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煅烧条件对共沉淀法合成ZnZr_4(PO_4)_6粉体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吴铭敏 王淑梅 周竹发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8年第5期21-2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磷酸锆锌(α-ZnZr_4(PO_4))粉体,探讨了磷酸锆锌粉体合成机理,研究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等煅烧条件对粉体合成的影响,并用TG-DTA、FT-IR、XRD、TEM等方法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前驱体在900~950℃煅烧2h可以获得平均粒径...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磷酸锆锌(α-ZnZr_4(PO_4))粉体,探讨了磷酸锆锌粉体合成机理,研究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等煅烧条件对粉体合成的影响,并用TG-DTA、FT-IR、XRD、TEM等方法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前驱体在900~950℃煅烧2h可以获得平均粒径200nm、结晶完全的α-ZnZr4(PO4)6粉体,采用此粉体制备的陶瓷材料1200℃时热膨胀系数为-2.0×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煅烧温度 热膨胀
下载PDF
磷酸锆锌粉体的合成工艺研究
2
作者 府晓燕 吴铭敏 +1 位作者 王淑梅 周竹发 《江苏陶瓷》 CAS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磷酸锆锌(ZnZr4(PO4)6,ZrPZn)陶瓷粉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对粉体合成的影响,采用TG-DTA,IR,XRD和TEM测试方法对合成粉体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在900~950℃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5nm的磷酸锆锌(ZrPZn)粉体。
关键词 磷酸锆锌粉体 共沉淀法 合成温度
下载PDF
纳米钛酸锶钡粉体制备及其对水中Cd^(2+)吸附行为 被引量:20
3
作者 苏会东 张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92-2896,共5页
采用草酸盐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草酸氧钛锶钡前驱体,通过905℃高温煅烧,制得了高纯纳米钛酸锶钡,并利用SEM、TEM、FT-IR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该粉体应用于水中重金属镉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钛酸锶钡粉体为球形,钙钛矿结构... 采用草酸盐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草酸氧钛锶钡前驱体,通过905℃高温煅烧,制得了高纯纳米钛酸锶钡,并利用SEM、TEM、FT-IR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该粉体应用于水中重金属镉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钛酸锶钡粉体为球形,钙钛矿结构,平均粒径为36nm.对水中的镉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量与介质的pH值有密切关系,吸附动力学符合Langmuir和Bangham速率方程所描述的规律;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行为是自发的、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盐共沉淀法 纳米钛酸锶钡粉体 镉离子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溶剂沉积法制备联苯双酯共沉淀物及其性能考察
4
作者 孙淑英 吕敏 +1 位作者 潘宏程 赫春英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239-243,249,共6页
本文采用溶剂沉积法制备了联苯双酯-PVP-增量物(buking substance)的共沉淀物。DTA分析表明,联苯双酯以非晶态存在于共沉淀物中。体外溶出实验指出,实验所用不同比例的PVP对溶出速度无明显影响(P>0.05),但溶剂不同,其共沉淀物的溶出... 本文采用溶剂沉积法制备了联苯双酯-PVP-增量物(buking substance)的共沉淀物。DTA分析表明,联苯双酯以非晶态存在于共沉淀物中。体外溶出实验指出,实验所用不同比例的PVP对溶出速度无明显影响(P>0.05),但溶剂不同,其共沉淀物的溶出速度有显著差异(P<0.05),共沉淀物溶出速度较纯药提高5倍。对由CCl_4引起小鼠SGPT升高的抑制作用,共沉淀物用量不到纯药的1/6,其抑制作用还显著地大于纯药(P<0.01).稳定性实验结果可见,本品具有较好的抗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双酯 共沉淀物 溶剂沉积法
下载PDF
Mg-Fe-LDH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阴离子交换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苏延磊 侯万国 +2 位作者 孙德军 刘尚营 张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铁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Fe-LDHs)纳米颗粒,考察了粒子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阴离子交换容量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在所...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铁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Fe-LDHs)纳米颗粒,考察了粒子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阴离子交换容量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在所研究的原料配比范围内,产品中n(Mg)∶n(Fe)在2∶1~4∶1范围内,产品具有水滑石层状六方晶系结构.随n(Mg)∶n(Fe)从2∶1增大到4∶1,粒径增大(从37.9nm增大到61.2nm),六方晶格参数a降低(变化范围为0.317~0.310nm),而六方晶格参数c增大(变化范围为2.380~2.412nm),层间距增大(从0.793nm增大到0.804nm),阴离子交换容量增大(从0.52mmol/g增大到1.28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型 LDHS 纳米 层状双氢氧化物 阴离子交换剂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合成CoFe_2O_4纳米颗粒及其磁性能 被引量:25
6
