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03
1
作者 陈宝春 韦建刚 +1 位作者 周俊 刘君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61,共12页
共收集到截止2015年1月的已建和在建的钢管混凝土拱桥413座(跨径不小于50m)。统计分析表明,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我国修建的数量不断增多、跨径不断增大。从行业分布来看,在公路、城市桥梁中的应用仍是主体,在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中的应用不... 共收集到截止2015年1月的已建和在建的钢管混凝土拱桥413座(跨径不小于50m)。统计分析表明,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我国修建的数量不断增多、跨径不断增大。从行业分布来看,在公路、城市桥梁中的应用仍是主体,在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在结构体系方面,上承式、中承式、拱梁组合式、飞鸟式和下承式刚架系杆拱5大类,仍为主要应用的桥型,占总数的85%。在截面形式方面,以圆钢管混凝土为基本单元组成的单圆管、哑铃形和桁式是应用的主流。提篮拱被应用于各种桥型,尤其是大跨度铁路桥。无风撑拱主要应用于120m跨径以下的桥梁,且以斜靠拱和拱梁组合桥为主,截面多采用横向刚度较大的形式。拱肋的材料强度不断地提高,钢管以Q345钢为主,混凝土以C40、C50为主。虽然对桥面系强健性的重视在不断提高,然而强健性好的整体式和具有加劲纵梁的悬吊桥面系的应用还不够普及。钢管拱的架设方法仍以支架法、悬臂法和转体法3种为主,其中悬臂拼装法应用最多,适用跨径最大范围也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 统计 应用 结构形式 构造参数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肋拱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70
2
作者 陈宝春 陈友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4-50,共7页
本文进行了两根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全过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 土肋拱具有较好的弹塑性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本文介绍了试验的情况,分析了模型肋拱 面内受力全过程的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其面内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肋拱 面内 非线性 受力过程 拱桥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陈宝春 陈友杰 +1 位作者 王来永 韩林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提出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纤维单元模型。钢管采用一维四段直线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采用以一维形式表达、考虑钢管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的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偏心受压的钢管混凝土考虑钢管径向应力梯度对紧箍作用影响的... 提出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纤维单元模型。钢管采用一维四段直线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采用以一维形式表达、考虑钢管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的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偏心受压的钢管混凝土考虑钢管径向应力梯度对紧箍作用影响的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最后应用提出的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和钢管混凝土拱面内受力全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应力—应变关系 纤维单元模型 偏心受压 钢管混凝土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陈宝春 王来永 +1 位作者 欧智菁 韩林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4-159,共6页
试验共对18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进行了测试。试验参数包括偏心率和截面参数(含钢率和混凝土强度)。介绍了试件的内容、试验装置与方法,并重点进行了偏心率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影响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偏心率大,相同的... 试验共对18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进行了测试。试验参数包括偏心率和截面参数(含钢率和混凝土强度)。介绍了试件的内容、试验装置与方法,并重点进行了偏心率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影响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偏心率大,相同的纵向应变所对应的钢管环向应变小,紧箍力对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作用也随之削弱,构件的承载力也明显降低,达到极限承载力时钢管受压边缘的应变值也相应要大。但偏心率对构件的延性系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偏心受压 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5
作者 韩林海 牟廷敏 +7 位作者 王法承 范碧琨 李威 梁健 侯超 马丹阳 陈锦阳 李成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共24页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由钢管混凝土和钢或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结构,成为我国强震区桥梁主体结构的优选形式之一。文章简要论述了两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原理,即:①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由钢管混凝土弦杆...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由钢管混凝土和钢或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结构,成为我国强震区桥梁主体结构的优选形式之一。文章简要论述了两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原理,即:①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由钢管混凝土弦杆和钢管腹杆混合而成的桁式结构;②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由内置的多肢桁式钢管混凝土及其外包的钢筋混凝土混合而成的空心结构。文章还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类结构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 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 设计原理 桥梁工程
下载PDF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陈宝春 欧智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41,共10页
