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除痰法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虹宇 王文萍 +4 位作者 林晓彤 彭慧婷 黄重铭 孙哲 曹洋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益气除痰法是中医药防治肺癌的大法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治疗肺癌的有效性。益气除痰法中医药可以稳定瘤体、改善肺癌患者生存,又可改善肺癌相关症状、减轻化疗相关副反应,尤其是在化疗后维持治疗、延缓靶向治疗耐药及治疗老... 益气除痰法是中医药防治肺癌的大法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治疗肺癌的有效性。益气除痰法中医药可以稳定瘤体、改善肺癌患者生存,又可改善肺癌相关症状、减轻化疗相关副反应,尤其是在化疗后维持治疗、延缓靶向治疗耐药及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等方面具有相当优势。益气除痰法治疗肺癌的系列研究是中医肿瘤学最具代表的研究体系之一,本文就益气除痰法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益气除痰法 中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alleviates 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被引量:9
2
作者 Long Teng Fang Hong +2 位作者 Chenguang Zhang Jiancheng He Haiying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07-412,共6页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has been shown to be clinical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and 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 however, the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model of P...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has been shown to be clinical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 and 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 however, the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dyskinesia in rats, and treated these animals with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inhibited the increase in mRNA expression o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s 1 and 2 and excitatory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 genes, and it inhibited the reduction in express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B1, an inhibitory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 gene, in the corpus striatum. In addition,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alleviated dyskinesia symptoms in the Parkinson's disease rats. These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alleviates 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by modulating neurotransmitter signaling in the corpus stria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rkinson's disease DYSKINESIA excitato-ry amino acid inhibitory amino acid NEUROBEHAVIOR compound formula Rehmannia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中药调控Th17/Treg平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金凤 黄海量 +3 位作者 刘杰 王枫 刘晓庆 马腾茂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3-768,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能引起对称性多关节病变的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失调,故重构Th17/Treg平衡可能是RA治疗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具有整体性和多靶点、多环节...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能引起对称性多关节病变的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失调,故重构Th17/Treg平衡可能是RA治疗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具有整体性和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等显著优势。本文就近5年中药调控Th17/Treg平衡治疗RA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萜类等中药有效成分/部位在调控Th17/Treg平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药复方可通过发挥祛风、除湿、化瘀、通络、止痛、散寒、扶正等功效来干预Th17/Treg平衡;中药外治效果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RA的辅助手段;相关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炎症因子产生、调控转录因子表达和干预信号通路激活等。但现有研究存在机制研究不深入、临床研究少、中药外治研究有限、缺少联合治疗研究的不足,有待后续研究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中药有效成分/部位 中药复方 中药外治
下载PDF
中药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梁欣宇 林素琴 +3 位作者 王一斌 徐静宜 刘雅萌 谢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392,共9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属于代谢综合征,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NAFLD的进展性病变,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和多种组织器官平行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属于代谢综合征,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NAFLD的进展性病变,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和多种组织器官平行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NASH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获批的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将NAFLD归为“肝癖”范畴,并将NASH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蕴结及痰瘀互结4个证型。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策略,可以对不同NASH症型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随着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活性成分通过多种机制改善NASH,从而推进了中医药的应用。为此该文分别从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活性成分这两方面重点论述了中药改善NASH的相关机制,以期为合理有效治疗NASH提供理论和实验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中药复方 中药活性成分 机制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邓超 贾立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49-4652,共4页
前列腺癌作为一种老年高发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及难点。目前西医治疗仍集中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新近发展起来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尚未全面推广,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前列腺... 前列腺癌作为一种老年高发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及难点。目前西医治疗仍集中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新近发展起来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尚未全面推广,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前列腺癌后期往往发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疗效不佳。中医药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经过多年基础及临床研究,已证实了具有抑癌,抗转移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而且包含了复方、成药、中药单体等多种形式。文章旨在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方面的新进展,评述目前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临床用药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发中医药抗癌启迪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复方 中成药 中药单体 前列腺癌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的中药治疗肝癌实验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游丽萍 孔晓妮 +1 位作者 高月求 孙学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 梳理并探讨中药治疗肝癌实验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及学位论文数据库中... 目的 梳理并探讨中药治疗肝癌实验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及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的中药治疗肝癌实验研究,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5月31日。提取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药物、肝癌模型、应用系统生物学技术等信息构建数据库并对提取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35篇,包括中文文献612篇,英文文献123篇;涉及中药复方的研究532篇,药对18篇,单药185篇。使用频率排在前三位的复方依次是扶正抑瘤方(3.13%,23/735)、鳖甲煎丸(2.45%,18/735)、小柴胡汤(1.22%,9/735),排在前三位的药对分别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0.41%,3/735)、当归-红芪(0.27%,2/735)、姜黄-海带(0.27%,2/735),排在前三位的单药依次是白花蛇舌草(2.31%,17/735)、半枝莲(1.22%,9/735)、丹参(0.95%,7/735)。