作者 邵海成 戴红莲 +2 位作者 黄健 黄福龙 李世普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9-962,共4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磁性CoFe2O4纳米颗粒,并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对合成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的形貌,测量了样品的颗粒粒径并对其磁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颗粒长大。经100℃热处理后的颗... 用共沉淀法合成磁性CoFe2O4纳米颗粒,并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对合成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的形貌,测量了样品的颗粒粒径并对其磁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颗粒长大。经100℃热处理后的颗粒粒径为10-12nm。经700℃热处理后的颗粒尺寸增大为10-40nm。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也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铁氧体纳米颗粒 共沉淀 磁性能 磁滞回线
下载PDF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永 张延武 +2 位作者 朱艳青 刘金盾 方文骥 《河南化工》 CAS 2007年第12期9-12,共4页
水滑石类化合物属于人工合成的层状纳米材料,其层间阴离子具有可交换性,且晶粒尺寸通过制备工艺的可调控,广泛应用于催化、环保、材料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近期国内外水滑石类化合物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滑石 共沉淀 水热合成 离子交换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陶瓷粉体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田玉明 黄平 刘明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介绍了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陶瓷粉体原理 ,分析了微粒子晶核的形成与长大过程 ;报道了采用共沉淀法制备 PZT压电陶瓷粉体的工艺流程及一些阶段性成果 .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陶瓷粉体 纳米粒子 微粒子晶核 超微粉体材料 PZT压电陶瓷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丽波 徐国林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53-56,共4页
采用浸渍法和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含 Ni量不同的 Ni/Zr O2 催化剂 ,研究了它们在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共沉淀法制备的高 Ni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在较温和的条件 ( T=5 73K,P=0 .1 MPa,GHSV=1 2 0 0 0 h- 1)下 ... 采用浸渍法和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含 Ni量不同的 Ni/Zr O2 催化剂 ,研究了它们在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共沉淀法制备的高 Ni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在较温和的条件 ( T=5 73K,P=0 .1 MPa,GHSV=1 2 0 0 0 h- 1)下 ,CO2 的转化率达 99.7% ,CH4 的选择性达 1 0 0 % .Ni与 Zr O2 的相互作用对催化活性有很强的影响 .Ni的含量和 CO2 吸附程度决定了甲烷化反应活性 .催化剂作用下活化能的大小与活性变化规律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ZrO2催化剂 制备方法 浸渍法 并流共沉淀法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 催化活性
下载PDF
Mg-Zn-Al-Fe型类水滑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雄华 侯万国 +1 位作者 王书瑞 高艳安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 4种金属离子 (Mg Zn Al Fe)组成的类水滑石 (简称Mg Zn Al Fe HTlc) ,考察了n(Al+Fe) n(Mg +Zn +Al+Fe) (x)对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粒子形貌、BET比表面积和等电点 (IEP)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所合成样品为片状...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 4种金属离子 (Mg Zn Al Fe)组成的类水滑石 (简称Mg Zn Al Fe HTlc) ,考察了n(Al+Fe) n(Mg +Zn +Al+Fe) (x)对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粒子形貌、BET比表面积和等电点 (IEP)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 ,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 ,Mg和Zn的相对含量比原料配比略低 .在所研究条件下 ,x在 0 .2 2~ 0 .36范围内得到纯Mg Zn Al Fe HTlc ,x较高 ( 0 .5 2 )时的产品为非晶体 .Mg Zn Al Fe HTlc的六方晶格参数a和c、层间距、层间通道及IEP基本不随x变化 ;a值为 0 .30nm ,c值约为 2 .30nm ,层间距约为 0 .76 5nm ,层间通道约为 0 .2 8nm ,IEP约为 10 .8.平均晶粒度不随x变化 ,约为 18nm ;TEM法测得的平均粒度随x减小而减小 .BET比表面积随x减小而增大 .制备的Mg Zn Al 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A1-Fe型类水滑石 共沉淀法 纳米颗粒 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等电点 制备 结构表征
下载PDF
稀土掺杂氧化锌纳米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范学运 王艳香 +1 位作者 章义来 曾令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6-1171,共6页
本文以Zn(NO3)2和(NH4)2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La3+和Y3+掺杂的氧化锌纳米粉体,借助于XRD、TEM、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分别对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及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镧掺杂可以促使纳米氧化锌取向连接,而... 本文以Zn(NO3)2和(NH4)2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La3+和Y3+掺杂的氧化锌纳米粉体,借助于XRD、TEM、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分别对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及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镧掺杂可以促使纳米氧化锌取向连接,而钇掺杂则控制和修饰其沿极性方向的聚集。当钇掺入量由0.2%增至2%原子分数时,引起氧化锌晶体发光强度的改变,且导致粒径减小至10 nm左右,而粒径减小引起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发光峰蓝移。在掺杂量均为1%原子分数的条件下,镧掺杂可以增强纳米氧化锌的黄光发光强度并使其峰位蓝移,钇掺杂则能削弱黄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粉 稀土掺杂 共沉淀法 光致发光性能
