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翘嘴红鲌对饲料蛋白的营养需求及豆粕对鱼粉的适宜替代量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桂芹 周洪琪 +7 位作者 陈建明 赵朝阳 周辉 阎大伟 冷向军 叶金云 潘茜 王友慧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5,共9页
选择健康的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为实验鱼,体质量(12.84±0.60)g。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Ⅰ以褐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50.33%)的等能、... 选择健康的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为实验鱼,体质量(12.84±0.60)g。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Ⅰ以褐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探讨翘嘴红的对饲料蛋白的需求;经过8周饲养,实验Ⅰ的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翘嘴红鲌的增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0.89%饲料蛋白组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1.04%、35.51%饲料蛋白组(P〈0.05),但是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1.04%、35.51%和40.89%饲料蛋白组的蛋白效率显著高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P〈0.05);40.89%、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31.04%和35.51%饲料蛋白组(P〈0.05)。依据折线模型分析翘嘴红鲌的增重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蛋白质效率,适宜饲料蛋白水平为37.43%~41.15%。实验Ⅱ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13.5%、27%、40.5%和54%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EAA关联度的等蛋白(40%)、等能(20MJ·kg^-1)的半精制饲料,探讨翘嘴红鲌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适宜替代量。结果表明,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13.5%、27.0%和40.5%的鱼粉蛋白时,翘嘴红鲌的增重率和蛋白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都显著高于54.0%替代组(P〈0.05),因此,本实验条件下,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40.5%,饲料动、植物蛋白适宜比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饲料蛋白水平 大豆蛋白 增重率 蛋白质效率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幼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林小植 谢小军 罗毅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4-681,共8页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含量(20.49%、26.48%、34.20%、41.02%、49.94%和55.86%,分别表示为D1、D2、D3、D4、D5和D6)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0.5)℃的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进行10周的养...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含量(20.49%、26.48%、34.20%、41.02%、49.94%和55.86%,分别表示为D1、D2、D3、D4、D5和D6)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0.5)℃的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进行10周的养殖实验,探讨中华倒刺鲃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结果显示:干物质摄食率(FRdm)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呈先降低然后稳定的趋势;蛋白质摄食率(FRp)与饲料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82,p<0.01)。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而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由D1逐渐增加至D4,体重特定生长率(SGRw)、能量特定生长率(SGRe)和饲料效率(FE)均显著增高(p<0.05),而D4、D5和D6组间无显著差异,其中D4组的三个指标值均最高,分别为(0.97±0.04)%/d、(0.87±0.04)%/d、(68.96±3.00)%。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累积率(PPV)和能量累积率(EPV)在各饲料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SGRw、SGRe和FE为指标,采用折线模型分析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最适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9.6%—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需求量 生长 饲料效率 蛋白质效率 中华倒刺鲃
下载PDF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奶牛乳尿素氮浓度及氮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翟少伟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6期266-268,265,共4页
采用4×4的拉丁方试验设计,将体重、奶产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4头经产荷斯坦牛饲喂四种等能量水平不同蛋白质水平(13.2%,14.1%,15.0%和16.2%,干物质基础)的日粮,来研究奶牛乳尿素氮浓度及氮利用率的变化情况。整个试验期共56d,每期14d... 采用4×4的拉丁方试验设计,将体重、奶产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4头经产荷斯坦牛饲喂四种等能量水平不同蛋白质水平(13.2%,14.1%,15.0%和16.2%,干物质基础)的日粮,来研究奶牛乳尿素氮浓度及氮利用率的变化情况。整个试验期共56d,每期14d,1-10d为调整期,11-13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发现,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乳尿素氮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而氮的利用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乳尿素氮和氮利用率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乳尿素氮可以作为反映奶牛日粮蛋白质水平变化的指标,也有可能作为估测奶牛氮利用率的指标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蛋白质水平 乳尿素氮 氮利用率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太湖鲂鲌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明 黄爱霞 +5 位作者 田儒品 孙丽慧 姜建湖 沈斌乾 郭建林 宓国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43-485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太湖鲂鲌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太湖鲂鲌幼鱼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3%(D33)、36%(D36)、39%(D39)、42%(D42)、45%(D45)、48%(D48)的6种等能实用试验饲料...