肝癌模型为细胞株的文献328篇,动物模型的文献404篇;使用频率排在前三位的肝癌细胞株分别是HepG2 (21.63%,159/735)、SMMC-2771(10.61%,78/735)、H22 (3.67%,27/735),排在前三位的肝癌动物模型分别是皮下移植瘤小鼠(42.45%,312/735)、化学诱导肝癌模型(7.07%,52/735)、原位肝癌模型(2.31%,17/735)。有199篇文献采用了网络药理学技术,6篇文献应用转录组学,3篇应用基因芯片,3篇应用代谢组学,2篇应用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1篇应用蛋白质组学分析。结论 目前中药治疗肝癌实验研究存在研究药物数量较多但研究欠缺系统性、新兴生物学技术应用不充分等不足;今后研究应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指导,以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为质控,充分运用系统生物学技术,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实验研究 中药复方 中药注射剂 内容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必乾 何慧明 +5 位作者 殷亭湄 付晓艳 高广淼 杨玲玲 李洁 邓毅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化学药物、膳食补充剂和草药产品等引起的肝脏损伤疾病,其极易发展为肝衰竭,且在其发生发展的同时常伴随肠道菌群的变化。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特点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减轻药...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化学药物、膳食补充剂和草药产品等引起的肝脏损伤疾病,其极易发展为肝衰竭,且在其发生发展的同时常伴随肠道菌群的变化。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特点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减轻药物性肝损伤。对中药干预肠道菌群缓解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进行总结,以期对中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肠道菌群 中药复方 中药成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药及其辅助疗法防治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杜鹏飞 赵鲲鹏 +2 位作者 张秋菊 于舒芃 何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40-146,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除了造成严重肝损伤,还是诱发肥胖、糖尿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全身代谢紊乱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现代...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除了造成严重肝损伤,还是诱发肥胖、糖尿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全身代谢紊乱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现代医学在NASH的防治中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西药的不良反应又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肝脏负担。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干预NASH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以其不良反应小、配伍灵活的特点,展现出极大的优势和潜力。最近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单味中药活性成分和中药复方均可以通过抗炎、调脂、保护肝细胞等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多方位协同起效,对NASH的防治发挥显著疗效。该文旨在综述中医药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相关的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和中医辅助疗法进行评述,以期为合理有效防治NASH提供理论和实验研究依据,并作为临床实践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中医药防治机制 中药复方 中药活性成分 中医辅助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东颖 王清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233-237,共5页
急性胰腺炎(AP)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特征以上腹部剧烈疼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AP病情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药治疗AP具有特色优势,中医药治疗AP以病因病机为基础,辨证分期结合,综合运用中医内外治法辨证施治。临床常用中... 急性胰腺炎(AP)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特征以上腹部剧烈疼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AP病情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药治疗AP具有特色优势,中医药治疗AP以病因病机为基础,辨证分期结合,综合运用中医内外治法辨证施治。临床常用中药内治(中药单体、单味药、复方和中成药注射液)、中药灌肠、贴敷以及针刺等多种治疗方法,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脏器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效果显著。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P的应用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医药 中药复方 中药灌肠
下载PDF
中药通过干预miRNA表达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
10
作者 马俊飞 赵继荣 +4 位作者 史凡凡 蒋鹏 薛旭 杨正汉 陈倩文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151-1156,共6页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炎症、基因、遗传、免疫及生物力学因素等多个方面。炎症反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可加速疾病的发展进程。非编码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分...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炎症、基因、遗传、免疫及生物力学因素等多个方面。炎症反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可加速疾病的发展进程。非编码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分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修复椎间盘组织。中药通过干预miRNA表达调节椎间盘炎症反应成为新的热点。中药复方如芍药甘草汤、独活寄生汤等,以及中药单体如淫羊藿苷、川续断总皂苷等,可以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干预炎症反应,有望减缓疾病发展,成为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潜在药物。因此,中药通过干预miRNA表达抑制椎间盘炎症反应从而延缓疾病发展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MIRNA 炎症反应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下载PDF
中药复方调节模型大鼠精子尾部特异性钙通道
11
作者 宋元美 朱莉 +1 位作者 王麟 孙向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促育生精方"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少弱精模型大鼠精子Catsper1、Catsper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在各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促育生精方"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少弱精模型大鼠精子Catsper1、Catsper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在各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精子中的表达;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Catsper1,Cats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表达量为: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Catsper1、Catsper2蛋白表达量: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促育生精方能有效提高少弱精症模型大鼠精子特异性钙通道Catsper1、Catsper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症 Catsper1 Catsper2 中药复方 促育生精方
原文传递
中药研发和评价思路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建宁 董世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44-449,共6页
中药复方研发既有中医理论指导,又有长期临床应用经验为依据,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中药复方中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复杂多样、作用环节繁多等是中药的特点。现代中药新药发现需要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注重整体作用特点和现代... 中药复方研发既有中医理论指导,又有长期临床应用经验为依据,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中药复方中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复杂多样、作用环节繁多等是中药的特点。现代中药新药发现需要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注重整体作用特点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密切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和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用符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实验方法学体系来揭示方剂功能主治和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在研发过程中,从立项依据到药效毒理研究均应考虑中药的特点。而且,药效研究应注意加强证候特点的体现,其中证候模型和病症结合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与中药功效相对应地生物学指标的确认等均至关重要。我们要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中药优势领域药物研发,以大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创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研发 药效研究 证候模型 方证相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