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Pb)-2223相分解-再形成过程中超导相的演变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敬勇 李建国 +3 位作者 郑会玲 李成山 卢亚锋 周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96-1899,共4页
研究了低氧分压气氛中,不同熔化处理温度下单芯银包套带材(Bi,Pb)-2223(以下称Bi-2223)芯部熔化分解及随后的缓慢冷却阶段,淬火试样中Bi-2223,Bi-2201和Bi-2212相之间的演变关系。结果显示,在Tp=855℃-865℃范围内,随着熔化... 研究了低氧分压气氛中,不同熔化处理温度下单芯银包套带材(Bi,Pb)-2223(以下称Bi-2223)芯部熔化分解及随后的缓慢冷却阶段,淬火试样中Bi-2223,Bi-2201和Bi-2212相之间的演变关系。结果显示,在Tp=855℃-865℃范围内,随着熔化处理温度(Tp)的升高,淬火带材中Bi-2223相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而Bi-2201相含量则明显增加。Tp=855℃-860℃时,Bi-2223相发生部分分解,其淬火后的主要产物为Bi-2201,(Sr,Ca)2CuO3(2:1AEC)和(Sr,Ca)14Cu24O41(14:24AEC)。经过随后的缓慢冷却,部分分解的Bi-2223相可以直接从液相中再形成。在所有熔化试样及部分熔化后慢冷所得的试样中均未发现Bi-2212相。当Tp=865℃时,Bi-2223相则全部分解,在同样冷却条件下,其回复过程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途径,一是少量Bi-2223相直接从液相中生成,二是先从液相中析出Bi-2212相,在随后继续冷却过程中再转变为Bi-2223相。由于Bi-2212转变为Bi-2223所固有的迟缓特性,以致在本实验的冷却条件下,完全分解的Bi-2223相只能部分得到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Pb)-2223/Ag带材 分解-再形成 相演变 熔化温度
下载PDF
Effect of cooling rate on evolution of superconducting phases during decomposi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Bi,Pb)-2223 core in Ag-sheathed tape 被引量:1
2
作者 LI Jingyong LI Jianguo ZHENG Huiling LI Chengshan LU Yafeng ZHOU Lian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400-404,共5页
The reformation of (Bi,Pb)-2223 from the liquid or mel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melting process of (Bi,Pb)-2223 tape. By combination of quenching experiment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the effect of cooling... The reformation of (Bi,Pb)-2223 from the liquid or mel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melting process of (Bi,Pb)-2223 tape. By combination of quenching experiment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the effect of cooling rate on the evolution of three superconducting phases in the (Bi,Pb)-2223 core of Ag-sheathed tap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Pb)-2223 reformation from the melt seems to experience different routes during slowly cooling at different rates. One is that (Bi,Pb)-2223 phase reformed directly from the melt, and no Bi-2212 participate in this process. The other is that (Bi,Pb)-2223 is converted from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 Bi-2212, which formed from the melt during the first cooling stage. Due to the inherent sluggish formation kinetics of (Bi,Pb)-2223 from Bi-2212, only partial (Bi,Pb)-2223 can finally be reformed with the second rou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Pb)-2223/Ag tape cooling rate decomposition and reformation
下载PDF
(Bi,Pb)-2223带材超导芯部的熔化分解及其再形成
3
作者 李敬勇 J.L.Soubeyroux +5 位作者 李成山 郑会玲 L.Porcar 卢亚峰 R.Tournier 周廉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9-453,共5页
分析了(Bi,Pb)-2223高温超导材料传导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熔化处理对改善(Bi.Pb)-2223带材芯部微观结构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传统的(Bi,Pb)-2223相非平衡成相机制严重制约了熔化处理工艺的效果,确立了(Bi,Pb)- 2223相从液相... 分析了(Bi,Pb)-2223高温超导材料传导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熔化处理对改善(Bi.Pb)-2223带材芯部微观结构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传统的(Bi,Pb)-2223相非平衡成相机制严重制约了熔化处理工艺的效果,确立了(Bi,Pb)- 2223相从液相中可逆再形成的可能性,研究了不同条件下(Bi,Pb)-2223相熔化分解-再形成的相演变特征.在适当温度下,(Bi,Pb)-2223相部分熔化分解,生成一种类似于2212化学计量比的液相及碱土铜酸盐2:1-AEC和14:24-AEC,对于其与液相或熔体之间平衡转变关系的建立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Bi Pb)-2223/Ag带材 分解及再形成 平衡转变
下载PDF
甲醇催化重整制氢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倩 王弘轼 +2 位作者 朱炳辰 朱子彬 钟娅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3-486,共4页
在温度220~280℃、液态空速0 8~2 0h-1、压力1 3~2 7MPa条件下,于无梯度反应器中测定了ALC-1A型双功能催化剂工业颗粒的宏观反应速率,并对实验测定的数据进行了参数估值,得到了以逸度表示的甲醇裂解重整多重反应的双速率宏观动力学... 在温度220~280℃、液态空速0 8~2 0h-1、压力1 3~2 7MPa条件下,于无梯度反应器中测定了ALC-1A型双功能催化剂工业颗粒的宏观反应速率,并对实验测定的数据进行了参数估值,得到了以逸度表示的甲醇裂解重整多重反应的双速率宏观动力学方程。各组分的逸度由PR状态方程求得,并通过多参数估值得到了逸度系数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催化重整 制氢 宏观反应动力学 逸度系数 催化剂 反应器 裂解重整
下载PDF
甲醇制氢反应器的一维模拟及工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倩 王弘轼 +2 位作者 朱炳辰 朱子彬 钟娅玲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3,共6页
在温度220~280℃、液空速0.8~2.0h(1、压力1.3~2.7MPa条件下,于无梯度反应器中测定了ALC-1A型双功能催化剂工业颗粒的宏观反应速率,得到了以逸度表示的甲醇裂解重整多重反应的双速率宏观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甲醇裂解重整制氢工业管式... 在温度220~280℃、液空速0.8~2.0h(1、压力1.3~2.7MPa条件下,于无梯度反应器中测定了ALC-1A型双功能催化剂工业颗粒的宏观反应速率,得到了以逸度表示的甲醇裂解重整多重反应的双速率宏观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甲醇裂解重整制氢工业管式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以工业反应器结构尺寸和操作数据为基准计算出计入壁效应及催化剂失活的活性校正因子.考察了不同的原料液配比、系统压力、液空速、壁温及进口温度下甲醇的转化率、氢气的时空产率和床层出口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甲醇在原料液中的含量,提高压力,选择适当的液空速和壁温,将有利于提高反应器的操作性能;单纯提高床层进口温度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裂解重整 一维模拟 操作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