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刑事责任与刑罚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101
1
作者 刘宪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9,共11页
智能机器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可分为两种,即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内实施的行为和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外实施的行为。当智能机器人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内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其没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智... 智能机器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可分为两种,即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内实施的行为和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外实施的行为。当智能机器人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内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时,其没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者或使用者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者或使用者的义务分为预见义务与监督义务,当其违反预见义务时,其可能承担一般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当其违反监督义务时,其可能承担监督过失的刑事责任;当其既不可能预见危害结果的产生,也确实履行了监督义务时,则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按照意外事件处理或由智能机器人独立承担刑事责任。当智能机器人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外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智能机器人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因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独立承担刑事责任。智能机器人与自然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这样处理符合共同犯罪客观方面、主体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解决智能机器人与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分担问题。智能机器人所适用的刑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自然人和单位。设计智能机器人的刑罚体系必须坚持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刑罚目的为导向原则、刑罚节俭性原则。适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刑罚可以有三种,即删除数据、修改程序、永久销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辨认能力 控制能力 共同犯罪 刑罚体系
下载PDF
Adaptive Fuzzy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of Flexible-Joint Robot Systems With Input Saturation 被引量:31
2
作者 Song Ling Huanqing Wang Peter X.Liu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EI CSCD 2019年第1期97-107,共11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daptive fuzzy dynamic surface control(DSC) scheme for single-link flexible-joint robotic systems with input saturation. A smooth function is utilized with the mean-value theorem to deal w...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daptive fuzzy dynamic surface control(DSC) scheme for single-link flexible-joint robotic systems with input saturation. A smooth function is utilized with the mean-value theorem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input saturation. An adaptive DSC design with an auxiliary first-order filter is used to solve the "explosion of complexity"problem. It is proved that all the signals in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semi-globally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and the tracking error eventually converges to a small neighborhood around zero.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that only one adaptation parameter needs to be updated,which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significantly.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DSC method can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by almost two third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tandard DSC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fuzzy contro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DSC) flexible-joint (FJ) robots single-link tracking control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辅助调频的负荷频率控制联合优化 被引量:31
3
作者 杨健维 董鸿志 +1 位作者 廖凯 蔡亮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当电动汽车利用车网互动(V2G)技术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时,其下垂控制特性会影响原负荷频率控制的调频性能。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计及电动汽车辅助调频的负荷频率控制联合优化方法。建立了含电动汽车的多区域多机组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在... 当电动汽车利用车网互动(V2G)技术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时,其下垂控制特性会影响原负荷频率控制的调频性能。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计及电动汽车辅助调频的负荷频率控制联合优化方法。建立了含电动汽车的多区域多机组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特性及二次调频出力的有效工作范围,考虑系统内机组的特性等,以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TAE)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电动汽车辅助调频与传统机组二次调频的联合优化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MATLAB/Simulink中针对阶跃负荷扰动及长时间随机负荷扰动的情况,对联合优化前、后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联合优化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负荷频率控制的稳态响应速度、优化系统的调频性能,并且能够保证用户对电动汽车的用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V2G 负荷频率控制 辅助调频 下垂控制 联合优化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行人避撞策略及仿真验证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为 赵胡屹 舒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提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对行人保护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采用上层模糊控制和下层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的分层控制行人避撞策略。