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底坡的均匀沙起动条件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文社 曹叔尤 +1 位作者 刘兴年 杨具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讨论了床面均匀沙颗粒起动标准、起动概率及隐暴度的基础上,采用泥沙滚动平衡模式推导了不同底坡的均匀沙起动条件,并给出了起动切应力计算式中参数的取值。经验证,由起动切应力转化为起动流速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较为吻合。
关键词 底坡 起动条件 均匀沙 泥沙滚动 起动流速
下载PDF
水库泥沙模型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俊华 张红武 +2 位作者 李远发 王严平 李书霞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3期309-316,共8页
利用推求的非恒定异重流运动方程开展相似分析,对水库泥沙模型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进行了探讨,认为水流连续相似条件是保证异重流运动相似及其它方面相似的必要条件,新给出的异重流发生相似条件存在有修正容重分布不均匀的系数的比尺,使... 利用推求的非恒定异重流运动方程开展相似分析,对水库泥沙模型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进行了探讨,认为水流连续相似条件是保证异重流运动相似及其它方面相似的必要条件,新给出的异重流发生相似条件存在有修正容重分布不均匀的系数的比尺,使其更趋于合理和完善。此外,为保证异重流沿程淤积等方面与原型相似,还应满足异重流挟沙相似条件。这些理论研究结果得到了模型实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水库模型 相似条件 泥沙
下载PDF
动水条件下重金属在沉积物水之间的迁移规律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沛芳 胡燕 +1 位作者 王超 周文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158,共8页
借助自主开发的不同水动力模拟水槽,选择4.01cm/s(小流速,A槽)、12.70cm/s(中流速,B槽)、20.23cm/s(大流速,C槽)3种流速条件,研究15d运行周期内,3个水槽中沉积物重金属Cd、Cr及类金属As在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之间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 借助自主开发的不同水动力模拟水槽,选择4.01cm/s(小流速,A槽)、12.70cm/s(中流速,B槽)、20.23cm/s(大流速,C槽)3种流速条件,研究15d运行周期内,3个水槽中沉积物重金属Cd、Cr及类金属As在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之间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流速的增加能促进重金属的释放;2)间隙水中As的浓度远远大于上覆水中浓度,为其向上覆水迁移提供了条件;3)沉积物再悬浮是上覆水中重金属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与静水条件相比,动水条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有显著影响,但不同重金属受自身特性的影响显示不同的迁移规律。另一方面,3种水流条件对不同介质中重金属含量变化产生的影响过程和结果也不相同,但其影响程度总体为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沉积物 重金属 上覆水 间隙水
下载PDF
天津港外航道水动力条件及工程泥沙淤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许婷 孙连成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依据最新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利用风浪潮流泥沙数值模型对开挖深水航道泥沙淤积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近年来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结合本项研究工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数模计算提供参数;建立了多重嵌套潮流数学模型,计算正常天气下... 依据最新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利用风浪潮流泥沙数值模型对开挖深水航道泥沙淤积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近年来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结合本项研究工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数模计算提供参数;建立了多重嵌套潮流数学模型,计算正常天气下工程实施前、后的海域潮流场分布情况;建立了海域风浪过程计算模型和泥沙运动模型,将波浪、潮流、泥沙模型耦合,计算了在年均含沙量的风浪条件作用下所造成的回淤情况,给出了航道建成后的年淤积分布情况。提出了天津港南、北防波堤延伸到16+0后的航道的淤强分布特征,从泥沙方面为航道的开挖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港 深水航道 水动力 泥沙淤积 数学模拟
下载PDF
扩散方程边界条件及恢复饱和系数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其为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7-19,共13页
依据泥沙交换的统计理论,建立了非均匀沙扩散方程在床面的边界条件,它对一维、二维以至三维方程都是必须的,它将决定泥沙的冲淤.在此基础上积分二维扩散方程,得到了恢复饱和系数,阐述了它的特性,进而导出了在强平衡条件下的恢复饱和系... 依据泥沙交换的统计理论,建立了非均匀沙扩散方程在床面的边界条件,它对一维、二维以至三维方程都是必须的,它将决定泥沙的冲淤.在此基础上积分二维扩散方程,得到了恢复饱和系数,阐述了它的特性,进而导出了在强平衡条件下的恢复饱和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和相应的数字结果.最后给出了不平衡条件下恢复饱和系数的近似值和综合恢复饱和系数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方程 边界条件 恢复饱和系数 不平衡输沙 非均匀沙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砂卵石分汊河段演变机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林双 李明 郑力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6-353,394,共9页
