对DOC、UV254、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13.05%±0.29%、23.65%±0.75%、12.66%±1.34%、63.67%±0.89%;混凝对分子量>10 kDa的组分和疏水中性(HON)组分去除效果分别为50.33%±0.98%、21.56%±0.42%,而对分子量<1 kDa组分去除率较低为2.26%±0.12%;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将制药废水二级出水分为2个类腐殖质组分(C1、C3)和1个类蛋白组分(C2),混凝对类腐殖酸组分(C1)最大荧光强度去除率(Fmax)最高为46.22%,而亲水性的小分子和蛋白类物质混凝去除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二级出水 溶解性有机物(dom) 混凝 去除特征
原文传递
水溶性有机质对南京城郊菜地土壤Pb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仁英 周志高 +2 位作者 岳海燕 朱红霞 谢晓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7-873,共7页
通过批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水溶性有机质(DOM)对南京城郊菜地土壤铅(Pb)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OM抑制了土壤对Pb的吸附,随着DOM浓度的增加,土壤对Pb的吸附量减少,当DOM体积从0增加到21 mL时,土壤对Pb的吸附量分别减少... 通过批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水溶性有机质(DOM)对南京城郊菜地土壤铅(Pb)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OM抑制了土壤对Pb的吸附,随着DOM浓度的增加,土壤对Pb的吸附量减少,当DOM体积从0增加到21 mL时,土壤对Pb的吸附量分别减少5.34%(鸡粪)、24.12%(牛粪)和0.35%(有机肥)。不同来源的DOM也影响土壤对Pb的吸附程度。当添加低浓度的DOM(添加体积小于6 mL)时,土壤对Pb的吸附量顺序为鸡粪DOM<牛粪DOM≈有机肥DOM;当添加高浓度的DOM(添加体积大于6 mL)时,土壤对Pb的吸附量顺序为牛粪DOM<鸡粪DOM<有机肥DOM。反之亦然,DOM促进了土壤Pb的解吸,解吸量随添加DOM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来源的DOM对土壤Pb解吸程度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对于低污染土壤,Pb的解吸量顺序为鸡粪DOM>牛粪DOM>有机肥DOM;对于高污染土壤,Pb的解吸量顺序为鸡粪DOM>有机肥DOM>牛粪DOM。Pb吸附动力学曲线揭示,添加DOM延缓了土壤Pb吸附平衡到达的时间。本研究表明,DOM增加了土壤Pb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土壤 水溶性有机质 吸附解吸
下载PDF
不同浸提剂条件下生物炭溶解性有机物的浸出规律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品晶 张昊昊 +2 位作者 仇俊杰 邵立明 吕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33-3839,共7页
生物炭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废物生物转化过程,但其中的可浸出物质可能在应用过程中释放,对反应体系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厌氧消化不同阶段的模拟溶液(蒸馏水、缓冲盐溶液、甲醇和腐殖酸溶液)为浸提剂,采用高分辨液质联... 生物炭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废物生物转化过程,但其中的可浸出物质可能在应用过程中释放,对反应体系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厌氧消化不同阶段的模拟溶液(蒸馏水、缓冲盐溶液、甲醇和腐殖酸溶液)为浸提剂,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研究了不同浸提剂条件下生物炭浸出液的溶解性有机物组成.生物炭各浸出液中共检测到536种有效物质,其中有100种物质与标准物质数据库高度匹配.结果表明,这100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09~458范围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2,涵盖苯酚类、芳香酸类、芳香醛和酮类、脂肪酸类等物质.相比传统研究方法采用的蒸馏水,生物炭在厌氧培养常用缓冲盐溶液中多浸出了3种脂肪酸和4种芳香族物质;甲醇浸出液中的物质类别最丰富,共计71种,其中包括大量的酚类和有机酸类物质;腐殖酸溶液浸取过程中,部分腐殖酸,包括醇和脂肪酸类物质会被生物炭吸附,但腐殖酸同时促进了生物炭中酚类物质的浸出,总体可被检测出的有机物种类减少了4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浸提剂 浸出液 厌氧消化 溶解性有机物(dom)
原文传递
不同水源原水溶解性有机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银 丰桂珍 江立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1-807,共7页
为了解不同水源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分别从亲疏水性、比紫外吸光度(SUVA)、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特性4个方面对赣江和鄱阳湖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原水整体上呈现疏水性和亲水性组分各占一半,且强疏和中亲组分占比较高,... 为了解不同水源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分别从亲疏水性、比紫外吸光度(SUVA)、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特性4个方面对赣江和鄱阳湖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原水整体上呈现疏水性和亲水性组分各占一半,且强疏和中亲组分占比较高,而弱疏和极亲组分占比较少的状况。其中赣江原水中强疏、中亲、弱疏和极亲组分占比(以DOC计)依次为37.28%、38.99%、14.54%和9.19%;赣江原水中强疏、弱疏和极亲组分的SUVA值(4.47、3.44和4.14)远高于中亲组分(1.22),而鄱阳湖原水中强疏和弱疏组分的SUVA值(1.49和1.51)略高于极亲和中亲组分(1.00和0.70);两地原水中的有机物分子量呈现出较为相似的规律,即多以中等分子量(1~10 kDa)有机物为主,同时还含有少量小分子量(<1000 Da)有机物,而在大分子量(>10 kDa)区域无响应峰出现;两地原水均以富里酸和腐殖酸等腐殖质类疏水性有机物为主,但鄱阳湖原水中表现出的蛋白质类荧光峰较赣江原水更为明显。该研究为了解不同水源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性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如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或膜滤技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亲疏水性 分子量分布 三维荧光
下载PDF
工程规模长填龄渗滤液膜生物-纳滤组合设施各单元污染物去除效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立明 邓樱桃 +3 位作者 仇俊杰 吕凡 章骅 何品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69-1476,共8页
