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北岸湖滨带观测场水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金相灿 颜昌宙 许秋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对太湖北岸贡湖和梅梁湾湖滨带(水-陆交错区)观测场中的主要水生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定量分析了其生长型和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比较分析了上述两个湖滨带观测场的水质变化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湖滨带... 对太湖北岸贡湖和梅梁湾湖滨带(水-陆交错区)观测场中的主要水生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定量分析了其生长型和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比较分析了上述两个湖滨带观测场的水质变化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湖滨带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贡湖观测场的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群落由3种浮叶植物和3种沉水植物构成,共5种水生植物生长型.而梅梁湾观测场的菹草群落为单优群落,只有一种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其生长型为大眼子菜型.以上两个湖滨带观测场水生植物群落特征与人为活动的干扰(如水质污染、人工堤岸建设等)密切相关;(2)以上两湖湾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氮、磷营养物,均已达到富营养水平,但贡湖观测场的水质(除透明度外)明显好于梅梁湾观测场;(3)透明度、水深和风浪可能是影响贡湖和梅梁湾湖滨带沉水植物种群数量、分布和格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 生物量 周年动态 群落结构 太湖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封育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明明 刘新平 +4 位作者 何玉惠 张铜会 魏静 车力木格 孙姗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2-684,共13页
封育是退化沙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重要措施,理解长期处于封育状态下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该文基于对科尔沁沙地长期封育的流动沙丘(2005年封育)、固定沙丘(1985年封育)和沙质草地... 封育是退化沙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重要措施,理解长期处于封育状态下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该文基于对科尔沁沙地长期封育的流动沙丘(2005年封育)、固定沙丘(1985年封育)和沙质草地(1997年封育)连续多年(2005–2017年)的植物群落调查,结合土壤种子库、土壤养分以及气象数据,分析了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植被盖度显著增加,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年际间波动变化,但无明显趋势;固定沙丘植物群落存在逆行演替趋势,具体表现为群落生物量、灌木和半灌木以及豆科优势度显著下降,而一年生和多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显著增加;沙质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年生禾草优势度存在降低趋势,并且一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群,群落存在退化现象。3类沙地土壤种子密度变化不显著,而种子丰富度在流动沙丘显著增加,在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有下降趋势,土壤养分仅有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年内生物量积累的主要因素,但对年际间群落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变化影响不大。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种子库与植物群落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紧密相关,而固定沙丘群落主要与土壤水分紧密相关。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封育33年的固定沙丘群落和封育21年的沙质草地群落都存在退化现象,而封育11年的流动沙丘群落正在缓慢恢复,因此封育年限的设定对退化沙地植被恢复至关重要,封育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植物群落恢复,反而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建议封育年限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植被退化程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种子库基础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封育 植被恢复 群落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四川瓦屋山原生和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包维楷 刘照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利用野外调查资料 ,比较分析了瓦屋山中山段 (halt15 0 0~ 190 0m)自然恢复的次生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群落主要乔木物种组成、高度和径阶结构等特征 .结果表明 :( 1)恢复 42a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已基本形成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 利用野外调查资料 ,比较分析了瓦屋山中山段 (halt15 0 0~ 190 0m)自然恢复的次生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群落主要乔木物种组成、高度和径阶结构等特征 .结果表明 :( 1)恢复 42a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已基本形成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的生活型外貌和以中小型单叶为主、草质叶明显的特征 .但与原生的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相比 ,落叶的中小矮高位芽植物明显较多、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偏少 ;( 2 )次生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树种有 6 7种 ,而原生林仅 5 7种 .次生和原生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主要优势物种组成相似 ,但次生林优势种更明显 ,并存在较多的处于伴生状态(局部地段还居于优势地位 )的落叶乔木种类 ;( 3)次生林较相同面积上的原生林乔木层的平均胸径DBH<2 .9cm .次生林具有小径阶个体多、大径阶个体少的明显特点 .但两类森林乔木大小结构分布与其它地区的异龄林基本一致 ,均遵从指数分布关系 ;( 4 )次生林 6 40 0m2 内h≥ 3m的乔木有 1199株 .垂直高度h分化不明显 ,hmax=2 2 .8m ,hav仅 9.7m ,而原生林 6 40 0m2 内h≥ 3m的乔木有 10 45株 ,平均高度 12 .8m .次生林缺失VII高度级 ( >2 5m) ,而VI高度级仅 8株 (原生林有 5 5株 ) ,低高度级 (II~IV级 )株数的比例大 ,占总株数的 87.12 % .说明次生林乔木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瓦屋山 次生常绿阔叶林 群落学特征 原生常绿阔叶林 自然恢复 群落生态学 生活型 叶型谱
