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瓦斯预抽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建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8,共3页
为了解决煤层瓦斯抽放中遇到的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问题,提高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以新安矿1422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顺层平行不同钻孔间距下的瓦斯预抽试验,考察了钻孔瓦斯抽放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不同钻孔... 为了解决煤层瓦斯抽放中遇到的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问题,提高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以新安矿1422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顺层平行不同钻孔间距下的瓦斯预抽试验,考察了钻孔瓦斯抽放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不同钻孔间距下预抽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深孔抽放钻孔间距为1.5 m时,其抽放效果为钻孔抽放间距2.5 m的1.24倍。同时将新安矿本煤层由平行钻孔改为斜向钻孔相间布置后,钻孔瓦斯抽放浓度提高了0.32倍,取得了较好的瓦斯抽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顺层平行抽放钻孔 交叉钻孔 预抽
下载PDF
某矿13105工作面交叉钻孔预抽瓦斯的技术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宇 郑建国 +2 位作者 赵怀璞 游国强 金潮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9-201,共3页
为提高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本煤层钻孔预抽瓦斯效果,在某矿13105工作面进行了交叉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技术的试验应用,量化对比分析了平行钻孔和量化钻孔2种布孔方式下的瓦斯预抽量和预抽率。结果表明:与平行钻孔相比,交叉钻孔可将本煤层瓦... 为提高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本煤层钻孔预抽瓦斯效果,在某矿13105工作面进行了交叉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技术的试验应用,量化对比分析了平行钻孔和量化钻孔2种布孔方式下的瓦斯预抽量和预抽率。结果表明:与平行钻孔相比,交叉钻孔可将本煤层瓦斯预抽量提高0.5倍,预抽率提高10%左右,有效降低了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钻孔 高瓦斯低透煤层 预抽量 预抽率
下载PDF
回风巷迎向斜交钻孔抽放方法在大隆矿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志金 姜庆伟 张雷林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分析了大隆煤矿S11201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及采空区瓦斯分布情况,得出因受工作面采动卸压影响,下邻近层瓦斯大量涌向S11201工作面采空区,是造成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的主要原因。针对性提出"回风巷迎向斜交钻孔方法"抽采采空区裂... 分析了大隆煤矿S11201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及采空区瓦斯分布情况,得出因受工作面采动卸压影响,下邻近层瓦斯大量涌向S11201工作面采空区,是造成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的主要原因。针对性提出"回风巷迎向斜交钻孔方法"抽采采空区裂隙带卸压瓦斯,取得了理想的抽放效果,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瓦斯涌出 斜交钻孔 安全回采
下载PDF
突出厚煤层交叉钻孔强化抽放快速揭煤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贾书祥 徐守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42,共3页
为了在有严重突出危险的缓倾斜厚煤层——新安煤田二1煤层实现快速揭煤,采用了交叉钻孔、巷旁隔断截流钻孔瓦斯抽放措施,并结合导硐,研究了石门的快速安全揭煤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揭煤技术可以缩短突出危险厚煤层石门揭煤的工期。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石门揭煤 交叉钻孔 防突技术措施 瓦斯抽放
下载PDF
