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实证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宋英辉 郭云忠 +6 位作者 李哲 罗海敏 何挺 雷小政 向燕 王贞会 冯诏锋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2,共20页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案件处理方式,近年来出现于我国司法实践之中,并在许多地区进行了多元化探索。数据表明,在刑事和解的内容、适用的案件范围、主持者和参与者、和解成功案件的处理方式、需要的工作量和时间、影响成功与否...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案件处理方式,近年来出现于我国司法实践之中,并在许多地区进行了多元化探索。数据表明,在刑事和解的内容、适用的案件范围、主持者和参与者、和解成功案件的处理方式、需要的工作量和时间、影响成功与否的因素、相关配套制度和效果等方面,有些理论预设是成立的,有些则是不完全成立甚至是根本不成立的。历时两年多的实证研究,不仅检验了刑事和解的各项功能及对刑事和解的正当性基础提供了数据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宏观上揭示了我国刑事和解的现状,从而为解决刑事和解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索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可行性模式提供了认识上的基础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解 公诉 实证 调查 实验
原文传递
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孙峰华 魏晓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3,共4页
本文简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的历史 ,揭示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探讨了西方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论述了实证主义、激进地理学思想、科际整合理论、GIS的引入是目前犯罪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此外 ,还探讨了... 本文简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的历史 ,揭示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探讨了西方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论述了实证主义、激进地理学思想、科际整合理论、GIS的引入是目前犯罪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此外 ,还探讨了中国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最后 ,对 2 1世纪的犯罪地理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阐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的 12个热点课题 ,并指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地理学 研究 新进展 热点课题
下载PDF
比较法视野中的印证证明 被引量:33
3
作者 龙宗智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9,共26页
英美法因特定制度背景,长期存在单一证据定案法则,但证据印证即证据契合,仍为定案的基本要求。补强证据法则体现这一要求,而“一致性”审查,归纳逻辑以及图示法、概要法等证据构造分析方法的运用亦如此。证据间的“一致性”,系陪审团心... 英美法因特定制度背景,长期存在单一证据定案法则,但证据印证即证据契合,仍为定案的基本要求。补强证据法则体现这一要求,而“一致性”审查,归纳逻辑以及图示法、概要法等证据构造分析方法的运用亦如此。证据间的“一致性”,系陪审团心证成立最重要的因素。大陆法系并无单一证据定案传统,其现代刑事诉讼也更为青睐整体性证据判断模式。法定证据制度如剔除其机械、僵化的非理性因素,其客观主义倾向及证据契合要求,与印证证明模式有相通之处。大陆法系的自由心证制度虽摒弃机械印证,但因其与实质真实主义、判决理据释明以及趋向于整体主义的证据分析方法的联系,因此仍重证据契合。但整体主义与叙事法联系,则非印证分析思路,而原子主义与图示法、概要法的联系及归纳逻辑的运用,反而突出了证据契合与融贯分析的作用。荷兰法中“孤证不能定罪”的原则及其实践中的灵活性、德国法对证言矛盾的处理、欧洲人权法院对证言补强规则的适用等,均有研究和借鉴价值。比较研究确认了印证方法的普适性,但应注意类型化区分与精细化适用,包括学习运用证据分析的技术方法,注意诉讼条件对印证方法的制约,研究单一证据定案的条件与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法 印证证明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时间都去哪儿了——基层法院刑事法官工作时间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左卫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183,共10页
以法官工作时间分配为中心的实证研究显示,基层刑事法官的时间主要用于办案,而办案的时间主要耗费于大量的书面性工作,法官用于庭外活动、集体合议与讨论的时间有限,庭长确有相当长时间耗费于行政性的管理工作。这些发现与以往关于中国... 以法官工作时间分配为中心的实证研究显示,基层刑事法官的时间主要用于办案,而办案的时间主要耗费于大量的书面性工作,法官用于庭外活动、集体合议与讨论的时间有限,庭长确有相当长时间耗费于行政性的管理工作。这些发现与以往关于中国法官工作状态与工作内容的认识不尽一致,而有些发现则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学界关于中国刑事审判制度运行的判断。实证研究的一些发现为中国法院改革提供了若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官 工作时间 基层法院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诉讼运行状况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美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85,共12页
通过对1997年至2007年《中国法律年鉴》记载的数据以及中国东部某基层公安司法机关实际运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我国的刑事诉讼是一种"侦查决定型"刑事诉讼,侦查机关在侦查终结时所作的决定更... 通过对1997年至2007年《中国法律年鉴》记载的数据以及中国东部某基层公安司法机关实际运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我国的刑事诉讼是一种"侦查决定型"刑事诉讼,侦查机关在侦查终结时所作的决定更是关乎整个刑事案件诉讼结果的命运节点。据此,迄今为止进行的着重于审判程序改革的刑事诉讼改革进路值得反思,未来的刑事诉讼改革应当以解决侦查终结时侦查权的有效监督问题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侦查决定型 实证分析 《中国法律年鉴》
原文传递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景璐石 徐科 +2 位作者 冯军 蒋宪君 孟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9-1310,共2页
