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楠 夏禾 +1 位作者 郭薇薇 夏超逸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8,共8页
用多刚体结构模拟车辆,空间梁单元模拟桥梁,轮轨密贴假定和蠕滑理论处理轮轨间作用力,以快速谱分析法模拟风速场,对桥梁子系统施加静风力和抖振风力,对车辆子系统施加稳态风力,采用实测桥梁3分力系数,建立风-车-桥耦合动力系统... 用多刚体结构模拟车辆,空间梁单元模拟桥梁,轮轨密贴假定和蠕滑理论处理轮轨间作用力,以快速谱分析法模拟风速场,对桥梁子系统施加静风力和抖振风力,对车辆子系统施加稳态风力,采用实测桥梁3分力系数,建立风-车-桥耦合动力系统。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6跨连续钢桁拱为例,进行0~40m·s^-1风速下风一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系统的动力响应随桥面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其横向响应对风荷载的敏感程度大于竖向响应;桥面平均风速不超过15m·s^-1时,高速列车可以设计速度安全通行桥梁;风速在15-20m·s^-1时,安全通过桥梁的车速不应超过240km·h^-1;风速在20-25m·s^-1时,车速不应超过180km·h^-1;风速在25-30m·s^-1时,车速不应超过160km·h^-1;风速超过30m·s^-1时,不能保证列车安全通过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钢桁拱 风荷载 车桥耦合 振动分析 高速铁路
下载PDF
考虑结构柔性的行星轮系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魏静 张爱强 +1 位作者 秦大同 舒锐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传统集中质量法精度不高和大规模有限元模型计算量大、后处理困难的问题,在轴系单元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行星轮系耦合振动分析建模方法。根据行星轮系结构特点,将行星轮系中各种构件分为简单轴系单元、行星架轴系单元及齿圈轴系单... 针对传统集中质量法精度不高和大规模有限元模型计算量大、后处理困难的问题,在轴系单元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行星轮系耦合振动分析建模方法。根据行星轮系结构特点,将行星轮系中各种构件分为简单轴系单元、行星架轴系单元及齿圈轴系单元等轴系模型,建立不同类型的行星轮系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结构柔性后,在低速阶段动态啮合力偏差与集中质量法求解结果基本相同,但随着转速增加,动态啮合力偏差与系统各阶共振频率均略有降低;而同一转速下,动态啮合力偏差随着齿圈厚度增大逐渐增加,但其变化量呈逐渐减小趋势。在所有结构中,轴的柔性化对振动影响最大,而行星架柔性对振动影响最小;各级齿轮副啮频相互耦合共同成为系统激励频率,而高速级啮频为最主要激励频率;振动能量不仅沿功率流方向传递,同样也会逆功率流方向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柔性 行星轮系 耦合振动特性 动态啮合力
下载PDF
空间柔性闭链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振动仿真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青云 赵新华 +1 位作者 刘凉 戴腾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1-409,共9页
空间闭链机器人的柔性连杆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对系统振动效应具有重要影响。为准确分析柔性连杆对空间柔性闭链机器人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柔性构件进行离散,基于浮动坐标系法描述构件位移场,最后通过Lagrange... 空间闭链机器人的柔性连杆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对系统振动效应具有重要影响。为准确分析柔性连杆对空间柔性闭链机器人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柔性构件进行离散,基于浮动坐标系法描述构件位移场,最后通过Lagrange方程建立空间刚柔耦合闭链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振动方程,并分析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函数。基于同等参数,利用ADAMS/Vibration模块建立了空间刚柔耦合闭链机器人的自激振动仿真模型,研究系统固有频率和对应模态的变化,以及不同激振力作用下的频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动平台运动轨迹基本一致,并且理论模型与振动仿真模型的固有频率也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振动仿真模型建立的正确性。随着激振力幅值的增大,系统响应增强。同一激振频率动平台质心处Y方向响应最大,X方向次之,Z方向最小。其中,系统第11、12阶模态对应的系统变形量最大,对应的激振频率为40~6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柔性闭链机器人 刚柔耦合 振动分析 频率响应 动力学
下载PDF
双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玲莉 陈雨蒙 +1 位作者 李学军 张宏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50-1356,共7页