平顶山八矿高位巷道区域瓦斯治理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焦向东 段守德 杨威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131,共3页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突出矿井的主要工作之一,结合平煤股份八矿的实际条件,详细介绍了"高位巷道+穿层钻孔"的煤巷条带区域瓦斯治理技术及其防治效果,该技术实现了瓦斯动力灾害问题的有效防治,巷道掘进速度提高了近1倍左右...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突出矿井的主要工作之一,结合平煤股份八矿的实际条件,详细介绍了"高位巷道+穿层钻孔"的煤巷条带区域瓦斯治理技术及其防治效果,该技术实现了瓦斯动力灾害问题的有效防治,巷道掘进速度提高了近1倍左右,为同类矿井的瓦斯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区域瓦斯治理 高位巷道 穿层钻孔
下载PDF
钱家营矿瓦斯抽放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祥庆 王福生 郭立稳 《煤炭与化工》 CAS 2015年第7期112-114,共3页
对钱家营矿5、7煤层2871回采工作面、2876E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对比试验,得出现场试验结果,再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优化方法的实际效果。最终确定回采工作面采用打交叉钻孔代替顺平钻孔,掘进工作面... 对钱家营矿5、7煤层2871回采工作面、2876E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对比试验,得出现场试验结果,再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优化方法的实际效果。最终确定回采工作面采用打交叉钻孔代替顺平钻孔,掘进工作面采用打高密度、多角度钻孔代替以前打低密度、单一角度钻孔,快速抽放瓦斯代替低速抽放瓦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放 优化 交叉钻孔
下载PDF
高瓦斯极松软强突出煤层穿层钻孔防喷孔施工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二元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3-244,共2页
针对芦岭煤矿高瓦斯极松软强突出煤层中穿层钻孔施工存在问题,研究了穿层钻孔防喷孔工艺,通过采取"预抽卸压掩护,递进顺次施工"的工序,使用防喷孔装置、配套防喷抽采系统,采取孔内下筛管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喷孔强度、降低了喷... 针对芦岭煤矿高瓦斯极松软强突出煤层中穿层钻孔施工存在问题,研究了穿层钻孔防喷孔工艺,通过采取"预抽卸压掩护,递进顺次施工"的工序,使用防喷孔装置、配套防喷抽采系统,采取孔内下筛管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喷孔强度、降低了喷孔超限发生的概率,杜绝了滞后喷孔现象和喷孔伤人事故的发生,并提高了穿层钻孔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突出煤层 穿层钻孔 防喷孔
下载PDF
跨孔电磁波层析处理中阻尼系数的确定与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罗德建 高文利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152-156,8+7,共7页
代数重建技术ART(Algebra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是一种层析处理数学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图形简洁直观等优点,被应用于电磁波CT方法的数据处理中。但该处理方法易发散,结果难以控制,因此它的敛散性成为提高其应用的主要问题。这... 代数重建技术ART(Algebra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是一种层析处理数学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图形简洁直观等优点,被应用于电磁波CT方法的数据处理中。但该处理方法易发散,结果难以控制,因此它的敛散性成为提高其应用的主要问题。这里通过在ART算法中加入阻尼系数的做法保证了迭代的收敛,并对阻尼系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了探讨,成功地用于电磁波数据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CT法 代数重建技术 阻尼系数 层析
下载PDF
穿层钻孔有效排放半径测定新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蒋承林 王智立 李晓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7,91,共4页
为了快速测定穿层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提出了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确定安全临界瓦斯压力和含量,进而确定穿层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新方法。通过在泉水沟煤矿的现场实测,得到钻孔的安全临界瓦斯压力为0.63 MPa,安全临界瓦斯含量为5.99 m3... 为了快速测定穿层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提出了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确定安全临界瓦斯压力和含量,进而确定穿层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新方法。通过在泉水沟煤矿的现场实测,得到钻孔的安全临界瓦斯压力为0.63 MPa,安全临界瓦斯含量为5.99 m3/t,有效排放半径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瓦斯压力 穿层钻孔 有效排放半径
