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文化学习的认知工具论:社会脑双系统视角
1
作者 冯骏 陈巍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5,106,160,共12页
文化演化心理学强调文化是超越于先天-后天争论的人类心灵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资源。认知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特定区域集成的高阶认知加工过程。在个体层面上,认知工具是一种通过个体发展早期的社会互动组合而成的装置,而不是“先天... 文化演化心理学强调文化是超越于先天-后天争论的人类心灵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资源。认知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特定区域集成的高阶认知加工过程。在个体层面上,认知工具是一种通过个体发展早期的社会互动组合而成的装置,而不是“先天模块”或“认知本能”;在群体层面上,它通过文化学习以保持、发展和传递其功能。读心和模拟是两种核心的认知工具,其功能获得了来自社会脑双系统假设和实验证据的支持:心智化系统负责读心,而镜像神经元系统负责模拟。最终,认知工具论使自身建立在了文化演化而非基因演化的达尔文式新进路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演化心理学 认知工具 文化学习 读心 镜像神经元
下载PDF
文化学习的多维解构:内涵阐释、脑科学机制及其教育路径研究
2
作者 刘珂瑗 常永才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
文化学习是一种以深度理解他者心灵为基础,通过间接学习的方式获取族群内其他个体的观念、技能和习俗等文化信息的社会性学习方法。其实现需要三要素:内部认知基础——深度理解他者心灵;外部环境条件——与他者接触或互动;实现途径——... 文化学习是一种以深度理解他者心灵为基础,通过间接学习的方式获取族群内其他个体的观念、技能和习俗等文化信息的社会性学习方法。其实现需要三要素:内部认知基础——深度理解他者心灵;外部环境条件——与他者接触或互动;实现途径——以他人为中介的间接学习。文化学习可分为模仿学习、教授学习和合作学习。文化学习有赖人脑镜像神经元,将理解他人的感受、意图、信念等变成了可以自动实现的神经生理过程。学校教育旨在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人类已有优秀文化传递给学生,要注重教师的教导和模范作用,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并以叙事传递科学文化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学习 模仿学习 教授学习 合作学习 镜像神经元
下载PDF
论艺术、美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中的问题与多元文化取向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凡君(译) 卢幸妮(译)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133,160,F0003,共8页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物学 神经艺术史 镜像神经元 模仿 移情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形象、镜像与幻象:莫言在俄罗斯的接受症候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树福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71,118,共19页
莫言在当代俄罗斯的接受,涉及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精英与大众、学术与政治等不同层面。在译介传播方面,莫言在俄罗斯被视为一个陌生的东方他者,呈现为比较边缘和相对漠视的异域形象;在接受态势方面,莫言在俄罗斯精英群体和普通读... 莫言在当代俄罗斯的接受,涉及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精英与大众、学术与政治等不同层面。在译介传播方面,莫言在俄罗斯被视为一个陌生的东方他者,呈现为比较边缘和相对漠视的异域形象;在接受态势方面,莫言在俄罗斯精英群体和普通读者眼中呈现出彼此矛盾的认知,构成域外的多重悖论镜像;在价值判断方面,其人其作多限于知识层面和实践功能,表现为模糊漂浮的中国幻象。这种多样的接受情状本质上源于帝俄—苏联时代的汉学传统和知识生产体制,汉学研究在学科体制中处于边缘弱势地位,无法在观念层面发挥思想功能。由此,莫言在俄罗斯的接受症候,成为当代中俄文学跨语际实践的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形象 文化镜像 中国幻象 俄罗斯知识界 接受症候
原文传递
汉代不同质别的弹琴类画像文物 被引量:5
5
作者 季伟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3,共9页
汉代弹琴类画像文物,质材有陶俑、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等。俑琴分有弦无弦,姿态有恬然型、微笑型和歌唱型,组合有二人型、三人型、四人型等。画像石砖上有师旷伯牙鼓琴图、聂政刺韩王图,还有乐舞百戏图;在汉代出土的铜镜背面也铸绘有... 汉代弹琴类画像文物,质材有陶俑、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等。俑琴分有弦无弦,姿态有恬然型、微笑型和歌唱型,组合有二人型、三人型、四人型等。画像石砖上有师旷伯牙鼓琴图、聂政刺韩王图,还有乐舞百戏图;在汉代出土的铜镜背面也铸绘有弹琴的图像。汉代弹琴类画像文物,折射出琴不但是汉代儒士修身抒情的载体,汉代正义品德的象征,也是汉人祈求好运的神器及汉人乐舞百戏的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 文物 弹琴 陶俑 石砖 铜镜 乐舞
原文传递