以某款E级SUV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在国内外真实行人测试场景下,... 为提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对行人保护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采用上层模糊控制和下层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的分层控制行人避撞策略。以某款E级SUV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在国内外真实行人测试场景下,构建了基于TTC(time to collision)碰撞时间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Matlab和CarSim软件的联合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行人避撞策略能满足国内行人测试工况标准,与行人最小安全距离为0.9m;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模糊控制可自动调节制动强度,输出减速度范围控制在4.8~6.1m/s2,有较好的舒适性;TTC风险评估模型正确发出了行人碰撞预警,无漏警和误警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自动紧急制动 模糊控制 行人避撞 联合仿真
下载PDF
短跑运动控制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魏书涛 刘宇 +2 位作者 傅维杰 李庆 钟运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43,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短跑最高速阶段下肢的生物力学模型,探讨短跑运动下肢肌肉在多关节运动中协调、控制功能的生物力学机制,为短跑技术分析、技术最佳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300 Hz)、三维测力台(1 200 Hz)采集8名高水... 目的:通过建立短跑最高速阶段下肢的生物力学模型,探讨短跑运动下肢肌肉在多关节运动中协调、控制功能的生物力学机制,为短跑技术分析、技术最佳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300 Hz)、三维测力台(1 200 Hz)采集8名高水平短跑运动员在塑胶跑道上全力跑动时的数据。使用环节互动动力学分析短跑最高速时一个步态周期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研究结果:1)触地初期,地面反作用力通过膝关节和髋关节前方,在膝、髋关节处产生伸膝、屈髋力矩的外力矩(EXF),此时肌肉力矩(MUS)的主要作用是对抗地面反作用力产生的外力矩(EXF)。此时,膝、髋关节处最大MUS分别为203.40±93.60Nm和455.24±198.72 Nm;蹬伸末期,在髋关节处出现较大的由大腿加速度和髋线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矩(INT),在离地后小腿后摆运动中起到积极作用;2)摆动初期,小腿的后摆主要是惯性力矩引起的;摆动末期肌肉力矩(MUS)与惯性力据(INT)出现最大值,膝关节处为249.32±38.81 Nm、194.01±30.90 Nm,髋关节处为650.81±101.06 Nm、410.80±78.67 Nm。结论:支撑期,肌肉力矩(MUS)和地面反作用力产生的外力矩(EXF)是主要控制下肢运动的主要力矩。支撑末期,大腿加速度及髋线加速度在髋关节处产生较大的惯性力矩(INT),为离地后小腿的积极后摆提供帮助;腾空期,摆动腿的运动主要受肌肉力矩(MUS)和惯性力矩(INT)控制,其中,惯性力矩(INT)主要由小腿的角加速度产生的,两力矩相互作用,以控制与完成下肢的目标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节互动动力学 运动控制 关节力矩 短跑
下载PDF
时滞柔性关节机械臂自适应位置/力控制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明金 李树荣 曹乾磊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针对具有时滞的柔性关节机械臂自适应位置和力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得出降维的位置/力控制模型.随后,将时间滞后近似表示成一阶滞后,进行时滞补偿.利用自适应算法修正机械臂系统参数,克服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 针对具有时滞的柔性关节机械臂自适应位置和力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得出降维的位置/力控制模型.随后,将时间滞后近似表示成一阶滞后,进行时滞补偿.利用自适应算法修正机械臂系统参数,克服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同时,采用反步控制技术设计机械臂位置/力控制器,运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控制器能使机械臂位置和力跟踪误差收敛.最后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 自适应控制 柔性关节 机械臂 位置/力控制
下载PDF
采用冗余驱动提高并联机床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韩先国 陈五一 郭卫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由于并联机构铰链间隙的存在 ,使并联机构的实际精度和刚性明显减小。本文论述了采用冗余驱动技术改善并联机构精度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可以将铰链间隙对并联机构运动误差的影响转化为杆长偏差对机构误差的影响 ;然后通过分析得出 :由于... 由于并联机构铰链间隙的存在 ,使并联机构的实际精度和刚性明显减小。本文论述了采用冗余驱动技术改善并联机构精度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可以将铰链间隙对并联机构运动误差的影响转化为杆长偏差对机构误差的影响 ;然后通过分析得出 :由于铰链间隙的影响 ,并联机构运动空间是空间几个球环的交集 ,采用数值法 ,利用球坐标数值积分求出误差空间的体积大小 ;最后对具有相同结构参数的非冗余和具有冗余驱动的两种并联机构 ,在同样的工作空间内分别计算了误差分布 ,得出采用冗余驱动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因铰链间隙而引起的并联机构运动误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冗余驱动 铰链间隙 工作空间 机床精度 运动误差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输电杆塔节点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任宗栋 刘泉 默增禄 《电力建设》 2011年第4期87-91,共5页
为研究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的节点构造方案,对比分析了预埋金属件、插接以及金属套筒三种复合材料节点连接方案,确定了金属套筒方案为复合材料输电杆塔节点连接方式。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并结合真型试验的结果,从节点可靠性、变形控制等... 为研究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的节点构造方案,对比分析了预埋金属件、插接以及金属套筒三种复合材料节点连接方案,确定了金属套筒方案为复合材料输电杆塔节点连接方式。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并结合真型试验的结果,从节点可靠性、变形控制等方面对金属套筒方案进行优化。研究了节点刚度与变形协调性、局部变形与节点失效的关系,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探讨了复合材料杆塔横担与塔身及金具的连接方案,并且进行了横担连接真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杆塔 塔身节点构造 横担节点构造 节点刚度 变形控制 节点失效
原文传递
柔性关节机械臂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顾义坤 刘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69,共6页