目的分析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犯罪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犯罪青少年进行团体施测,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作为对照。结... 目的分析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犯罪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犯罪青少年进行团体施测,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作为对照。结果犯罪青少年个性具有情绪性(N)分和精神质(P)分高、内外向(E)分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其心理健康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与其他7个因子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犯罪青少年个性情绪性(N)分、精神质(P)分2个维度与其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犯罪青少年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个性特征影响其的心理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犯罪青少年 对照研究 个性特征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中止犯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袁彬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10-15,39,共7页
由于各种原因,各国中止犯在立法方式、法律性质、成立要件及刑事责任方面差异甚大。我国有必要参照国外中止犯的相关立法与理论,采取中止犯与未遂犯混合规定方式并将预备中止犯非犯罪化,增设准中止犯,在采取必减免制的同时增加中止犯与... 由于各种原因,各国中止犯在立法方式、法律性质、成立要件及刑事责任方面差异甚大。我国有必要参照国外中止犯的相关立法与理论,采取中止犯与未遂犯混合规定方式并将预备中止犯非犯罪化,增设准中止犯,在采取必减免制的同时增加中止犯与既遂犯的转化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非犯罪化 既遂 立法方式 未遂犯 成立要件 法律性质 减免 国有 增加
下载PDF
刑事和解的适用成效、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兆鸣 罗俏兰 许惠玲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它具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省司法资源的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尚不能充分实现其承载的应有功能。基...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它具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省司法资源的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尚不能充分实现其承载的应有功能。基于对适用刑事和解处理刑事案件的实证研究,我国应当尽快完善刑事和解的立法规定,建立刑事和解适用所需的配套制度,以使其体现自身的合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实践效果 制约因素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中德刑事自诉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英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4-39,共6页
在刑事追诉制度上,中国和德国都采取的是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机制。尽管自诉制度只适用有限的刑事案件,但在追诉犯罪上却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比较法为视角,从自诉案件的范围、自诉的主体、自诉案件的诉讼程序等方面,对我国与德国的... 在刑事追诉制度上,中国和德国都采取的是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机制。尽管自诉制度只适用有限的刑事案件,但在追诉犯罪上却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比较法为视角,从自诉案件的范围、自诉的主体、自诉案件的诉讼程序等方面,对我国与德国的刑事自诉制度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初步的分析,指出德国的自诉制度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进而对完善我国的自诉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自诉制度 自诉案件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谣言刑事规制对比考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曦蕾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90,174,共11页
通过将谣言按照有无具体被害人的标准,分为两个类别,进而对兼顾法系、社会性质与地理位置因素的共22个法域下与谣言相关的全部刑事立法在该两个类别的框架下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大致反映出世界范围内谣言的刑事规制现状。同时,将该现状与... 通过将谣言按照有无具体被害人的标准,分为两个类别,进而对兼顾法系、社会性质与地理位置因素的共22个法域下与谣言相关的全部刑事立法在该两个类别的框架下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大致反映出世界范围内谣言的刑事规制现状。同时,将该现状与中国当前谣言刑事规制状况进行对比,进而得以映射出中国谣言刑事立法的完备与否,并可以找到我国在对公法人谣言与亵渎神明诽谤谣言问题上选择的非犯罪化进路之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刑事规制 比较研究 英美法系 非犯罪化
原文传递
从犯罪互动看刑罚立场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建军 《北大法律评论》 2003年第1期383-409,共27页
当人们说"刑罚是用来惩罚犯罪或罪犯的"时,似乎没什么错。但仔细分析,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关于刑罚立场的误解。本文将从犯罪形态的理论比较入手,说明犯罪互动对刑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出刑罚立场的中立性命题。一、修女与... 当人们说"刑罚是用来惩罚犯罪或罪犯的"时,似乎没什么错。但仔细分析,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关于刑罚立场的误解。本文将从犯罪形态的理论比较入手,说明犯罪互动对刑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出刑罚立场的中立性命题。一、修女与妓女为了弄清犯罪形态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让我们从一个古老的话题开始,这就是,强奸修女和强奸妓女是一样的犯罪吗?一说认为,这两个行为之间"同"大于"异",它们都是强行与女性发生性行为,都是暴力的滥用,尽管在这两个强奸中,一个对象是纯洁的修女,另一个对象是低俗的妓女。既然行为是一样的,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ME FORM criminal INTERACTION PENALTY STAND Empirical study
