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系统的方法自动构建链烷烃高温燃烧反应机理(英文)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俊江 华晓筱 +2 位作者 王繁 谈宁馨 李象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7-1041,共15页
为了得到合理可靠和简化的反应机理,利用反应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正庚烷、异辛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的高温燃烧反应详细机理;同时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的方法对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到了半详细机理和骨架机... 为了得到合理可靠和简化的反应机理,利用反应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正庚烷、异辛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的高温燃烧反应详细机理;同时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的方法对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到了半详细机理和骨架机理.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半详细机理和骨架机理进行了点火延时、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和重要物种浓度曲线的模拟并与实验结果比较;最后,图示说明了这些烷烃的主要高温燃烧路径,给出了点火延迟时间的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机理能够合理描述链烷烃的自点火特性,文中提出的结合ReaxGen程序的机理构建方法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的简化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烃类的高温燃烧机理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烷烃 详细机理 机理简化 化学动力学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反应动力学机理简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晓光 徐明厚 乔瑜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反应机理简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基于自适应化学理论的最优简化法 .最优简化法根据反应系统中的局部条件 ,自动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简化反应机理模型 .通过最优简化法以及应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 CH4/空气火焰... 综述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反应机理简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基于自适应化学理论的最优简化法 .最优简化法根据反应系统中的局部条件 ,自动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简化反应机理模型 .通过最优简化法以及应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 CH4/空气火焰的数值计算的比较 ,表明前者可实现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 ,缩短计算耗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简化模型 自适应化学理论
下载PDF
费托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文平 丁云杰 +1 位作者 李永旺 林励吾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综述了费托合成反应动力学 /模型的研究概况 ,并根据费托合成反应动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目前煤 /天然气通过费托合成的优化利用途径而逐步走向工程化的需求 。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反应动力学 天然气 反应机理 液化
下载PDF
煤粉燃烧过程中H2S生成详细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吕嗣晨 王川保 +1 位作者 赵军 马红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从自由基层面揭示煤粉燃烧过程中H2S的生成机理,构建了由34个组分和115个基元反应构成的详细反应机理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进行了主要含硫组分和重要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分析以及H 2S生成... 为从自由基层面揭示煤粉燃烧过程中H2S的生成机理,构建了由34个组分和115个基元反应构成的详细反应机理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进行了主要含硫组分和重要自由基的生成速率分析以及H 2S生成的敏感性分析。组分浓度分布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CO2、CO、H2、H2S、SO2和COS的误差均小于5%,CS2最大误差为25%,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生成速率分析显示:H2S主要通过基元反应H2S+H→←SH+H2、CS2+H2O→←H2S+COS和COS+H2O→←H2S+CO2生成;SO2先被CO和H还原为SO、HOSO等,再转化为S、SH,并最终还原为H 2S;CS2、COS也是H2S生成的重要来源,SH是H 2S生成的关键自由基。敏感性分析说明:基元反应HOSO(+M)→←H+SO2(+M)、SO2+CO→←SO+CO2、CS2+H2O→←H2S+COS和COS+H2O→←H2S+CO2对H2S的浓度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较高的温度(>1500K)能够促进SO2、COS、CS2向H 2S转化。该结果可为煤粉锅炉中高温腐蚀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机理 H2S生成 煤粉燃烧 高温腐蚀
下载PDF
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简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朝蕾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7-553,共7页
在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各阶段反应途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构建了一个新的包括35种物质和41个基元反应的正庚烷均质压燃简化动力学模型.在发动机模拟方面,对此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 在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各阶段反应途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构建了一个新的包括35种物质和41个基元反应的正庚烷均质压燃简化动力学模型.在发动机模拟方面,对此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边界条件范围内,简化动力学模型在着火时刻、缸内温度和压力方面都与详细动力学模型吻合较好,简化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模拟HCCI部分燃烧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燃 正庚烷 详细动力学模型 简化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径向变孔密度载体对汽车催化转化器反应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苏庆运 王伟 +3 位作者 王建昕 帅石金 王硕 陈家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6-441,共6页
