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油价波动与苏联解体 被引量:12
1
作者 庞昌伟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84,共14页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了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80年代中期,在国际油价急剧下跌的情势下,苏联政治高层对策失误,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了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80年代中期,在国际油价急剧下跌的情势下,苏联政治高层对策失误,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握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规律,对于制订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和规划危机后的发展战略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油价 战略失误 苏联解体
下载PDF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慎明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1,M0003,共20页
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根本原因不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是苏共蜕化变质所致,即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他们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思和分析这一... 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根本原因不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是苏共蜕化变质所致,即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他们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思和分析这一历史事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人民至上观、实践真理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主要矛盾。苏联解体警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高度警惕敌对势力对我分化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苏共 从严治党 群众路线 接班人
原文传递
一场远未终结的辩论--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国外学术诠释 被引量:8
3
作者 冯绍雷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55,160,共18页
从学科范畴角度对苏联解体问题进行分析是20年来国际学术界的一项重要工作。思考和借鉴这一学术领域的成果将有利于深化对苏联解体这一问题的认识。"帝国"与"革命"范畴的使用,便于学界从历史比较的视角,从以往的帝... 从学科范畴角度对苏联解体问题进行分析是20年来国际学术界的一项重要工作。思考和借鉴这一学术领域的成果将有利于深化对苏联解体这一问题的认识。"帝国"与"革命"范畴的使用,便于学界从历史比较的视角,从以往的帝国和革命现象中探寻大国兴衰的机理。虽然"民族主义"和"联邦制"问题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作用素有争论,但范畴运用的细化显然有助于推进这一方面的认知深化。从社会学角度对于解体之前苏联的社会状况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有利于避免对苏联解体这一问题进行简单化论断,而苏联经济史的国外研究则拓展了对苏联经济模式本质与特征认识的关键性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帝国 革命 社会分析 经济模式
原文传递
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
4
作者 胡中月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厘清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逆流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深入剖析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之因。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自身的内在矛盾。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腐化“主心骨”、攻陷“主阵地”、唱衰“主旋律”,对苏共执政... 厘清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逆流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深入剖析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之因。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自身的内在矛盾。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腐化“主心骨”、攻陷“主阵地”、唱衰“主旋律”,对苏共执政合法性及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致命性打击。新时代,我们要汲取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沉痛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 历史虚无主义 苏联解体
下载PDF
冷战时期美苏博弈中东石油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舒先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8-52,共5页
冷战期间 ,美国和原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博弈。 2 0世纪 6 0~ 70年代 ,苏联打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范围 ,但未能动摇美国石油财团的优势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 ,美苏不同程度地对战争施加影响 ,美国不仅遏制住“两伊”争霸海湾的企... 冷战期间 ,美国和原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博弈。 2 0世纪 6 0~ 70年代 ,苏联打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范围 ,但未能动摇美国石油财团的优势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 ,美苏不同程度地对战争施加影响 ,美国不仅遏制住“两伊”争霸海湾的企图 ,而且通过压低油价的战略从经济上拖垮了苏联 ;2 0世纪 90年代初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和苏联的解体最终实现了中东石油霸权。回顾和反思美苏争霸中东石油的过程与结局 ,能够获得有关中国石油安全的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时期 中东石油 美苏争霸 苏联解体
下载PDF
意识形态操纵视域下苏联解体的历史缘由与深刻教训
6
作者 吴学磊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资产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手段对内进行思想控制、对外进行政权颠覆,是其巩固统治的惯用策略。上世纪,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操纵理论的成熟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重视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操纵,通过反共势力的培养、... 资产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手段对内进行思想控制、对外进行政权颠覆,是其巩固统治的惯用策略。上世纪,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操纵理论的成熟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重视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操纵,通过反共势力的培养、话语体系的替换、错误信息的输入、精英阶层的蛊惑,不断分化苏联社会价值观,制造和加剧了苏联民众的信仰迷茫。同时,利用苏联内部“第二操纵者”构建错误理论、壮大反动组织和大搞历史虚无,进一步解构了苏联主流意识形态,加速了苏联解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保障国家政权安全的关键一环,一定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坚定全党的信仰信念信心,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意识形态操纵 原因 教训
下载PDF
再论苏联马克思主义:从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出发
7
作者 郭丽双 杜宛玥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追问不仅关乎历史,而且直接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的未来。近年来,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从多种阐释路径论证十月革命的合法性基础、合理性根据和创造性本质,强调从辩证的非线性逻辑出发把握苏联不同历史时期的质性差异... 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追问不仅关乎历史,而且直接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的未来。近年来,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从多种阐释路径论证十月革命的合法性基础、合理性根据和创造性本质,强调从辩证的非线性逻辑出发把握苏联不同历史时期的质性差异,指认苏联模式对异化关系消亡规律的背离以及苏联文化的二元悖反,并从领导力量的全面崩溃入手指证苏联解体的非理性和主观性因素。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之辩确证了以下重要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学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双重统一,苏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一个版本,是作为推动俄罗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我国应重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别化研究,基于学理性研究批驳错误论断、严肃回应意识形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马克思主义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苏联解体 苏联社会主义
