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玉君 涂小金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0-82,共3页
正确理解对方的有声语言并不一定意味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体触语面部表情等等。而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如身势语 ,体触语 ,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几种跨... 正确理解对方的有声语言并不一定意味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体触语面部表情等等。而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如身势语 ,体触语 ,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几种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非言语行为 ,比较不同国家的异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跨文化交际 近体语 伴随语言 时间取向 身势语 手势 目光接触行为 体触行为
下载PDF
从旅行史料看中国历代行者对印度文化的认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明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9,158,共11页
自古以来,中印交流密切。从晋唐的求法高僧,到近代肩负使命的官员,乃至现代的学人与普通民众,国人赴印不绝于途,留下了大量的旅行史料。这些跨文化旅行的游记记录了国人对不同时期印度文化的认知,对深入理解印度文化沿革及其价值观的演... 自古以来,中印交流密切。从晋唐的求法高僧,到近代肩负使命的官员,乃至现代的学人与普通民众,国人赴印不绝于途,留下了大量的旅行史料。这些跨文化旅行的游记记录了国人对不同时期印度文化的认知,对深入理解印度文化沿革及其价值观的演变,无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史料 跨文化旅行 中印互鉴 文化认知
原文传递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e Understanding—Through Cross-Culture Study of the Word ‘Dragon’
3
作者 周玲 《海外英语》 2016年第9期213-215,共3页
This essay contribute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ross-culture understanding in connection with language.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promote cros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wit... This essay contribute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ross-culture understanding in connection with language.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promote cros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is essay also gives the example of the word‘dragon'to illustrate that the cross-cultur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will make u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mor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UAGE cross-culture understanding DRAGON
下载PDF
西方学术视野中的帝制中国法律文化图景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刘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17,共14页
西方学界对帝制中国法律的认识受到"现代主义"价值的影响,"现代主义"的中国法律史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关于帝制中国法律的社会基础的认识,认为帝制中国法律的社会基础是"东方社会",将帝制中国法律与西方... 西方学界对帝制中国法律的认识受到"现代主义"价值的影响,"现代主义"的中国法律史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关于帝制中国法律的社会基础的认识,认为帝制中国法律的社会基础是"东方社会",将帝制中国法律与西方法律对立,并注重批判帝制中国法律的"专制主义";二是关于帝制中国法律的制度功能认识,认为帝制中国法律的主要功能是社会秩序控制,同样将帝制中国法律与西方法律对立。"现代主义"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洞见与偏见并存。西方学界内部对"现代主义"中国法律史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其反思对于国内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有诸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理论 帝制中国 中国法律史 “东方社会” 跨文化理解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兼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艳红 《民族教育研究》 2004年第5期13-18,共6页
 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携带着"看不见的行李",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各种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碰撞。现代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不等于"跨文化教育",其实质是追求文化平等与...  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携带着"看不见的行李",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各种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碰撞。现代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不等于"跨文化教育",其实质是追求文化平等与社会民主的教育,是文化上的充分个性化的教育。由于基础教育的基本特性、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现实以及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重视多元文化教育,这也是回应世界教育改革大潮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多元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 文化差异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亚玲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6年第3期66-70,共5页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跨文化交际生活中,因为人们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了解,造成了交流的误会。本文就这些差异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通...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跨文化交际生活中,因为人们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了解,造成了交流的误会。本文就这些差异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论证了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背景 理解 文化差异