针对柔性关节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未知的外界扰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采用对于非线性系统具有良好学习和快速收敛能力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在线观测和补偿动力学模型的不... 针对柔性关节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未知的外界扰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采用对于非线性系统具有良好学习和快速收敛能力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在线观测和补偿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项.并应用动态面方法设计控制器实现了关节轨迹跟踪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当存在模型参数不准确及未建模的外部扰动力矩时,控制算法表现出良好的自适应能力,与传统动态面法和PD(比例微分)控制相比较,显著提高了柔性关节的位置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控制 自适应控制 位置控制 柔性关节 动态面控制 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地铁盾构隧道弯矩和变形控制值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庭金 《隧道建设》 2010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为评估紧邻基坑施工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的影响,需确定盾构隧道结构的弯矩和变形控制值。以广州地铁一号线黄沙车站地铁上盖基坑工程为背景,首先,根据盾构管片尺寸、配筋和接头螺栓情况,计算盾构隧道管片的弯矩控制值,评... 为评估紧邻基坑施工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的影响,需确定盾构隧道结构的弯矩和变形控制值。以广州地铁一号线黄沙车站地铁上盖基坑工程为背景,首先,根据盾构管片尺寸、配筋和接头螺栓情况,计算盾构隧道管片的弯矩控制值,评估依托工程盾构隧道结构的应力水平;其次,通过等效轴向刚度模型理论和简易接缝张开量计算方法,分析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曲率与管片环缝接头张开量的关系;然后,结合地铁盾构隧道保护经验和管片环模型试验结果,提出盾构隧道变形的控制值;最后,通过依托工程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三维变形实测数据分析,评估目前盾构隧道结构的安全现状,并对隧道变形的监测工作提出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地铁盾构隧道的安全保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弯矩 变形 控制值 接缝张开量 安全评估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稳定性控制技术 被引量:15
11
作者 惠捷 蔡胜海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8-211,共4页
以某矿IV621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深部软岩巷道的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风巷的最佳支护方案,并应用于现场。结果揭示了破碎软岩巷道掘进期间巷道表面及巷道深部围岩移... 以某矿IV621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深部软岩巷道的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风巷的最佳支护方案,并应用于现场。结果揭示了破碎软岩巷道掘进期间巷道表面及巷道深部围岩移近量的时间效应;分析了锚杆支护、锚索支护和联合支护在控制围岩变形量的情况;现场实践中,巷道顶底板移近量缩小至95 mm以内,两帮移近量缩小至100 mm,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软岩巷道 围岩变形规律 稳定性控制 巷道支护 联合支护
原文传递
建筑物楼面裂缝与变形荷载作用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邹金林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1,共3页
在阐述结构上的荷载作用和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结合一工程事故 ,分析了温度、收缩和徐变等变形荷载作用产生裂缝的机理。根据工程实际计算了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其结果与工程事故的情形一致。
关键词 建筑物 楼面裂缝 变形 荷载 伸缩缝 温度应力 徐变 应力松驰
下载PDF
地上超长混凝土墙收缩与温度应力控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士昌 徐晓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2,13,共5页
以某漂流游乐项目山洞盒85.5m地上超长混凝土墙为例,分析了后浇带、补偿收缩混凝土、跳仓法、诱导缝、掺聚丙烯纤维和多种措施共用等几种收缩应力控制方法,对其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考虑桩基刚度影响的墙预应力进行了计算。介绍了本项... 以某漂流游乐项目山洞盒85.5m地上超长混凝土墙为例,分析了后浇带、补偿收缩混凝土、跳仓法、诱导缝、掺聚丙烯纤维和多种措施共用等几种收缩应力控制方法,对其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考虑桩基刚度影响的墙预应力进行了计算。介绍了本项目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的控制方法和抵抗措施,并对类似项目提出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混凝土墙 收缩温度应力 后浇带 补偿收缩混凝土 跳仓法 诱导缝
原文传递
军用任务规划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鑫 陈晓东 +1 位作者 曹晓文 严江江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7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任务规划是作战指挥及控制的核心,特别是随着联合作战理念的提出与深入,任务规划技术作为传统手段与新兴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正逐步成为解决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充分利用该领域内已有的成熟技术成果,并开展更深入的探索,详细... 任务规划是作战指挥及控制的核心,特别是随着联合作战理念的提出与深入,任务规划技术作为传统手段与新兴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正逐步成为解决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充分利用该领域内已有的成熟技术成果,并开展更深入的探索,详细分析了任务规划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技术路线,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规划 指挥与控制 联合作战
下载PDF
机器人灵巧手柔性关节自适应阻抗控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樊绍巍 宗华 +1 位作者 邱景辉 陈兆芃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8-86,共9页
针对具有柔性关节的HIT/DLR Ⅱ五指仿人机器人灵巧手,研究了基于关节力矩反馈和非线性补偿的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阻抗控制。通过建立柔性关节机器人灵巧手的控制模型,在HIT/DLR Ⅱ型灵巧手上实现基于无源性控制的柔性关节机器人阻抗控... 针对具有柔性关节的HIT/DLR Ⅱ五指仿人机器人灵巧手,研究了基于关节力矩反馈和非线性补偿的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阻抗控制。通过建立柔性关节机器人灵巧手的控制模型,在HIT/DLR Ⅱ型灵巧手上实现基于无源性控制的柔性关节机器人阻抗控制策略。针对非线性摩擦力和重力对灵巧手阻抗控制的影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提出了自适应摩擦力观测器,实现了具有摩擦力补偿和基于最小二乘法优化重力补偿的机器人灵巧手自适应阻抗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谐波减速器等柔性环节的机器人灵巧手中,所提出的自适应阻抗控制器提高了位置控制的精确度,并获得了稳定的抓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灵巧手 阻抗控制 摩擦力观测器 卡尔曼滤波器 柔性关节
下载PDF
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以庄 黄华敬 +3 位作者 王利 袁正全 徐有邻 巩耀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2,25,共4页