受水动力条件、边界条件等影响,砂卵石分汊河段河床演变规律较为复杂.以长江中下游关洲-芦家河河段为例,分析了典型砂卵石弯曲分汊河段的演变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峡蓄水后来水来沙、水动力轴线、泥沙粒径等河段变化特点,研究砂卵石... 受水动力条件、边界条件等影响,砂卵石分汊河段河床演变规律较为复杂.以长江中下游关洲-芦家河河段为例,分析了典型砂卵石弯曲分汊河段的演变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峡蓄水后来水来沙、水动力轴线、泥沙粒径等河段变化特点,研究砂卵石分汊河段演变机理,并分析了砂卵石分汊河段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砂卵石分汊河段水沙输移主要特点为主流线随来流变化在两汊间摆动.在清水下泄河段总体冲刷背景下,河段冲刷主要以沙质河床部分为主,局部区域的淤积主要为推移质的淤积.蓄水后,关洲左汊将继续冲刷发展,芦家河水道沙泓进口淤积将有所发展,石泓的冲刷发展将相对较大,江心碛坝头部还将发生一定幅度的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分汊河段 来水来沙 水动力条件 泥沙粒径
原文传递
复杂条件下管道水力输沙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6
7
作者 夏建新 曹斌 黑鹏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1,共5页
管道水力输沙技术已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应用,但随着该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应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管道输沙技术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急需开展多相流体动力学基础研究。本文分析了管道水力输送面临的复杂颗粒组成、复杂输送流体性质、复杂... 管道水力输沙技术已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应用,但随着该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应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管道输沙技术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急需开展多相流体动力学基础研究。本文分析了管道水力输送面临的复杂颗粒组成、复杂输送流体性质、复杂空间形态、复杂输送工艺等复杂条件下的工程应用问题,全面评述了固液两相流基础理论、非均匀颗粒管道输送、高浓度流体输送流变与阻力特性以及深海采矿、油井砾石充填等特殊输送工艺条件下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进展,并提出了管道水力输送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管道 水力输送 颗粒物料
下载PDF
非均匀沙分级起动切应力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解刚 刘兴年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3年第6期1-3,共3页
在考虑水流条件、床沙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泥沙颗粒受力分析,建立了滚动平衡方程式,得出非均匀沙分级起动切应力公式.在建立公式的过程中考虑了床沙非均匀性对起动的影响,定义了附加作用力G,并将其引入公式中.通过实验数据的验证表明公... 在考虑水流条件、床沙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泥沙颗粒受力分析,建立了滚动平衡方程式,得出非均匀沙分级起动切应力公式.在建立公式的过程中考虑了床沙非均匀性对起动的影响,定义了附加作用力G,并将其引入公式中.通过实验数据的验证表明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沙 起动切应力 起动条件 泥沙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水下地形冲淤演变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颖 刘桦 张景新 《水道港口》 2011年第3期173-178,共6页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研究了杭州湾北岸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堤防前沿的水动力特征、岸滩的冲淤演变特征及部分可能影响因素。针对化工区海防安全的要求,着重分析了堤防工程的若干工程效应及其对该水域岸滩保护的工程作用。针对该水域的最大海...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研究了杭州湾北岸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堤防前沿的水动力特征、岸滩的冲淤演变特征及部分可能影响因素。针对化工区海防安全的要求,着重分析了堤防工程的若干工程效应及其对该水域岸滩保护的工程作用。针对该水域的最大海洋自然灾害———台风浪,汇总了工程建设前后几次强台风过境该水域时的若干水动力条件及岸滩损坏情况,分析了若干动力特征及岸滩冲淤演变的时空特征。通过资料分析,提出了针对杭州湾北岸上海市化学工业区海防安全所需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包括前沿水域深槽演变的不断观测,近岸0 m等深线变化的观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泥沙 岸滩演变 台风浪
下载PDF
运行工况对多沙河流水轮机导叶区磨损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雷 曹尊毅 +3 位作者 王金亮 汪生彪 杨志贤 邢建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8-156,共9页
多沙河流上具有调峰功能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转换非常频繁,水轮机经常偏离最优工况运行,导致活动导叶磨损破坏严重。为揭示运行工况对水轮机活动导叶区域固液两相流动规律的影响,建立了黄河某多沙电站原型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水体模型,... 多沙河流上具有调峰功能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转换非常频繁,水轮机经常偏离最优工况运行,导致活动导叶磨损破坏严重。为揭示运行工况对水轮机活动导叶区域固液两相流动规律的影响,建立了黄河某多沙电站原型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水体模型,采用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水轮机不同出力工况进行了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对不同运行工况下导叶区域的压力、流速、含沙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沙水流会使导叶区域最小压力减小,从而增加空化发生机率;出力工况对导叶区固液两相流动影响较大,随着水轮机出力减小,导叶区最大流速反而增大,活动导叶迎水面与背水面的速度差也逐渐增大,小出力工况下,座环靠近鼻端位置高泥沙浓度区域扩散变大,活动导叶表面泥沙浓度由顶端至底部逐渐增加,活动导叶头部位置泥沙浓度最高。研究结果能够为预测多沙河流水轮机活动导叶易磨损位置和研究抗磨蚀对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力工况 活动导叶 泥沙磨损 数值模拟 固液两相流