试论潮乐的文化特色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凤卿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潮乐就其本质而言,也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深深根植于潮民、潮地的文化之中,从悠久灿烂、朴实深厚的民系文化中吸取营养,是潮汕地区特定文化的产物,它蕴含着潮汕历史、文化渊源及广大潮人所独具的文化心... 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潮乐就其本质而言,也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深深根植于潮民、潮地的文化之中,从悠久灿烂、朴实深厚的民系文化中吸取营养,是潮汕地区特定文化的产物,它蕴含着潮汕历史、文化渊源及广大潮人所独具的文化心态,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乐 潮汕文化 文化特色
下载PDF
网络时代大学生追星现象的社会文化景观及引导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瑞瑞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8-74,共7页
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发文下决心整治娱乐圈乱象的举措投射出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和资本操控的“饭圈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之深。网络时代追星现象在大学生群体的时尚圈层、审美价值、文化格调和群际意义等方面呈现出特殊样态,... 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发文下决心整治娱乐圈乱象的举措投射出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和资本操控的“饭圈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之深。网络时代追星现象在大学生群体的时尚圈层、审美价值、文化格调和群际意义等方面呈现出特殊样态,不断建构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追星文化景观。在信息交错的时代,追星具有重要的文化镜像功能。透过大学生群体追星呈现的社会文化景观,需警惕追星现象潜在的负面效应,强化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培育和规范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偶像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承担起强国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追星现象 社会文化景观 文化镜像
下载PDF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蒙古形象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旭东 周舒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从《射雕》、《神雕》、《倚天》这三部可以从中梳理出汉蒙关系的伸展变化的“三部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变而又具有一定整一性的蒙古形象,无论我们从父性的替代、互补的他者还是从镜像的映射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形象,我们都能发现这一... 从《射雕》、《神雕》、《倚天》这三部可以从中梳理出汉蒙关系的伸展变化的“三部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变而又具有一定整一性的蒙古形象,无论我们从父性的替代、互补的他者还是从镜像的映射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形象,我们都能发现这一形象在金庸的总体性民族国家叙事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在深层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异质整合与对话型”民族国家主体性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形象 虚构与史实 民族国家叙事 文化他者 替代的父性 镜像映射 异质整合与对话
下载PDF
当代法国文学镜像中的文化身份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成富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4-159,共6页
从文化身份的视角,本文对加缪、杜拉斯、昆德拉、勒克莱齐奥、胡方、程抱一、维塞尔以及法国海外文学进行全面的观照,深刻揭示当代法国文学镜像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东欧文化与西欧文化、古老的非洲文明与"先进的"西方文明、... 从文化身份的视角,本文对加缪、杜拉斯、昆德拉、勒克莱齐奥、胡方、程抱一、维塞尔以及法国海外文学进行全面的观照,深刻揭示当代法国文学镜像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东欧文化与西欧文化、古老的非洲文明与"先进的"西方文明、犹太教与基督教、印第安人与白人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文化身份问题与法国社会文化思潮紧密相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文学镜像 冲突 社会思潮
原文传递
文化自信的“场域—惯习”分析及其意义——布迪厄的视野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天勇 陈正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培养民族的现代心理,借用布迪厄的话来说就是"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场域主导的"性情倾向系统"的揭示为分析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视角。文化自... 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培养民族的现代心理,借用布迪厄的话来说就是"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对场域主导的"性情倾向系统"的揭示为分析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视角。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全球化及其造就的"全球主义"、"普世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现代化及其带来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文化坐标位移这三大"场域"作用的结果,是适应这些场域的文化惯习。对文化自信"场域—惯习"的分析告诉我们:文化自信是新场域的文化表达;文化自信既是个体的也是集体的;强化文化自信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再出场,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布迪厄“场域-惯习” 文化自信 镜像 优秀传统文化 再出场
