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玉妹 唐思魏 石广志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6期494-500,共7页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o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一旦发生可能会出现脑缺血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ochnoid hemorrhage,SAH)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一旦发生可能会出现脑缺血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种因素如红细胞分解产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等均是导致DCV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治疗DCV的方法也在持续探索中,SAH后DCV仍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对SAH后CV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冯金福 段传志 +4 位作者 李西锋 法志强 柯以铨 张世忠 姜晓丹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DCVS,统计分析其影响因素。结...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DCVS,统计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出血次数、吸烟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白细胞计数峰值与DCVS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年龄、出血次数、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是DCV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低年龄、出血2次以上及Hunt—Hess分级或Fisher分级Ⅲ级以上患者更易发生DCVS,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颅内动脉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胡椒碱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更申 林成 张庆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376,共4页
目的研究胡椒碱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动物仅做枕大池假穿刺假注血,其余受试动物采用经枕大池穿刺2次注入自体动脉血的方法制作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 目的研究胡椒碱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动物仅做枕大池假穿刺假注血,其余受试动物采用经枕大池穿刺2次注入自体动脉血的方法制作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自第1次注血始,生理盐水组动物经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5ml/kg,依同样方法,胡椒碱溶媒组、胡椒碱组动物分别注入等量的胡椒碱溶媒、胡椒碱注射液20mg/kg,1次/d,直至第6天。各组受试动物在第7天时分两批处死,将脑组织连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迅速取出,半数标本供组织学和TNF-α、IL-1β、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组化观察,半数标本用RT-PCR的方法测定上述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进行血管细胞核内NF-kB活性评价。结果与假手术组动物基底动脉正常血管形态相比,生理盐水组和胡椒碱溶媒组动物均有明显血管痉挛,血管壁上NF-kB活性、TNF-α、IL-1β和IL-6表达明显增高;而胡椒碱组动物血管痉挛得到明显缓解,血管壁上NF-kB活性、TNF-α、IL-1β和IL-6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胡椒碱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壁上NF-kB活性、下调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而发挥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胡椒碱
原文传递
熄风解痉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向兴刚 周益凡 +1 位作者 林琳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观察熄风解痉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SAH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 目的观察熄风解痉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SAH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熄风解痉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第1、7、14 d时迟发性CVS和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BF)、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LI)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发病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试验组迟发性CVS和脑梗死的发生率、MBF、LI指数、NIHSS评分在第7、14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RS评分在出院时、发病90 d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熄风解痉汤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有效降低aSAH后迟发性CVS和脑梗死的发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熄风解痉汤 尼莫地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原文传递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家林 邵彬 +2 位作者 龚琴 刘婷 刘宁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按标准选出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各48例),...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按标准选出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HBO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早期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ary,MCA)血流速度、DCVS及脑梗死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neurologic function impairment,NFI)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第8天时血流速度较第1天增加显著(P<0.01),第15天时血流速度较第8天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第8天、第15天的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FI评分降低、Barthel评分升高(P<0.01),且HBO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HBO组DCVS、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运用HBO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DCVS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高压氧 日常生活能力 蛛网膜下隙出血
原文传递
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延迟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夏建学 沈冰 +1 位作者 杨卫东 陈健茂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对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注生理盐水对照(NS)两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模型,NS组同法注等量的NS;在首次注血或注水后35、、7天,每组各灌... 目的建立可靠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对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注生理盐水对照(NS)两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模型,NS组同法注等量的NS;在首次注血或注水后35、、7天,每组各灌注处死6只大鼠,取其基底动脉比较基底动脉的内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结果与NS组相比,SAH组注血后3、5、7天,基底动脉的内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均有显著性差异,脑血管痉挛在第7天达到高峰。结论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可靠的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模型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大鼠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博文 苏飞 +4 位作者 冉继朋 吴丽欣 李丽杰 魏海波 陈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SAH组(SAH)和lidocaine处理组(lidocaine)。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动物模型。lidocaine组注射盐...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SAH组(SAH)和lidocaine处理组(lidocaine)。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动物模型。lidocaine组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分别于不同时间灌注后取脑。取用部分基底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形态改变和测量基底动脉的管径和管壁的厚度,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利多卡因组从第3 d开始内径周长增加,管壁厚度缩小。TUNEL检测显示:SAH组凋亡细胞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利多卡因组的凋亡细胞逐渐减少。结论: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大鼠SAH后迟发性的脑血管痉挛及减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凋亡 大鼠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用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桂龙 侍海存 +1 位作者 赵强 沈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用尼莫地平对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入院后即常规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持续泵入的同时,将5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作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均给予腰大池引流及"3H&qu...