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帛书《易传》考察“文言”的实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邓立光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4,共5页
根据对帛书《易传》的考察,“文”的实义,是指外柔内刚的德性,而表现为谦德。这种意义的德性,称为“文德”,是就政治人格而言的德性。故“文言”是“‘文’之言”的意思,义为“有关为政者(或从政者)德性的言说”。
关键词 帛书 易传 文言 文德
下载PDF
贞观文坛及其创作论略
2
作者 刘顺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贞观时期的"文德"政治纲领和地域文化整合以及士庶力量消长的历史趋势成为影响此时文坛人员构成及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贞观文坛在回眸过往文学经验的基础上,追求雅正、中和之美。贞观文坛的创作在太宗等人的倡导之下形成了... 贞观时期的"文德"政治纲领和地域文化整合以及士庶力量消长的历史趋势成为影响此时文坛人员构成及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贞观文坛在回眸过往文学经验的基础上,追求雅正、中和之美。贞观文坛的创作在太宗等人的倡导之下形成了以箴规与颂美为主流的文坛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 文德政治 文化地域 雅正
下载PDF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论庄子的人性素朴论与德行修养观 被引量:8
3
作者 萧汉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庄子的人性素朴论是其德行修养观的基石。养中说是其居乱世的权宜之计,而修德乃至于达道才是其德行修养观的目标。修德的途径是坐忘,达道的具体表现是成为能够“适己之适”的真实的人。只有这样的真人,才能达与道德之境而游于无何有之乡。
关键词 庄子 人性 修德 养中 真人
下载PDF
“公能”德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南兰 陈颖 肖洋 《创新人才教育》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校德育根植南开系列学校,与重庆南开中学德育建设一脉相承。作为南开教育新起点,学校通过一个核心、两个宗旨、三个拓展、四维育人、五个目标、六个理念、七大特色、八大体系、九类社团、十大评价维度,以沁润式隐性德...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校德育根植南开系列学校,与重庆南开中学德育建设一脉相承。作为南开教育新起点,学校通过一个核心、两个宗旨、三个拓展、四维育人、五个目标、六个理念、七大特色、八大体系、九类社团、十大评价维度,以沁润式隐性德育、沁润式课程德育、沁润式活动德育、沁润式协同德育为载体,环环相扣,形成了以“10分南开”为模型的序列性、独特性、融合性沁润式公能德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程 立德树人 沁润式教育
原文传递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5
作者 刘朝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164-168,共5页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立德树人不仅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风气的多元化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立德树人更加凸显了其独特价值。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更是塑造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理念融...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立德树人不仅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风气的多元化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立德树人更加凸显了其独特价值。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更是塑造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了当代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文化育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能。因此,为落实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文化育人要求,高校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立德树人及文化育人体系的内涵及特点,明确文化育人对学生的重要影响,遵循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出科学系统的文化育人体系,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文化育人 内涵 质量提升 体系 构建路径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价值意蕴与进阶理路
6
作者 张磊 伍美橙 《创新人才教育》 2024年第5期12-17,共6页
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第一资源,其思想政治素养的生成与提升是人才自主培养全局中须着力推进的关键工作。鲜明的政治态度立场、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是拔尖创... 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第一资源,其思想政治素养的生成与提升是人才自主培养全局中须着力推进的关键工作。鲜明的政治态度立场、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是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学校可以从加强思想政治素养考察意识、明确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的主体责任、强化聚焦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教学构建三方面着手,丰富和拓展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拔尖创新人才 思想政治素养
原文传递
立德树人理念下BOPPPS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润湿作用”为例
7
作者 赵艳 杨金梅 +2 位作者 谢勇平 江茂生 林榕光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12-215,共4页
立德树人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学校是实施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中使各类课程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以“润湿作用”作为教学设计案例,深入挖掘了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BOPPPS教... 立德树人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学校是实施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中使各类课程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以“润湿作用”作为教学设计案例,深入挖掘了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BOPPPS教学模式自然融合,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BOPPPS 教学设计 润湿作用
下载PDF
超越阶层限制的教育期望从何而来——基于儒家“学而至”的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戴红宇 辛治洋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7,111,共10页
