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型地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荆立群 薛耀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28,F0003,共7页
解决资源型地区面临的"资源诅咒"、破解其出现的资源型经济问题的有效路径是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文化产业等高端产业。基于国内最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地市相关数据,使用绝对集中度、区位熵、泰尔指数等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指... 解决资源型地区面临的"资源诅咒"、破解其出现的资源型经济问题的有效路径是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文化产业等高端产业。基于国内最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地市相关数据,使用绝对集中度、区位熵、泰尔指数等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从空间分布和演进格局两个维度对其文化产业空间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发现,山西文化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均衡程度较大,呈现出明显的单中心等级差异;中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是全省总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就分行业而言,文化制造业的集聚差异较大。最后提出应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合理均衡布局文化产业空间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 文化产业 空间分布 区位熵 产业集聚
下载PDF
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明刚 吴鑫莹 《设计》 2018年第15期46-47,共2页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使江南文化在经济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能够有可以发展的路径和传承的途径。江南文化作为上海文化的先身,也是吴越文化的融合,极具代表性。通过对江南文化起...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使江南文化在经济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能够有可以发展的路径和传承的途径。江南文化作为上海文化的先身,也是吴越文化的融合,极具代表性。通过对江南文化起源于发展的探讨,运用实例证明法和分析法从而对江南文化元素的传承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针对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内江南文化元素的运用和再设计展开探讨,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大环境下,焕活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创新上海文化品牌,增添精神层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文化品牌 上海文化 集聚区
下载PDF
西安市核心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留通 权东计 +2 位作者 罗伊 丁乙宸 张森森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7期767-774,共8页
基于2018年末西安市核心区文化产业企业地理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工具探究了核心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安核心区各类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倾向,且沿"东北—西南"走向分布。②核心... 基于2018年末西安市核心区文化产业企业地理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工具探究了核心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安核心区各类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倾向,且沿"东北—西南"走向分布。②核心区文化产业呈"一轴突出、两片鲜明、四核集聚"的空间集聚格局,各行业总体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集聚核心存在程度及范围、区位等的增减与转移。③交通因素、高校与科研院所、公共中心、产业园区和历史文化资源对核心区文化产业微观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且影响程度呈明显的层级性。最后深入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地理数据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层级性 西安市
下载PDF
文化包容、地理集聚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斌 杜松泰 蒋泌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0,共5页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地区之间的地理禀赋以及文化差异是重要的原因。1998-2010年的区域经济数据显示,文化包容程度、地理位置以及集聚效应对FDI的区位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又以集聚效应...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地区之间的地理禀赋以及文化差异是重要的原因。1998-2010年的区域经济数据显示,文化包容程度、地理位置以及集聚效应对FDI的区位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又以集聚效应的影响最大;交通运输因素并不直接影响FDI区位选择,集聚效应的文化包容效应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地理 集聚效应 FDI区位选择
下载PDF
对新农村建设中法文化建构的多维度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虎 李长健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6-31,共6页
农村法文化的建构分别从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实现农村社区由权威性凝聚向法律型凝聚、推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转变三个层次上实现法律与农村的互动。建构农村法文化应主要依赖于以文化利益作为出发... 农村法文化的建构分别从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实现农村社区由权威性凝聚向法律型凝聚、推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转变三个层次上实现法律与农村的互动。建构农村法文化应主要依赖于以文化利益作为出发点、以文化动力作为驱动点、以文化和谐作为归宿点的路径选择。在建构模式上应采取有效整合微观、中观和宏观上的农民、农村社区、基层政府这三种力量,分别发挥其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互补的创新机制实现农村法文化建构的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文化 新农村 权威型凝聚 法律型凝聚 文化动力 供给机制
下载PDF
论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延续与集聚——基于泰州城镇文化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树俊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与支柱,新型城镇化是文化的城镇化。文化的城镇化必须具有承载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功能。要发挥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制导功能,搞好文化延续与集聚中的城镇文脉定位、文化保护定位、载体建设定位。要注意路径选择,走好多重文...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与支柱,新型城镇化是文化的城镇化。文化的城镇化必须具有承载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功能。要发挥文化延续与集聚的制导功能,搞好文化延续与集聚中的城镇文脉定位、文化保护定位、载体建设定位。要注意路径选择,走好多重文化共融发展、专题文化集群发展和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之路。要坚持一些基本策略技术设计,如以本质定属性,以特色定方向,以规划定格调,以发展定渗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延续 文化集聚 城市文化
下载PDF
基于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探讨——以南京市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产业集聚区规划引导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蕾 王青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1-64,共4页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当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文化与科技融合对于文化发展和创意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产业集聚区规划引导将融合的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以全新的视角从总体层面、分区层面及重...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当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文化与科技融合对于文化发展和创意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产业集聚区规划引导将融合的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以全新的视角从总体层面、分区层面及重点地段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建议和各个层面的规划引导,形成了南京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 产业融合 产业集聚区 城市空间格局 南京