下载PDF
福建万木林米槠林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清麟 郑群瑞 +1 位作者 姚友荣 张兴正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35年生天然米槠林为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对其群落学特征及测树学特征调查研究表明:本群落乔木层由21种树种组成,米槠占绝对优势(重要值达147.69);群落处在缓慢演替之中;林分为较典型的复层异龄混... 35年生天然米槠林为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对其群落学特征及测树学特征调查研究表明:本群落乔木层由21种树种组成,米槠占绝对优势(重要值达147.69);群落处在缓慢演替之中;林分为较典型的复层异龄混交林,生产力高,蓄积量达531.6m3/hm2,蓄积平均生长量达15.2m3/(hm2·a);树干生物量达265.8t/hm2,树干生物量平均生长量达7.594t/(hm2·a).本研究对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经营利用技术研究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米槠林 群落学特征 测树学特征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游泳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静 陈永俊 +2 位作者 宋普庆 钟指挥 林龙山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3,共9页
根据2008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东山湾开展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区系组成、相对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鉴定游泳动物166种,分... 根据2008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东山湾开展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区系组成、相对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鉴定游泳动物166种,分隶于21目73科116属,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115种,蟹类次之,24种,再次虾类16种,头足类8种,其它类3种;鱼类适温性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渔获物优势种(IRI>100)有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日本单鳍电鳐(Narkejaponica)等9种,均为经济种,但其资源结构均以经济幼鱼及中小型种类为主,平均体重仅33.4 g·ind-1,渔业资源总体价值不高;全年平均重量相对资源密度指数为342.11 kg·km-2,平均尾数相对资源密度指数11 315.00 ind.km-2,低于东海大陆架、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也低于同属于海湾类型的海州湾和泉州湾资源密度水平;全年种类多样性指数H'为1.65,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9,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3.13,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建议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注意水质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群落特征 多样性 东山湾 相对资源密度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紫檀 郑洁 +1 位作者 吴则焰 刘金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为了探索互花米草入侵下的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闽江河口湿地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和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互花米草根际土壤微生物与红树林植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红树林... 为了探索互花米草入侵下的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闽江河口湿地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和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互花米草根际土壤微生物与红树林植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红树林-互花米草混交区域(MS)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丰富度都要高于红树林群落(MC)和互花米草群落(SC)。Biolog微平板上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整体呈现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不同类型的植物变化曲线不同。聚合物类是各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酚酸类利用率最低。在土壤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Richness指数中MS显示出最高,表明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主成分分析表明,31个因素中与碳源利用相关的两大主成分,主成分1(PC1)和主成分2(PC2)分别可以解释变量方差的77.7%和22.2%,酚酸类和胺类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的贡献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其根系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不同,MS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红树林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植被类型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广东南昆山与大岭山孑遗植物伯乐树群落特征比较与谱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美娜 乔琦 +3 位作者 张荣京 胡普炜 杨国 陈红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9-794,812,共7页