下载PDF
静态和紊动条件下黄河泥沙对砷的吸附规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应一梅 李海华 秦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5-86,89,共3页
利用黄河原型沙分别开展了静态和紊动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咐规律试验,揭示了水中砷浓度和吸附时间的规律,建立了含沙量与砷吸附率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在静态和紊动试验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附在5 min以内均可达到饱和平衡,且砷吸附率... 利用黄河原型沙分别开展了静态和紊动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咐规律试验,揭示了水中砷浓度和吸附时间的规律,建立了含沙量与砷吸附率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在静态和紊动试验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附在5 min以内均可达到饱和平衡,且砷吸附率随含沙量的增加均呈对数增长;②紊动条件下细沙对砷的吸附率要高于静态条件下的吸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规律 静态条件 紊动条件 含沙量 泥沙 黄河
下载PDF
水动力条件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景芝 王烜 +3 位作者 蔡剑英 廖珍梅 李春晖 刘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19-4228,共10页
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浅水湖泊沉积物氮磷释放过程的主要自然因素.研究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对于掌握浅水湖泊营养盐迁移转化规律、预测与防控内源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动力因子中,流速通过影响沉积物-水界面剪切应力改变... 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浅水湖泊沉积物氮磷释放过程的主要自然因素.研究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对于掌握浅水湖泊营养盐迁移转化规律、预测与防控内源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动力因子中,流速通过影响沉积物-水界面剪切应力改变界面氮磷的交换通量;水位和水体扰动均会影响表层沉积物理化特征、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反应过程,通过多种效应耦合共同对氮磷释放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流速、水位、水体扰动等主要水动力因子对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磷释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并提出展望:多种水动力因子耦合作用对氮磷释放的影响机理、基于多时空尺度构建原位监测-耦合模拟研究体系、内源氮磷释放之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浅水湖泊 沉积物 氮磷释放 内源污染防治
下载PD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relation to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 and glacier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
13
作者 Fan Zhang Chen Zeng +2 位作者 Guanxing Wang Li Wang Xiaonan Shi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The riverine sediment is an essential carrier for nutrients and pollutants delivery and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With growing interest in envi-ronmental cha... The riverine sediment is an essential carrier for nutrients and pollutants delivery and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With growing interest in envi-ronmental chang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his study investigated mean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from eight headwater catchments in relation to annual precipitation,air temperature,and glacier area ratio,etc.Results show that runoff(Q)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precipitation(P)and temperature(T),i.e.,Q¼0.357Pþ20.3T-6.4,indicating combined water supply from rainfall and melt-water,increase of which may exceed the evapotranspiration water loss caused by temperature raise.Sediment yield(S)shows an inverted parabolic relationship with precipit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lacier area ratio(Ag),i.e.,S¼0.000609 P2-0.470Pþ48.5 Agþ202.53,indicating that sediment yield is a minimum at about 500e600 mm of precipitation,increasing sharply on