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太湖鲂鲌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太湖鲂鲌幼鱼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3%(D33)、36%(D36)、39%(D39)、42%(D42)、45%(D45)、48%(D48)的6种等能实用试验饲料,投喂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平均初始体重为1.22 g的太湖鲂鲌幼鱼8周。结果显示: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试验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从33%升高到42%,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但进一步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不再有显著变化(P>0.05)。D45和D48组试验鱼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yL)与饲料蛋白质水平(x)呈负相关(yL=-0.15x+15.78,R^2=0.654,P<0.001)。D33组试验鱼的肥满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鱼的脏体指数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肝脏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不断提高,但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超过42%后则不再有显著变化(P>0.05);肝脏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逐渐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在D42组有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yA)与饲料蛋白质水平(x)呈负相关(yA=-1.73x+99.53,R^2=0.997,P<0.001)。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太湖鲂鲌幼鱼的消化酶活性和饲料利用,从而影响其生长性能和体组成。以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为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确定太湖鲂鲌幼鱼饲料适宜蛋白质水平为占饲料干物质的42.9%~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鲂鲌幼鱼 饲料蛋白质水平 增重率 饲料效率 体组成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低鱼粉日粮添加蛋氨酸对幼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长海 贾友刚 +4 位作者 齐淑艳 王国辉 李新帅 徐文斌 李勇昊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6-209,共4页
以鱼粉10%的玉米大豆粕型幼鲤饲料为对照组(A),降低饲料鱼粉含量为5%后,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DL-蛋氨酸及其羟基类似物添加量分别为B:0.5%DL-蛋氨酸、C:0.51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0.56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E:0.61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比... 以鱼粉10%的玉米大豆粕型幼鲤饲料为对照组(A),降低饲料鱼粉含量为5%后,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DL-蛋氨酸及其羟基类似物添加量分别为B:0.5%DL-蛋氨酸、C:0.51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0.56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E:0.61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比较研究用豆粕代替部分鱼粉,添加蛋氨酸及其羟基类似物对幼鲤的生长成绩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幼鲤饲料中用豆粕来代替部分鱼粉,添加合成蛋氨酸可以补充豆粕中缺乏的蛋氨酸,质量增加率和蛋白效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对促进幼鲤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优于DL-蛋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鲤 DL-蛋氨酸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质量增加率 饲料系数 饲料蛋白效率
下载PDF
南方鲇的营养学研究: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65
6
作者 张文兵 谢小军 +1 位作者 付世建 曹振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3-609,共7页
设计了 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 (39.9% ,43.7% ,46.8% ,51 .6% ,55.7% ,59.1 % )的等能饲料 ,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在水温为 2 7.5± 0 .2℃的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进行了 43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 :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升高 ,特殊体... 设计了 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 (39.9% ,43.7% ,46.8% ,51 .6% ,55.7% ,59.1 % )的等能饲料 ,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在水温为 2 7.5± 0 .2℃的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进行了 43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 :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升高 ,特殊体重生长率 (SGR)、饲料干物质转化率 (FCEdm)、蛋白质转化率 (FCEp)、能量转化率 (FCEe)和蛋白质效率 (PER)均产生了显著的差异 (P <0 .0 5) ;干物质摄食率 (RLdm)与饲料蛋白质含量负相关 (r=- 0 .62 ,P <0 .0 1 ) ;蛋白质摄食率 (RLp)与饲料蛋白质含量正相关 (r=0 .96,P <0 .0 1 ) ;能量摄食率 (RLe)不受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P >0 .0 5)。通过讨论提出南方鲇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 47%~ 5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配合饲料 蛋白质需求量 饲料转化率 蛋白质效率 南方鲇
下载PDF