将不同孔密度载体径向组合,形成中心区域孔密度高于边缘区域的变孔密度组合载体,以改善催化转化器载体流动分布.利用FLUENT软件并耦合CHEMKIN,基于Rh催化剂表面CO-O2详细反应机理模型,对径向变孔密度载体建立催化反应模型.发现变孔密度... 将不同孔密度载体径向组合,形成中心区域孔密度高于边缘区域的变孔密度组合载体,以改善催化转化器载体流动分布.利用FLUENT软件并耦合CHEMKIN,基于Rh催化剂表面CO-O2详细反应机理模型,对径向变孔密度载体建立催化反应模型.发现变孔密度载体的流动分布情况和CO转化率优于原载体,62/140,孔/cm2(每平方厘米孔道数)变孔密度载体的均匀性指数可达0.96,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随空速的改变而改变,且压力损失仅略有提高.变孔密度载体(62/140,孔/cm2)的起燃温度比原载体(62,孔/cm2)略低,具有较好的起燃特性.此外,进一步探讨了贵金属负载量对起燃温度下CO转化率的影响,发现增大贵金属负载量可改善催化剂起燃特性,且同时选用较高孔密度载体和较高贵金属负载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低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催化转化器 径向变孔密度 铑催化剂 催化剂负载量 反应流动 详细机理
下载PDF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促进城镇空间最高最佳利用:机理、路径与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梦婧 鲍海君 +1 位作者 吴次芳 薄江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8,共10页
研究目的:面对“存量规划”时代和空间粗放利用现状,探索基于详细规划的城镇空间最高最佳利用逻辑机理、实践路径与方法体系,可为空间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以“最高价值—最佳... 研究目的:面对“存量规划”时代和空间粗放利用现状,探索基于详细规划的城镇空间最高最佳利用逻辑机理、实践路径与方法体系,可为空间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以“最高价值—最佳效益”为目标,阐明了详细规划促进城镇空间最高最佳利用的“价值逻辑—实践逻辑—方法逻辑”;(2)基于经济学理论逻辑,建立了详细规划在潜力识别、时空统筹、价值创造、精细实施等方面的总体实践路径;(3)构建了“单元划分—组团布局—宗地管控”多尺度详细规划全过程编制方法,促进空间区位改善、用途完善、效率平衡、品质提升等,赋能空间价值提升和效益优化。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是落实空间优化和治理的政策工具,将最高最佳利用的理念和方法融入详细规划编制实施,通过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有利于促进城镇空间保值增值、存量盘活和可持续利用,助力空间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规划 最高最佳利用 逻辑机理 空间增值
下载PDF
碱金属盐对NH_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啸峰 魏小林 李森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91-1595,共5页
本文研究碱金属元素Na和K对NH_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的影响,并组建Na-K-H-O-N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实验表明,碱金属盐将"温度窗口"向低温方向扩展,并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增加脱氮效率,效果与碱金属盐的种类和碱金属... 本文研究碱金属元素Na和K对NH_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的影响,并组建Na-K-H-O-N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实验表明,碱金属盐将"温度窗口"向低温方向扩展,并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增加脱氮效率,效果与碱金属盐的种类和碱金属原子浓度几乎无关,但钠盐的作用强于钾盐;高温下碱金属对脱氮的促进作用较小,高浓度碱金属的脱氮效率比低浓度时略高。路径分析显示,NH_2对还原NO起重要作用,OH是促使NH_2生成的关键,Na的加入有利于在低温下促进OH自由基的生成,其主要反应为NaOH+O_2→NaO_2+OH、NaOH+M→Na+OH+M和NaO+H_2O→NaOH+OH。相同形式的含K反应由于较高的活化能和较低的温度指数,反应速率较低,对OH生成的促进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 NH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柴油机LNT再生过程铂催化CO还原NO_x反应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庆运 解亮 +3 位作者 冯廷智 张松涛 李明 李兴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9-345,共7页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柴油机稀燃NO_x捕集技术(LNT)浓燃再生过程中CO还原NO的反应过程.建立了铂(Pt)催化剂表面CO还原NO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该机理包括5种气相组分、5种表面组分和11步基元反应,其中包含了CO_2、N_2和副产物N_2O...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柴油机稀燃NO_x捕集技术(LNT)浓燃再生过程中CO还原NO的反应过程.建立了铂(Pt)催化剂表面CO还原NO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该机理包括5种气相组分、5种表面组分和11步基元反应,其中包含了CO_2、N_2和副产物N_2O的生成路径.对反应器出口各主要组分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吻合良好.CO和NO的反应开始于250,℃左右,N_2O为低温区间的主要产物;300,℃时,N_2开始生成,并逐渐取代N_2O成为主要产物.分析了生成N_2的两条反应路径,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330,℃时,N原子重组路径占主导;而温度高于330,℃时,N_2O分解路径占主导.此外,预测了CO摩尔分数对CO和NO转化率的影响,证明了CO自抑制效应,即随着CO摩尔分数的增加NO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稀燃NOx捕集技术 一氧化碳 铂催化剂 详细机理
下载PDF
A robust autoregressive long-term spatiotemporal forecasting framework for surrogate-based turbulent combustion modeling via deep learning 被引量:1
10
作者 Sipei Wua Haiou Wang Kai Hong Luo 《Energy and AI》 EI 2024年第1期300-311,共12页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velops a high-fidelity turbulent combustion surrogate model using deep learning.We construct a surrogate model to simulate the turbulent combustion process in real time,based on a state-of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velops a high-fidelity turbulent combustion surrogate model using deep learning.We construct a surrogate model to simulate the turbulent combustion process in real time,based on a state-ofthe-art spatiotemporal forecasting neural network.To address the issue of shifted distribution in autoregressive long-term prediction,two training techniques are proposed:unrolled training and injecting noise training.These techniqu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model.Two datasets of turbulent combustion in a combustor with cavity