both sides of this minimum in one case owing to decreased vegetation protection and in the other to enhanced erosive power and that erosion rate in the glacierized area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non-glacierized area.The variation in sediment yield with precipit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operation of two factors,i.e.,rainfall erosive action that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and vegetation protective action that is unity for zero precipitation and decreases with increases in precip-itation.The above results may be useful in visualizing not only variations in rates of erosion among climatic zon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but also the probable changes of erosion during a climatic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catchment Climate condition Glacier erosion RUNOFF sediment yield
原文传递
大连长兴岛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及运移趋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志远 李孟国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根据2008-2011年大连长兴岛海域近岸表层沉积物取样结果,分析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并利用GSTA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的表层泥沙运移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沉积物类型集中于砂、黏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三种,砂主要分布在长兴岛的... 根据2008-2011年大连长兴岛海域近岸表层沉积物取样结果,分析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并利用GSTA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的表层泥沙运移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沉积物类型集中于砂、黏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三种,砂主要分布在长兴岛的北侧和西侧以及葫芦山湾外湾-10m以浅水域,黏土质粉砂主要分布于高脑子角东侧近岸、葫芦山湾外湾-10m以深水域、葫芦山湾内湾以及西中岛西南侧近岸,砂质粉砂主要分布在董家口湾水域。研究海域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特征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均呈现不连续的分布特征,深水区以及较为隐蔽水域的分选程度都属中常或较差,而近岸开敞水域的分选程度则很好。GSTA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研究海域沿岸泥沙向岸横向输移趋势较明显,顺岸纵向输移趋势不明显,冬季波浪作用加潮流作用是研究海域泥沙输运的主要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长兴岛 表层沉积物 粒度特征 泥沙输移 水动力 泥沙环境
下载PDF
Response of flood discharging capacity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被引量:1
15
作者 LI Wenxue1, LI Yong2, YAO Wenyi2, SU Yunqi2 & ZHANG Xiaohua2 1.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Zhengzhou 450003, China 2. Yellow River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Zhengzhou 450003,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z1期152-160,共9页
Based on the clarifications of the deteri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LYR), the influence of river deterioration on flood discharging capacity is studied through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analys... Based on the clarifications of the deteri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LYR), the influence of river deterioration on flood discharging capacity is studied through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analysis of field data.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response of flood discharging capacity to river deterioration is nonlinear. Sediment depositions in the main channel cause the reductions of dominant discharge and thus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flood stage. Reductions in the channel width result in the increases of the rising rate of flood stage and the decrease of flood discharg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 DISCHARGING capacity boundary condition deterioration sediment the LOWER YELLOW River.
