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及模式选择 被引量:6
1
作者 白永秀 郭俊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18-24,共7页
通过与 5 0~ 6 0年代的西部建设、80年代的东部发展以及国外开发落后地区的比较分析 ,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机制、开发战略、市场环境、政策效应、开发条件等方面的新特点 ,进而指出西部大开发既不能沿袭 5 0~ 6 0年代西部建设的路子 ,也... 通过与 5 0~ 6 0年代的西部建设、80年代的东部发展以及国外开发落后地区的比较分析 ,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机制、开发战略、市场环境、政策效应、开发条件等方面的新特点 ,进而指出西部大开发既不能沿袭 5 0~ 6 0年代西部建设的路子 ,也不能套用 80年代东部经济发展的模式 ,更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模式 ,应该选择具有西部特点的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大开发可供选择的几种模式 ,即东部优势企业+西部优势资源模式、点轴辐射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模式、改革开放开发模式、特色农业开发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模式 点轴辐射模式 西部开发 经济开发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 改革开放 特色农业
下载PDF
区域综合性创新政策能够提升当地的创新能力吗——基于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业安 高新雅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1-38,共8页
本文把西部大开发看作是促进落后地区创新的政策组合,并以此为特定对象,利用双差分模型,以享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以及与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或者在创新能力上相邻的地区为样本,研究了综合性的区域创新政策对当地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文把西部大开发看作是促进落后地区创新的政策组合,并以此为特定对象,利用双差分模型,以享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以及与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或者在创新能力上相邻的地区为样本,研究了综合性的区域创新政策对当地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类似西部大开发这种综合性创新政策显著地改进了当地的创新能力,这说明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单纯注重FDI而忽视教育投入等都不利于当地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结论为未来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政策 区域创新能力 西部大开发
原文传递
基于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网络的区域发展政策成效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源源 庄新田 李凌轩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5-721,共7页
选择沪深两市2000~2009年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将上市公司按其所在省份进行划分。以某一省的所有上市公司对另一省的所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来反映这两省之间的相互投资关系。实际数据证实了省间的相互投资网络属于典型的稀疏型无标度网络,网... 选择沪深两市2000~2009年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将上市公司按其所在省份进行划分。以某一省的所有上市公司对另一省的所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来反映这两省之间的相互投资关系。实际数据证实了省间的相互投资网络属于典型的稀疏型无标度网络,网络中存在相对较多的hub节点。通过聚类分析、绘制网络图的方式研究了网络的变化趋势,证明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对缩小中国各省之间的贫富差距的成效并不显著。其中,辽宁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最后,通过计算网络中西部省份、东北三省与其地区间的相互投资总额,证实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从2005年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证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持股 无标度网络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下载PDF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最现实的选择 被引量:5
4
作者 何解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1期25-29,共5页
客观地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滞后 ,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指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最现实的选择 ,进而提出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思想 ,以及以公有制... 客观地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滞后 ,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指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最现实的选择 ,进而提出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思想 ,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解放思想 西部开发 经济发展 政策 技术创新 监督管理
下载PDF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4
5
作者 安应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共5页
在论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与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目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总量不足、分布失衡、流失严重、结构不合理以及开发利用不够等主要问题加以分析,重点探讨加快西部地区... 在论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与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目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总量不足、分布失衡、流失严重、结构不合理以及开发利用不够等主要问题加以分析,重点探讨加快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关政策建议,即更新认识是基础,稳定和盘活现有人才是前提,创新开发机制是关键,加快立法建设是根本,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是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 专业人才 开发与管理建议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舒为平 张文革 +2 位作者 昝凌峰 杨明亮 金红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6,56,共5页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四川体育在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消费市场开发、体育彩票推广以及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体育观念落后、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少、体育产业规模偏小等问题。将四川体育存在的这些...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四川体育在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消费市场开发、体育彩票推广以及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体育观念落后、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少、体育产业规模偏小等问题。将四川体育存在的这些问题置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与措施,为四川各级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以及确定体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四川体育 发展 对策
下载PDF
特许经营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卫东 舒欢 余东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3-37,共5页
本文分析了以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及应采取的对策,认为用BOT方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中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支撑之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特许经营 农村基础设施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四十条 被引量:4
8
作者 何炼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7-17,共11页
在阐述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即新“江八条”的基础上 ,探讨西部大开发的八大战略思路与八条政策建议 。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发展战略 政策 生态环境建设 产业结构 经济制度
下载PDF
西部开发导向:西部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君明 陈霜枝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是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的投资融资手段。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必要引入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 ,通过吸纳社会闲散资金 ,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资本运营优势 ,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达到优化...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是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的投资融资手段。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必要引入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 ,通过吸纳社会闲散资金 ,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资本运营优势 ,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达到优化经济结构及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的目的。发展西部产业投资基金 ,需要考虑许多实际影响因素 ,通过探索和试点 ,在成功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经济 产业投资基金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兼谈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素慧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94-98,共5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资源、工业、科技、区位等比较优势的介绍 ,认为甘肃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建设 ,人力资源的开发 ,发展特色经济 ,走非均衡发展道路 。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比较优势 跨越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 甘肃
下载PDF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加快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振华 《云南冶金》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简述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方针、重点和政策 ,从资源、产业、技术和改革成果分析了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的比较优势 ,并就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云南 有色金属工业 结构调整