教育期望是影响青少年教育成就的中介因素,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家庭普遍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阶层限制的特征。以“学而至”为考察对象,儒家的教育期望指向的是人格修养,并推动其普遍化。其一,儒家“学而至”强调人... 教育期望是影响青少年教育成就的中介因素,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家庭普遍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阶层限制的特征。以“学而至”为考察对象,儒家的教育期望指向的是人格修养,并推动其普遍化。其一,儒家“学而至”强调人格修养在教育成就中的优先性,使超越阶层限制的教育期望立足教育主体的平民化。其二,儒家将教育内容世俗化,教育成就的差异不构成人格修养的差异,以勉励底层民众形成教育期望。其三,儒家认为存在“不可学而至”的境况,教育期望可以超越阶层的限制,却不能违背个人禀赋的差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学界应反思如何推动“学而至”成为普遍的教育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期望 “学而至” 儒家教育 人格修养 阶层限制 个人禀赋 家庭出身 颜元
下载PDF
教育惩戒的德育向度及价值旨归
9
作者 毕进杰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0-27,共8页
教育惩戒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行动,其包含“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种德育向度,共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其中,“道德他律”依赖外在的“规则力量”,通过“纪律服从”来矫治学生的错误;“道德自律”依赖内在的“自觉力量”,通过... 教育惩戒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行动,其包含“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种德育向度,共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其中,“道德他律”依赖外在的“规则力量”,通过“纪律服从”来矫治学生的错误;“道德自律”依赖内在的“自觉力量”,通过“德性生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德育价值上,“纪律服从”展现教育惩戒的工具性,而“德性生成”则彰显教育惩戒的目的性。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惩戒的实施应当从“强调学生服从纪律”转向“强调学生养成美德”。实现这一转向,必须在教育惩戒中加深学生对道德伦理与行为规范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在道德良善与言行得当上产生精神愉悦和情感认同,最终促使其自觉践行遵纪守法与责任担当等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德育 纪律服从 德性生成
下载PDF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10
作者 陈婧仪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从高职思政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出发,结合高职思政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困...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从高职思政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出发,结合高职思政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困境,提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百年发展的历史成就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省伟 储志东 《体育教育学刊》 2022年第5期30-36,共7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和不断超越的奋斗史。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学校体育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实现了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立了法治化和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和不断超越的奋斗史。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学校体育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实现了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立了法治化和规范化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书写了助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业绩。但学校体育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集中反映在学校体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作用有限,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竞技化、统一化、单一化、刻板化等问题。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国学校体育应矢志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变革和价值重构;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坚决执行“四位一体”目标体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完善学校体育体制机制建设,破解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难题和桎梏;着力提高学校体育资源保障水平,夯实学校体育发展的物质和人才基础;深化学校体育课程和评价改革,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学校体育 立德树人 健康第一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德行养育:德育目标实现之根本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丽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50,共7页
当前我国德育存在严重口号化、形式化、功利化的现象,使得德育难见实效,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下滑之势。如何让德育落到实处,必须把"德行养育"作为德育的根本,把形式主义的品德教育转变为真正养育心灵的"德行"教育。具... 当前我国德育存在严重口号化、形式化、功利化的现象,使得德育难见实效,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下滑之势。如何让德育落到实处,必须把"德行养育"作为德育的根本,把形式主义的品德教育转变为真正养育心灵的"德行"教育。具体而言,政府要制定具体可施的德育目标和检查措施,学校要在学生的"德行"养成上下功夫,家长要成为孩子德行的表率。只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优良"德行"之人,德育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行养育 德育目标 德育环境
下载PDF
论老子之“德”及其现实意义
13
作者 赵玉玲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6-19,共4页