下载PDF
诗性游戏:足球向超世俗镜像的转化介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7,共7页
现代足球是一种运动形态、游戏方式和电视镜像的融合体。足球的热点地区是欧洲和南美,而南美足球的先锋性体现其技术的创造性层面,南美足球的创造源来自于魔幻文学和原始宗教生活。南美足球的缘起国是阿根廷,阿根廷足球的艺术秉性源于... 现代足球是一种运动形态、游戏方式和电视镜像的融合体。足球的热点地区是欧洲和南美,而南美足球的先锋性体现其技术的创造性层面,南美足球的创造源来自于魔幻文学和原始宗教生活。南美足球的缘起国是阿根廷,阿根廷足球的艺术秉性源于其对英国足球的背叛。艺术足球的真正源头在巴西,以南美足球为代表的艺术足球蕴含有大量的观赏性元素,其中以球星和巨星的非凡表演为代表。巴西足球中曾以奴隶舞蹈为足球训练手段,奴隶制的解体使得巴西获得了进入现代社会的机会,却直接导致桑巴足球式微。桑巴足球秉承一种示弱的哲学,而近期巴西队的丑陋性异化现象起因于将一种欧洲式的示强的哲学代替了巴西奴隶式示弱哲学。巴西足球之所以赢得中国人的关注还在于其杂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转移 魔幻足球 文化透视 示弱哲学 镜像美学
下载PDF
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和变形的镜子——论林语堂英语小说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帆 范若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90,共6页
林语堂的英语小说是一种特殊的英语文学。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初衷和作者个人的文化理想以及种种其他因素互相交织,使得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为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小说也相应地成为反映中国妇女形象和生活的一面变形的镜子。
关键词 林语堂 英语小说 文化守成主义 变形 镜子
下载PDF
历史叙事与资本逻辑——透析《光之杯》中的北京形象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芳芳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当代美国小说《光之杯》将个体的情感叙事与文化产品的历史叙事相融合,试图重塑北京形象,作为美国人往昔"浪漫"想象的新背景。究其实质,这是一个深谙文化市场规则的讲故事人,在取材异域文化和历史所搭建的文化景观中试图建构... 当代美国小说《光之杯》将个体的情感叙事与文化产品的历史叙事相融合,试图重塑北京形象,作为美国人往昔"浪漫"想象的新背景。究其实质,这是一个深谙文化市场规则的讲故事人,在取材异域文化和历史所搭建的文化景观中试图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镜像叙事。利用充满情感的历史叙事来填充文化商品的价值,并把对商品的实际或想象中的占有作为构建自我的方式,从根本上展示的是资本逻辑的弥散性及其对个体欲望、记忆和身份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之杯》历史叙事 文化商品 资本逻辑 镜像 北京形象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术的文化遗产与历史得失
14
作者 郑贞 《安徽体育科技》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武术热”的市场规范化以及散打出场的社会背景,研究认为作为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未来武术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中医的发展遭遇启示当前“研究武术”要向“...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武术热”的市场规范化以及散打出场的社会背景,研究认为作为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未来武术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中医的发展遭遇启示当前“研究武术”要向“武术研究”转换,从标准化到本土化的转向;武术必须能够重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空间肌理,体现人民的需要来确定未来武术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武术研究 文化遗产 历史镜鉴 人民性
原文传递
《爱莲说》在东亚:同源异境与文化环流中的文学镜像
15
作者 王晚霞 陆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4-99,共6页
考察周敦颐《爱莲说》在东亚的传播,可以发现文化母国和镜像国家之间形成的文学镜像,这种具有同源异境文化和文化环流特征的现象,还体现在濂溪之学的传播史上,更体现在跨越时空的文学、哲学、语言学领域。文学镜像反映的这种广泛存在于... 考察周敦颐《爱莲说》在东亚的传播,可以发现文化母国和镜像国家之间形成的文学镜像,这种具有同源异境文化和文化环流特征的现象,还体现在濂溪之学的传播史上,更体现在跨越时空的文学、哲学、语言学领域。文学镜像反映的这种广泛存在于国际之间的学术风向和文化镜像,揭示了域外存在的海量汉文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才能有超越自我和他者的平面视角,站立在更高的第三维度,进行尽可能全面客观的思考,实现学术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更可为解决中国学术研究陷入内循环的状况做出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爱莲说 同源异境 文化环流 文学镜像
