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铜的化学平衡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正苗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6年第2期1-23,共23页
本文详细综述了铜的化学特性,环境背景值及来源和循环,土壤中铜的三大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络合解离平衡,吸附解吸平衡。
关键词 土壤 化学平衡 沉淀溶解 自然本底值
原文传递
土壤中锌的化学平衡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正苗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6年第5期13-30,共18页
本文详细综述了锌的化学特性,环境背景值及来源和循环,土壤中锌的三大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络合解离平衡,吸附解吸平衡。
关键词 土壤 化学平衡 沉淀溶解 络合解离 吸附解吸
原文传递
纤维水镁石在氨基酸水溶液中的电化学及溶解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国武 董发勤 +2 位作者 万朴 彭同江 宋功宝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6-292,共7页
在模拟人体温度37℃条件下.进行水镁石纤维粉尘与氨基酸作用的实验研究.测定在72h内溶解过程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矿物在氨基酸中发生了有机配合作用,并且中性氨基酸对矿物的溶解能力最强。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纤维... 在模拟人体温度37℃条件下.进行水镁石纤维粉尘与氨基酸作用的实验研究.测定在72h内溶解过程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矿物在氨基酸中发生了有机配合作用,并且中性氨基酸对矿物的溶解能力最强。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纤维粉尘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与氨基酸中的羧基发生配合的,粉尘的这种配合作用.一方面是对纤维中的金属离子产生有效的活化和迁移、另一方面也使氨基酸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可能是导致正常的蛋白质受破坏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水镁石 氨基酸水溶液 电化学 溶解作用 尘肺
下载PDF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loxicam-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pellets prepared by a fluid-bed coating method 被引量:4
4
作者 Yi Lu Xingwang Zhang +2 位作者 Jie Lai Zongning Yin Wei Wu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Meloxicam-β-cyclodextrin (ME-β-CD) inclusion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a fluid-bed coating technique upon solvent removal and simultaneous depositing onto the surface of nonpareil pellets and using PVP K30 as a bind... Meloxicam-β-cyclodextrin (ME-β-CD) inclusion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a fluid-bed coating technique upon solvent removal and simultaneous depositing onto the surface of nonpareil pellets and using PVP K30 as a binding agent to facilitate good coating. The resultant pellets were spherical and intact in shape with good flowability and friability. SE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ellets were smooth and had a tightly coated inclusion complex layer. In vitro dissolu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lex pellets in pH 7.4 phosphate buffer was dramatically enhanced at an ME/CD ratio of 1/1. DSC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ometry proved the absence of crystallinity in the ME/CD inclusion complexes. Moreover,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metry together with Raman spectrometry indicated that the thiazole ring of ME was possibly included in the cavity of β-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OXICAM Inclusion complex Β-CYCLODEXTRIN Fluid-bed PELLETS dissolution Characterization
原文传递
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金刚 王洁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22-24,共3页
如何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微粉化等技术和Potential of hydrogen(pH)调节剂、增溶剂的使用方法对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溶出度 固体分散体 包合物 PH调节剂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苹果酸)对方解石-氟的吸附/沉淀反应影响
6
作者 李振炫 冯添禧 +6 位作者 吴超越 张大鹏 王逸 朱珠 桂尉竣 向育斌 David DECROOCQ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12,共14页