下载PDF
纳米晶ZrO_2∶Pr^(3+)与ZrO_2∶Pr^(3+),Sm^(3+)发光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金霞 吕树臣 李秀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5-609,共5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Pr3+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ZrO2∶Pr3+粉体中Pr3+的强室温特征发射的两个主发射带为1D2—3H4和3P0—3H4跃迁。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纳米晶ZrO2∶Pr3+晶体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发光不同;ZrO2基质向Pr3+有能...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Pr3+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ZrO2∶Pr3+粉体中Pr3+的强室温特征发射的两个主发射带为1D2—3H4和3P0—3H4跃迁。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纳米晶ZrO2∶Pr3+晶体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发光不同;ZrO2基质向Pr3+有能量传递,在高温煅烧得到的单斜相配位场中能量传递较好。荧光强度与Pr3+浓度的关系研究表明:3P0和1D2能级有不同的猝灭规律,由于[1D2,3H4]→[1G4,3F4]的交叉弛豫,使得1D2—3H4跃迁的猝灭浓度很低,在我们的实验中,掺0.1 mol%Pr3+时1D2—3H4跃迁发射最强,掺2 mol%Pr3+时3P0—3H4跃迁发射最强。文章制备的纳米晶ZrO2∶Pr3+,Sm3+中Sm3+的4G5/2—6H7/2跃迁荧光峰因Pr3+加入而增强,这除了两种离子某些能级相近产生荧光发射的叠加效应外,还存在Pr3+→Sm3+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共沉淀法 纳米晶ZrO2:Pr^3+ ZrO2:Pr^3+ Sm^3+ 能量传递
下载PDF
软模板调控碳酸锶结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雷永林 霍冀川 张明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09,共5页
本文在实验室的条件下,通过用均相沉淀法和共沉淀法,采用多聚磷酸钠、酒石酸钠、EDTA/氯化锌、EDTA、氯化镁作为晶形控制剂分别合成了长为2-4μm,直径为200nm左右的柱状、长为1-3μm,直径为80nm左右的线状、长为1-2μm,直径为50nm左右... 本文在实验室的条件下,通过用均相沉淀法和共沉淀法,采用多聚磷酸钠、酒石酸钠、EDTA/氯化锌、EDTA、氯化镁作为晶形控制剂分别合成了长为2-4μm,直径为200nm左右的柱状、长为1-3μm,直径为80nm左右的线状、长为1-2μm,直径为50nm左右的线状、粒径为200nm左右的球状以及粒径为2-3μm的不规则状等碳酸锶晶体。并且对利用多种软模板调控碳酸锶晶体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出了软模板导致晶体结晶的大小和形貌变化的多样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淀法 共沉淀法 软模板 碳酸锶 晶体生长
下载PDF
金刚石制品用FeCoCu预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谢志刚 秦海青 +2 位作者 刘心宇 王进保 蒋剑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6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金刚石制品用FeCoCu预合金粉末,研究了共沉淀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与还原温度、时间对粉末收得率与粒度的影响,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良好的预合金化粉末,随着混合金属...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金刚石制品用FeCoCu预合金粉末,研究了共沉淀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与还原温度、时间对粉末收得率与粒度的影响,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良好的预合金化粉末,随着混合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溶液的浓度的增大,预合金粉末的粒度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同时收得率也随之缓慢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粉末的粒度与收得率均呈增大趋势;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和还原时间的延长,粉末的含氧量逐渐降低,而粉末的粒度却逐渐增大。在850℃下烧结的预合金粉末烧结块体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致密度。FeCoCu合金粉末过渡层的焊接强度完全达到并超过BS En13236—2001安全标准。与国外某公司过渡层相比,FeCoCu合金粉末过渡层具有更高的焊接强度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制品 FeCoCu 沉淀法 预合金粉末
下载PDF
La、Ce掺杂ZnO纳米晶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莉莉 吴佑实 +1 位作者 邹科 盖红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3-526,共4页
共沉淀法制备了稀土镧、铈掺杂的ZnO半导体纳米晶。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掺杂的ZnO纳米晶为六方纤锌矿结构,随掺杂浓度增加ZnO粒径减小。对铈掺杂纳米ZnO,以波长380nm激发,在443nm处出现了半峰宽较窄的强的蓝光发射峰;镧掺杂... 共沉淀法制备了稀土镧、铈掺杂的ZnO半导体纳米晶。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掺杂的ZnO纳米晶为六方纤锌矿结构,随掺杂浓度增加ZnO粒径减小。对铈掺杂纳米ZnO,以波长380nm激发,在443nm处出现了半峰宽较窄的强的蓝光发射峰;镧掺杂ZnO纳米晶则为从418-610nm的多峰宽带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纳米ZNO 稀土掺杂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沉淀法合成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小博 李毅东 +2 位作者 艾鹏飞 谭宁会 刘应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高亮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通过XRD、荧光光谱和热释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RD测试表明所制备的Sr2MgSi2O7∶Eu2+,Dy3+为单相,四方晶。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用λem=467nm作为监控波长,在275~450nm之间有...