针对双转子系统不对中普遍存在,影响系统振动特性的问题,对内转子含有联轴器不对中的双转子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及振动分析。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为对象,通过施加不对中引发的附加载荷,建立双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动力学有限元... 针对双转子系统不对中普遍存在,影响系统振动特性的问题,对内转子含有联轴器不对中的双转子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及振动分析。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为对象,通过施加不对中引发的附加载荷,建立双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特定工况下转子系统随不对中量增加,内外转子振动的频谱特征及轴心轨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转子联轴器不对中振动特性可通过中介轴承传递到外转子,外转子支撑位置及中介轴承对应位置均可监测到内转子联轴器不对中振动响应;一倍频对联轴器不对中故障不敏感,二倍频幅值随联轴器不对中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距离联轴器越近的支撑位置的不对中响应越敏感;轴心轨迹随联轴器不对中量的增加由"椭圆"形变为"内八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系统 有限元模型 联轴器不对中 振动分析 轴心轨迹
下载PDF
高转速悬式水轮发电机上机架振动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袁晓明 马磊 +2 位作者 吴鹏 李志和 张立杰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以悬式水轮发电机的支撑部件上机架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水轮发电机上机架、定子和转子的耦合模型,对耦合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了耦合模型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各种激励频率下的振动双幅值。根据灵敏度... 以悬式水轮发电机的支撑部件上机架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水轮发电机上机架、定子和转子的耦合模型,对耦合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了耦合模型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各种激励频率下的振动双幅值。根据灵敏度分析原理和拉丁超立方实验优化设计方法,总结出上机架筋板厚度和千斤顶刚度对上机架振动双幅值的影响规律,找出了合理的设计参数使上机架振动双幅值满足国标要求,且上机架的固有频率远离工作转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式水轮发电机 上机架 耦合模型 振动分析 拉丁起立方
原文传递
多转子系统振动分析的子结构耦合矩阵法 被引量:6
6
作者 范叶森 王三民 +1 位作者 杨振 刘海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3-628,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转子耦合系统振动分析的建模方法.将耦合的多转子系统在耦合处分开,把耦合力作为单转子系统上的外力,利用集总参数法和节点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通式建立单转子系统的振动方程.通过分析耦合部件作用在耦合节点上的力,得...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转子耦合系统振动分析的建模方法.将耦合的多转子系统在耦合处分开,把耦合力作为单转子系统上的外力,利用集总参数法和节点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通式建立单转子系统的振动方程.通过分析耦合部件作用在耦合节点上的力,得到了多转子系统耦合部件的耦合矩阵;利用耦合矩阵将单转子系统振动微分方程耦合在一起,建立了整个多转子系统的振动方程.通过分析多转子系统的振动方程,解出了多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临界转速、幅频响应曲线、涡动轨迹等.通过两个算例,证实了多转子系统振动分析的子结构耦合矩阵法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转子系统 振动耦合 子结构耦合矩阵法 振动微分方程 振动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多场耦合的变压器偏磁振动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潘峰 孙晨宇 +2 位作者 王燕 张晨阳 刘行谋 《供用电》 2021年第3期66-71,共6页
变压器受偏磁影响时振动异常剧烈,基于变压器电磁力场耦合方式,采用有限元仿真与振动测试技术深入研究了变压器铁芯和绕组的偏磁振动特性。首先对变压器铁芯和绕组的电磁场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建立直流偏磁条件下的振动模型。然后将推导... 变压器受偏磁影响时振动异常剧烈,基于变压器电磁力场耦合方式,采用有限元仿真与振动测试技术深入研究了变压器铁芯和绕组的偏磁振动特性。首先对变压器铁芯和绕组的电磁场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建立直流偏磁条件下的振动模型。然后将推导的数学模型应用到变压器振动分析的多场耦合建模中,以一次侧电压变量作为激励,仿真分析不同直流偏磁铁芯、绕组的机械响应情况。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变压器偏磁振动的多场耦合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变压器 多场耦合 振动分析 电磁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刚柔耦合机器人仿真及振动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朱龙英 陆宝发 +2 位作者 成磊 郑帅 赫建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在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设计中,为避免产生定位误差和振动,其结构一般设计成刚性.但在精度、速度要求较高的作业场合,由于材料自重和外界干扰等因素,系统容易发生变形和振动,而这种变形和振动对精度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把模型的部分构... 