进行共计22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极限承载力试验,试验参数为长细比和偏心率。介绍试验过程和试件的破坏形态,对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极限承载力及组成构件的受力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格构柱的柱肢以受压为主,缀管受力较小... 进行共计22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极限承载力试验,试验参数为长细比和偏心率。介绍试验过程和试件的破坏形态,对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极限承载力及组成构件的受力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格构柱的柱肢以受压为主,缀管受力较小且处于弹性阶段。近载侧柱肢在试件进入非线性后紧箍效应开始发生作用且不断增大。格构柱破坏时有较明显的面内弯曲,属整体破坏。随着长细比和偏心率的增大,构件整体侧向挠度增大、极限承载力降低。长细比和偏心率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本上是独立的,格构柱总体承载力的折减系数可采用分离的偏心率折减系数和长细比折减系数相乘来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偏心率折减系数可采用与单圆管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相似的公式计算;长细比折减系数计算中,换算长细比可应采用简化的放大系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长细比 偏心率 试验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陈宝春 欧智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3,共9页
提出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ANSYS通用程序对试件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极限承载力,进行偏心率、长细比和构造参数的影响分析。对国内CECS 28∶90、JCJ 01-89和DL/T 5085-1999 3个钢管混凝土... 提出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ANSYS通用程序对试件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极限承载力,进行偏心率、长细比和构造参数的影响分析。对国内CECS 28∶90、JCJ 01-89和DL/T 5085-1999 3个钢管混凝土设计规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ECS28∶90规程的偏心率折减系数计算公式较合理。柱肢的钢材种类和混凝土强度对稳定系数的影响较大,通过算例数值分析,提出换算长细比的材料修正系数γ的计算方法。斜缀条交角等构造参数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整体承载力的影响均很小,验证了换算长细比的放大系数简化算法的合理性,并对国内3个规程中换算长细比的计算方法提出修正建议。最后,给出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极限承载力的合理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长细比 极限承载力 计算方法 规程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宝春 欧智菁 +1 位作者 王来永 韩林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38-844,共7页
进行了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试验 .试验参数包括偏心率和材料参数 (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套箍系数 ) .试验结果表明 ,材料参数和偏心率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与承载力均有影响 .随着偏心率的增大 ,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 进行了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试验 .试验参数包括偏心率和材料参数 (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套箍系数 ) .试验结果表明 ,材料参数和偏心率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与承载力均有影响 .随着偏心率的增大 ,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力作用不断削弱 ,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也明显下降 .最后对国内外 6种有关规范的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分析 钢管混凝土结构 偏心受压柱 承载力 偏心率 材料参数
原文传递
钢管混凝土偏压格构柱长细比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宝春 欧智菁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9,共7页
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试验,试验参数为长细比。介绍了试验的情况和过程,对柱肢钢管纵向应变、环向应变、缀管的纵向应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长细比的增加,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柱肢以受轴压为主... 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试验,试验参数为长细比。介绍了试验的情况和过程,对柱肢钢管纵向应变、环向应变、缀管的纵向应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长细比的增加,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柱肢以受轴压为主,属于小偏压构件。近载侧的柱肢在试件进入非线性后紧箍效应开始发生作用。缀管的受力较小且都处在弹性阶段。受缀管的影响,节点处柱肢钢管环向应变很大,它是引起柱肢钢管撕裂从而导致试件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力性能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偏心受压
原文传递
钢管混凝土哑铃型短柱极限承载力的等效单圆管算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宝春 黄福云 肖泽荣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3,57,共5页
哑铃型截面是钢管混凝土拱肋常用的截面形式。本文根据钢管混凝土哑铃型柱轴压与偏压试验,提出了将哑铃型截面等效成单圆管钢管混凝土截面,然后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进行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单圆管法。对试件的计算表明,计算值... 哑铃型截面是钢管混凝土拱肋常用的截面形式。本文根据钢管混凝土哑铃型柱轴压与偏压试验,提出了将哑铃型截面等效成单圆管钢管混凝土截面,然后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进行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单圆管法。对试件的计算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这个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哑铃型 极限承载力 等效单圆管法
下载PDF
两种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有限元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志滨 李毅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7-791,共5页