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高亮度的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通过XRD、荧光光谱和热释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RD测试表明所制备的Sr2MgSi2O7∶Eu2+,Dy3+为单相,四方晶。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用λem=467nm作为监控波长,在275~450nm之间有宽的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99nm。用λex=399nm激发样品,其发射光谱为一宽带,峰值位于467nm。1050℃煅烧前躯体所制备的Sr2MgSi2O7∶Eu2+,Dy3+发光性能最好。热释光谱峰值位于357K,适合长余辉现象的产生。对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长余辉发光 硅酸镁锶 稀土离子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软磁铁氧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东风 孟哲 +1 位作者 贾振斌 魏雨 《应用科技》 CAS 2003年第4期54-56,共3页
着重介绍了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软磁铁氧体纳米粉体,并对选用不同的沉淀剂、不同价态初始铁离子的制备方法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氢氧化物共沉淀法,碳酸盐共沉淀法和草酸盐共沉淀法.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制备 软磁铁氧体 纳米粉体
下载PDF
第二金属组分对CO_2甲烷化沉淀型镍基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丽波 魏树权 徐国林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1,共5页
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镍基双金属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进行了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烷的催化反应,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第二金属组分Fe、Co、Cr、Mn、Cu、Zn等对镍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 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镍基双金属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进行了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烷的催化反应,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第二金属组分Fe、Co、Cr、Mn、Cu、Zn等对镍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第二组分的添加会改变镍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以及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有些会产生电子效应。其中,锰的添加使催化剂活性大大提高,原因是Mn(Ⅳ)Ni2O4的生成不仅有利于催化剂还原,而且有利于产生电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甲烷化 共沉淀法 镍基催化剂 双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TiO_2/YFeO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对气相苯的降解(英文)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唯诚 李硕 +4 位作者 温怡芸 龚茂初 张磊 姚艳玲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61-1766,共6页
利用共沉淀法和柠檬酸法制备YFeO3,并以其为载体,将TiO2溶胶负载在其表面,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TiO2/YFeO3.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考察对气相苯的降解效果并利用N2吸附、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利用共沉淀法和柠檬酸法制备YFeO3,并以其为载体,将TiO2溶胶负载在其表面,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TiO2/YFeO3.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考察对气相苯的降解效果并利用N2吸附、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UV-Vis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共沉淀法制备的YFeO3为载体的复合催化剂,180min内苯的降解率达到44.7%,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两种方法制备的YFeO3均为斜方晶相,TiO2分散在载体的表面,并与YFeO3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两种复合催化剂均具有较窄的带隙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YFeO3 共沉淀法 柠檬酸法
下载PDF
Sm^(3+)掺杂对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丁洪岩 孙江亭 +2 位作者 刘威 孟庆裕 吕树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6-461,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MoO_4:Eu^(3+),Sm^(3+)纳米荧光粉材料。系统研究了Sm^(3+)离子的引入对CaMoO_4:Eu^(3+)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小Sm^(3+)的引入,可实现Sm^(3+)和E...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MoO_4:Eu^(3+),Sm^(3+)纳米荧光粉材料。系统研究了Sm^(3+)离子的引入对CaMoO_4:Eu^(3+)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尺寸随着Sm^(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小Sm^(3+)的引入,可实现Sm^(3+)和Eu^(3+)之间的能量传递,使Eu^(3+)在近紫外405nm处的激发增强,进而使Eu^(3+)在613nm的红光发射增强,且Sm^(3+)的摩尔分数为5%时,发光强度最强。计算得到CaMoO_4:0.1Eu^(3+)和CaMoO_4:0.1Eu^(3+),0.05Sm^(3+)红光发射的色度坐标分别为(0.661,0.329)和(0.667,0.328)可见,Sm^(3+)的引入可有效提高CaMoO_4:0.1Eu^(3+)发光的色纯度,使之更好地接近国际标准值(0.67,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O_4:Eu^3+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Sm^3+离子 共沉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