在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设计中,为避免产生定位误差和振动,其结构一般设计成刚性.但在精度、速度要求较高的作业场合,由于材料自重和外界干扰等因素,系统容易发生变形和振动,而这种变形和振动对精度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把模型的部分构件做成柔性体,来研究工作轨迹及振动情况.运用Pro/E软件建立机器人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创建柔性体,并在ADAMS软件中建立刚柔耦合模型.设定一具体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仿真过程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所得结论为机器人的优化及振动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刚柔耦合 ADAMS仿真 振动分析
下载PDF
基于ADAMS/Vibration的立式辊磨机粉磨装置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玉宝 毛海东 《煤矿机械》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针对立式辊磨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振动现象,联合ADAMS/View与ANSYS建立立式辊磨机的刚柔耦合模型,导入ADAMS/Vibration创建立式辊磨机的振动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强迫振动分析,得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模态主振型及频率响... 针对立式辊磨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振动现象,联合ADAMS/View与ANSYS建立立式辊磨机的刚柔耦合模型,导入ADAMS/Vibration创建立式辊磨机的振动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强迫振动分析,得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模态主振型及频率响应曲线,为其结构优化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辊磨机 ADAMS/vibration 刚柔耦合 振动分析
下载PDF
正弦扫频试验振动台与负载界面力获取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忠 张正平 +2 位作者 李海波 任方 韩丽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62,共5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加速度控制的振动试验中极易出现的"过试验"现象,结合振动台结构动力学和电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振动台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获得了振动台输入电流、电压与界面力的映射关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给出的界面力... 针对传统的基于加速度控制的振动试验中极易出现的"过试验"现象,结合振动台结构动力学和电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振动台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获得了振动台输入电流、电压与界面力的映射关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给出的界面力结果与直接测力结果吻合较好,精度满足工程要求。界面力获取方法实施较为方便,与传统振动试验相比,无需改变界面条件,可作为力测量设备直接测力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机电耦合模型 界面力 正弦扫频振动试验 力限
下载PDF
提速线路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晓燕 刘朝阳 刘林芽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3年第1期57-63,共7页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列车经过错牙和路桥过渡段时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为既有线提速和新线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 线路 有限元法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 向振动分析模型 有线提速 新线建设
下载PDF
施加机械应力条件下硅钢片磁特性测量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沙瑞 祝丽花 +2 位作者 韩天衡 张会燕 张欣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51-55,共5页
磁化曲线和磁致伸缩曲线是反映铁心磁特性的重要曲线,为准确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磁特性,文中采用符合IEC标准的测量装置在正弦激励不同机械应力下,进行磁化和磁致伸缩数据测量。测得硅钢片在应力条件下磁化特性与正弦激励时相比变化不大,... 磁化曲线和磁致伸缩曲线是反映铁心磁特性的重要曲线,为准确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磁特性,文中采用符合IEC标准的测量装置在正弦激励不同机械应力下,进行磁化和磁致伸缩数据测量。测得硅钢片在应力条件下磁化特性与正弦激励时相比变化不大,而磁致伸缩特性较磁化特性更为敏感。结果表明,硅钢片在激磁方向受机械应力时,其磁致伸缩应变会减小。试验曲线通过单值提取和插值处理,作为多物理场振动分析的数据基础。基于机械应力条件下的磁特性数据,考虑磁场与结构力场间耦合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求解铁心的应力分布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 机械应力 多物理场仿真 电磁耦合 振动分析