超长混凝土结构在电子、通信、生物医药行业的厂房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高洁净及防微振的要求,厂房不得设缝,因此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已成为工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大量的工程实践,通过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温度应力计... 超长混凝土结构在电子、通信、生物医药行业的厂房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高洁净及防微振的要求,厂房不得设缝,因此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已成为工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大量的工程实践,通过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温度应力计算,采用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并形成自压应力,以膨胀带取代后浇带,并采取有效的配筋构造措施,同时配合以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成功地实现了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该超长混凝土结构厂房己服役多年,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混凝土结构 无缝设计 混凝土收缩 控制缝
原文传递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流场诱导腐蚀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智 施太和 +3 位作者 周理志 彭建云 林元华 孙永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管和采油系统流道截面突变、弯管等特殊部位(如从油管到四通、弯管、阀门、节流阀等部位)腐蚀较严重。对于油管来说,经常出现油管本体还是完好无损而油管接头被腐蚀穿孔的现象,分析认为,流场诱导腐蚀是其主要原因...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管和采油系统流道截面突变、弯管等特殊部位(如从油管到四通、弯管、阀门、节流阀等部位)腐蚀较严重。对于油管来说,经常出现油管本体还是完好无损而油管接头被腐蚀穿孔的现象,分析认为,流场诱导腐蚀是其主要原因。分析了流场诱导腐蚀的机理及特点,借助现代计算流体力学,模拟API圆螺纹油管接头流道结构中的流场分布,发现API圆螺纹油管接箍中部“J”形区存在较明显的流场诱导腐蚀现象,并提出了减轻螺纹部位腐蚀的技术措施,包括加内止推台阶、在“J”形区添加工程塑料环、采用API偏梯形螺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腐蚀 流场诱导腐蚀 防腐 油管接头
下载PDF
An Approach of Distributed Joint Optimization for Cluster-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被引量:11
18
作者 Zhixin Liu Yazhou Yuan +1 位作者 Xinping Guan Xinbin Li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2015年第3期267-273,共7页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are energyconstrained, so energy sav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typical applications. The clustered WSN topology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e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are energyconstrained, so energy sav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typical applications. The clustered WSN topology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utility of network resources, we explicitly model and factor the effect of power and rate. A novel joint optimization model is proposed with the protection for cluster head. By the mean of a choice of two appropriate sub-utility functions, the distributed iterative algorithm is obtaine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iterative algorithm is proved analytically. We consider general dual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realize variable separation and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which is practical in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joint optimal algorithm converges to the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and rate transmission, and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rolonging of network lifetime and improvement of throughput. © 2014 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s Energy conservation Energy utilization Iterative methods OPTIMIZATION Parallel algorithms Power control
下载PDF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法规制的“控制”界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曾晶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经营者构成集中与否,重在控制权是否发生变化,因而界定"控制"是考察经营者集中竞争效果的首要步骤。但我国至今仍未建立起一整套"控制"界定规则,这不利于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实践。我国应借鉴欧盟有关"控制"... 经营者构成集中与否,重在控制权是否发生变化,因而界定"控制"是考察经营者集中竞争效果的首要步骤。但我国至今仍未建立起一整套"控制"界定规则,这不利于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实践。我国应借鉴欧盟有关"控制"界定的经验与做法,并结合本土具体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契合我国国情的"控制"界定路径,并促进反垄断法的执法与知识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控制权 单独控制 共同控制
下载PDF
某车架的可靠性分析及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卢进海 叶南海 +1 位作者 翟银秀 王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车架是非承载式车辆的重要承载部件,对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保证车架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对车架进行轻量化研究对保障车辆安全性、节能减排以及减少生产成本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建立某车型的车架参数化模型,并在... 车架是非承载式车辆的重要承载部件,对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保证车架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对车架进行轻量化研究对保障车辆安全性、节能减排以及减少生产成本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建立某车型的车架参数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车架的位移概率分布图及可靠性数据,然后用ANSYS的优化模块对车架进行优化,最后应用ISIGHT联合ANSYS对其进行结构轻量化研究。结果显示,ISIGHT联合ANSYS优化得到车架模型尺寸较为理想,达到了轻量化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可靠性 轻量化 ISIGHT 联合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