原文传递
中外刑法上的背信犯罪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飞艳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30-33,共4页
背信犯罪原是德日刑法中的一个概念。在我国的新刑法中 ,虽然没有设立普通背信罪 ,但却有特别的背信犯罪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国现行刑法对背信犯罪的规定是采用一种列举的方式。这样一种方式虽然有其弊端 ,但却有利于罪刑法定原... 背信犯罪原是德日刑法中的一个概念。在我国的新刑法中 ,虽然没有设立普通背信罪 ,但却有特别的背信犯罪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国现行刑法对背信犯罪的规定是采用一种列举的方式。这样一种方式虽然有其弊端 ,但却有利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彻底贯彻。不过 ,对于大量的发生在私营组织内部的相应背信行为 ,我国刑法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而显得无能为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信 背信犯罪 刑法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松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自从1979年刑法出台以来,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一直就是刑法理论研究的一大盲点。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对本罪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变得日愈重要。本文笔者拟从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三个要件出发对此作一分析... 自从1979年刑法出台以来,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一直就是刑法理论研究的一大盲点。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对本罪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变得日愈重要。本文笔者拟从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三个要件出发对此作一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少数民族 风俗习惯 犯罪构成
下载PDF
中外刑事赔偿归责原则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樨平 《河北法学》 200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世界上多数国家对司法裁决错误的赔偿 (冤狱赔偿 )采用无过失责任原则 ,而对非司法裁决错误的职务侵权赔偿采用过错或者违法原则。我国没有区分这二者的区别 ,采用的是以违法责任为主兼采无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要完善刑事赔偿归责... 世界上多数国家对司法裁决错误的赔偿 (冤狱赔偿 )采用无过失责任原则 ,而对非司法裁决错误的职务侵权赔偿采用过错或者违法原则。我国没有区分这二者的区别 ,采用的是以违法责任为主兼采无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要完善刑事赔偿归责原则 ,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责原则 刑事赔偿 司法裁决 违法原则 违法责任 无过失责任原则 职务侵权 世界 国家 借鉴
下载PDF
犯罪青少年情绪识别功能和情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景璐石 李翱伶 +4 位作者 张敏 徐涛 吴正君 吴燕 杨曦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究犯罪青少年与职高学生情绪识别功能、情商得分的差异,并对犯罪青少年情绪识别功能与情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情绪识别功能测验、情商测验对48例犯罪青少年和年龄、智商、性别上相匹配的46例职高... 目的探究犯罪青少年与职高学生情绪识别功能、情商得分的差异,并对犯罪青少年情绪识别功能与情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情绪识别功能测验、情商测验对48例犯罪青少年和年龄、智商、性别上相匹配的46例职高生施测。结果犯罪青少年组中性正确反应数目[(60.00±17.07)个]明显低于职高组[(66.12±5.45)个];两组情商总分[分别为(90.48±13.31)分和(90.76±19.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在压力管理维度上犯罪青少年组[(53.97±8.95)分]与职高组[(57.84±7.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表现在冲动控制方面[分别为[(24.97±4.98)分、(28.95±5.22)分,P〈O.01)];情商维度中的一般心境、压力管理、个体成分和情绪识别功能存在显著相关(r1=0.43,r2=0.36-0.38,r3=0.37,均P〈O.05)。结论犯罪青少年情绪识别功能有一定缺陷,特别是对中性情绪的判断容易出错;犯罪青少年在情商方面缺少冲动的控制能力,青少年的情绪识别功能和情商存在着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青少年 情绪识别功能 情商 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非法采伐普通木材运输刑事案件裁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静 杨红强 聂影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4-79,87,共7页
森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木材非法采伐是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法采伐的木材若在市场上交易,运输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运输明知是非法采伐木材的犯罪行为,更加应当受到关注。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非法采伐普通木材运... 森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木材非法采伐是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法采伐的木材若在市场上交易,运输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运输明知是非法采伐木材的犯罪行为,更加应当受到关注。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非法采伐普通木材运输刑事案件虽然在数量上有较大差异,但具有普遍性的特点。目前,非法采伐木材运输刑事案件一般采用并案方式审理,主要适用简易程序,定罪量刑并不统一。研究表明,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需要意识到运输环节在非法木材交易中的重要性、避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同时修改相关的司法解释作为审理非法采伐普通木材运输刑事案件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从而为林业法治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采伐 普通木材运输 刑事案件 实证分析