下载PDF
MW级风力发电机整机气-弹-控耦合联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静 颜益峰 +2 位作者 黄伟 李成武 秦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8-608,共11页
以某型号MW级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Aerodyn接口实时计算空气动力载荷,用Matlab/Simulink建立整机变桨控制数学模型。并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基于GL 2010规范在充分考虑各零部件的柔性、齿轮啮合的时变刚度及轴承刚度... 以某型号MW级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Aerodyn接口实时计算空气动力载荷,用Matlab/Simulink建立整机变桨控制数学模型。并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基于GL 2010规范在充分考虑各零部件的柔性、齿轮啮合的时变刚度及轴承刚度等因素下建立整机动力学模型。最终实现整机气-弹-控耦合联合仿真分析。该方法可较好地模拟风力机的耦合振动特性和变桨控制过程中风力机性能,为风力机振动特性和控制进行了一次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整机多柔体建模 气-弹-控耦合联合仿真 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变桨控制
下载PDF
充液管道中弯头流固耦合振动分析数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永恒 钟易成 +1 位作者 田野 邓君湘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9年第3期120-124,共5页
基于特征线14方程模型,对充液管路系统中弯头处的流固耦合进行了建模研究,得出了弯头处的平衡方程,通过C++软件开发管道流固耦合时域响应计算程序,结合文献算例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研究了弯头对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特征线14方程模型,对充液管路系统中弯头处的流固耦合进行了建模研究,得出了弯头处的平衡方程,通过C++软件开发管道流固耦合时域响应计算程序,结合文献算例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研究了弯头对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直管相比,弯接头的存在能够降低流固耦合作用中流体压力和管道所受轴向应力脉动的峰值;弯头角度为90°时,弯头处流体压力脉动以及管道轴向应力脉动的峰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流固耦合 振动分析 数学建模 弯头
下载PDF
受电弓混合建模与弓网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群 杨俭 +1 位作者 宋瑞刚 袁天辰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接触网、受电弓、列车行驶工况复杂多变,弓网耦合方程建立不全面,基于受电弓参数的弓网耦合振动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将弓头柔性的理论建模建模与传统受电弓线性模型的实验建模结合,并将气动抬升力和车体振动模拟进弓网的非线性耦合模... 接触网、受电弓、列车行驶工况复杂多变,弓网耦合方程建立不全面,基于受电弓参数的弓网耦合振动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将弓头柔性的理论建模建模与传统受电弓线性模型的实验建模结合,并将气动抬升力和车体振动模拟进弓网的非线性耦合模型。利用Newmark-β法求解响应后,基于受流质量性能判断指标,分析受电弓参数以及改进前后的弓网耦合模型在列车不同行驶速度下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低速行驶时,模型改进前后的接触力仿真结果差异很小;列车高速行驶时,两者差异增大,非线性不容忽视。此外,仿真得出M_(1),M_(2),K_(2),C_(1)是影响接触网系统与受电弓系统合理匹配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耦合 非线性 振动分析 受电弓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的某弹药供输机构振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灿 钱林方 +1 位作者 石海军 陈光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刚柔耦合的方法,建立了某弹药供输机构在接弹接药、带载回转、输弹输药和空载回转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冲击载荷、考虑弹丸卡膛一致性后不同输弹输药速度下系统的动态响应,得到了不同射角下该弹药供输机构振动响应变... 采用刚柔耦合的方法,建立了某弹药供输机构在接弹接药、带载回转、输弹输药和空载回转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冲击载荷、考虑弹丸卡膛一致性后不同输弹输药速度下系统的动态响应,得到了不同射角下该弹药供输机构振动响应变化规律,为弹药供输机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供输机构 刚柔耦合 振动分析 参数化
下载PDF