以群落学方法和谱系地理学方法,分析广东省南昆山与大岭山珍稀孑遗植物伯乐树种群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遗传结构并比较所处群落的异质性。群落分析发现,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无论在区系成分上还是在物种组成上均表现出极大相似... 以群落学方法和谱系地理学方法,分析广东省南昆山与大岭山珍稀孑遗植物伯乐树种群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遗传结构并比较所处群落的异质性。群落分析发现,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无论在区系成分上还是在物种组成上均表现出极大相似性,同时也稍有差异:大岭山伯乐树所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及南昆山;两群落内伯乐树种群龄级结构均不完整,而南昆山伯乐树种群相对表现出更强的生活力。谱系地理分析发现,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hd)分别为0.682和0,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181×10-3和0,两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167,基因交流系数Nm=2.49。研究表明,南昆山和大岭山伯乐树种群为复合种群,南昆山伯乐树种群起源可能更为古老。南昆山伯乐树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较之大岭山伯乐树种群为高,更具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叶绿体DNA 群落特征 谱系地理 南昆山 大岭山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殷桂涛 董婉珍 《草食家畜》 2016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在塔城市北山铁列克提春秋牧场设置的轻度放牧(BA1)、中度放牧(BA2)、重度放牧(BA3)和对照四个水平放牧的测定,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被的盖度、高度、密度以及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被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是草原... 通过在塔城市北山铁列克提春秋牧场设置的轻度放牧(BA1)、中度放牧(BA2)、重度放牧(BA3)和对照四个水平放牧的测定,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被的盖度、高度、密度以及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被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是草原苔草、千叶蓍、三叶草、早熟禾;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草地植被群落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均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植被群落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相同建植年限2种类型人工草地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侯宪宽 董全民 +3 位作者 施建军 李世雄 郑伟 宋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965,共5页
为研究相同建植年限单播、混播2种播种方式下,人工草地群落的稳定性,分别对大武地区2009年单播、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单、混播人工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未出现显著差异;单播与混播相比,草地植被... 为研究相同建植年限单播、混播2种播种方式下,人工草地群落的稳定性,分别对大武地区2009年单播、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单、混播人工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未出现显著差异;单播与混播相比,草地植被功能群组成与物种重要值中,禾本科所占比例未出现差异,豆科与莎草科所占比例较低,但杂类草所占比例高于混播草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2009年混播人工草地稳定性高于2009年单播人工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单播 混播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福建三明地区石杉科(Huperziaceae)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生境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君诚 宋育红 +2 位作者 黄晖 张杭颖 陈建民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7-632,共6页
对三明地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地区保存较好的森林植被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明地区分布有长柄石杉、四川石杉、有柄马尾杉、华南马尾杉共4种石杉科植物.分布于海拔350~1800m,其中长柄石杉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四川石杉分... 对三明地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地区保存较好的森林植被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明地区分布有长柄石杉、四川石杉、有柄马尾杉、华南马尾杉共4种石杉科植物.分布于海拔350~1800m,其中长柄石杉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四川石杉分布于海拔较高处,数量较少;有柄马尾杉和华南马尾杉罕见.它们的适生环境为郁闭度、空气相对湿度均较大的山地林下背阴的陡坡上、沟谷阴湿土中,尤喜陡峭潮湿背阴的岩石壁,坡度多为30~80度.据51个样方,共计5100m^2面积的调查统计,石杉科植物群落有维管植物104科222属328种,种属系数高达67.68%,表明该区系生境条件一致性程度相当高.区系分析显示该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13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55.8%,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3.09%,因此该区系具中亚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科植物 群落特征 三明地区 生境
原文传递
藏北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艳 孙晶远 +3 位作者 马素洁 王向涛 魏学红 孙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9-60,共12页
为探究藏北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特性及其相关性,以那曲县那玛切村的轻度退化(lightly degraded,LD)、中度退化(moderately degraded,MD)和重度退化(severely degraded,SD)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冗余分析(RDA... 为探究藏北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特性及其相关性,以那曲县那玛切村的轻度退化(lightly degraded,LD)、中度退化(moderately degraded,MD)和重度退化(severely degraded,SD)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冗余分析(RDA)试图揭示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环境因子与植被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共有9科20属25种,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和蔷薇科植物适应性较强,不同退化草甸植被类型分别为高山嵩草+斑唇马先蒿,弱小火绒草+高山嵩草,二裂委陵菜+白苞筋骨草,其中高山嵩草是轻、中度退化草甸的优势种,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杂类草均占据重要地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2)从轻度退化草甸到重度退化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地上生物量、高度、密度、频度、总盖度)整体呈递减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退化加重呈降低的趋势。3)随退化程度加重,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全钾均呈降低的趋势,土壤pH值逐步增加。4)不同退化草甸速效磷、全磷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群落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全氮密切相关,且土壤环境因子含量对植被生长贡献率最高的分别为速效氮、有机质和pH。说明退化草甸的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具有协同性,因此研究和治理西藏高寒草地退化必须重视土壤中氮磷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甸 群落特征 土壤养分特征 多样性指数 冗余分析