下载PDF
组织创新与西部开发——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明德 李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工具和思想分析西部开发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的迫切性。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角度看 ,西部开发与发展是一个在不同角点均衡间演进的过程 ,西部适宜的发展模式应当通过鼓励全社会的组织试验和创新获得。在这个过程中 。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新兴古典经济学 组织创新 中央政府 政策 资本 风险分担机制
下载PDF
加快河南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
13
作者 谷建全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人才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作为地处中部的河南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面临“东压西挤”的不利局面。河南要摆脱这种被动状况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人才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作为地处中部的河南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面临“东压西挤”的不利局面。河南要摆脱这种被动状况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就必须树立“人才资源第一”的观念。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等机制 ,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 ,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人才资源 西部大开发 东引西进
下载PDF
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建立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成良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5-29,共5页
西部大开发中如何科学地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 ,需要对民族地区的环境状况、污染速度及治理难度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文章提出一系列保护环境问题的战略设想 ,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关键词 西北民族地区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中一个“增长极”的实证分析——杨凌示范区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淮建军 陈希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25-28,共4页
依据“增长极”理论 ,认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极”,杨凌示范区对西部大开发既有“扩散效应”,又有“回波效应”;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农业 回波效应 增长极 杨凌农业示范区 扩散效应
下载PDF
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宏伟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在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从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及特征、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及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 在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从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及特征、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及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经济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i n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
17
作者 Xuehelaiti.Mahemut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6期35-42,共8页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 by using the annual data from 1999 to 2009 in whole China and 12 province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we analyze the achievement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 by using the annual data from 1999 to 2009 in whole China and 12 province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we analyze the achievement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from 1999 to 2009 as follows: the economic aggregate has increased prominently and the growth rate is increasing ceaselessly; the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 evenly,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incessantly optimize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s promoted increasingly and the living standard of people is improved greatly; the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stride in tandem, and the momentum of growth is strong. We conduct horizontal comparison on the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Xinjiang, 12 province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whole China, which include GDP and its growth rate, investment of fixed assets, structur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GDP per capita, gross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ption, export and import trade, net income per capita of peasants and herdsmen, and general budget revenue. The result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have achieved some remarkable results, there is a conspicuous gap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cted effe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peration of Xinjiang's economy are analyzed as follows: the industrial level is low,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is yet to be transformed; the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 of urban residents grows slowly, and the increasing gap between the urban areas and rural areas has no trend of dwindling; the investment aggregate is very low, and the momentum of economic growth is short. In order to mak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19 provinces and cities offer pointed aid for Xinjiang,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and promote the be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 XINJIANG ECONOMIC
下载PDF
略论西北行记中的西北开发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彦红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在边疆危机与抗日热潮的相互交织下,开发西北的热情与呼声日益高涨,于是社会各界人士,以官方或个人的名义奔赴西北。这些人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均记载在其游记之中。《西北行记丛萃》第二辑便辑录了写作于民国... 20世纪30年代,在边疆危机与抗日热潮的相互交织下,开发西北的热情与呼声日益高涨,于是社会各界人士,以官方或个人的名义奔赴西北。这些人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均记载在其游记之中。《西北行记丛萃》第二辑便辑录了写作于民国初至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行记共计10册12种。通过考察这些游记中的西北开发思想,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西北开发的热潮,感受这些人的爱国热情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同时,在全面了解西北面貌、认识西北开发的重要性以及考察他们所提出的开发西北的举措的同时,也能够从这些主张之中为西部大开发总结经验、寻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开发 西北行记 思想主张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视角下新疆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文强 雪合来提.马合木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354-16359,共6页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采用全国及西部12省区1999~2009年度数据,分析了1999~2009年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采用全国及西部12省区1999~2009年度数据,分析了1999~2009年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经济发展后势强劲。对新疆经济与全国、西部12省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GDP总量及增速、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增加值、人均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新疆经济发展都取得一定成效,但与预期效果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剖析了新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还有待继续转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加大的态势并未呈显缩小之势;投资总量偏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为中央及19省市对口援疆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新疆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新疆应把握好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的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新疆 经济发展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湘西农业信息引导研究——《西部大开发与农业的信息引导》研究报告之三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世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71-176,共6页
本文从(1)WTO对湘西农业的信息引导;(2)西部大开发对湘西农业的信息引导;(3)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对湘西农业的信息引导;(4)湘西州农业理论与实践对湘西农业的信息引导;(5)适用科技对湘西农业的信息引导等5个方面,阐述了湘西农业信息引导问题。
关键词 湘西州 WTO 西部大开发 方针政策 农业信息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