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 被引量:38
1
作者 何道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85-96,共12页
本文以高度概括的4个1”和2个“H”来表达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指出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个体本位的国家,美国文化既激励创新精神、又充满种种矛盾。全文贯穿两条主线;纵向以美国社会、文化史为经线,借以追溯美国祉会文化嬗... 本文以高度概括的4个1”和2个“H”来表达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指出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个体本位的国家,美国文化既激励创新精神、又充满种种矛盾。全文贯穿两条主线;纵向以美国社会、文化史为经线,借以追溯美国祉会文化嬗变的历史轨迹和原因;横向以比较文化为纬纱,以此突出它有别于其他欧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化 熔炉 文化多元论
下载PDF
文化多元化与现代体育发展的自主选择 被引量:25
2
作者 邓星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2,共4页
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构建了现代体育发展的理论依据,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民族体育的丰富多彩。差异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下,现代体育的发展不仅要保留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必须扼止当前西方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而... 从生物多样性到文化多样性构建了现代体育发展的理论依据,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民族体育的丰富多彩。差异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下,现代体育的发展不仅要保留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必须扼止当前西方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而要这样,各民族体育必须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在创新基础上求得新的发展,构建符合民族特色的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元化 现代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全球化
原文传递
美国的文化认同冲突和社会不平等性——种族矛盾的文化与社会源流 被引量:21
3
作者 魏南枝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6,共12页
文化与社会总是处于互动之中,美国政治文化将种族矛盾作为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自建国以来,盎格鲁—新教文化长期被视为美国文化认同的核心,但是该文化的同质性要求使其社会包容性不足,与美国的多元社会构成和族裔不平等存在张力,形成... 文化与社会总是处于互动之中,美国政治文化将种族矛盾作为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自建国以来,盎格鲁—新教文化长期被视为美国文化认同的核心,但是该文化的同质性要求使其社会包容性不足,与美国的多元社会构成和族裔不平等存在张力,形成了建设"文化大熔炉"理想和种族歧视实践之间的冲突,种族矛盾成为美国社会的痼疾。20世纪民权运动之后,主张族裔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成为新的"政治正确"标准并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未有效解决美国的种族和族裔不平等问题,相反产生了新旧文化认同之间的冲突,不同形式的种族矛盾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导致美国各族裔内部的贫富悬殊、社会分化、阶层固化等问题日益凸显,"选举导向"之下的两党政治从不同角度放大甚至炒作种族矛盾来掩盖、缓解或转移社会不平等带来的社会压力,试图以种族骚乱等形式来释放社会不满。此外,美国的人口和族裔结构变化等因素加剧了上述新旧文化认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多元性 经济全球化 社会分裂
原文传递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族群宗教多元主义与西方自由民主政体的挑战 被引量:17
4
作者 包刚升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5,128,共14页
如今,西方国家出现了选民政治分歧加大、右翼与极右翼政治力量崛起、政党体制稳定性下降的现象。这种西方政治的新现实,主要驱动力量是国内人口结构多样化的提高与族群宗教多元主义的崛起。人口族群宗教多样性的提高,可能导致西方国家... 如今,西方国家出现了选民政治分歧加大、右翼与极右翼政治力量崛起、政党体制稳定性下降的现象。这种西方政治的新现实,主要驱动力量是国内人口结构多样化的提高与族群宗教多元主义的崛起。人口族群宗教多样性的提高,可能导致西方国家内部政治分歧的加深和潜在政治冲突的增加。实际上,族群宗教多元主义与西方自由民主政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政治上的不对称结构。这里的悖论在于,西方自由民主政体秉承的自由原则与平等观念导致了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但如果部分少数族群宗教群体和部分移民群体不能对西方国家形成政治认同,不能对现有宪法体制与政治秩序提供政治支持,就可能反过来削弱西方的自由民主政体。为了有效应对族群宗教多元主义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在移民、边境、族群、宗教等内外政策上很可能会转向更加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宗教 文化多元主义 民主 同化
原文传递
超越“自然选择”、促进“文化多元”——试与胡庚申教授商榷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育平 吴志杰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5-138,共4页
对胡庚申教授的论文《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主要探讨翻译生态环境、翻译过程、翻译基本法则等核心概念,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呼吁在翻译活动中超越"自然选择"、促进"... 对胡庚申教授的论文《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主要探讨翻译生态环境、翻译过程、翻译基本法则等核心概念,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呼吁在翻译活动中超越"自然选择"、促进"文化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过程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文化多元
下载PDF
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14
6
作者 储昭根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3期20-30,共11页
全球化进程在2016年出现了明显转折,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波全球化已导致全球层面严重的经济与贫富分化,政治极化与社会多元化,并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全球化浪潮;直接导致了各国内部矛盾尖锐且难以调和,民众参与政治的热... 全球化进程在2016年出现了明显转折,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波全球化已导致全球层面严重的经济与贫富分化,政治极化与社会多元化,并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全球化浪潮;直接导致了各国内部矛盾尖锐且难以调和,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及对不平等、不公正全球化的强力反弹,国家领导人的领导力面临空前挑战,全球局势动荡加剧。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或自我修复阶段,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开始复兴,世界在寻找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全球化 政治极化 贫富分化 特朗普现象 文化多元主义
下载PDF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 被引量:13
7
作者 方汉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0年第2期1-16,共16页
比较文学作为跨语言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的目标是在不同民族文化文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性之间建立一种辩证联系。这是冲破黑格尔的以同一性为核心的旧 证法,在文化多元和文化一体化时的新观念,也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学科理论 文化相对论 文化一体论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以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忠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5-228,共4页