and a vitiated co-flow burner(Cabra burner)have been generated for model validation.The effects of model architecture,unrolled time,noise amplitude,and training dataset size on the long-term predictive performance are explored.The well-trained model can be applicable to new cases by extrapolation and giv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onsistent results in long-term predictions for turbulent reacting flows that are highly unstea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combustion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 Transient simulation Deep neural network Spatiotemporal series prediction Long-term forecast stability
原文传递
二甲醚均质充量压燃简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远文 林灵 徐凯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33-36,41,共5页
通过对二甲醚燃烧的详细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以及温度敏感性分析,构建了一个涉及31种组分、49个基元反应的简化机理。该简化机理包括低温阶段、NTC区子机理、甲酸生成与消耗子机理和高温阶段子机理。通过分析过量空气系数、进气温度、压缩... 通过对二甲醚燃烧的详细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以及温度敏感性分析,构建了一个涉及31种组分、49个基元反应的简化机理。该简化机理包括低温阶段、NTC区子机理、甲酸生成与消耗子机理和高温阶段子机理。通过分析过量空气系数、进气温度、压缩比对二甲醚均质压燃的影响以及重要组分的变化过程,验证了简化机理在缸内压力、温度、燃烧始点和NTC区等与详细机理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均质充量压燃(HCCI)燃烧 详细机理 简化机理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detailed kinetic 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combustion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被引量:2
12
作者 M.Mansha A.R.Saleemi +1 位作者 Badar M.Ghauri Naveed Ramzan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7-106,共10页
A detailed chemical mechanism to describe the combustion of natural gas in internal combustion (IC) engine has been developed,which is consisting of 233 reversible reactions and 79 species.This mechanism accounts fo... A detailed chemical mechanism to describe the combustion of natural gas in internal combustion (IC) engine has been developed,which is consisting of 233 reversible reactions and 79 species.This mechanism accounts for the oxidation of methane,ethane,propane and nitrogen.It has been tested using IC engine model of CHEMKIN 4.1.1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 was evaluated at various equivalence ratios (φ=0.6 to φ=1.3),initial reactor conditions (Tini=500 to 3500 ℃; Pini=1.0 to 10 atm) and engine speed (2000-7000 rpm).The proposed kinetic mechanism shows good concordances with GRI3.0 mechanism especially in the prediction of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major product species (H2O,CO2) profiles at stoichiometric conditions (φ=1.0).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easured cylinder pressure,species fractions were also in agreement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proposed kinetic mechanism.The proposed mechanism successfully predicts the formation of gaseous pollutants (CO,NO,NO2,NH3) in the engine exhaust.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iscrepancies among each simulation profile,the proposed detailed mechanism is good to represent the combustion of natural gas in IC eng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gas detailed mechanism equivalence ratio pollutants emission COMBUSTION
下载PDF
柴油机LNT浓燃过程中铑表面CO还原NO的详细反应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庆运 王胜 +2 位作者 李艳宾 帅石金 王建昕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研究了在柴油机尾气稀燃NOx捕集(LNT)技术再生阶段中,考虑了反应的副产物N2O,用CO还原NO的反应过程。建立了铑催化剂表面CO还原NO及N2O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分别对CO-NO反应及不同进气比例下的CO-N2O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实验... 研究了在柴油机尾气稀燃NOx捕集(LNT)技术再生阶段中,考虑了反应的副产物N2O,用CO还原NO的反应过程。建立了铑催化剂表面CO还原NO及N2O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分别对CO-NO反应及不同进气比例下的CO-N2O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结果表明:N2O是CO还原NO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继续被CO还原。在475~620K温度区间内,NO还原过程主要是通过N2O路径实现的。对于单独的CO-N2O反应,研究了进气中CO浓度的影响,并通过对基元反应速率的分析,确定了反应的限速步为N2O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稀燃NOx捕集器(LNT) 氧化亚氮 一氧化碳 铑催化剂 详细机理
下载PDF
Reduced Detailed Mechanism for Methane Combust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Abdelouahad Ait Msaad Abdeltif Belcadi +2 位作者 Mustapha Mahdaoui Elhoussin Aaffad M’hamed Mouqallid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2年第1期28-33,共6页