原文传递
关于跨文化研究中的理解与解释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宪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72,共9页
文学研究等人文学科的跨文化研究具有许多独特性,处于一系列复杂的交互性关系之中,解释冲突最为显著,因为他者文本的编码与跨文化语境中对文本的解码间存在一系列的不对称。本文作者强调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从"政治正确"到&qu... 文学研究等人文学科的跨文化研究具有许多独特性,处于一系列复杂的交互性关系之中,解释冲突最为显著,因为他者文本的编码与跨文化语境中对文本的解码间存在一系列的不对称。本文作者强调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从"政治正确"到"文化正确"是跨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它是建立在交互主体性原则之上的;第二,解释学的"视域融合"方法可转移到跨文化研究中来,形成从不同语境化到再(他者)语境化到语境融合的交互作用;第三,在意义和意味间的交互解释有助于实现他者文本的生产性,借以实现跨文化研究的协商性与建构性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人文学科 理解与解释 交互关系
原文传递
“对话的对话”与再思理解的可能性:跨文化传播的诠释之维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104,共9页
跨文化诠释学作为一种关涉理解的普遍性的理论丛系,为应对多元文化下人类的现实困境提供了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理解何以可能”与“对话何以展开”是开启本研究的问题意识,也是贯穿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发现,跨文化诠... 跨文化诠释学作为一种关涉理解的普遍性的理论丛系,为应对多元文化下人类的现实困境提供了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理解何以可能”与“对话何以展开”是开启本研究的问题意识,也是贯穿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发现,跨文化诠释学倡导的“对话的对话”是一种灵动的、属人的、具间性思维的对话哲学,这一架构赋予了跨文化传播中理解他者和发现自我的能力,也延展了对话的范畴基准与意义空间。在此基础上将全球语境下的“多级对话”应用于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来,尝试为不同文化与文明共处提供思路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诠释学 对话的对话 理解 文化间性
原文传递
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接受与聆听 被引量:4
9
作者 孙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7-101,共5页
跨文化的交流并不能直接便利地产生对双方及对世界的理解,交流不仅需要双方在对话中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需要在生存经验的相互交流中获得通向他者的超越。在跨文化交流中寻求双方的最佳理解已渐渐成为各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我们最终将... 跨文化的交流并不能直接便利地产生对双方及对世界的理解,交流不仅需要双方在对话中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需要在生存经验的相互交流中获得通向他者的超越。在跨文化交流中寻求双方的最佳理解已渐渐成为各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我们最终将在双方对话的"互动认识"中理解他者与自己,从而发现"唯一的人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交流 理解 接受 聆听
下载PDF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 Civilization in Peace Building
10
作者 PU Jingxin ZHENG Hongju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The Confucian emphasis on benevolence and empathy can be applied in conflict resolution processes.When parties in conflict embrace these values,it becomes easier to find common ground,compromise,and work towards peace... The Confucian emphasis on benevolence and empathy can be applied in conflict resolution processes.When parties in conflict embrace these values,it becomes easier to find common ground,compromise,and work towards peaceful solutions.Confucian civilization,with its emphasis on ethics,harmony,and diplomacy,offers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peace-building effort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By promoting virtuous leadership,fostering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and emphasizing ethical governance,Confucianism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global peace.Confucianism continues to exert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peace-building efforts.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 civilization in contributing to peace-building endeavors glob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an civilization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peace-building HARMONY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下载PDF
作为建构性的跨文化误读——以顾彬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毅青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7-145,共9页
从解释学来看,跨文化理解中的误读无可避免,如果不允许误读,那么也就扼杀了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本文对德国汉学家顾彬跨文化理解观分析入手,旨在提出这样的观点:从积极的立场看,误读可以被建构出正面的可能性。一方面误读是汉学对中国的... 从解释学来看,跨文化理解中的误读无可避免,如果不允许误读,那么也就扼杀了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本文对德国汉学家顾彬跨文化理解观分析入手,旨在提出这样的观点:从积极的立场看,误读可以被建构出正面的可能性。一方面误读是汉学对中国的意义,我们从他者的误读中发现中国可以拓展的意义空间;另一方面,对于西方人来说,对于中国的理解也是一个持续的永恒的过程,中国不可能被一劳永逸地理解,中国不能被固化为某种刻板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理解 误读 建构性 顾彬