船舶推进轴系不平衡-碰摩耦合故障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锴 明廷锋 钱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针对不平衡-碰摩耦合故障引发轴系振动的问题,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法进行理论与仿真研究。首先在螺旋桨推进轴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耦合故障作用下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然后利用SolidWorks、Adams建立螺旋桨推进轴系试验台刚柔... 针对不平衡-碰摩耦合故障引发轴系振动的问题,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法进行理论与仿真研究。首先在螺旋桨推进轴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耦合故障作用下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然后利用SolidWorks、Adams建立螺旋桨推进轴系试验台刚柔混合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最后分析耦合故障作用下轴系的振动特性。仿真研究表明:不平衡-碰摩耦合故障的发生,会使得轴系的振动变得更加复杂,特征频率出现了大量的高倍转频;转速越高,出现高倍转频的现象越明显,振动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推进轴系 碰摩 耦合故障 振动分析
下载PDF
阻尼缓冲稳心式纺丝电锭离心机的模态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豪杰 段朋 李玉龙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7年第5期5-8,共4页
为了分析整个电锭离心机的振动特性,获得振动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应用刚柔耦合方式对电锭离心机进行振动分析。通过Inventor软件建立电锭离心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Solid186和3Dmass21分别对电锭离心机中的柔... 为了分析整个电锭离心机的振动特性,获得振动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应用刚柔耦合方式对电锭离心机进行振动分析。通过Inventor软件建立电锭离心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Solid186和3Dmass21分别对电锭离心机中的柔体零件和刚性区域的关键点进行网格划分,生成柔性体的模态中性文件。利用Adams的约束库对其进行约束连接,并将在ANSYS中生成的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中相应的零件,建立起刚柔耦合的振动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电锭离心机的模态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获得其振型的影响因素,为电锭离心机的改进设计和动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锭离心机 刚柔耦合 有限元 振动分析 阻尼减震 固有频率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船舶系统制造商筛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健兵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08-210,共3页
针对传统制造商筛选方法筛选匹配度低的问题,对基于云模型的船舶系统制造商筛选方法进行研究。利用云模型的强大计算能力,对影响制造商评价指标的因素进行分级,构建系统制造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网络层次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主要... 针对传统制造商筛选方法筛选匹配度低的问题,对基于云模型的船舶系统制造商筛选方法进行研究。利用云模型的强大计算能力,对影响制造商评价指标的因素进行分级,构建系统制造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网络层次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主要和次要权重。对评价指标的主要和次要权重根据组合系数进行权重组合,计算得到多指标综合测度后,将处于置信区间的多指标综合测度从高到低排序,识别对应最高多指标综合测度的制造商,完成筛选。通过与传统筛选方法的对比实验,验证设计的基于云模型的下船舶系统制造商筛选方法筛选结果匹配度更高,更适合用于制造商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船舶系统 制造商筛选
下载PDF
船舶机电设备耦合扭振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新顺 张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9,共3页
针对传统的分析方法不能完整全面分析船舶机电设备耦合扭振,提出新的船舶机电设备耦合扭振分析方法。使用CCD和激光测量相结合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测量采集机电设备的耦合扭振信号。机电设备的耦合扭振信号经过过滤器处理后,根据Newmark... 针对传统的分析方法不能完整全面分析船舶机电设备耦合扭振,提出新的船舶机电设备耦合扭振分析方法。使用CCD和激光测量相结合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测量采集机电设备的耦合扭振信号。机电设备的耦合扭振信号经过过滤器处理后,根据Newmark理论进行计算,得到机电设备发生耦合扭振时的各项变量。编写Labview和Matlab软件程序,结合变量参数得到机电设备耦合扭振的频谱图。分析频谱图,机电设备正常运行时,机电设备工作信号频谱幅值较高,当发生耦合扭振时,信号幅值急剧下降后,随着耦合扭振程度加剧,即随着共振频率增加,幅值逐渐上升。当机电设备的共振频率达到频谱临界点时,机电设备会因为耦合扭振产生的强大共振而发生故障。设计与频域扫描分析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船舶机电设备耦合扭振分析方法,更能全面的分析机电设备的各部位耦合扭振,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机电设备 耦合 扭振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