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轧控冷工艺对钒钛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戬 徐春 马晓艺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2,共5页
对低碳微合金V-Ti钢分别进行了不同终轧温度和冷却方式的控制轧制,并对轧后的试样进行了拉伸、冲击实验以及显微组织和透射电镜组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终轧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轧后显微组织及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当终轧温度为800±20℃,... 对低碳微合金V-Ti钢分别进行了不同终轧温度和冷却方式的控制轧制,并对轧后的试样进行了拉伸、冲击实验以及显微组织和透射电镜组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终轧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轧后显微组织及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当终轧温度为800±20℃,终冷温度为550±10℃时,实验钢具有贝氏体组织,抗拉强度可以提高到690MPa以上;高温加热+两阶段再结晶轧制(低温终轧830℃)+轧后空冷的加工方式使材料的冲击韧性和塑性提高,但强度下降;高温再结晶终轧(1 000℃)+快速水冷,使得材料碳氮化物析出最多,性能最好,获得优良的强度和韧性.满足了汽车用钢强韧性的要求,为制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制度提供了依据,对开发高强度的汽车用钢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微合金钢 控轧控冷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420MPa级低屈强比高强度建筑用钢板的开发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勇 《宝钢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60-64,共5页
通过低C及Ti+Nb微合金化、低碳当量和低成本成分设计,采用两相区控轧控冷工艺,获得均匀细小且弥散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少量贝氏体的金相组织,控制软相铁素体和硬相珠光体的数量比例、尺寸、形貌及相互分布状况。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光... 通过低C及Ti+Nb微合金化、低碳当量和低成本成分设计,采用两相区控轧控冷工艺,获得均匀细小且弥散分布的铁素体+珠光体+少量贝氏体的金相组织,控制软相铁素体和硬相珠光体的数量比例、尺寸、形貌及相互分布状况。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分析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关系,最后成功开发出420 MPa级低屈强比、焊接性优良的Q420GJE建筑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用钢 低屈强比 控轧控冷 组织与性能 焊接性
下载PDF
60Si_2MnA盘条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龙贵 钱志涛 何杰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对断裂样品的化学成分、低倍组织、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检查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宝钢产品结果对比,找出了样品冷拔断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冷拉断裂 晶粒 先共析铁素体 珠光体 片层间距 塑韧性 控轧控冷
下载PDF
高强度管线钢板X70的开发
4
作者 温志红 何矿年 +3 位作者 李桦 廖卫团 杨太阳 刘年富 《南方金属》 CAS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对高强度管线钢的市场需求和国内外发展进行了分析,通过系列技术研究,韶钢开发的高强度管线钢X70实现批量供货.X70强度韧性指标达到西气东输二线要求.
关键词 管线钢 开发 纯净度 控轧控冷
下载PDF
高强度桥梁钢板Q500qE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建平 黄贞益 +1 位作者 侯中华 张晓云 《宽厚板》 2015年第5期11-13,共3页
南钢采用低碳+微量合金成分设计,结合三种不同控轧控冷工艺,生产出屈服强度为500 MPa级别的8 mm厚度桥梁钢板Q500q E,并通过组织观察及性能检测,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高强度桥梁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强度、延伸率... 南钢采用低碳+微量合金成分设计,结合三种不同控轧控冷工艺,生产出屈服强度为500 MPa级别的8 mm厚度桥梁钢板Q500q E,并通过组织观察及性能检测,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高强度桥梁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强度、延伸率、-40℃冲击功值均达到标准要求,其中以28 mm厚度中间坯、602℃返红温度工艺生产试验钢的综合性能和表面质量为最优,其表面到心部的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粒状贝氏体,晶粒尺寸均介于10~15μm之间,晶粒度为1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桥梁板 控轧控冷 组织性能
下载PDF
Q370qE桥梁钢的生产工艺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洵璞 刘丹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2,共5页
介绍了Q370qE钢板的工艺设计与生产实践,指出控制碳当量在0.425%以下,采用Nb微合金化技术以及严格控制P、S含量是工艺制度的关键。研究分析了采用120t LD→LF→VD→CC工艺流程生产Q370qE钢时,各工序因素对钢板性能的影响。实践表明,采... 介绍了Q370qE钢板的工艺设计与生产实践,指出控制碳当量在0.425%以下,采用Nb微合金化技术以及严格控制P、S含量是工艺制度的关键。研究分析了采用120t LD→LF→VD→CC工艺流程生产Q370qE钢时,各工序因素对钢板性能的影响。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Q370qE桥梁钢板完全符合技术协议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当量 微合金化 控轧控冷 正火处理 低温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Nb对Q345系列钢板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衣鹏飞 刘春明 +1 位作者 姜中行 侯园虹 《首钢科技》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通过加入微合金元素Nb,发挥其在高温变形时推迟奥氏体的再结晶时间,提高奥氏体再结晶温度的作用,轧制工艺上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能有效提高Q345系列钢板的强韧性。采用再结晶控制轧制及非再结晶控制轧制等方法来控制钢板晶粒尺寸... 通过加入微合金元素Nb,发挥其在高温变形时推迟奥氏体的再结晶时间,提高奥氏体再结晶温度的作用,轧制工艺上采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能有效提高Q345系列钢板的强韧性。采用再结晶控制轧制及非再结晶控制轧制等方法来控制钢板晶粒尺寸,细化晶粒,发挥细晶强化以及析出强化的作用,可以降低钢板的韧脆转变温度。试验结果显示,在钢中加入微合金元素Nb后,通过控制轧制控冷工艺,提高了Q345系列中厚钢板的强度,特别是50%FTT达到-73℃,与Q345B钢板相比降低了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控轧控冷 再结晶 50% FATT
下载PDF
TMCP工艺对EH40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悦高 张才毅 《宽厚板》 2013年第6期9-11,共3页
采用力学分析方法,对铌、钒、钛复合微合金化EH40钢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H-800透射电镜进行的检测表明,采用TMCP工艺轧制的EH40钢板,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复合组织,钢中有少量碳化物颗粒析出;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种具有... 采用力学分析方法,对铌、钒、钛复合微合金化EH40钢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H-800透射电镜进行的检测表明,采用TMCP工艺轧制的EH40钢板,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复合组织,钢中有少量碳化物颗粒析出;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种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冲击韧性超过船级社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0船板 控轧控冷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重钢620 MPa级高强度钢板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善芳 曹开宸 《宽厚板》 2013年第3期41-42,45,共3页
对屈服强度620MPa级高强度钢板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控轧控冷工艺和回火工艺能够保证其性能完全满足Q620D钢板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Q620D 低碳贝氏体钢 控轧控冷 回火
下载PDF
HPB300热轧光圆钢筋盘条的控轧控冷工艺优化
10
作者 何路 左茂方 +2 位作者 贾宁 于荣 李超 《山东冶金》 CAS 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
为充分发挥设备的控轧、控冷能力,优化控轧控冷工艺,将精轧入口温度、减定径入口温度、吐丝温度降低,温度变化范围控窄并加大了风冷强度。产品组织为F+P,晶粒均匀细小,最低屈服强度315 MPa,抗拉强度500 MPa,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为充分发挥设备的控轧、控冷能力,优化控轧控冷工艺,将精轧入口温度、减定径入口温度、吐丝温度降低,温度变化范围控窄并加大了风冷强度。产品组织为F+P,晶粒均匀细小,最低屈服强度315 MPa,抗拉强度500 MPa,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减少了HPB300热轧光圆钢筋盘条头尾剪切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光圆钢筋 HPB300 盘条 控轧控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