有限元软件ABAQUS由于其强大的非线性功能,被广泛用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和研究中,研究者们还建议了多种适合该软件使用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现有的340个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数据,基于这个数据库对现有的两... 有限元软件ABAQUS由于其强大的非线性功能,被广泛用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和研究中,研究者们还建议了多种适合该软件使用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现有的340个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数据,基于这个数据库对现有的两个常用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以明确两种有限元模型的适用范围,为设计和研究该类构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轴压 有限元模型 比较
原文传递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面内极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欧智菁 陈宝春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3,102,共5页
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试件进行面内整体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差较大。规程在计算换算长细比时采用加法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对于长细比较小的构件,将过度考虑剪切变形对承载力的不利影响,... 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试件进行面内整体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差较大。规程在计算换算长细比时采用加法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对于长细比较小的构件,将过度考虑剪切变形对承载力的不利影响,且出现承载力几乎不随构件长细比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合理现象。在借鉴国外钢格构柱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放大系数法来计算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换算长细比,所得极限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偏心受压 长细比 极限承载力
原文传递
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1 位作者 伍震宇 张建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62,共8页
进行共计20根缀条为K形布置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压及轴压极限承载力试验,重点考察偏心率与长细比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细比对试件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偏心率对承载力影响明显,两者对承载力的影响接... 进行共计20根缀条为K形布置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压及轴压极限承载力试验,重点考察偏心率与长细比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细比对试件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偏心率对承载力影响明显,两者对承载力的影响接近独立,试件的斜缀条在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弹性状态,近载一侧钢管在试件进入非线性阶段后,泊松比明显增大,钢管开始发生套箍作用,远载一侧,套箍作用不明显,除个别短柱外,试件破坏均为整体失稳破坏。同时,采用半波正弦曲线模拟杆件的变形曲线,在考虑紧箍效应的钢管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和剪切变形影响的基础上,建立杆件中截面的平衡方程,提出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弹塑性极限承载力数值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两端偏心相等的偏压构件,而且适用于两端偏心不等的偏压构件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研究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相当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长细比 偏心率 极限承载力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带环向脱空缺陷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压弯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廖飞宇 韩浩 王宇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8,80,共13页
为研究环向脱空缺陷对钢管混凝土试件在压弯扭复合受力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2个钢管混凝土试件(包括8个带缺陷试件、2个无脱空试件以及2个空钢管对比试件)在恒定轴压力和反复弯扭耦合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试验。试验主要参数为... 为研究环向脱空缺陷对钢管混凝土试件在压弯扭复合受力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2个钢管混凝土试件(包括8个带缺陷试件、2个无脱空试件以及2个空钢管对比试件)在恒定轴压力和反复弯扭耦合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试验。试验主要参数为:脱空率、弯扭比和轴压比。基于试验结果考察了带脱空缺陷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在压弯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破坏模态,并分析了脱空对试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耗能等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向脱空缺陷的存在会改变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破坏模态,并使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建立钢管混凝土压弯扭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环向脱空对构件承载力系数,以及钢管与核心混凝土接触时刻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脱空缺陷 压弯扭复合受力 滞回性能 耗能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骨架曲线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修礼 梁书亭 段友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3,共5页