下载PDF
大透距电磁波CT法在电站坝基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德建 高文利 郝忠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157-161,7,共6页
电磁波CT法在勘查岩溶方面大有可为。在西南某电站坝基勘查中,使用最新型的JW-5Q型大功率电磁波仪器和新版的处理软件,运用跨孔电磁波CT技术,在深180m的岩层中使用高频(30MHz)实现98m的透距,分别在左坝肩和右坝肩中所探查的二对钻孔间,... 电磁波CT法在勘查岩溶方面大有可为。在西南某电站坝基勘查中,使用最新型的JW-5Q型大功率电磁波仪器和新版的处理软件,运用跨孔电磁波CT技术,在深180m的岩层中使用高频(30MHz)实现98m的透距,分别在左坝肩和右坝肩中所探查的二对钻孔间,清晰圈出岩溶的发育范围。所提交的资料已得到钻探、声波资料验证,为进一步施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 电磁波CT法 岩溶
下载PDF
潘三煤矿11-2煤穿层钻孔的优化布置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明云 秦汝祥 +3 位作者 戴广龙 胡祖祥 周亮 杨应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8,共14页
穿层钻孔的布置方式是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潘三煤矿11-2煤穿层钻孔布置方式对瓦斯抽采的影响,笔者以该矿2121(1)运顺瓦斯综合治理巷为工程研究对象,分析10×5,8×6和7×7穿层钻孔布置方式对瓦斯抽采的... 穿层钻孔的布置方式是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潘三煤矿11-2煤穿层钻孔布置方式对瓦斯抽采的影响,笔者以该矿2121(1)运顺瓦斯综合治理巷为工程研究对象,分析10×5,8×6和7×7穿层钻孔布置方式对瓦斯抽采的影响。基于对煤层瓦斯的一系列假设建立了煤层瓦斯气固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容积和牛顿迭代法对3种钻孔布置方式的瓦斯抽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这3种钻孔布置方式的钻孔施工工程量和单孔平均抽采瓦斯纯量进行了现场试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7×7与8×6布孔方式在相同抽采时间下留有空白带面积明显小于10×5,而且它们在消除空白带所需的时间上也少于10×5,由此看出10×5布孔方式最不利于消突;8×6钻孔布置所需钻孔施工工程量最少,而7×7钻孔工程量最多;7×7布孔方式的单孔平均抽采瓦斯纯量略高于8×6,而10×5布孔方式单孔平均抽采瓦斯纯量最低。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得出,采用8×6钻孔布置方式最优。该研究结果对煤矿井下穿层钻孔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层钻孔布置 数值模拟 空白带面积 抽采瓦斯纯量 钻孔工程量
下载PDF
跨孔电阻率法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反演
12
作者 李天成 牛滨华 +1 位作者 孙春岩 慕洪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共4页
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勘探中,常需要较大的勘探深度和较高的深部分辨能力,充分利用现有钻孔的井地或跨孔电阻率成像技术适应这种要求,但引起的视电阻率响应复杂,从而给资料的正确处理与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有必要通过正演数值模拟和... 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勘探中,常需要较大的勘探深度和较高的深部分辨能力,充分利用现有钻孔的井地或跨孔电阻率成像技术适应这种要求,但引起的视电阻率响应复杂,从而给资料的正确处理与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有必要通过正演数值模拟和反演相结合的手段,对理论模型井地或跨孔装置的响应异常规律进行研究。文章通过设计一个典型地质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2D跨孔电阻率法有限元正演计算,并将模拟的响应视电阻率作为反演的输入,结合平滑约束最小二乘反演,分析了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电阻率法 电阻率成像 有限元法 平滑约束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跨孔条件下椭球模型的视电阻率异常特征
13