下载PDF
语言的文化功能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16
作者 段友国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113-114,共2页
从语言的文化功能出发,谈论了语言的文化功能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尤其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带来的干扰所带来的问题,如语用失误等,论证了合理利用语言... 从语言的文化功能出发,谈论了语言的文化功能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尤其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带来的干扰所带来的问题,如语用失误等,论证了合理利用语言的文化功能有效学习英语词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功能 镜像功能 传承功能 英语教学
下载PDF
论赵云形象的文化书写与时代镜像
17
作者 张文诺 《商洛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4-41,共8页
在中国古代著名将领中,赵云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文化形象。赵云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既不同于历史典籍中的形象,也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只有把文学作品与历史典籍中的赵云形象结合起来,才能发掘历史人物赵云的真实面貌。赵云形象的形成是... 在中国古代著名将领中,赵云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文化形象。赵云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既不同于历史典籍中的形象,也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只有把文学作品与历史典籍中的赵云形象结合起来,才能发掘历史人物赵云的真实面貌。赵云形象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分析赵云形象文化书写的特征,并发现赵云形象发生的变迁,既可以还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也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云 形象 文化书写 时代镜像
下载PDF
“女拳击手”“男闺蜜”“家庭妇男”等构词理据探析
18
作者 李琦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6-69,共4页
文章以既有语言学价值又有文化学意义的三个新型称谓语——"女拳击手""男闺蜜""家庭妇男"——为考察对象,运用义素脱落、仿拟修辞等理论,对其构词理据加以深入探析,并在此过程中揭示它们所折射的文化镜像。
关键词 女拳击手 男闺蜜 家庭妇男 构词理据 文化镜像
下载PDF
浙江商帮的创富群像与文化镜像
19
作者 周明宝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6-21,共6页
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商人的竞争,是商业文化的较量,是商业伦理价值观的博弈。浙江商业文化是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有机组合,开放前沿赋予了浙江人经商贸易的天然土壤,重商崇儒、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不断激活着民间商... 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商人的竞争,是商业文化的较量,是商业伦理价值观的博弈。浙江商业文化是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有机组合,开放前沿赋予了浙江人经商贸易的天然土壤,重商崇儒、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不断激活着民间商业行为。在各种商贸实践中,浙江商人逐步由散而群,由竞而合,在历史上形成了若干区域性商业帮群,成为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缔造了浙商创富传奇和浙江经济奇迹。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倒逼"考验,当前,浙江经济进入经济田径场上的"弯道"区间,迎来了转型升级的调整时期,网络经济和以文化附加值提升为目标的文创产业在浙江蓬勃发展,新经济特征显山露水,浙江商业文明在传承中有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商帮 创业创新 商政化 商业文明 传承 文化镜像
下载PDF
弗朗茨·库恩《红楼梦》德译本译后记研究
20
作者 杨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74-80,共7页
弗朗茨·库恩的《红楼梦》德译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变译个案。译本的译后记深入探讨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艺术特征、哲学思想及核心价值。通过这篇译后记,细致考察库恩在向西方读者译介《红楼梦》的过程中突破西方主流价值对中... 弗朗茨·库恩的《红楼梦》德译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变译个案。译本的译后记深入探讨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艺术特征、哲学思想及核心价值。通过这篇译后记,细致考察库恩在向西方读者译介《红楼梦》的过程中突破西方主流价值对中国文化的偏见、颠覆刻板的中国形象、发掘《红楼梦》的现代价值、构建多元文化视角的种种努力,并探究库恩通过译介《红楼梦》而建构的中国形象,对西方现代"自我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朗茨·库恩 《红楼梦》德译本 译后记 文化镜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