低分子量有机酸常对矿物的表面反应(吸附/沉淀)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矿物的溶解、矿化等过程,进而影响环境地球化学进程中元素的迁移稳定性。苹果酸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酸,是植物通过代谢过程分泌的副产品。通过批量平衡法开... 低分子量有机酸常对矿物的表面反应(吸附/沉淀)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矿物的溶解、矿化等过程,进而影响环境地球化学进程中元素的迁移稳定性。苹果酸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酸,是植物通过代谢过程分泌的副产品。通过批量平衡法开展了苹果酸对方解石-氟的吸附/沉淀反应的影响研究,旨在深入理解有机酸在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初始pH值为7.7条件下,对于低浓度氟(≤5 mg·L^(-1)),随着苹果酸浓度的升高,其对氟去除的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对于中、高浓度氟(25或60 mg·L^(-1)),氟去除主导机制为CaF 2沉淀反应,苹果酸的抑制作用对其影响不大,但其表面吸附反应导致pH值升高和钙浓度下降。②初始pH值为8.3条件下,对于低浓度氟(≤20 mg·L^(-1)),苹果酸对氟去除仍有抑制作用;苹果酸与Ca 2+的络合反应促使pH值和钙浓度上升;对于中浓度氟(60 mg·L^(-1)),氟去除主导机制为CaF 2沉淀反应,20 mg·L^(-1)苹果酸已对其产生抑制作用,随着苹果酸浓度继续升高,pH值先降后升,钙浓度持续上升,彰显了苹果酸络合反应的效应;对于高浓度氟(100 mg·L^(-1)),100 mg·L^(-1)苹果酸能极大抑制CaF 2沉淀反应,对应的pH值未超过无苹果酸时,对应的钙浓度仍低于其空白背景值,暗示了CaF 2沉淀反应的主导性。③初始pH值为8.7条件下,对于低浓度氟(≤5 mg·L^(-1)),苹果酸对氟去除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但其络合反应产生的效应十分显著,导致pH值和钙浓度上升;对于高浓度氟(240 mg·L^(-1)),氟去除主导机制为CaF 2沉淀反应,该反应随着苹果酸浓度的升高而受到抑制,对应的钙浓度不断上升彰显苹果酸络合反应的效应,而pH值的下降也表明了CaF 2沉淀反应的主导性。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氟元素在方解石矿物界面上的吸附、迁移和转化过程,为理解氟的迁移稳定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同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苹果酸 溶液化学 吸附 溶解 络合 沉淀
下载PDF
水化氯铝酸钙脱氟的pH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陆军 王宁宁 +3 位作者 章兴华 曹建新 易芸 许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3-1447,1451,共6页
以聚合氯化铝和石灰乳为原料合成了水化氯铝酸钙用于含氟水的处理。发现水化氯铝酸钙脱氟具有显著的pH相关性,脱氟效率最高的pH值在3~4区域、在pH值7~8区域的脱氟效率次之。对含氟絮体的的ζ电位、XRD、FTIR、XPS及SEM-EDS表征显示,溶解... 以聚合氯化铝和石灰乳为原料合成了水化氯铝酸钙用于含氟水的处理。发现水化氯铝酸钙脱氟具有显著的pH相关性,脱氟效率最高的pH值在3~4区域、在pH值7~8区域的脱氟效率次之。对含氟絮体的的ζ电位、XRD、FTIR、XPS及SEM-EDS表征显示,溶解-再沉淀是水化氯铝酸钙脱氟的主要途径;但无论是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水化氯铝酸钙对氟离子的去除始终存在着无定型Al(OH)3(am)絮体对CaF2的分子吸附;在酸性和碱性pH区域还分别存在着以新生态铝盐对氟离子的络合吸附以及水化氯铝酸钙层间的F-Cl离子交换,这些检测结果表明水化氯铝酸钙对溶液中氟离子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氯铝酸钙 除氟 pH相关性 溶解-再沉淀 络合吸附
下载PDF
交联聚维酮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戴运好 王满 +1 位作者 鞠建明 张振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50-2254,共5页
实验采用交联聚维酮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考察固化对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流动性、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DSC,IR,SEM等物相表征结果表明,厚朴酚以无定形态存在于固化物中;流动性试验结果表明,固化粉末流动性优于其磷脂复合物;溶... 实验采用交联聚维酮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考察固化对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流动性、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DSC,IR,SEM等物相表征结果表明,厚朴酚以无定形态存在于固化物中;流动性试验结果表明,固化粉末流动性优于其磷脂复合物;溶出度实验结果表明固化粉末能够显著促进厚朴酚的溶出;口服生物利用度实验中,固化粉末较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交联聚维酮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不仅能提高磷脂复合物流动性和溶出度,还增加了厚朴酚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维酮 厚朴酚 流动性 溶出度 磷脂复合物
原文传递
光甘草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释放特性、黏液渗透性及细胞摄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德锋 樊金玲 +3 位作者 姚培培 任国艳 杜琳 张晓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25,共10页