原文传递
污水管网不同汇流条件下沉积物运移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甜 石烜 +3 位作者 赵楠 刘丹 任博 金鹏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113,共7页
为探明城市污水管网不同汇流条件下沉积物运移分布规律,通过建立污水管网中试系统,探究了不同汇流区域沉积物厚度的变化特征和碳、氮、磷污染物的冲刷沉积特性。根据研究结果可将污水管网沿程划分为滞流区、分离区、最大流速区、流动复... 为探明城市污水管网不同汇流条件下沉积物运移分布规律,通过建立污水管网中试系统,探究了不同汇流区域沉积物厚度的变化特征和碳、氮、磷污染物的冲刷沉积特性。根据研究结果可将污水管网沿程划分为滞流区、分离区、最大流速区、流动复原区四个功能区域。其中,当污水管网干流增加时,管道整体沉积层厚度显著下降,最大流速区冲刷特性最为显著,但滞留区和分离区的污染物浓度均有所增加,且各区域表层碳类沉积污染物占比明显增加,氮、磷类沉积污染物的占比变化不显著;相对于干流增加,支流增加时滞留区和分离区污染物浓度仍有增加,但其引起的沉积物厚度下降量较低,最大流速区和流动复原区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网 汇流条件 沉积物 运移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海南洋浦港洋浦深槽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书华 李蓓 杨华 《水道港口》 2010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结合地形实测资料,分析了1963—2003年洋浦港海域的地形冲淤变化,结果表明边坡和深槽淤涨速度小,基本处于稳定形势;分析讨论了影响深槽稳定的因素,从洋浦湾潮汐汊道地貌发育的长时间尺度来看已进入稳定阶段;该海域潮流、余流作用... 结合地形实测资料,分析了1963—2003年洋浦港海域的地形冲淤变化,结果表明边坡和深槽淤涨速度小,基本处于稳定形势;分析讨论了影响深槽稳定的因素,从洋浦湾潮汐汊道地貌发育的长时间尺度来看已进入稳定阶段;该海域潮流、余流作用小,波浪较弱,泥沙来源少,含沙量低,不存在集中落淤现象;各区沉积速率在0.5—2.0cm/a,沉积速率低;稳定性理论判断认为整个洋浦湾潮汐汊道系统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条件 泥沙环境 岸滩演变 沉积速率 稳定性 洋浦港
下载PDF
粗植酸钙的制备Ⅱ.沉淀条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在荣 单友谅 周开志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54-56,共3页
以米糠为原料,对制备植酸钙的各种沉淀条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淀植酸钙的最佳条件是:采用两步中和法,用单一饱和石灰水或配合NaOH溶液把提取液的pH值调至5,静置15min再调pH至7~10,放置30min或30mi... 以米糠为原料,对制备植酸钙的各种沉淀条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淀植酸钙的最佳条件是:采用两步中和法,用单一饱和石灰水或配合NaOH溶液把提取液的pH值调至5,静置15min再调pH至7~10,放置30min或30min以上,便可过滤、洗涤、烘干、粉碎,得到粗植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植酸钙 沉淀
下载PDF
某海底管道事故原因分析及相关治理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郎一鸣 赵怀岗 +1 位作者 吕旭鹏 张翼 《中国海洋平台》 2022年第2期85-91,共7页
针对东海28英寸长输登陆管道出现的多处悬跨和近岸63 km处3 km管道偏移事故,综合分析该登陆管道历史埋深变化检测资料,结合区域海洋水文地质条件和泥沙动力条件,并通过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临界悬跨长度、疲劳寿命和... 针对东海28英寸长输登陆管道出现的多处悬跨和近岸63 km处3 km管道偏移事故,综合分析该登陆管道历史埋深变化检测资料,结合区域海洋水文地质条件和泥沙动力条件,并通过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临界悬跨长度、疲劳寿命和侧向稳定性等理论数值计算分析出现该事故可能的原因,从而提出基于该风险的最优防护措施和未来综合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临界悬跨 水文地质条件 泥沙动力 数值计算 防护措施
下载PDF
水利工程基础设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盘遵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第3期26-28,共3页
水利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问题一般都源于地基的变形强度和其所受承载力等因素。其中地基的变形一般不是人为确定的,而是水工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使天然土层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即在基底压力的作用下,地基中产生了附加应力和... 水利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问题一般都源于地基的变形强度和其所受承载力等因素。其中地基的变形一般不是人为确定的,而是水工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使天然土层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即在基底压力的作用下,地基中产生了附加应力和竖向、侧向或剪切变形,导致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的沉降和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基础设计 地基承载力 地质条件 稳定性 沉降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