填埋场渗滤液性质复杂,普遍采用生物处理与深度处理多单元串联工艺;但是,因缺乏对工程运行规模中各单元污染物处理贡献的评估数据,使优化单元组合方式缺少理论依据.因此,本文采用常规和荧光光谱指标结合的方法,对以采用"膜生物反应... 填埋场渗滤液性质复杂,普遍采用生物处理与深度处理多单元串联工艺;但是,因缺乏对工程运行规模中各单元污染物处理贡献的评估数据,使优化单元组合方式缺少理论依据.因此,本文采用常规和荧光光谱指标结合的方法,对以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MBR)+纳滤(nanofiltration,NF)"工艺、处理能力800 m^(3)·d^(-1)的工程设施为对象,分析该组合工艺各单元对长填龄渗滤液处理贡献;同时,利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方法(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parallel factor,EEM-PARAFAC)评估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处理阶段对溶解性氮(dissolved nitrogen,DN)去除贡献率为74.7%,其中一级反硝化单元对DN去除贡献率为54.6%,外置式超滤单元对溶解性化学需氧量(dissolved chemical oxygen demand,s COD)和溶解性碳(dissolved oganic carbon,DOC)降低贡献率分别为92.2%和93.3%,纳滤单元可有效去除重金属和盐分,但能力有限.通过追踪长填龄渗滤液DOM变化发现,一级反硝化单元可去除长填龄渗滤液中75.4%的类蛋白物质,超滤单元主要截留亲水性较高的DOM,而高芳香性的腐殖质主要通过纳滤截留,腐殖化程度越高截留效果越好.研究结果提示,处理长填龄渗滤液时,MBR工艺生物处理单元可适当简化,超滤单元则应预防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填龄渗滤液 溶解性有机物(dom) 脱氮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 除盐
原文传递
PAC和PAFC对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雅宁 吴昌永 +3 位作者 周岳溪 刘恒明 朱晨 陈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25-3630,共6页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PAFC(聚合氯化铝铁)作为絮凝剂,探讨不同絮凝剂及其投量对于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效果和滤料板结潜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FC投量由5mg/L升至30mg/L时,COD和SS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PAFC(聚合氯化铝铁)作为絮凝剂,探讨不同絮凝剂及其投量对于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效果和滤料板结潜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FC投量由5mg/L升至30mg/L时,COD和SS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mg/L为试验水质下的最佳投量,在该投量下,PAC对SS和COD去除率为分别为49.7%和12.9%;PAFC对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0.6%和13.8%.内循环连续砂滤器主要去除的是相对分子量在3k以上的溶解性有机物,但对相对分子量1k以下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好,总DOC去除率低于5%,需进一步深度处理以满足最新的排放标准.PAFC混合液比PAC混合液黏度低,有利于缓解滤料板结.总体来看,更适合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混凝剂为PAFC,最佳投量为10-15mg/L,可保障对SS高效去除同时并使内循环连续砂滤器运行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连续砂滤 PAC PAFC 溶解性有机物 黏度
下载PDF
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君 张新颖 +2 位作者 吴志超 王志伟 麦穗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3-1288,共6页
利用三维荧光技术(EEM)和凝胶过滤色谱法(GFC)研究了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ZCS)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系统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和类腐殖质(荧光峰C),经ZCS工艺处理后,荧光峰... 利用三维荧光技术(EEM)和凝胶过滤色谱法(GFC)研究了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ZCS)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系统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和类腐殖质(荧光峰C),经ZCS工艺处理后,荧光峰B较峰A的强度降低更多,说明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荧光峰C削减量最少。回流混合液经过A/O再生段后各荧光峰的去除率又有进一步提高,说明除了对吸铵饱和的沸石粉进行再生外,A/O再生段还可进一步降解沸石污泥上吸附的有机物。经ZCS工艺处理后,进水中分子量MW<10 kDa的DOM去除率最高,MW在10~50 kDa的DOM有所增加。O池中由于微生物代谢和基质降解产生了部分分子量为3 074.6~3 268.0 kDa的大分子物质。污水处理过程中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的比值(Mw/Mn)是逐渐减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三维荧光光谱 分子量 溶解性有机物(dom)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溶解性有机质对毒死蜱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任红 蒋新宇 +1 位作者 曹正 马爱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来源于绿肥(GM)、堆制过的猪粪(CP)、新鲜猪粪(PM)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农药毒死蜱消解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DOM能促进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显著降低植株对毒死蜱的吸收。在所研究的...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来源于绿肥(GM)、堆制过的猪粪(CP)、新鲜猪粪(PM)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农药毒死蜱消解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DOM能促进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显著降低植株对毒死蜱的吸收。在所研究的毒死蜱和DOM浓度范围内,添加GM、CP、PM处理可使土壤-植物系统中毒死蜱总残留量比对照处理(CK)分别减少10.6%、31.1%和36.0%,其中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降低了5.76%,16.39%和37.36%;植株中毒死蜱积累量降低了61.39%,35.12%和20.81%。研究结果可为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毒死蜱 土壤-植物系统 残留