将光甘草定(glabridin,GLD)用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制备GLD/HP-β-CD包合物,以提高GLD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 将光甘草定(glabridin,GLD)用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制备GLD/HP-β-CD包合物,以提高GLD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法和分子对接分别研究包合物的形貌、包合物中GLD的存在形式、GLD与HP-β-CD的相互作用和空间构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体外模拟实验研究GLD/HP-β-CD包合物在胃、肠液条件下的溶出和释放特性;利用Transwell小室法研究GLD/HP-β-CD在黏液层中的渗透性,分子对接技术研究GLD与黏蛋白的空间构象及相互作用;采用Caco-2细胞研究GLD/HP-β-CD中GLD的小肠摄取,探讨载体HP-β-CD对GLD吸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GLD/HP-β-CD中GLD的包合率和载药率分别为90.03%、14.51%,载体HP-β-CD能使GLD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显著提高至109.36 mg/m L。SEM显示GLD/HP-β-CD固体包合物呈形状不规则的片状。DSC显示GLD在GLD/HP-β-CD包合物中以无定形非晶体结构存在;FTIR及DSC充分证明了HP-β-CD已将GLD包合在空腔内形成了包合物。分子对接显示GLD分子能够完整地进入到HP-β-CD的空腔内,与HP-β-CD之间的最佳结合能为-7.37 kcal/mol,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靠范德华力维持。GLD经HP-β-CD包合后,在胃、肠液中1 h时的累积溶出率分别提高至GLD的15.75、12.4倍,在连续胃、肠液中24 h时的累积释放率提高约53倍;透过黏液层的表观渗透系数由9.24×10^(-9) cm/s提高至1.43×10^(-5) cm/s,分子对接研究表明GLD与黏蛋白MUC2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Caco-2细胞的摄取量由0.039 mg/g提高至0.349 mg/g。研究表明:GLD/HP-β-CD包合物可显著提高GLD的溶出和释放,极大改善GLD透过肠上皮表面黏液层的渗透性和肠上皮细胞的摄取,具有增强GLD吸收、提高GLD生物利用度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甘草定 羟丙基-Β-环糊精 溶出 包合物 释放 黏液层渗透 细胞摄取
下载PDF
方解石与柠檬酸/酒石酸模拟实验中的反应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振炫 桂尉竣 +5 位作者 苏畅 向育斌 孙晓雯 吴超越 黄利东 David DECROOCQ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8-1413,共16页
柠檬酸/酒石酸可使方解石产生矿物溶蚀及生物矿化等现象,研究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对富含有机酸环境中方解石矿物的稳定性评估及相应的地球化学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开放系统条件下方解石与柠檬酸/酒石酸之间的反应... 柠檬酸/酒石酸可使方解石产生矿物溶蚀及生物矿化等现象,研究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对富含有机酸环境中方解石矿物的稳定性评估及相应的地球化学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开放系统条件下方解石与柠檬酸/酒石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对应的溶液化学变化。结果表明:①初始浓度为20 mg·L-1条件下,初始pH值由7.7升至9.7,柠檬酸与酒石酸的反应去除量均显著下降,这是由于方解石表面的静电效应及溶液中HCO_(3)^(-)与CO_(3)^(2-)的竞争效应不断增强,对两种酸的表面吸附反应起抑制作用。②初始pH值为7.7及8.3条件下,初始浓度为20 mg·L-1的两种酸与方解石反应7 h后便达到平衡,pH值和Ca浓度较空白值变化不大,辅证了反应的主导机制为表面吸附。③在0~900 mg·L-1浓度范围内,柠檬酸和酒石酸在初始pH值为8.3条件下,其反应去除量均能用Langmuir吸附模型很好地拟合,辅证了以上的反应去除机制均为表面吸附;初始pH值为7.7条件下,柠檬酸的反应去除量可用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反应的主导机制仍为表面吸附,而酒石酸的反应去除量呈现持续陡增现象,Langmuir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均难以拟合,这是由于酒石酸的反应主导机制是沉淀反应。④初始pH值为8.3,在0~900 mg·L-1浓度范围内,在5℃、20℃、35℃温度条件下,两种酸的反应去除结果均可用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反应的主导机制仍为表面吸附。与酒石酸相比,随着温度的升高,柠檬酸吸附量的增幅更大;同时,3种温度条件下柠檬酸带来的pH值和Ca浓度增幅均比酒石酸带来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柠檬酸 酒石酸 吸附 溶解 络合 沉淀 溶液化学
下载PDF
土壤和水体中铝的化学平衡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敏 谢正苗 黄昌勇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7年第2期1-10,共10页
详细综述了土壤环境中铝的形态及三大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
关键词 土壤 水解平衡 络合平衡 化学平衡
下载PDF
A simple method to improve the dissolution of repaglinide and exploration of its mechanism 被引量:1
12
作者 Zhaolu Zhu Tianzhi Yang +3 位作者 Yanan Zhao Nannan Gao Donglei Leng Pingtian Ding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4期218-225,共8页
In the present study,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in vitro dissolution of repaglinide,an oral antidiabetic drug,which was based on addition of meglumine in 50%(v/v)ethanol to dissolve repagli... In the present study,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in vitro dissolution of repaglinide,an oral antidiabetic drug,which was based on addition of meglumine in 50%(v/v)ethanol to dissolve repaglinide,and the drug dissolved in meglumine/50%ethanol was used directly with a binder to prepare tablets.The mechanism of solubilization of repaglinide by meglumine was studied by using infrared spectrum(IR),ultraviolet(UV)measurement through dual wavelength,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methods.Dissolution