下载PDF
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根源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丽萍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5期59-60,共2页
 苏联解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及苏共领导人的错误决策无疑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苏联解体 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
下载PDF
制度与人:苏联解体过程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4
9
作者 余伟民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65-83,共19页
"苏联解体过程"包含三方面内容:戈尔巴乔夫的体制改革、苏联东欧集团"类帝国"统治体系的终结和联盟的解体。从制度分析着眼,导致苏联解体的基本问题是斯大林时期确立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盟国家体制的结构... "苏联解体过程"包含三方面内容:戈尔巴乔夫的体制改革、苏联东欧集团"类帝国"统治体系的终结和联盟的解体。从制度分析着眼,导致苏联解体的基本问题是斯大林时期确立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盟国家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和内在张力。戈尔巴乔夫改革显化了这一矛盾,但未能掌控好改革进程,从而陷入双重体制危机。从行为分析着眼,各派政治力量的组合与博弈决定了苏联走向解体的具体路径。虽然苏联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但联盟的解体并非唯一的选择。在苏联解体过程中,俄罗斯联邦的"主权独立"及其对苏联国家权力的攫取,发挥了特殊的杠杆作用,"八一九事件"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政治博弈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原文传递
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演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亭友 《学术探索》 2004年第5期80-84,共5页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演变过程中起了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作用的程度如何,却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世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战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者认为,从苏联演变的过程看,由于在苏联国内、苏共内部存在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演变过程中起了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作用的程度如何,却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世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战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者认为,从苏联演变的过程看,由于在苏联国内、苏共内部存在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应力量,他们从内部配合了敌对势力的需要,从而促成了演变的事实。如果没有内应力量,西方的和平演变势力即便强大,也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演变 和平演变战略 作用
下载PDF
论苏共“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流变及其现实启示——兼谈苏联解体的思想理论根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士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4-38,共5页
苏共文化领导权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与建立——坚持与偏离——衰退与丧失"的演变历程。苏共文化领导权衰落的原因,从国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从国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斯大林体制负面效应和&... 苏共文化领导权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与建立——坚持与偏离——衰退与丧失"的演变历程。苏共文化领导权衰落的原因,从国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从国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斯大林体制负面效应和"重评斯大林"运动的影响;从主观上来看,主要在于列宁之后的苏共领导人没能树立科学的"列宁主义观"。苏共文化领导权的衰落,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在苏联丧失,这是苏联最终解体的思想理论根源。研究苏共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流变,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建设一般规律,加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 文化领导权 历史流变 苏联解体 现实启示
下载PDF
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勃列日涅夫时期到戈尔巴乔夫时期
12
作者 陆南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5-61,44,共18页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政策进行调整,进而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但不久之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倒退,经济改革也趋于停滞,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力图通过根本性的改革来解决严重的经济问题。但由于受各方面因...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政策进行调整,进而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但不久之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倒退,经济改革也趋于停滞,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力图通过根本性的改革来解决严重的经济问题。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失败告终,苏联也走向了解体。如何评价苏联的经济建设、如何认识不能适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这两个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解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建构的思想体系
13
作者 许耀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4-44,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研究和创立的,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解放目标的确定开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建构了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于无产阶级国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研究和创立的,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解放目标的确定开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建构了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于无产阶级国家、政党、民主、治理和自由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创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解放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共产党宣言》
下载PDF