Simulated results from a detailed elementary reaction mechanism for methane-containing species in flames consisting of nitrogen (NOx), C1 or C2 fuel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reduced mechanism;this mechanism h... Simulated results from a detailed elementary reaction mechanism for methane-containing species in flames consisting of nitrogen (NOx), C1 or C2 fuel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reduced mechanism;this mechanism have been construc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ate sensitivity matrix f (PCAF method), and the computational singular perturbation (CSP).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solutions of unstrained adiabatic premixed flames with detailed chemical kinetics described by GRI 3.0 for methane including NOx formation. A 9-step reduced mechanism for methane has been constructed which reproduces accurately laminar burning velocities, flame temperatures and mass fraction distributions of major species for the whole flammability range. Many steady-state species are also predicted satisfactorily. This mechanism is especially for lean flames. This mechanism is accurate for a wide range of the equivalence ratio (1, 0.9, 0.8, and 0.7) and for pressures as high as 40 atm to 60 atm. For both fuels, the CSP algorithm automatically pointed to the same steady-state species as those identified by laborious analysis or intuition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global reactions were similar to well established previous methane-reduced mechanisms. This implies that the method is very well suited for the study of complex mechanisms for heavy hydrocarbon combus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ailed mechanism REDUCED mechanism PCAF METHOD CSP ALGORITHM
下载PDF
氢燃料内燃机NO_x排放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海荣 耿泽伟 +1 位作者 刘庆刚 彭培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30-535,共6页
为深入研究氢燃料内燃机NO_x的生成机理,基于CONVERGE软件建立了三维网格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氢燃料内燃机CFD仿真模型,进行了氢燃料内燃机在不同负荷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模型的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结果表明,氢气浓度... 为深入研究氢燃料内燃机NO_x的生成机理,基于CONVERGE软件建立了三维网格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氢燃料内燃机CFD仿真模型,进行了氢燃料内燃机在不同负荷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模型的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结果表明,氢气浓度增大有利于提高氢燃料内燃机的效率;NO的大量生成出现在不断升温的快速燃烧期,快速燃烧结束后NO总量不断减少,其缸内平均温度低于2 200K时NO总量趋于稳定;热NO,NNH和N_2O是NO生成最主要的路径,其中热NO路径产生的NO排放最多,其贡献率随着负荷增大而增大。NNH和N_2O路径在较低浓度时有接近25%的贡献率,而在燃空当量比为1.0时,这2种路径对NO生成的贡献率之和为负值。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得到了3种路径在不同负荷下对NO生成的贡献率,初步揭示了氢燃料内燃机NO_x生成的机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工程 氢燃料内燃机 详细机理 NOX排放 反应路径 贡献率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detonation cell evolution in a channel with area-changing cross section 被引量:1
16
作者 DENG Bo HU ZongMin +1 位作者 TENG HongHui JIANG ZongLi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7年第6期797-808,共12页
The two-dimensional cellular detonation propagating in a channel with area-changing cross section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the dispersion-controlled dissipative scheme and a detailed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Eff... The two-dimensional cellular detonation propagating in a channel with area-changing cross section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the dispersion-controlled dissipative scheme and a detailed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Effects of the flow ex-pansion and compression on the cellular detonation cell were investigated to illus-tr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transverse wave development and the cellular detona-tion cell evolution. By examining gas composition variations behind the leading shock,the chemical reaction rate,the reaction zone length,an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two kinds of the abnormal detonation waves were identified. To explore their development mechanism,chemical reactions,reflected shocks and rarefac-tion waves were discussed,which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affect the cellular detonation in different 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onation cells transverse waves detailed chemical reaction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乙烯燃烧反应机理建模及其在高速湍流燃烧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巩春明 刘建文 +1 位作者 郭金鑫 张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2-594,共13页