tests of repaglinide tablets were performed in the media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the repaglinide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method.The solubility data showed that with the meglumine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the solubility of repaglinide was increased.Meanwhile,tablets with the molar ratio of repaglinide and meglumine 1:2(n/n)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issolution compared to the repaglinide tablets without using meglumine,and nearly equal to the commercial preparations of Novo-Norm^(®),which concluded that meglumine had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issolution of repaglinide.The results of IR and UV dual wavelength methods suggested the formation of repaglinideemeglumine(REPeMEG)molecular complex.DSC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lting peak of repaglinide disappeared in the REPeMEG coprecipitate,which indicated that repaglinide was stable when existing at amorphous or molecular state.The experiment of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showed that with the solubilization of meglumine,the crystal diffraction peak of repaglinide disappeared,which further inferred that repaglinide was formed complexes with meglumine.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repaglinide with meglumine was reliable and could be suitable for repaglinide tablets production in industry.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feasible way to enhance the dissolution of drugs with low solubility,which will be leading to improved bioavai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vitro dissolution REPAGLINIDE MEGLUMINE SOLUBILIZATION Molecular complex
下载PDF
三元催化转化器络合物溶解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吴娜 王德民 张克松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7-11,17,共6页
以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生成的络合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络合物溶解去除试验。针对络合物的结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三元催化转化器络合物进行溶解去除,研究试验过程中络合物络合等级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去除效果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以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生成的络合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络合物溶解去除试验。针对络合物的结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三元催化转化器络合物进行溶解去除,研究试验过程中络合物络合等级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去除效果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络合物络合等级为二级、反应时间为85 s、反应温度为33℃时,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效能提高到92%。本研究对于老化催化转化器实现活化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催化转化器 络合物溶解 活化再利用
下载PDF
M(NTO)_n·mH_2O在水中的溶解行为(英文)
14
作者 胡荣祖 赵凤起 +2 位作者 高红旭 邢晓玲 孟子晖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借助M(NTO)n·mH2O(M=Ba,n=1,m=3;M=Li,n=1,m=2;M=Ca,n=2,m=4;M=Na,n=m=1;M=Co,Mg,n=2,m=8;M=Ce,Pr,Gd,n=3,m=7;M=Tb,Dy,n=3,m=5;M=Y,Yb,n=3,m=6;NTO=3-nitro-1,2,4-triazol-5-one)的摩尔用量(a)、水溶液浓度(b)及由Calvet微热量计... 借助M(NTO)n·mH2O(M=Ba,n=1,m=3;M=Li,n=1,m=2;M=Ca,n=2,m=4;M=Na,n=m=1;M=Co,Mg,n=2,m=8;M=Ce,Pr,Gd,n=3,m=7;M=Tb,Dy,n=3,m=5;M=Y,Yb,n=3,m=6;NTO=3-nitro-1,2,4-triazol-5-one)的摩尔用量(a)、水溶液浓度(b)及由Calvet微热量计所得的溶解过程热效应(Q)和摩尔溶解焓(ΔdissH),得到了描述这些NTO金属配合物的微分溶解焓(ΔdifHmθ)、标准摩尔溶解焓[ΔdissHmθ(b=0)]、相对表观摩尔焓(ΔdissHapparent)、相对偏摩尔焓(ΔdissHpartial)和稀释焓(ΔdilH1,2)的5个经验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溶解性质 NTO 金属配合物
下载PDF
不同温度、羧酸溶液中长石溶解模拟实验 被引量:52
15
作者 向廷生 蔡春芳 付华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7-602,共6页