下载PDF
福建南平安曹下老龄杉木群落生态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宗明 陈光水 +2 位作者 谢锦升 游水生 杨玉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通过2 400 m2样地调查,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76年生杉木丰产林群落山坡和山洼部位的植物区系组成、群落外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老龄杉木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71科,119属,168种;蕨类植物种类比例大;种子... 通过2 400 m2样地调查,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76年生杉木丰产林群落山坡和山洼部位的植物区系组成、群落外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老龄杉木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71科,119属,168种;蕨类植物种类比例大;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成分占的比例最高(山坡和山洼部分分别为27.59%和34.55%),热带性分布成分占优势(山坡和山洼部分分别为70.11%和74.55%),体现了群落的中亚热带性质;各层次的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包括幼苗幼树)>草本层>乔木层;坡位因子对老龄杉木群落生态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杉木 群落特征 区系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江郎山丹霞地貌岩生植被群落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园园 王小德 +2 位作者 符秀玉 周苏勤 李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9-705,共7页
经调查,江郎山丹霞地貌岩生植被包括苔藓群落、景天群落、山类芦群落、苦苣苔群落、蕨类群落及木本植物群落等6种,涉及71科136属193种高等植物,其优势科有毛茛科Ranunc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苦... 经调查,江郎山丹霞地貌岩生植被包括苔藓群落、景天群落、山类芦群落、苦苣苔群落、蕨类群落及木本植物群落等6种,涉及71科136属193种高等植物,其优势科有毛茛科Ranunc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等。群落上层几乎无高大乔木覆盖;灌木、藤木植物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但丰富度及频度相对较小;草本植物优势明显,涉及100多个物种,圆叶景天Sedum makinoi,山类芦Neyraudia montana,珠芽景天Sedum bulbiferum,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及苦苣苔Conandron ramondioides等为群落重要的广布种;苔藓层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在该岩生环境中优势尚不明显,但覆盖度较大,且多覆盖于裸岩石壁之上,其中以毛尖卷柏藓Racopilum aristatum,曲柄藓Campylopus flexuosus和扭叶藓Trachypus bicolor等为优势种。江郎山岩生植被能在灼热干旱、土壤贫瘠、石质性强的裸岩环境中生长繁育,对保护和塑造其奇特的丹霞地貌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学 丹霞地貌 岩生植被 群落特征 江郎山
下载PDF
印尼棉兰的华人:历史与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宏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40-46,共7页
论文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依据,阐述了印尼棉兰华人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棉兰华人因受周边华人社会影响,兼及殖民种植经济传统与移居型城市特点而形成的独有社会特征:政治参与具有华人社会传统特性;坚守中华传统... 论文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依据,阐述了印尼棉兰华人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棉兰华人因受周边华人社会影响,兼及殖民种植经济传统与移居型城市特点而形成的独有社会特征:政治参与具有华人社会传统特性;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并吸收了西方文化、土著文化;闽南语或普通话日常使用较普遍;经济上居于印尼社会和华人群体的边缘,实力有限;与其他族群相处较为融洽;以横向分化为主的华人社会,各群体间互动频繁,边界较为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棉兰 华侨华人 历史研究 华人社会 社会特征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哈斯塔米尔 罗瑞芳 刘新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了解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响应,于2008年5~9月,采用手拣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以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人工松树林、人工杨树林、人工锦鸡儿灌木林、人工沙打旺草地、撂荒地和农田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采样地,分析了大型土壤... 为了解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响应,于2008年5~9月,采用手拣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以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人工松树林、人工杨树林、人工锦鸡儿灌木林、人工沙打旺草地、撂荒地和农田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采样地,分析了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和季节动态特征。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1 653只,隶属于1门3纲8目34科,优势类群为鳃金龟科幼虫和蚁科成虫。不同水土治理措施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类群数和生物量较农田明显增加,人工杨树林增加最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反映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配置状况,在不同水土治理样地不如农田,但群落复杂性指数(Cj)则高于农田。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对水土治理措施有不同响应特征,由于个别动物类群个体数的显著增加,不同水土治理措施有导致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简单化趋势。研究地区采用的各种水土治理措施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恢复和保护都是有益的,但适时监测和预报害虫发生以及在制定综合治理措施时考虑种植植物的多样性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川流域 水土流失治理 大型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东北地区野生榛林的群落特征与经营 被引量:3