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用尼莫地平对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入院后即常规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持续泵入的同时,将5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作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均给予腰大池引流及"3H"疗法,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加用盐酸法舒地尔30mg静滴,3次/d,连用14d,观察2组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例,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例,对照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例,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0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法舒地尔联用尼莫地平在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血管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用尼莫地平,安全性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岑雄图 黄树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9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析他汀类药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SAH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止血、脱水降颅压及尼莫地平... 目的探析他汀类药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SAH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止血、脱水降颅压及尼莫地平静滴治疗,观察组口服辛伐他汀20 mg/d,治疗2周,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DCVS发生率[5.0%(1/2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7/20)],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11.8±10.6)cm/s]显著低于对照组[(130.5±13.4)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1/20)]低于对照组[25.0%(5/20)],治疗后Hunt-Hess分级Ⅰ级患者较多,Ⅱ~Ⅳ级患者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发挥DCVS预防作用,改善脑血流速度和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预防
下载PDF
胡椒碱预防实验性家兔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更申 张庆俊 +2 位作者 刘瑞春 孙国柱 林成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目的观察胡椒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A组(假注血组):只接受枕大池穿刺而不注血;B组(SAH组):经枕大池穿刺2次注血的方... 目的观察胡椒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A组(假注血组):只接受枕大池穿刺而不注血;B组(SAH组):经枕大池穿刺2次注血的方法,制作脑血管痉挛模型;C组(SAH+胡椒碱组):自第1次穿刺日始,静脉给予胡椒碱(20 mg/kg,溶媒0.5 mL/kg),每日1次;D组(SAH+溶媒组):静脉注射给予胡椒碱溶媒(0.5 mL/kg)。在第1次穿刺后的第7天处死,测定基底动脉内径、内径与血管壁厚度之比(D/T);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壁ET-1、eNOS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管痉挛明显、血管壁ET-1表达增多e、NOS表达减少。C组分别与B组、D组比较,血管痉挛明显缓解(P<0.01),其血管壁上ET-1表达明显减少(P<0.05),eNOS在内皮细胞表达相对增多(P<0.05)。D组血管痉挛无明显缓解,血管壁ET-1、eNOS表达与SAH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胡椒碱(20 mg/kg)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预防作用,其抗血管痉挛作用可能与胡椒碱抑制ET-1、促进e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素-1 胡椒碱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代明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208-1209,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迟发性脑血管痉挛、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脑血管痉挛、脑梗死、MCV平均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醒脑静 依达拉奉
下载PDF
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超微结构的病理特征与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锦宁 梁琦 +1 位作者 张明 陈五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91,405,共5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的超微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家兔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做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AH组、盐水对照组、穿刺对照组和正常组,于注...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的超微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家兔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做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AH组、盐水对照组、穿刺对照组和正常组,于注血后1 h、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灌注固定,留取基底动脉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动态观察基底动脉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下SAH模型组的主要表现是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内皮细胞变性、肿胀,染色质不均,空泡形成;内弹力膜迂曲皱褶或断裂。电镜下超微结构的主要表现是基底动脉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消失,胞膜部分或完全脱落,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溶解呈空泡,致密颗粒增多,细胞核内染色质边集、浓缩,异染色质增多;平滑肌细胞变形、核扭曲、染色质不均匀,肌丝排列疏松紊乱,出现断裂或溶解,胞浆内可见大量空泡形成,线粒体增多、肿胀、嵴紊乱或溶解;血管外膜神经纤维肿胀、结构模糊。光镜下基底动脉的结构变化趋势与电镜下基底动脉的结构变化趋势相类似,均在SAH后1 h时可发现结构的微小改变,从第3天开始明显的结构改变,在第5天至第7天结构变化最明显。结论SAH后脑血管的超微结构会发生损害,并在病程发展中呈明显的动态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是导致迟发性CVS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改变 超微结构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濮宏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本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 [目的]观察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本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天麻熄风汤加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管痉挛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两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管收缩峰流速(Vp)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两侧ACA、MCA的Vp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熄风汤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脑梗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防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立信 孙兰国 +5 位作者 刘文娟 于海全 王东振 张庆勇 薛金涛 张杰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9期645-647,共3页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防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SAH )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疗效。方法 将 44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2 0例 )和对照组 ( 2 4例 ) ,于发病 48h内接受治疗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防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SAH )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疗效。方法 将 44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2 0例 )和对照组 ( 2 4例 ) ,于发病 48h内接受治疗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1.5~ 2 .5mg·kg- 1 ·d- 1 ,连用 10d。然后均改用尼莫地平 40mg ,每日 3次 ,连用 2周。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动态监测DCVS的情况。