作者 沙磊 蔡柏林 史小满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跨孔条件下,利用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孔区内外不同位置、不同产状的三维椭球体模型视电阻率异常。根据所得的典型数值模拟结果,借助视电阻率异常信息剖面图,对异常进行研究,总结了异常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认识了其... 在跨孔条件下,利用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孔区内外不同位置、不同产状的三维椭球体模型视电阻率异常。根据所得的典型数值模拟结果,借助视电阻率异常信息剖面图,对异常进行研究,总结了异常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认识了其他模型的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条件 椭球模型 视电阻率 异常特性
下载PDF
新集二矿210108工作面试采期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26期134-134,178,共2页
为探求淮南区域1煤层瓦斯治理技术,对新集二矿1煤层首采工作面采取了不同的瓦斯治理手段,通过分析比较工作面回采期间风排瓦斯、底板巷高负压抽采瓦斯、高抽巷抽采瓦斯、风机巷顺层孔抽采瓦斯以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瓦斯,初步得到用于新集二... 为探求淮南区域1煤层瓦斯治理技术,对新集二矿1煤层首采工作面采取了不同的瓦斯治理手段,通过分析比较工作面回采期间风排瓦斯、底板巷高负压抽采瓦斯、高抽巷抽采瓦斯、风机巷顺层孔抽采瓦斯以及采空区埋管抽采瓦斯,初步得到用于新集二矿1煤层瓦斯治理有效的技术手段,以为以后1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巷 底板穿层钻孔 顺层钻孔 高抽巷
下载PDF
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惺华 王玉玲 +1 位作者 刘跃华 黄史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1-89,共9页
与常规的二维和三维地震相比,并间地震资料处理具有不同的特点。鉴于井间地震通常采用三分量观测,直达纵波在X与y分量上强,X分量上弱;而直达横渡在X分量上强,在X与y分量上弱。所以在资料处理时,首先分离纵横渡,然后分别实施:①... 与常规的二维和三维地震相比,并间地震资料处理具有不同的特点。鉴于井间地震通常采用三分量观测,直达纵波在X与y分量上强,X分量上弱;而直达横渡在X分量上强,在X与y分量上弱。所以在资料处理时,首先分离纵横渡,然后分别实施:①利用初至波旅行时信息,通过层析及演,得到井间介质层速度空间分布剖面后对上行和下行的反射波进行类似于VSPCDP的专项处理,产生一个井间的反射波归位成像剖面。通过对实际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表明用目前所研究的处理方法、软件和流程,可以获得井间的高分辨率的层析成像图和反射成像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资料处理 层析 成像 反射成像
下载PDF
如何合理确定核岛地基动态杨氏模量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焯芬 李光煜 +1 位作者 章光 闵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7-215,共9页
核电站核岛地基在地震条件下的动杨氏模量及阻尼系数是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以往的方法是用多种静力和动力方法分别在室内和现场进行力学或地球物理方法测试,综合评定岩块和岩体的静动杨氏模量,但实际应用时,只选用钻孔弹模和跨孔法... 核电站核岛地基在地震条件下的动杨氏模量及阻尼系数是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以往的方法是用多种静力和动力方法分别在室内和现场进行力学或地球物理方法测试,综合评定岩块和岩体的静动杨氏模量,但实际应用时,只选用钻孔弹模和跨孔法两种试验数据,并用一种不恰当的内插法提出5~30Hz频率时的动杨氏模量。本文全面地分析了这种方法,提出只需合理布置和分析钻孔弹模试验,即可提供所需计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岛地基 杨氏模量 钻孔弹模 跨孔法 核电站
下载PDF
工程VSP与地震CT联合探测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永华 田宗勇 +2 位作者 喻振华 王玉贵 黄小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7-272,共6页
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SeismicProfile,简称VSP)和层析成像(ComputerizedTomography,简称CT)方法,不仅能够使用统一的数学方法描述(如射线理论),并且在其勘探实践活动中完全可融为一体而成为优化技术组合下的高分辨工程物探方法.特别是... 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SeismicProfile,简称VSP)和层析成像(ComputerizedTomography,简称CT)方法,不仅能够使用统一的数学方法描述(如射线理论),并且在其勘探实践活动中完全可融为一体而成为优化技术组合下的高分辨工程物探方法.特别是在井间地震CT数据采集现场施工中,充分利用VSP和井间CT数据采集方式的兼容性和优化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几乎可以不增加野外工作费用,就能够同时获取井间地震CT数据和施测孔的逆向VSP数据体.如井中排列多点激发,地面各接收点构成多偏移距逆向VSP道集,并可组成关于孔中各炮点的变偏移距逆向VSP道集.这种高分辨技术组合在近地表大中型岩土洞室工程测试环境中更易于实现.本文简述了工程VSP与地震CT数据一体化观测系统,介绍了联合速度反演初始模型的建立与成像处理流程,给出VSP和CT联合成像方法应用于三峡大坝工程物探检测中的一个实例简介,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偏移距逆向VSP 井间CT 一体化观测系统 初始速度模型 联合成像 岩土工程检测