翘嘴红鲌幼鱼最适蛋白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桂芹 周洪琪 +1 位作者 董永利 周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6-560,共5页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半纯合饲料,饲养翘嘴红鱼白幼鱼2个月,探讨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蛋白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 05),质量分数为42 76%的饲料组...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半纯合饲料,饲养翘嘴红鱼白幼鱼2个月,探讨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蛋白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 05),质量分数为42 76%的饲料组鱼体增重显著高于32 58%、37 64%饲料组(P<0 05),但与47 53%和52 49%饲料组没有显著差异(P>0 05)。蛋白效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与增重率在各组之间的变化相类似。翘嘴红鱼白幼鱼最大增重的适宜蛋白水平为43 19%~48 68%,蛋白效率最大的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2 50%,饲料蛋白质量分数为37 64%、42 76%、47 53%3个饲料组的蛋白效率差异不显著(P>0 05)。在本试验条件下,翘嘴红鱼白幼鱼的蛋白质最适需要量为42 50%~43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最适蛋白水平 增重 蛋白效率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平和不同能量蛋白比饲料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林建斌 李金秋 朱庆国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2,共5页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豆油、α-淀粉、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试验饲料,蛋白质设置3个水平:41%、47%、53%,能量设置3个水平:1256.1、1465.5、1674.8kJ/100g。经过59d饲养点带石斑鱼幼鱼,以生...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豆油、α-淀粉、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试验饲料,蛋白质设置3个水平:41%、47%、53%,能量设置3个水平:1256.1、1465.5、1674.8kJ/100g。经过59d饲养点带石斑鱼幼鱼,以生长速度、净增重、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7%,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为31.30~33.50kJ/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配合饲料 能量蛋白比 增重率 饲料系数 蛋白质效率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dietary protein sources and crude protein levels on intracellular free amino acid profile in the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of finishing gilts 被引量:14
9
作者 Chunfu Qin Ping Huang +4 位作者 Kai Qiu Wenjuan Sun Ling Xu Xin Zhang Jingdong Yi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Background: The curr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source and crude protein(CP)level on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meat quality, and muscle amino acid(AA) profile in finishing gil... Background: The curr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source and crude protein(CP)level on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meat quality, and muscle amino acid(AA) profile in finishing gilts.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as a 2 × 2 factorial arrangement with two sources of dietary proteins(cottonseed meal, CSM vs. soybean meal, SBM) and two levels of CP(12 % vs. 14 %, as-fed basis). Seventy-two crossbred gilts(89.5 ± 0.9 kg) were allotted to one of four dietary treatments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for a period of 28 d. All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be isoenergetic and similar concentrations of standardized ileal digestible essential AA covering the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igs.Results: Growth,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were not affected by dietary protein source nor crude protein level(P &gt; 0.10) except that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was increased by CSM diets(P = 0.03). Gilts offered reduced protein diets had lower muscle p H45min(P 〈 0.05). Neither dietary protein source nor crude protein level influenced N deposition. However, reduced protein diets decreased N intake, N excretion, and serum urea nitrogen content, whilst improved N efficiency(P 〈 0.01). CSM diets increased N intake(P = 0.04),but did not depress N efficiency. The concentrations of phenylalanine, tryptophan, cysteine and tyrosine(P 〈 0.05) of the longissimus muscle were decreased when gilts offered CSM diets, while muscle intracellular free valine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P = 0.03). The gilts offered reduced protein diets had greater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free methionine, lysine, and total AA in muscle(P 〈 0.05).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SM could replace SBM as a primary protein source in finishing pig diet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N efficiency,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but decrease the concentrations of muscle specific AA. Furthermore, the reduced protein diet played an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ary protein source Finishing gilt Muscle free amino acids Nitrogen efficiency Performance Pork qua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