报道了在100℃、140℃下微斜长石在不同羧酸溶液中的溶解实验数据。通过实验表明1)反应温度增高,可增强溶液中阳离子的活性和迁移性,加快长石溶解的反应速率,促进长石的溶解。2)在强酸性条件下,pH值的变化可影响长石的溶解。但在中等酸... 报道了在100℃、140℃下微斜长石在不同羧酸溶液中的溶解实验数据。通过实验表明1)反应温度增高,可增强溶液中阳离子的活性和迁移性,加快长石溶解的反应速率,促进长石的溶解。2)在强酸性条件下,pH值的变化可影响长石的溶解。但在中等酸性条件下,pH值对长石的溶解影响很小。3)羧酸(乙二酸)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长石溶解,可通过形成乙二酸络合物的形式,增加离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但乙酸络合物的作用不明显。长石溶蚀导致岩石孔隙度变大,并且改善孔喉性质。同时,由于乙二酸络合物的存在,增加了Si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阻止了石英加大和其它成因SiO2的生成,有利于次生孔隙和原生孔隙的保存。4)长石溶解使溶液中Al的浓度较高,但由于铝—羧酸络合物的亲油性比亲水性强,故有一部分Al被分配到油相中,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油田水中Al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斜长石 次生孔隙 孔隙度 油田水 石英 模拟实验 溶蚀 络合物 溶解 溶液
下载PDF
基于配位理论的碱性硫脲选择性溶金机理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郑粟 王云燕 柴立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29-1635,共7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及常见伴生金属元素银、铜、镍、铁在高稳定性碱性溶液中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行为,及碱性硫脲浸金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最佳溶金电势0.42 V时,金在碱性硫脲溶液的溶解电流密度分别是银、铜、镍和铁的3.4,5.2,27.3和...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及常见伴生金属元素银、铜、镍、铁在高稳定性碱性溶液中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行为,及碱性硫脲浸金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最佳溶金电势0.42 V时,金在碱性硫脲溶液的溶解电流密度分别是银、铜、镍和铁的3.4,5.2,27.3和42.6倍;而且碱性硫脲体系进行矿物浸出时金的伴生元素浸出率均小于0.1%,浸金具有显著的选择性。采用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理论等分析了碱性硫脲选择性溶金的机理。碱性硫脲溶液中金、银、铜、镍和铁分别以Au(TU)2+,Ag(TU)3+,Cu(TU)42+,Ni(TU)42+和Fe(TU)62+的形式存在,Au(TU)2+中反馈σ—π配键的形成显著增强了其稳定性。配合物Ni(TU)42+和Fe(TU)62+中,由于硫脲分子的特殊性,各配位体间硫原子和氮原子上电子云互相排斥,使其稳定性有所降低。而且碱性硫脲溶液中,Ag,Cu,Ni,Fe易于形成致密的硫化物钝化膜,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金属的进一步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硫脲 选择性溶金 机理 配位理论
下载PDF
腐殖酸与锰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瑞霞 关广岳 《中国锰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9,共5页
有机质尤其是腐殖酸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是锰元素迁移、沉淀和富集的有利因素.实验研究表明,锰在富啡酸中的溶解度是其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的33倍,随着温度的升高,锰在啡酸的溶解度降低;锰在溶液中的溶解速率遵循d[Mn2+... 有机质尤其是腐殖酸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是锰元素迁移、沉淀和富集的有利因素.实验研究表明,锰在富啡酸中的溶解度是其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的33倍,随着温度的升高,锰在啡酸的溶解度降低;锰在溶液中的溶解速率遵循d[Mn2+]/dt=Kt-1/2关系式.在腐殖酸吸附锰的过程中,锰以络合物形式牢固地赋存在腐殖酸中,并随之作长距离迁移;腐殖酸对锰的吸附等温线具有Freundlich等温线特征,且锰在固液两相中的浓度关系符合于S=8.14C1/3关系式.在腐殖酸与锰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溶解 吸附 络合物
下载PDF
海上疏松砂岩油田复合缓速酸解堵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忠亮 江凯亮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10期2238-2242,共5页
渤海A油田三级储量较大,但存在储层胶结疏松、油井产能递减较快等问题,现场已经尝试多种增产措施工艺,效果不理想。通过岩心碎片的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储层敏感性分析实验,明确了储层主要损害因素为高生产压差下黏土矿物易发生膨胀、微粒... 渤海A油田三级储量较大,但存在储层胶结疏松、油井产能递减较快等问题,现场已经尝试多种增产措施工艺,效果不理想。通过岩心碎片的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储层敏感性分析实验,明确了储层主要损害因素为高生产压差下黏土矿物易发生膨胀、微粒运移。对比盐酸、土酸、复合氟硼酸、复合缓速酸体系对岩粉的溶蚀能力,选择盐酸、有机膦酸、氟硼酸形成的复合缓速酸体系,溶蚀能力强、缓速性好,更适合渤海A油田现状。通过室内试验优选缓蚀剂配方、破乳剂添加剂,评价了复合缓速酸体系的缓速性能。通过矿场试验的6口井产量情况对比,产液量、产油量均有上升,采液指数平均增幅406%,采油指数平均增幅712%,复合缓释酸解堵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该类油井深部解堵。该研究方法对海上油田增产措施的研究及矿场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疏松砂岩油田 储层伤害 岩粉溶蚀 复合酸化解堵
下载PDF