下载PDF
光和生物改性溶解性有机质介导17α-乙炔基雌二醇厌氧降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慕凯琳 来超超 +1 位作者 代寒 韩丰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82-3589,共8页
自然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光照和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下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对类固醇类雌激素降解的介导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从洱海沉积物中提取的两种典型DOM物质—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分别经过72 h的微生物改性和48 h的光... 自然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光照和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下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对类固醇类雌激素降解的介导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从洱海沉积物中提取的两种典型DOM物质—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分别经过72 h的微生物改性和48 h的光改性,分别比较厌氧条件下光改性前后DOM介导微生物降解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能力变化,以及微生物改性前后DOM介导光降解EE2的能力变化.同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电子供给能力对改性前后的DO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微生物改性后,HA和FA的荧光强度和腐殖化程度都有所提高,但紫外吸光强度和芳香性降低,并且与污染物的结合能力提高,使得光照条件下其介导的EE2更容易发生降解反应.微生物改性后HA介导下的EE2光降解效果要明显好于FA的介导效果.经过光改性后,HA和FA紫外吸光强度和芳香性升高,荧光强度和电子供给能力降低.光改性后HA介导下的EE2微生物降解效果要明显好于FA的介导效果.可见自然水体中微生物改性DOM介导的EE2降解效果相比光改性DOM的介导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改性 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 微生物降解 光降解
原文传递
Impact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on the photolysis of the ionizable antibiotic norfloxacin 被引量:11
17
作者 Chen Liang Huimin Zhao +3 位作者 Minjie Deng Xie Quan Shuo Chen Hua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Norfloxacin(NOR), an ionizable antibiotic frequently used in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has aroused public concern due to its persistence,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ubiquity.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t... Norfloxacin(NOR), an ionizable antibiotic frequently used in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has aroused public concern due to its persistence,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ubiquity.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the photolysi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NOR and the impact of a ubiquitous component of natural water —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which has a special photochemical activity and normally acts as a sensitizer or inhibiter in the photolysis of diverse organics; furthermore, scavenging experiments combined with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R in water. The results demonstated that NOR underwent direct photolysis and self-sensitized photolysis via hydroxyl radical(U OH) and singlet oxygen(1O2) based on the scavenging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DOM was found to influence the photolysis of different NOR species, and its impact wa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DOM and type of NOR species. Photolysis of cationic NOR was photosensitized by DOM at low concentration, while zwitterionic and anionic NOR were photoinhibited by DOM, where quenching of U OH predominated according to EPR experiments, accompanied by possible participation of excited triplet-state NOR and1O2. Photo-intermediat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NOR species in solutions with/without DOM indicated that NOR underwent different photodegradation pathways including dechlorination, cleavage of the piperazine side chain and photooxidation, and DOM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but influenced the concentration evolution of photolysis intermediates.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for accurat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emerging ionizable pollutants, the impact of DOM on the environmental photochemical behavior of all dissociated speci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floxacin(NOR)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 Dissociated species Photolysis Aquaculture industry