下载PDF
城市文化视野下上海剧院集聚模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爽 《艺术管理(中英文)》 2019年第4期82-88,共7页
本文在梳理上海剧院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前提下,总结了当前上海剧院发展的三种集聚模式:一是基于城市综合文化体的剧场带和商圈的结合;二是老剧场改造个性化定位;三是小剧场商场一体化模式。在分析现有三种剧院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本文结合... 本文在梳理上海剧院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前提下,总结了当前上海剧院发展的三种集聚模式:一是基于城市综合文化体的剧场带和商圈的结合;二是老剧场改造个性化定位;三是小剧场商场一体化模式。在分析现有三种剧院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步伐,提出了与建设全球城市形成对应关系、大力推行驻场演出计划等措施。上海剧院的发展积极融入城市文化,不仅彰显了剧院本身的文化属性和功能定位,而且带动了整个城市文化的进步和城市艺术品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院 城市文化 集聚模式
原文传递
对地域文化与核心--外围模型参数结合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尚意 洪睿哲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29-2943,共15页
不少学者探究文化研究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关系,但是关于地域文化如何影响空间集聚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本文选择克鲁格曼的核心—外围模型(CP模型),采用经济学常规的模型逻辑演绎方法,辅助文献论据,探讨地域文化如何与该模型结合... 不少学者探究文化研究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关系,但是关于地域文化如何影响空间集聚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本文选择克鲁格曼的核心—外围模型(CP模型),采用经济学常规的模型逻辑演绎方法,辅助文献论据,探讨地域文化如何与该模型结合,从而参与解释产业集聚的过程。主要结论为:(1)地域文化不但可以影响CP模型中的τ,也可以影响μ和ρ。文化地理学者只有开展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才能将地域文化转变为CP模型中的参数,从而理解文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2)根据CP模型的(i,j)地点,提出了适用于CP模型的地域文化单元。在无法将地域文化定量为绝对值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相对值来定量化,从而支撑聚集趋势分析,但不能支撑集聚准确强度的分析。(3)地域文化研究与CP模型的关联无法揭示区域不均衡发展关系的本质,亦不能唤起人们对文化霸权、拜物教、异化的警觉。因此文化地理学在与经济地理学结合的同时,还有自己独立的学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外围模型 地域文化 文化地理学 空间集聚
原文传递
“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的世界图景
10
作者 张兴龙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10,15,共5页
当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经济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为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绘制了鲜明的世界图景:现实存在的软实力竞争国际环境,使得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而发挥特殊作用;世界城市文明形态从"政治型城市"... 当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经济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为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绘制了鲜明的世界图景:现实存在的软实力竞争国际环境,使得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而发挥特殊作用;世界城市文明形态从"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向"文化型城市"的转型,赋予了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的文化产业绿色经济内涵;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群战略规划,在推动西江经济带以城市群形态进入国家战略框架的同时,凸显西江城市群与文化生态之间的矛盾,生态优先战略由此成为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特别关注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经济带 文化发展 文化软实力 文化城市 城市群
下载PDF
北京传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
11
作者 田杰 胡新迪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文化创意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文化产业不断升级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成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新趋向。本文旨在对北京地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做具体分析,找出北京地区发展传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文化创意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文化产业不断升级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成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新趋向。本文旨在对北京地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做具体分析,找出北京地区发展传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优势以及劣势,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产业集聚区 对策
下载PDF
卫生类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浅议
12
作者 余莉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6-58,共3页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导向、规范和凝聚功能,对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三峡职院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发挥这三项功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个性。
关键词 卫生职业教育 校园文化 导向 规范 凝聚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朱媛媛 周笑琦 +1 位作者 顾江 陈京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5-796,共12页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空间统筹优化和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赋能。在由“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尺度复合而成的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空间统筹优化和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赋能。在由“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尺度复合而成的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指数模型对2010—2019年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空间效应,并探究该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各子系统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但多数城市暂未达到良性发展状态;(2)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表现出“极化效应”显著、“回程效应”与“扩散效应”微弱的特征;(3)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4)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禀赋基础力、居民消费需求力、基础设施保障力、规模效益催动力、人力资源潜在力、经济发展拉动力“六力”共同驱动下形成的。最后,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提出强化区域联动、瞄准核心驱动力等针对性建议,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 空间效应 驱动机制 长江中游城市群
原文传递
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时空格局与布局模式演化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薛东前 郭瑞斌 +1 位作者 才超 马蓓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2,共6页
利用最邻近点指数、聚类分析和洛伦兹曲线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格局、集聚区以及布局模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视角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总体呈集聚分布,但其分布渐趋均衡;其次,从时间尺度看,西安市文化艺... 利用最邻近点指数、聚类分析和洛伦兹曲线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格局、集聚区以及布局模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视角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总体呈集聚分布,但其分布渐趋均衡;其次,从时间尺度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2000—2012年在城墙区集聚区基础上又形成了若干弱集聚区和新型集聚区,集聚规模和强度不断扩大;第三,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演化规律表现为由增长极模式转变为点轴布局模式,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综合网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产业 时空格局 集聚分析 西安市