结果  4周内治疗组DCVS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 .0 5 ) ,发病 2周时治疗组患者病情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再出血发生率及随诊半年预后情况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CD监测tSAH后DCVS易于诊断 ;利多卡因治疗tSAH后DCVS疗效确切 ,能降低病人的应激性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 ,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 ,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利多卡因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ICAM-1的表达变化及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聪慧 叶建亚 +2 位作者 门焕丽 杜萍 张金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检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动脉中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变化,同时评价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的防治效果。方法中国白兔48只,体重2~2.5kg,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n=8),不... 目的检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动脉中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变化,同时评价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的防治效果。方法中国白兔48只,体重2~2.5kg,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n=8),不做枕大池穿刺注血,Day0处死;B组:SAH组(n=24),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即在Day0和Day2第一、二次枕大池注血,并分别在Day4、Day7和Day14分三批处死,每批8只;C组:SAH+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组(n=8),枕大池注射ICAM-1单克隆抗体10μg,耳缘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mg/kg,并在Day7处死;D组:SAH+生理盐水组(n=8),用等量37℃生理盐水代替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第一次注血后Day7处死。结果A组动物基底动脉组织结构正常。B组动物基底动脉在Day4、Day7时出现血管痉挛,Day7时最严重,Day14时血管痉挛缓解。C组动物基底动脉痉挛明显缓解(P<0.05)。而D组动物基底动脉脑血管痉挛无缓解。B组动物基底动脉壁ICAM-1表达于day4开始增加,day7达到高峰,day14降至正常水平。C组ICAM-1表达明显减弱,与B组(day7)和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兔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ICAM-1表达变化与DCVS炎症反应时相一致。应用ICAM-1单克隆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启动和进展,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D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甲基强的松龙 炎症反应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海涛 陈伟 袁山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缓解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并与尼莫地平对比,观察疗效。方法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基底动脉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测量基底...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缓解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并与尼莫地平对比,观察疗效。方法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基底动脉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测量基底动脉管径和管壁厚度,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检测基底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结果各组模型大鼠的基底动脉均出现血管痉挛,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多数神经元发生变性,基底动脉的eNOS表达明显减弱。但注射法舒地尔组与其他模型组相比能较大程度的缓解以上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优于尼莫地平。结论法舒地尔可以有效缓解SAH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与动脉壁产生的一氧化氮(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 迟发性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封硕 李爱民 +1 位作者 刘希光 李宁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是否应用Rho激酶抑制剂对35例自发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ho激酶抑...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是否应用Rho激酶抑制剂对35例自发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ho激酶抑制剂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临床症状改善率81.25%,与常规治疗组47.37%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Rho激酶抑制组脑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能明显缓解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症状,为神经外科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RHO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血管壁增殖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卫 马泽 沈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的发生和血管壁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SAH组(A组,36只)、生理盐水组(B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C组,6只)。A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B组同法注射等...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的发生和血管壁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SAH组(A组,36只)、生理盐水组(B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C组,6只)。A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B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B组分别在首次注血(或生理盐水)后4、7、10、13、16、20d取基底动脉(BA)行HE染色后测量其内径周长、血管壁厚度,观察血管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后检测B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B、C组BA血管结构正常、无DCV发生,A组第4天出现DCV,第7天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至第10天,后逐渐缓解,20d基本恢复正常;A组除20d外,各时相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皱折、平滑肌层增厚等改变。PCNA在B组及C组BA中无表达,A组各时相均有表达,第7天有较强表达(P<0.05)。结论SAH后DCV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血管壁增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鼠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清伟 任文波 白秀燕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 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42例中治愈 2 4例 ,好转 13例 ,死亡 5例。结论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引起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 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42例中治愈 2 4例 ,好转 13例 ,死亡 5例。结论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引起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及时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 ;保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 ;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是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SAH 脑血管痉挛 脑脊液
下载PDF
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基底动脉不同时相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卫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6,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0天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基底动脉血管形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和枕大池注射NS对照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型,NS组同法注射等量的NS;在首次... 目的探讨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0天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基底动脉血管形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和枕大池注射NS对照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型,NS组同法注射等量的NS;在首次注血或注水后0天(正常对照)、4、7、10、13、16天及20天,每组各灌注处死6只大鼠,取基底动脉行HE染色,测量其内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结果脑血管痉挛在第4天已经出现,第7天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至第10天,然后逐渐缓解,至第20天时,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形态学的时相变化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提供了完整可靠的资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时相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