下载PDF
突出煤层群多次采动对底板穿层钻孔瓦斯抽采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正凯 程志恒 +3 位作者 刘彦青 王宏冰 杨鹏 孙福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3,共8页
为揭示突出煤层群多次采动对底抽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效率的影响,利用Flac软件模拟分析沙曲二矿3、4、5号煤层下行开采过程中底抽巷顶板煤岩层卸压特征和围岩塑形区扩展特征,并现场实测钻孔瓦斯抽采效率。研究表明:3号煤层采动引起底抽... 为揭示突出煤层群多次采动对底抽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效率的影响,利用Flac软件模拟分析沙曲二矿3、4、5号煤层下行开采过程中底抽巷顶板煤岩层卸压特征和围岩塑形区扩展特征,并现场实测钻孔瓦斯抽采效率。研究表明:3号煤层采动引起底抽巷顶板煤岩层卸压程度达59%以上,卸压作用最为显著,对钻孔瓦斯抽采浓度与抽采纯量的提升幅度最大;随着采动叠加作用影响,卸压程度减小,提升幅度也减小;4号煤层开采期间底抽巷顶板围岩塑性区范围扩张达到3.1 m,超过钻孔封孔长度,钻孔瓦斯混量开始逐渐增大,随采动次数增加,顶板围岩塑性区范围进一步扩展,钻孔瓦斯混量呈现逐步增大趋势;多次采动作用下钻孔瓦斯抽采体积分数和抽采纯量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下行开采 穿层钻孔 卸压瓦斯 抽采效率
下载PDF
基于瓦斯流量法的瓦斯抽采半径确定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玉峰 许卫国 龚巍峥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7-139,共3页
在分析现有瓦斯抽采半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选用直接测定钻孔瓦斯抽采流量的方法,按照抽采目标确定抽采率进而确定不同抽采时间钻孔抽采半径。然后再测定离抽采钻孔不同距离的瓦斯含量,利用瓦斯含量对所测得瓦斯抽采半径进行验证。对于... 在分析现有瓦斯抽采半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选用直接测定钻孔瓦斯抽采流量的方法,按照抽采目标确定抽采率进而确定不同抽采时间钻孔抽采半径。然后再测定离抽采钻孔不同距离的瓦斯含量,利用瓦斯含量对所测得瓦斯抽采半径进行验证。对于卧龙湖煤矿8#煤层,瓦斯抽采半径随抽采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增大速度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一个。例如,抽采30 d时,瓦斯抽采半径为2.59 m;抽采90 d时,瓦斯抽采半径为3.37 m。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层钻孔 瓦斯抽采半径 瓦斯流量法 瓦斯含量
下载PDF
穿层钻孔与顺层钻孔抽采半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宏民 刘冠鹏 刘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了研究两种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朱集西煤矿11-2煤层为例,采用压力降低法测定了穿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采用SF6气体示踪现场实测结合COMSOL软件模拟的方法测试了同一煤层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试... 为了研究两种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朱集西煤矿11-2煤层为例,采用压力降低法测定了穿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采用SF6气体示踪现场实测结合COMSOL软件模拟的方法测试了同一煤层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煤层在13 k Pa抽采负压、抽采90 d的条件下,穿层钻孔和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分别为4.5 m和7.8 m,穿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明显小于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这对抽采设计中合理选择钻孔间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层钻孔 顺层钻孔 有效抽采半径 SF6示踪法 瓦斯抽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