为了得到一个适用于高速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乙烯燃烧机理,开展了乙烯燃烧详细机理构建、简化及高速湍流燃烧数值模拟工作。基于分层方法并考虑压强相关反应,首先构建了乙烯的燃烧详细反应机理。通过采用直接关系图法(DRG)以及准稳态假设... 为了得到一个适用于高速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乙烯燃烧机理,开展了乙烯燃烧详细机理构建、简化及高速湍流燃烧数值模拟工作。基于分层方法并考虑压强相关反应,首先构建了乙烯的燃烧详细反应机理。通过采用直接关系图法(DRG)以及准稳态假设法(QSSA)的简化方法,从详细反应机理系统简化得到了24物种的简化机理。由简化机理计算的点火延迟时间跟详细机理相比最大误差17%,平均误差小于7%。将简化机理耦合到商业软件Fluent,开展了覆盖贫油和富油条件下凹槽构型燃烧室的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简化机理能够准确地预测乙烯燃烧释热,可以很好地再现不同当量比条件下静压曲线,平均误差小于10%。该简化机理具有较高的化学保真度,可以应用于推进系统中的高速湍流燃烧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机理 骨架机理 简化机理 数值模拟 湍流燃烧
下载PDF
A Study of Acetylene Production by Methane Flaming in a Partial Oxidation Reactor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业飞 王铁峰 +1 位作者 李庆勋 王德峥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route to produce acetylene for chemical industry.The partial oxidation reactor is the key to high acetylene yields.This work is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route to produce acetylene for chemical industry.The partial oxidation reactor is the key to high acetylene yields.This work is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use of a methane flame to produce acetylene.A lab scale partial oxidation reactor was used to produce ultra fuel-rich premixed jet flames.The axial temperature and species concentration profiles were measured for different equivalence ratios and preheating temperatures,and these were compared to numerical results from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simulations that used the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RANS-PDF)approach coupled with detailed chemical mechanisms.The Leeds 1.5,GRI 3.0 and San Diego mechanism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detailed chemical mechanisms.The effects of equivalence ratio and preheating temperature on acetylene production were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vided reliable prediction on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Using this simulation method the optimal equivalence ratio for acetylene production was determined to be 3.6.Increasing preheating temperature improved acetylene production and shortened greatly the ignition delay time.So the increase of preheating temperature had to be limited to avoid uncontrolled ignition in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pyrolysis of methane in the prehe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oxidation fuel rich flame ACETYLENE METHANE detailed chemical mechanism
下载PDF
贵金属Pt表面NO催化还原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秦长城 苏庆运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应用微观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汽车尾气催化後处理系统中贵金属Pt表面CO催化还原NO的基元反应机理。其中基元反应的指前因子是由过渡态理论中的量级估算法而得,基元反应活化能是利用单位键指标一二次指数势法中的半经验公式计算而得... 本文应用微观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汽车尾气催化後处理系统中贵金属Pt表面CO催化还原NO的基元反应机理。其中基元反应的指前因子是由过渡态理论中的量级估算法而得,基元反应活化能是利用单位键指标一二次指数势法中的半经验公式计算而得。并分别与固定床反应器模型和连续搅拌理想反应器模型耦合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Pt NO还原 详细反应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RP-3航空煤油模拟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简化机理 被引量:21
20
作者 曾文 李海霞 +2 位作者 马洪安 梁双 陈保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9-1145,共7页
为了建立能适用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反应动力学计算的国产RP-3航空煤油的化学反应机理,在化学激波管中对国产RP-3航空煤油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多工况下该航空煤油的着火延迟时间。根据RP-3航空煤油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特性,提... 为了建立能适用航空发动机燃烧过程反应动力学计算的国产RP-3航空煤油的化学反应机理,在化学激波管中对国产RP-3航空煤油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多工况下该航空煤油的着火延迟时间。根据RP-3航空煤油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特性,提出了由正癸烷、甲苯与丙基环己烷(体积百分比为0.65/0.1/0.25三种组份组成的模拟替代燃料,并形成了该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详细机理。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该详细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化,形成了该替代燃料的简化反应机理。采用该简化机理对该替代燃料多工况下的着火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以及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呈直线关系,并且随着火温度、着火压力的升高以及当量比的降低,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同时,在各工况下采用该简化机理计算得到的该替代燃料的着火延迟与详细反应机理的计算结果以及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的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特性 RP-3航空煤油 化学反应详细机理 化学反应简化机理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