原文传递
浸入式短流程超滤膜生产工艺过程膜污染的形成与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范青如 肖萍 +3 位作者 肖峰 乔春光 秦潼 王东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1-1356,共6页
以江苏芦泾水厂膜技术改造工程为对象,从水质、膜工艺特征结合生产运行过程以及污染膜的清洗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了解膜污染的组分构成,评价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获取较优的清洗顺序.结果表明,原水以憎水酸(HOA)和亲水组分(HIM)为主体,... 以江苏芦泾水厂膜技术改造工程为对象,从水质、膜工艺特征结合生产运行过程以及污染膜的清洗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了解膜污染的组分构成,评价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获取较优的清洗顺序.结果表明,原水以憎水酸(HOA)和亲水组分(HIM)为主体,质量分数各占40.34%和28.48%.溶解性有机物(DOM)则以芳香性蛋白质Ⅱ类物质为主.工艺运行结果说明PVC合金膜能很好降低水中浊度至0.1 NTU,并部分截留DOM.膜污染是由无机离子和天然有机物共同作用造成.其中Ca和Si是膜污染的主要无机元素,而芳香性蛋白质Ⅱ类、SMP和富里酸类有机物均是造成膜污染的重要有机物.对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后的污染膜进行SEM表征发现,清洗的次序应先用盐酸清洗再用氢氧化钠清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膜污染 dom表征 有机物 膜清洗
原文传递
Two-dimension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o characterize the binding of organic ligands with zinc in eutrophic lake 被引量:3
19
作者 Xin Liu Hua Lv Hua-Cheng 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Metal binding of organic ligands can definitely affect i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waters,while information on the binding heterogeneity with different organic ligands is still lacked till now.In this study,the bind... Metal binding of organic ligands can definitely affect i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waters,while information on the binding heterogeneity with different organic ligands is still lacked till now.In this study,the binding of zinc with organic matters associated with cyanobacterial blooms,including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 and attached organic matters(AOM),were studied by using fluorescence quenching titration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Metal-induced fluorescent quenching was obviously observed both for DOM and AOM,indicating the formation of metal-ligand complexes.Compared with the one-dimensional spectra,2D-COS revealed the sequences of metal-lig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following orders:276 nm 〉 232 ran for DOM and232 nm 〉 276 nm for AOM.Furthermore,the modified Stern-Volmer model showed that the binding constant(logKM) of 276 nm in DO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232 nm(4.93 vs.4.51),while AOM was characterized with a high binding affinity for 232 nm(log KM:4.83).The ranks of log KM valu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equential orders derived from 2D-COS results both for the two samples.Fluorescence quenching titration combined with 2D-COS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metal-ligand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binding Eutrophic lake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 Attached organic matters(AOM)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
原文传递
水溶性有机质对土壤中镉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5
20
作者 陈同斌 陈志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水溶性有机质 (DOM)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很活跃的组分 .本文以赤红壤、水稻土和褐土作为供试土壤 ,研究了来源于稻秆和底泥的DOM对土壤中Cd吸附行为的影响 .DOM对土壤中Cd的吸附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 水溶性有机质 (DOM)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很活跃的组分 .本文以赤红壤、水稻土和褐土作为供试土壤 ,研究了来源于稻秆和底泥的DOM对土壤中Cd吸附行为的影响 .DOM对土壤中Cd的吸附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与土壤类型和DOM种类有关 .在 3种供试土壤中 ,无论添加稻秆DOM还是底泥DOM ,都会使Cd的最大吸附容量和吸附率明显降低 ,其下降幅度为17 3%~ 93 9%.在添加同一种DOM的前提下 ,DOM对Cd吸附的抑制作用均为 :赤红壤 >水稻土 >褐土 .如果不添加DOM ,则土壤对Cd的最大吸附容量主要取决于土壤固相的吸附特性 ,添加DOM后土壤对Cd的最大吸附容量则主要取决于液相中的DOM .由此推断 ,传统的看法 ,通过施用有机肥来固定土壤中的Cd并达到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观点值得商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Cd吸附 水溶性有机质 dom 镉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