论苏联剧变中的信仰虚无主义危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金华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3-68,47,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领导人逐步抛出错误的改革路线,引发信仰虚无主义危机。指导思想的人道主义化瓦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合法性,经济建设的私有化浪潮摧毁社会主义信仰基石,政治改革"新思维"引发自由主义信仰泛滥,自由化舆...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领导人逐步抛出错误的改革路线,引发信仰虚无主义危机。指导思想的人道主义化瓦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合法性,经济建设的私有化浪潮摧毁社会主义信仰基石,政治改革"新思维"引发自由主义信仰泛滥,自由化舆论宣传滋生多元理想信念。信仰虚无主义的催化剂效应,形成一股又一股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最终促成苏联解体。苏共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上教训深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信仰危机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苏联解体原因探析及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玉军 刘娟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6,共7页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公民身份等的认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家的忠诚感。从国家认同的视角看,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民族身份认同的强化对公民身份认同予以挤压,共享价值观的缺乏导致共同文...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公民身份等的认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家的忠诚感。从国家认同的视角看,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民族身份认同的强化对公民身份认同予以挤压,共享价值观的缺乏导致共同文化心理的薄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苏共领导地位的丧失导致了政治认同危机。在民族认同危机和文化认同危机、政治认同危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苏联国家大厦被压垮。从认同视角出发,探讨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我们推进国家认同建设,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具有很强的启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苏联解体
下载PDF
史学的困顿——论"历史热"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尚文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14,共11页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可是,苏联晚期出现的全民性的"历史热",竟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这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也使许多人感到迷惘和困惑。这一事实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形态与...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可是,苏联晚期出现的全民性的"历史热",竟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这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也使许多人感到迷惘和困惑。这一事实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形态与社会变迁会产生巨大的共振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意识形态 社会变迁 历史学 史学研究 戈尔巴乔夫
原文传递
公众的政治信任是怎样瓦解的——从苏联解体过程探寻中国之鉴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明进 《学术前沿》 2013年第13期67-72,共6页
苏联解体是公众对苏共及苏联政府丧失了信心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普遍的社会焦虑。中国公众信心的构建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进行,通过深化改革,可完成传统政治信... 苏联解体是公众对苏共及苏联政府丧失了信心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普遍的社会焦虑。中国公众信心的构建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进行,通过深化改革,可完成传统政治信任向现代政治信任的转变;通过制度建设,使政治不信任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表达出来,使之形成促进社会稳定健康的力量,才能凝聚公众的信心,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信心 苏联解体 政治信任 改革 制度自信
下载PDF
国内关于苏联解体诸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西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3,共5页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学者们主要围绕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重要因素、直接原因展开研究...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学者们主要围绕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重要因素、直接原因展开研究,研究范围从以前偏重经济和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到民族主义、社会、文化、科技、外交等领域,并出现从全球化理论以及从三个代表思想反思苏联解体的新视角。对这些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无疑有利于对苏联解体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根本原因 重要因素 直接原因 三个代表思想 全球化
下载PDF
苏联对波罗的海地区政策的演变及其教训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海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2,191-192,共8页
苏联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吞并,酿下了民族问题的祸根。为消灭波罗的海地区的抵抗运动,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苏联领导人通过强制手段推行苏维埃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了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控制体系。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对波罗的海地区... 苏联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吞并,酿下了民族问题的祸根。为消灭波罗的海地区的抵抗运动,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苏联领导人通过强制手段推行苏维埃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了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控制体系。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政策曾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但由于对民族问题的错误认识,苏联领导人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政策所造成的问题被长期压制和掩盖起来,联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也日益突出。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领导人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政策失误加剧了该地区的独立倾向,最终造成了苏联对波罗的海地区控制机制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苏联对波罗的海地区政策失败的教训是深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波罗的海 民族问题 控制机制 苏联解体 教训
下载PDF
当代俄罗斯作家记忆中的苏联解体——俄罗斯作家访谈录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新梅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65,共21页
苏联解体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二十余年来,俄罗斯国内外学者、知识分子乃至平民百姓,对这一历史事件以及苏维埃体制始终存在各种说辞。苏联解体之初,人们的说辞未免极端化、主观化甚至情绪化。如今的俄罗斯人如何看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如... 苏联解体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二十余年来,俄罗斯国内外学者、知识分子乃至平民百姓,对这一历史事件以及苏维埃体制始终存在各种说辞。苏联解体之初,人们的说辞未免极端化、主观化甚至情绪化。如今的俄罗斯人如何看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反思苏联解体之前的改革?如何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通过笔者对当代俄罗斯作家们的访谈不难看出,如今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总体上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历史事实,理智地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及戈尔巴乔夫本人。对思想相对自由一些的作家来说,改革是大势所趋,苏联解体是历史的必然,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性的需求,戈尔巴乔夫本人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而对思想相对保守一些的作家来说,尽管他们都曾欢迎戈尔巴乔夫改革,但改革的结果令他们失望,苏联解体这一事实令他们惋惜。不过,受访的作家中几乎没有一位希望回到苏维埃时代或恢复苏维埃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当代俄罗斯作家 记忆 访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