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既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又认同国家及中华民族,但相比之下,他们民族认同强于国家认同。针对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认知现状,文章抓住他们对本民族认同高,则对国家认同也高的这一关联,分别从加强历史文... 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既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又认同国家及中华民族,但相比之下,他们民族认同强于国家认同。针对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认知现状,文章抓住他们对本民族认同高,则对国家认同也高的这一关联,分别从加强历史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认同教育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给西部高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文化多元一体 少数民族大学生 西部高校
原文传递
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建樾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共9页
集群且多元,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西方学者关于这一议题的学术性争论,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总括起来看,普遍主义的基本理论预设在于公民身份不可争辩的唯一性,并据此主张消解公民的... 集群且多元,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西方学者关于这一议题的学术性争论,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总括起来看,普遍主义的基本理论预设在于公民身份不可争辩的唯一性,并据此主张消解公民的民族身份;而文化多元主义虽然部分地反对普遍主义,但强调公民身份的最高地位并将民族身份置于次要的位置。然而,普遍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多民族国家中的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其实是一体的两面,而不是处在"连续统"的不同位阶上的两个不同身份。在多元社会中,多元政治的存在本身就势必要求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多元的制度架构和法律规范,而在这样一个具有利益表达功能的包容性架构下,民族群体显然应该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而不是被剥离掉政治属性的文化集团。本文从相关争论的整理与综述入手,分析了整合多民族社会的不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承认 政治多元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文化多元化与翻译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谦卫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32-134,共3页
分析了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探讨了常用的2种翻译策略——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策略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策略,即“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阐述了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成功的翻译有赖于这2种翻译策略的相互渗... 分析了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探讨了常用的2种翻译策略——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策略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策略,即“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阐述了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成功的翻译有赖于这2种翻译策略的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和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元化 异化 归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教法与自由:当代欧洲的伊斯兰教挑战 被引量:11
11
作者 崇明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51,共20页
在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恐怖袭击背后,在欧洲迅速增长的穆斯林人口和社群对欧洲价值的抵制对欧洲文明构成了巨大挑战。伊斯兰教在欧洲的快速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宗教和伊斯兰教复兴的一部分,不少欧洲的二代和三代穆斯林移民产生... 在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恐怖袭击背后,在欧洲迅速增长的穆斯林人口和社群对欧洲价值的抵制对欧洲文明构成了巨大挑战。伊斯兰教在欧洲的快速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宗教和伊斯兰教复兴的一部分,不少欧洲的二代和三代穆斯林移民产生了对某种普世性的伊斯兰教共同体(乌玛)的认同,他们很容易受到跨国的伊斯兰教激进组织的影响。伊斯兰教追求以教法全面支配穆斯林共同体,这与区分神圣和世俗的基督教文明以及以个体自由为核心的现代欧洲文明构成了尖锐的冲突。然而,欧洲的文化多元主义和人权政治却为伊斯兰教在欧洲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民族国家的弱化削弱了政治认同,基督教的衰落导致欧洲人失去了灵性力量,欧洲人缺乏有效应对伊斯兰教挑战的政治和精神资源。欧洲可能仍然需要通过复兴民族国家和基督教来应对文明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文化多元主义 基督教 民族国家 欧洲
原文传递
国家建构视野下法律制度的法典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智航 曹永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5,共14页
法典化需要建构公民的法律生活方式,它是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部分,能发挥国家统一性的作用。然而,与法、德、日的法典化时期相比,当下我国国家建构的任务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现代国家建构的复杂性要求法律制度的法典化能解决民族性与世... 法典化需要建构公民的法律生活方式,它是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部分,能发挥国家统一性的作用。然而,与法、德、日的法典化时期相比,当下我国国家建构的任务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现代国家建构的复杂性要求法律制度的法典化能解决民族性与世界性、物理世界与网络世界,风险社会中法律的稳定性与风险的难预测性之间的内在张力所带来的问题。与此同时,法律制度无论是否法典化,其建设必须解决现代国家建构面临的文化多元与风险多样等带来的问题。一方面,法典化在实现国家建构的民族性时,难以全面应对现今国家建构面临的新挑战;另一方面,法典的体系化和完备性之间的张力受到风险多样、文化多元、全球化的影响而不断扩大。因此,法律制度的法典化,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民族国家统一的基本诉求,却不能全面应对当前国家建构面临的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法律制度 法典化 全球化 文化多元
下载PDF
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海兰 曹和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6年第17期1648-1649,共2页
文化的多元化给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提出了多元文化护理的问题。多元文化护理是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实践课题,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挑战。笔者分析了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研究,以此提出护理教育要改变教育理念、增加多元文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 文化的多元化给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提出了多元文化护理的问题。多元文化护理是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实践课题,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挑战。笔者分析了多元文化护理的相关研究,以此提出护理教育要改变教育理念、增加多元文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加快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重视继续教育,以适应多元文化护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护理教育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0