老子之"德"依"道"为存在依据,指具体事物从"道"所秉承的特性,自然无为是其内在本质,亦可引申为人的本性或品德。老子以"上善若水"和"上德若谷"为至"德"的表征。老子"... 老子之"德"依"道"为存在依据,指具体事物从"道"所秉承的特性,自然无为是其内在本质,亦可引申为人的本性或品德。老子以"上善若水"和"上德若谷"为至"德"的表征。老子"重积德",把俭啬作为"积德"的重要方式,以节俭作为治国修身的基本原则。老子之"德"所意指的无私品格和谦下之风以及以俭啬为积德之本的修德方式,在当今时代的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德” “道” 修德 积德
下载PDF
修身成德之学:先秦儒家“学”观念的起源及其思想演进
14
作者 霍艳云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学”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即已有之。传统之“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蕴含一定的实践意蕴,之后伦理道德意蕴越来越突出。从字源学的角度分析,“学”蕴含“觉”“效”“行”三重含义,对其疏解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先秦儒家“学”观念的核心要旨。... “学”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即已有之。传统之“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蕴含一定的实践意蕴,之后伦理道德意蕴越来越突出。从字源学的角度分析,“学”蕴含“觉”“效”“行”三重含义,对其疏解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先秦儒家“学”观念的核心要旨。前儒家时代学习内容由生活技能到伦理道德规范的演变,体现了学习践行活动由“野”到“文”的基本发展过程。以孔子为核心的先秦儒家批判地继承了西周所确立的礼乐制度,发掘了“学”所蕴藏的“德”之内核,为中国社会形成重“学”的风俗与习气奠定了基础,这一儒学传统也为后世儒家所继承。近现代学者则为儒家“学”的观念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突出了生活之学、境界之学、关怀之学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成德 向善
下载PDF
论军事训练与大学生德性养成
15
作者 刘光辉 李星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军事训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替代的,军事训练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开展对军事训练与大学生德性养成的探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军事训练 德性养成 大学生
下载PDF
传统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底蕴——以曲阜碑刻文献为视角
16
作者 路则权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孔子故里曲阜留下了众多碑刻文献,这些碑文记录了传统中国人连续不断的具有超越性价值的精神信仰。从历史角度考察这些碑文,我们不难发现,"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国人历史理论的出发点,是其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修德"是联... 孔子故里曲阜留下了众多碑刻文献,这些碑文记录了传统中国人连续不断的具有超越性价值的精神信仰。从历史角度考察这些碑文,我们不难发现,"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国人历史理论的出发点,是其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修德"是联系"天""人"关系的纽带,是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德"依靠"道统"传承与创新,是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天人合一 修德 道统
下载PDF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四个关键着力点
17
作者 徐彦平 陈娜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14期219-221,共3页
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紧紧围绕"为什么抓、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等根本性问题,找准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着力点,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 关键着力点
原文传递
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学科思政创新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白日霞 杨具田 +1 位作者 薛国梁 赵仁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00,共6页
学科思政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学科思政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集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科研思政、教师思政为一体的"大思政&qu... 学科思政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学科思政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集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科研思政、教师思政为一体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学科思政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推进学科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有效范式,是推进高等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新概念、新体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思政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新时代 高质量 教育体系
下载PDF
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点理解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就是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而言,就是要把文化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解决好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
原文传递
学校美育如何立德树人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澍 刘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学校美育是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实践中,学校美育立德树人面临以下实践困境:审美无利害论遮蔽美育的育人价值、美育学科的自我参照性导致美育内容零散、艺术技巧化导致美育途径去生活化。艺术自律论是造成这些... 学校美育是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实践中,学校美育立德树人面临以下实践困境:审美无利害论遮蔽美育的育人价值、美育学科的自我参照性导致美育内容零散、艺术技巧化导致美育途径去生活化。艺术自律论是造成这些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美育在理论上需要树立大美育观,发扬美育的教育性、系统性、生活化原则;在实践中需要以价值伦理引领学校美育全过程,建构多元整体美感的系统认知和生活化的学校美育实践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美育 立德树人 艺术自律论 以美育人 大美育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