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防渗措施对渠道渗漏量及周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姚立强
毛晓敏
+1 位作者
冯绍元
霍再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60-1366,共7页
在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石羊河流域采用静水法进行了复杂层状土情况下混凝土衬砌、卵石衬砌、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和渠床压实处理4种渠道的渗漏试验,并实时监测了入渗影响下周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渠道渗漏过程和土壤水分的动态响应数据...
在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石羊河流域采用静水法进行了复杂层状土情况下混凝土衬砌、卵石衬砌、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和渠床压实处理4种渠道的渗漏试验,并实时监测了入渗影响下周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渠道渗漏过程和土壤水分的动态响应数据均表明,该试验条件下渠床压实处理渠道和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渠道渗漏强度均小于混凝土和卵石衬砌渠道渗漏强度。其中,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渠道渗漏量最小,渠床压实处理渠道渗漏量次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量要稍大于卵石衬砌渠道。结合对各渠段进行的土壤机械组成和饱和导水率的分层测试结果以及双环入渗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该地区,当渠床附近土壤呈压实和弱透水特性时,会显著降低渠道渗漏强度,而其他防渗措施(如混凝土、卵石衬砌)产生的影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渗漏
静水法入渗试验
不同防渗措施
渠床压实
土壤含水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漠地区大型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邓铭江
王远超
+2 位作者
李江
李生宇
李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85-3094,共10页
北疆供水工程由北向南纵贯准噶尔盆地,其中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明渠全长166.5 km。20世纪90年代,针对该建设工程,围绕渠道选线、沙基压实、渠床加固、防风固沙、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采取科学试验...
北疆供水工程由北向南纵贯准噶尔盆地,其中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明渠全长166.5 km。20世纪90年代,针对该建设工程,围绕渠道选线、沙基压实、渠床加固、防风固沙、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采取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12 a的安全运行和动态监测,经过系统分析与评估,总结出一套针对沙漠地区明渠建设的集成技术与方法:(1)采用"渠、林、路集中条带布置"的"平台"建设模式,具有对沙漠扰动小,机械化施工效率高,便于运行管理的优点;(2)渠床风积沙和砂砾石垫层"沙–砂水平同起"干碾压实技术,解决了沙漠地区缺水条件下土料压实以及渠道边坡2种不同特性土料同时压实的技术难题;(3)集成创新了机械固沙与生物治沙技术,充分利用沙漠悬湿沙层土壤水分,建成了110 km无灌溉生物防沙带,构建了防风固沙–减速沉沙–阶梯拦沙的多梯次综合防沙技术体系;(4)结合生物治沙,沿渠道两侧构筑了人工植被修复景观,建设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改善饮水条件,增加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在沙漠中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沙漠渠道
沙基压实
渠床加固
防风固沙
生态保护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防渗措施对渠道渗漏量及周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姚立强
毛晓敏
冯绍元
霍再林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出处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60-1366,共7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基金项目(20080110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1B08)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8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9105)
文摘
在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石羊河流域采用静水法进行了复杂层状土情况下混凝土衬砌、卵石衬砌、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和渠床压实处理4种渠道的渗漏试验,并实时监测了入渗影响下周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渠道渗漏过程和土壤水分的动态响应数据均表明,该试验条件下渠床压实处理渠道和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渠道渗漏强度均小于混凝土和卵石衬砌渠道渗漏强度。其中,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渠道渗漏量最小,渠床压实处理渠道渗漏量次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量要稍大于卵石衬砌渠道。结合对各渠段进行的土壤机械组成和饱和导水率的分层测试结果以及双环入渗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该地区,当渠床附近土壤呈压实和弱透水特性时,会显著降低渠道渗漏强度,而其他防渗措施(如混凝土、卵石衬砌)产生的影响次之。
关键词
渠道渗漏
静水法入渗试验
不同防渗措施
渠床压实
土壤含水率
Keywords
canal
seepage
ponding
test
different
anti-seepage
measures
compacted
canal
bed
soil
moisture
content
分类号
S274.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地区大型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邓铭江
王远超
李江
李生宇
李新
机构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新疆伊犁河流域工程建设管理局
新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85-3094,共10页
文摘
北疆供水工程由北向南纵贯准噶尔盆地,其中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明渠全长166.5 km。20世纪90年代,针对该建设工程,围绕渠道选线、沙基压实、渠床加固、防风固沙、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采取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12 a的安全运行和动态监测,经过系统分析与评估,总结出一套针对沙漠地区明渠建设的集成技术与方法:(1)采用"渠、林、路集中条带布置"的"平台"建设模式,具有对沙漠扰动小,机械化施工效率高,便于运行管理的优点;(2)渠床风积沙和砂砾石垫层"沙–砂水平同起"干碾压实技术,解决了沙漠地区缺水条件下土料压实以及渠道边坡2种不同特性土料同时压实的技术难题;(3)集成创新了机械固沙与生物治沙技术,充分利用沙漠悬湿沙层土壤水分,建成了110 km无灌溉生物防沙带,构建了防风固沙–减速沉沙–阶梯拦沙的多梯次综合防沙技术体系;(4)结合生物治沙,沿渠道两侧构筑了人工植被修复景观,建设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改善饮水条件,增加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在沙漠中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走廊。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沙漠渠道
沙基压实
渠床加固
防风固沙
生态保护
Key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canal
in
desert
sand
foundation
compact
ion
canal
bed
strengthening
wind
prevention
and
sand
fix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分类号
TV69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防渗措施对渠道渗漏量及周边土壤水分的影响
姚立强
毛晓敏
冯绍元
霍再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沙漠地区大型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与方法
邓铭江
王远超
李江
李生宇
李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