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治理有效 |
胡红霞
包雯娟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8 |
52
|
|
2
|
“人民的法院”与陪审制度——经典作家眼中的司法民主 |
胡玉鸿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0
|
|
3
|
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议题与挑战 |
谈火生
于晓虹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4
|
|
4
|
“三社联动”机制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三个阶段分析 |
曹海军
薛喆
|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4
|
|
5
|
中国改革进程与民主话语体系的变迁 |
佟德志
|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6
|
20世纪中美两国“专家政治”的缘起与演变——科学介入政治的一个历史比较 |
邓丽兰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7
|
从分散到整合:协商民主体系的构建 |
马奔
程海漫
李珍珍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8
|
高质量协商如何达成:在要素-程序-规则中发展协商系统——兼对5个农村社区协商实验的评量 |
张大维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9
|
包容性协商:中国社区的协商系统模式与有效治理趋向——以天长市“11355”社区协商共治机制为例 |
张大维
|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6
|
|
10
|
超越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 |
刘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1
|
农民协商能力与农村社区协商系统质量关系研究——基于乡村建设行动中三个农村社区协商实验的比较 |
张大维
张航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2
|
协商民主与政党制度 |
王庆兵
|
《学术探索》
|
2007 |
12
|
|
13
|
论财政收入绩效评价 |
郑方辉
廖逸儿
|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14
|
协商治理: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
胡象明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5
|
公共财政与财税法律制度的构建 |
刘剑文
|
《政法论丛》
CSSCI
|
2012 |
11
|
|
16
|
论人的尊严:一种政治学的分析 |
俞可平
|
《北大政治学评论》
|
2018 |
11
|
|
17
|
司法如何民主:人民司法的历史阐释与反思 |
陈洪杰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8
|
我国的政党协商:实践、挑战与前景 |
陈家刚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11
|
|
19
|
农村公共品融资:状况与机制观察 |
赵伟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20
|
西方民主测量的理论局限与政治反思 |
赵卫涛
张树华
|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