14
作者 廖生武 李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2-694,共3页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磨擦、碰撞和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加强主流文化价值观教育,夯实医德的根基;秉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坚持一元导向多元渗透的统一。目的:在医学生中开展...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磨擦、碰撞和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加强主流文化价值观教育,夯实医德的根基;秉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坚持一元导向多元渗透的统一。目的:在医学生中开展长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职业本身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方法:实习医院利用多元文化对实习医学生进行医德培养[1]和引导教育,使课堂教育和现实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针对性,深入学生的心灵。结果:让实习医学生对良好医德有更高层次的理解,树立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对培养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当前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元化 医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下载PDF
兰斯顿·休斯的文化多元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卫峰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着重分析了兰斯顿·休斯的文化多元思想和实践,认为他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文化多元理论的早期提倡者和实践者,为美国黑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兰斯顿·休斯 多元文化 思想 实践
下载PDF
鄂西北传统民居的象征文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兴亮 郝少波 《华中建筑》 2005年第5期141-144,共4页
鄂西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文化的多元性。鄂西北民居更是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冲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更多的表现在建筑的象征文化上,是对它那特有的文化内涵的诠释。
关键词 鄂西北民居 文化多元 象征文化 倡纵逾制
下载PDF
当代文化哲学中的文化相对主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鑫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5,共9页
文化相对主义是从文化多元论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比较极端的文化哲学思潮。但文化多元论并不等于文化相对主义,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也不必然导致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的基本思想特征是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否认一元的文化进化... 文化相对主义是从文化多元论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比较极端的文化哲学思潮。但文化多元论并不等于文化相对主义,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也不必然导致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的基本思想特征是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否认一元的文化进化观和历史进步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具有普遍的一般法则和规律;否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普遍适用的价值尺度;认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具有不可比较性和不可通约性。文化相对主义有其积极的理论价值,同时又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多元论 文化相对主义
原文传递
移民社会的文化整合问题与统一后联邦德国文化多元主义的形成 被引量:8
18
作者 岳伟 邢来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3,共8页
德国统一后成为一个非典型移民国家。为应对外来移民文化与本国主流文化的整合问题,联邦德国形成了一套文化多元主义政策:一方面尊重和包容移民文化,另一方面要求移民必须在文化上融入主流社会。文化多元主义在文化机构、文化传播机构... 德国统一后成为一个非典型移民国家。为应对外来移民文化与本国主流文化的整合问题,联邦德国形成了一套文化多元主义政策:一方面尊重和包容移民文化,另一方面要求移民必须在文化上融入主流社会。文化多元主义在文化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和宗教领域中的贯彻促进了德国非典型移民社会的文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德国 文化多元主义
下载PDF
突尼斯共和国的语言政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少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突尼斯共和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北非马格里布国家,官方语言是经典阿拉伯语,法语是通用语言,但98%的突尼斯人说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突尼斯语言政策的独创性在于,下定决心鼓励一种对任何文化都不存在复杂情结和过度依... 突尼斯共和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北非马格里布国家,官方语言是经典阿拉伯语,法语是通用语言,但98%的突尼斯人说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突尼斯语言政策的独创性在于,下定决心鼓励一种对任何文化都不存在复杂情结和过度依赖的文化多元化:不实行彻底阿拉伯化政策,普及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同时吸收经典阿拉伯语和法语等。突尼斯选择了以突尼斯方言为主,经典阿拉伯语和法语等其他语言为辅的文化多元化的效率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尼斯共和国 语言政策 突尼斯方言阿拉伯语 阿拉伯化 文化多元化
下载PDF
论新时期中国媒介的话语变迁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洁 罗以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80,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介的话语形态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到多元的演变历程:伴随着媒介角色由宣传本位向信息本位回归,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型,媒介话语也经历了从宣传话语的一统江山到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逐渐确立,再到与大众文化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介的话语形态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到多元的演变历程:伴随着媒介角色由宣传本位向信息本位回归,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型,媒介话语也经历了从宣传话语的一统江山到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逐渐确立,再到与大众文化息息相关的平民话语的彰显,直到最后裹携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媒介话语的变迁与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演变处于一种同构的关系之中,两者紧密相连、互为表征。其中大众化的媒介话语在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生长以及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推进乃至主导的作用。而这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民众的现代性启蒙和单一意识形态的消解,是有着进步的历史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话语 文化多元化 大众媒介 大众文化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