下载PDF
“准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集聚优势——以茶文化产业为个案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2-16,共5页
"准文化产业"是指在现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它依托特定的制造业而存在,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复合产业形态。以茶文化产业为例,准文化产业集聚可分为产地集聚和市场集聚。... "准文化产业"是指在现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之外存在的具有可供消费的文化特质的产品和服务,它依托特定的制造业而存在,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复合产业形态。以茶文化产业为例,准文化产业集聚可分为产地集聚和市场集聚。前者的文化属性主要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历史积累;后者则多源于创意。准文化产业集聚存在进入壁垒低、"搭便车"现象严重、产品差异度低和对文化产业要素借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淡化其依附性、凸显独立性加以改观。在重视实用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借助特定制造业既有集聚,实现园区化建设;将文化和创意作为核心要素加以开发等是准文化产业实现集聚优势的重要途径。准文化产业应作为独立业态,参照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以调控,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行业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文化产业 核心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茶文化产业
下载PDF
仰韶文化中期的聚落与社会——灵宝西坡遗址微观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萧林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3,共10页
灵宝西坡是豫西地区仰韶文化中期中心聚落的典型代表,其向心式聚落布局的形成与终结,见证了中心聚落从出现到内部发生演变的轨迹。若干血缘关系亲近的氏族在面临各类竞争压力过程中,从先前较小的聚落逐渐聚合到更大的中心聚落中来。中... 灵宝西坡是豫西地区仰韶文化中期中心聚落的典型代表,其向心式聚落布局的形成与终结,见证了中心聚落从出现到内部发生演变的轨迹。若干血缘关系亲近的氏族在面临各类竞争压力过程中,从先前较小的聚落逐渐聚合到更大的中心聚落中来。中心聚落的早期功能主要是由大型房屋组合来实现的,大型房屋为礼仪性公共活动创造了庄严而神圣的空间,并成为强化人们共同信念和族群意识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少数人或某些家户获得了人气和威望,他们的欲望膨胀和权力增长,推动聚落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得以大型房屋向心式布局为特征的空间格局趋向终结,并导致聚落内部社会阶层走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中期 灵宝西坡 聚落形态 向心式布局 聚合与分化
原文传递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莫林丽 余佳华 +1 位作者 杨本俊 李光慧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以第一批120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空间分布呈集聚型;集聚区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显著的“三核两带”高密度区... 以第一批120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空间分布呈集聚型;集聚区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显著的“三核两带”高密度区;集聚区在系统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性,且空间分异明显;从空间关联性特征来看,集聚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集聚区空间分布受到文化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水平、经济环境、气候条件与交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国家级
下载PDF
数字文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王恩恩 彭佑元 +1 位作者 张琼文 许倩倩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0-139,共10页
基于2013年—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方法,在测度我国省级数字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文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中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我国数字文化的发... 基于2013年—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方法,在测度我国省级数字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文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中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我国数字文化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且东中部地区较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数字文化能够通过增强技术创新水平、扩大知识流动显著增强区域创新绩效,且初期数字文化产业聚集对该影响机制存在抑制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 区域创新绩效 技术创新 知识流动 数字文化产业聚集
下载PDF
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及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19
作者 曹如中 张东洋 +1 位作者 曹雨蓉 熊鸿军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7,共9页
基于上海数字文化产业兴趣点(POI)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结合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分析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探讨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机制。研究发现:(1)... 基于上海数字文化产业兴趣点(POI)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结合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分析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探讨上海数字文化产业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机制。研究发现:(1)上海数字文化产业总体集聚水平较高,区域集聚程度差异化明显;(2)上海数字文化产业在空间上呈非随机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由南向北呈现出阶梯式分异格局;(3)上海数字文化产业门类集聚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应用软件开发类集聚程度最高,创意内容制造服务类类集聚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 数字文化产业 集聚特征 空间分异格局
下载PDF
数字赋能背景下中国城市文旅融合水平测度及其时空特征
20
作者 杨莎莎 胡隆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11,共10页
在对文旅融合发展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基于数字赋能背景,文章构建了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刻画了2010—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变化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水平... 在对文旅融合发展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基于数字赋能背景,文章构建了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刻画了2010—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变化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但城市间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处于高融合发展水平的典型城市有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和杭州,低融合发展水平的典型城市有雅安、商洛、绥化、齐齐哈尔等。(2)我国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局部空间关系变化特征显著,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京津冀城市群和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群,以郑州为代表的中原城市群一直处于冷点和次冷点区域。(3)各个维度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融合基础、规模、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通过对不同维度融合发展类型城市的问题识别,探讨了差异化文旅融合发展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数字技术 高质量发展 效率 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