下载PDF
文化调适和文明互鉴视野下的跨文化阐释--以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为例
12
作者 王晓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6-156,共11页
现代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互为他者与镜像的关系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异质性,尤其在对西方文学作品解读中,国内学界常存在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投射、附会于异文化的文本的现象,由此得出带有自我主观性意见的论断。对经典名作《了不起的盖... 现代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互为他者与镜像的关系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异质性,尤其在对西方文学作品解读中,国内学界常存在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投射、附会于异文化的文本的现象,由此得出带有自我主观性意见的论断。对经典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即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个案。这一作品常被国内学者认为是对“美国梦”的反思,对其虚幻性与欺骗性加以揭示;而国外学者则聚焦于作者对小说中呈现的当时社会道德沦落与“美国梦”无法实现的不满。而以历史化的原则深入解读小说情节和叙事策略,我们可发现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浮世绘的叙述,借“美国梦”在特定时期无法完满实现的现实,再次确证其价值;这是因为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我意识的展现,是对所谓“现代性观念”的自我确认。由于阐释者和创作者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迥异的价值观认同,国内外学界对于同一文本叙事产生了微妙、但具决定性意味的认知差异。跨文化文本阐释中的这种误区启示我们在解读不同文明文化的社会和时空语境中的文本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调适”,从而在“文明互鉴”的视野下坚持阐释的历史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研究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梦 现代性神话 历史化
原文传递
试析模拟联合国活动对世界公民培养的作用
13
作者 李珊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7,共4页
上世纪90年代,模拟联合国活动进入中国高校并逐步发展壮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如何培养具有内在核心素质和外在实践能力的世界公民,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在研究世界公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 上世纪90年代,模拟联合国活动进入中国高校并逐步发展壮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如何培养具有内在核心素质和外在实践能力的世界公民,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在研究世界公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实践,分析探讨了模拟联合国活动中进行的完整的理论训练和模拟外交实践,肯定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世界公民的培养上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联合国 世界公民 跨文化沟通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
下载PDF
艺术教育:创造力培养与跨文化理解
14
作者 刘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2-86,共5页
从创造力培养与跨文化理解两个方面来探讨艺术教育的功能 ,使我们认识到艺术教育在科技创新和全球化社会背景下对于培养人才具有的特殊意义 。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创造力 跨文化理解 科技进步
下载PDF
论跨文化理解困境类型——以中德文化行为比较为例
15
作者 王志强 《跨文化管理》 2013年第1期69-78,共10页
迄今为止的跨文化沟通理论建构都基于跨文化沟通的正面性,但是综观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交往和跨文化实践,人们不难看到,各种文化间存在着彼此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使在了解他我文化,并已具备文化认知前提和跨文化接受条件时,依然会... 迄今为止的跨文化沟通理论建构都基于跨文化沟通的正面性,但是综观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交往和跨文化实践,人们不难看到,各种文化间存在着彼此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使在了解他我文化,并已具备文化认知前提和跨文化接受条件时,依然会遇到问题和困境。本文从跨文化认知特性出发,以中德文化行为比较为例,对由此所形成的跨文化理解困境进行探讨,确定三大类型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认知特性 跨文化理解困境类型
原文传递
跨文化语境下隐喻的识解与认知图式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文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9-82,112,共5页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学术探讨我们都不可避免的碰到隐喻的表达方式。对英语语言中的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民族文化,发现英、汉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效果。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提出隐喻识解的...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学术探讨我们都不可避免的碰到隐喻的表达方式。对英语语言中的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民族文化,发现英、汉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效果。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提出隐喻识解的图式建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隐喻 隐喻的识解 认知图式
下载PDF
从文化语境内因谈日语特有的表达方式
17
作者 朱婷婷 刘莉 杨玉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28-432,共5页
以文化语境为切入点,总结了日本人的社会传统、价值认知、行为法则、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语境的特点,阐释了文化语境对日语特有表达方式形成的影响,旨在使日语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和驾驭这门语言,实现无障碍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日语 表达方式 跨文化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