下载PDF
故意杀人罪中“手段残忍”情节认定及其对量刑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晏毓 杨钰涵 +2 位作者 刘思睿 段帅 黄钰苹 《湖湘法学评论》 2024年第3期5-22,共18页
虽然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手段残忍”在故意杀人罪量刑中的作用,但部分规范与司法解释间接提及了“手段残忍”可能导致从重或加重的量刑结果,且在故意杀人案件的裁判文书中,已发现“手段残忍”被运用在法官说理部分。如何结合刑法理... 虽然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手段残忍”在故意杀人罪量刑中的作用,但部分规范与司法解释间接提及了“手段残忍”可能导致从重或加重的量刑结果,且在故意杀人案件的裁判文书中,已发现“手段残忍”被运用在法官说理部分。如何结合刑法理论与实务,分析法官认定手段残忍的测量依据,并检验其在量刑中的作用,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本研究以2014—2019年17785份一审刑事判决书为数据基础,通过随机抽样3000份样本,应用多种编码策略,检验了故意杀人犯罪中哪些具体手段残忍情形影响了法官对“手段残忍”的认定,以及已认定的手段残忍与具体手段残忍情形对量刑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手段残忍”的认定上,六类具体情形都与法官认定手段残忍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量刑层面上,仅有多次侵害、侵害多部位、分尸或毁损尸体以及多被害人对刑期有显著影响;当考虑了法官认定的手段残忍后,多次侵害、多被害人和分尸或毁损尸体依旧具有显著增加刑期的作用。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者讨论了潜在的解释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杀人罪 手段残忍 量刑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运行情况评估论要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京平 李舸禛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作为现阶段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法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该政策内容的阐释或解析,偏重论理而忽视论证,对政策的贯彻情况和实施效果鲜有涉及;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分... 作为现阶段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法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该政策内容的阐释或解析,偏重论理而忽视论证,对政策的贯彻情况和实施效果鲜有涉及;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研究,对政策的研究进路较为单一。本文主张将指标体系引入宽严刑事政策的研究之中,通过对政策可评估性、评估目标、评估方法等内容的分析,对刑事政策的评估问题展开研究,以期通过方法论的改进使刑事政策的研究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指标体系 评估 定量研究
下载PDF
刑事司法公平正义感受的主观程序正义框架与测度——以2015-2023年全国调查数据为基础
19
作者 吴洪淇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7,共19页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国刑事司法公平正义理念的根本宗旨。主观程序正义研究为探究社会公众的公平正义感受,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在程序正义的核心要素和分析方法方面,则提供了重要借鉴。通过2...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国刑事司法公平正义理念的根本宗旨。主观程序正义研究为探究社会公众的公平正义感受,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在程序正义的核心要素和分析方法方面,则提供了重要借鉴。通过2015年至2023年全国范围内七次调查数据,可以展示我国社会公众刑事司法公平正义感受的基本样态,在此基础上能够总结出我国社会公众刑事司法公平正义感受的变迁格局。整体上说,我国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公平正义的评价趋于上升,但不同维度之间也呈现出差异化的变迁态势。从法律职业的内外差别看,法律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公平正义的感受呈现显著分化。从涉诉受访者与非涉诉受访者的不同视角看,刑事司法公平正义感受呈现出相对更优、基本持平、相对更差三重关系样态。从受访者的背景看,受访者对刑事司法公平正义的感受会随着性别、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地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样态。刑事司法体制与诉讼制度改革必须以刑事司法公平正义感受的差异化格局为基础,在未来的改革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 公平正义 主观程序正义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比较视野下的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小育 《行政与法》 2008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随着被害人学及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刑事被害诉讼权利的保障。尽管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将刑事被害人提升至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赋予了多项诉讼权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因此,... 随着被害人学及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刑事被害诉讼权利的保障。尽管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将刑事被害人提升至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赋予了多项诉讼权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因此,通过对域外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进行比较研究,吸取其精华,将会推动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立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诉讼权利保障 比较研究 立法思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