以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为基础,从截面层次的恢复力模型出发,钢管混凝土柱构件选用三线型弯矩~曲率滞回模型;钢梁采用双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钢筋混凝土梁选用三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使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DARC分析钢粱-钢管混凝... 以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为基础,从截面层次的恢复力模型出发,钢管混凝土柱构件选用三线型弯矩~曲率滞回模型;钢梁采用双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钢筋混凝土梁选用三线型弯矩-转角滞回模型。使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DARC分析钢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两类框架结构的骨架曲线,程序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进一步研究了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对结构骨架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而且对钢管混凝土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骨架曲线 统一理论 IDARC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内部常见缺陷及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4
16
作者 鲁学伟 徐蓉 王桂玲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6-48,共3页
目前,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桥梁、单层或多层厂房、高层建筑和大型场馆中广泛应用,但因管内混凝土属隐蔽工程,钢管混凝土内部质量检测具有极大特殊性和难度。总结了钢管混凝土内部常见缺陷及其成因,对目前常用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 目前,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桥梁、单层或多层厂房、高层建筑和大型场馆中广泛应用,但因管内混凝土属隐蔽工程,钢管混凝土内部质量检测具有极大特殊性和难度。总结了钢管混凝土内部常见缺陷及其成因,对目前常用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展望了钢管混凝土无损检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无损检测 超声法 红外热成像法
下载PDF
钢梁-钢管混凝土柱穿心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继雄 王湛 +1 位作者 荣垂强 陈曦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0,9,共5页
对规范中推荐的钢梁-钢管混凝土柱穿心节点进行了力学性能研究,包括进行4个比例为1∶3的节点模型静力试验,量测节点区变形、梁端挠度、M-θ曲线等;用ANSYS建模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试验结果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有限元模型分... 对规范中推荐的钢梁-钢管混凝土柱穿心节点进行了力学性能研究,包括进行4个比例为1∶3的节点模型静力试验,量测节点区变形、梁端挠度、M-θ曲线等;用ANSYS建模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试验结果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有限元模型分析截面尺寸、梁柱线刚度比、轴压比等因素对节点刚度的影响;最后对该节点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构造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穿心节点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大跨径铁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季日臣 石明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91,共5页
以现有拱桥稳定计算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格丑沟特大桥主桥136 m跨度铁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给出了该桥在特定的荷载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及失稳模态,结果表明:结构的失稳主要表现在拱肋的面外失稳,弹性屈曲系数均大于一般要... 以现有拱桥稳定计算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格丑沟特大桥主桥136 m跨度铁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给出了该桥在特定的荷载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及失稳模态,结果表明:结构的失稳主要表现在拱肋的面外失稳,弹性屈曲系数均大于一般要求(4~5),弹性稳定满足要求。考虑了非线性影响,对拱肋进行了逐级加载,得到了拱肋的极限荷载,并给出了拱肋达到极限荷载时各控制截面的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通过比较得出材料非线性对本桥稳定的影响大于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并以大量计算结果为依据,揭示了横撑布置形式、拱肋内倾角、矢跨比对该桥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系杆拱桥 稳定分析 有限元模型 弹性屈曲 非线性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11
19
作者 侯超 周晓光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5-166,共12页
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准确预测其承载力是保障结构安全的重要前提。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承载力进行建模预测。建立了包含804个构件的试验数据库,并通过受力机制与数据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方... 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准确预测其承载力是保障结构安全的重要前提。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承载力进行建模预测。建立了包含804个构件的试验数据库,并通过受力机制与数据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高斯过程回归等机器学习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其偏压承载力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几何和荷载参数与偏压承载力之间可呈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而材料参数与偏压承载力之间仅呈正相关性,上述相关性同时受到荷载偏心方向的影响;所建立的3种机器学习模型基于总数据库的预测精度与按偏心方向划分数据库的预测精度相近,表明模型能够反映偏心方向对承载力的影响,避免了进一步划分数据库的需求;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对数据库中超过60%构件的预测误差小于5%;与设计规范和以往研究中的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整体上具备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偏心受压 机器学习 相关性分析 承载力预测
原文传递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20
作者 祝雯 《广州建筑》 2011年第1期3-8,共6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将混凝土灌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本文通过查阅和研究国内外文献,总结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建筑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目前钢管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膨胀剂 自应力 脱空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