甲苯咪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兰 孙殿甲 +1 位作者 苗爱东 王本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研究甲苯咪唑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前后甲苯咪唑物理性质变化。 方法 :采用溶剂法制备甲苯咪唑 β 环糊精包合物 ,于 ( 2 88± 1)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及甲苯咪唑的溶出速度、溶解度 ,比较了二者... 目的 :研究甲苯咪唑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前后甲苯咪唑物理性质变化。 方法 :采用溶剂法制备甲苯咪唑 β 环糊精包合物 ,于 ( 2 88± 1)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及甲苯咪唑的溶出速度、溶解度 ,比较了二者的X 射线衍射图谱。结果 :包合后 ,包合物的溶出速度参数T50 为 10 .44min ,甲苯咪唑为 2 2 7.97min。甲苯咪唑的溶解度增大了 5 .6 6倍。甲苯咪唑的晶体衍射峰发生变化。结论 :甲苯咪唑与 β 环糊精形成了新的物相 ,包合后 ,甲苯咪唑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增强。甲苯咪唑与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咪唑 Β-环糊精 X-射线衍射 包合物
下载PDF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cond and fourth members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north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被引量:3
20
作者 LI Yong WANG Xingzhi +6 位作者 FENG Mingyou ZENG Deming XIE Shengyang FAN Rui WANG Liangjun ZENG Tao YANG Xuef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1期54-66,共13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reservoirs in the 2^(nd) and 4^(th) members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northern Sichua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on the basis of outcrop, drilling c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reservoirs in the 2^(nd) and 4^(th) members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northern Sichua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on the basis of outcrop, drilling cores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The reservoirs of 2^(nd) member are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tratum. The reservoir quality is controlled by supergene kars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ound-shoal complex. The bedded elongated isolated algal framework solution-cave and the residual "grape-lace" cave, which are partially filled with multi-stage dolosparite, constituted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of the 2^(nd) member. There is no asphalt distribution in the pores. The pore connectivity is poor, and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is relatively low. The reservoirs of 4^(th) member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and top part of the stratum. The reservoir quality is controlled by burial dissolu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ound-shoal complex. The bedded algal framework solution-pores or caves, intercrystalline pores and intercrystalline dissolved pores constituted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of the 4^(th) member. It's partially filled with asphalt and quartz, without any dolosparite fillings in the pores and caves. The pore connectivity is good. Most of the 4^(th) member reservoirs had medium-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and, locally, medium-high porosity and medium permeability.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und-shoal complex and heterogeneous dissolution, the platform margin along Ningqiang, Guangyuan, Jiange and Langzhong is the most favorable region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Deep buried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guangyuan and langzhong areas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hydrocarbon target for the future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NORTHERN SICHUAN area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mound-shoal complex SUPERGENE karst BURIAL dissolution reservoi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