16
作者 纪国锋 梁传和 戚继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5期431-434,共4页
根据资料和实际调查,对野生榛林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群落结构特征、主要群丛类型特点进行了总结与描述.针对各群丛动态规律,提出了具体的经营意见和技术措施,为野生榛子经济林的经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榛林 群落特征 经营 经济林 生态地理分布 群落结构 群落动态规律
下载PDF
甘南合作和肃南马蹄中国沙棘群落的特征与类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学林 巨天珍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51-56,共6页
在调查甘南合作和肃南马蹄中国沙棘群落的基础上,将两地中国沙棘群落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分析了中国沙棘群落的区系组成、生活型、外貌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棘群落是一种温性落时灌丛,是森林-草原(草甸)过渡带的成员.探... 在调查甘南合作和肃南马蹄中国沙棘群落的基础上,将两地中国沙棘群落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分析了中国沙棘群落的区系组成、生活型、外貌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棘群落是一种温性落时灌丛,是森林-草原(草甸)过渡带的成员.探讨了中国沙棘群落密度和果产量之间的关系,指出人工营造沙棘林时其雌雄比应以10:1~5:1为宜,并应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确定不同的沙棘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群落特征 群落类型 性比 种植密度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兴安 罗瑞芳 刘新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1年第6期621-628,共8页
1999年5~9月,采用土壤样方法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69类4 080只,隶属于2门、4纲、9目、52科,优势类群为蚁科成虫和鳃金龟科幼虫,常见类群为蚧科、步甲科成虫、步甲科幼虫、吉丁甲科幼虫、... 1999年5~9月,采用土壤样方法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69类4 080只,隶属于2门、4纲、9目、52科,优势类群为蚁科成虫和鳃金龟科幼虫,常见类群为蚧科、步甲科成虫、步甲科幼虫、吉丁甲科幼虫、拟步甲科幼虫、鳃金龟科成虫、丽金龟科幼虫、盗虻科幼虫、象甲科成虫、象甲科幼虫、蚁科幼虫.在不受放牧扰动的情况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基本特征为:类群数和个体数以春季较高,秋季则表现为个体数较高、类群数较低.以密度-类群指数(DG)和群落复杂性指数(Cj)综合反映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较为合适.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如果采用25cm×25cm×30cm(长×宽×土壤深度)样方,基础调查的抽样数应该控制在不低于32个,其他内容的研究可以适当减少重复抽样数,但最少不应少于1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典型草原 大型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下载PDF
海南昌江核电站温排水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19
作者 何鹏 谢杰坤 +4 位作者 张鹤峤 陈煜 尹泽 郑兴 顾志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0-37,共8页
为探究海南昌江核电站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22年4个季度在海南昌江核电站周边海域布设14个调查站位,对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生态指数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全... 为探究海南昌江核电站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于2022年4个季度在海南昌江核电站周边海域布设14个调查站位,对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生态指数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全年度共监测到浮游植物4门37属118种(含变形和变种),种类组成以硅藻门占绝对优势,随后依次是甲藻门、蓝藻门和金藻门;(2)浮游植物生态类型以广温广布种和暖温暖水种为主,种类组成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3)春季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其余三季,达到31.26×10^(6) cells·m^(-3);(4)各季节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均为硅藻,主要包括角毛藻属、辐杆藻属、根管藻属和海莲藻属等属种,其中劳氏角毛藻和拟旋链角毛藻为全年度优势种类;(5)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2.68~4.76,物种丰富度指数(D)范围为0.89~2.18,物种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53~0.94,表明浮游植物生态群落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温排水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内蒙古武川县农田退耕还草对粪金龟子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伟 门丽娜 刘新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724-4736,共13页
2006年5—9月,诱捕法采集粪金龟子,以农田为对照,选择内蒙古武川县不同农田退耕管理方式为研究样地,分析了农田退耕后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对粪金龟子群落的影响,以为农田退耕还草管理措施生态效应的评价和完善提供依据。共捕获粪金龟子2167... 2006年5—9月,诱捕法采集粪金龟子,以农田为对照,选择内蒙古武川县不同农田退耕管理方式为研究样地,分析了农田退耕后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对粪金龟子群落的影响,以为农田退耕还草管理措施生态效应的评价和完善提供依据。共捕获粪金龟子21671头,隶属于3科5属25种。优势种为直蜉金龟(Aphodius rectus)和蜉金龟属(Aphodius sp.7),占总捕获量的比例分别为59.34%和11.71%。几种退耕管理方式都导致粪金龟子群落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多度提高,且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粪金龟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种数以及不同功能群和主要种的个体数与退耕年限、平均草高和植物群落盖度的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由于长期农业耕作以及缺少大型食草动物和较大面积放牧草地,研究地区的粪金龟子群落组成以功能群Ⅱ和Ⅲ为主,功能群Ⅰ的多度和物种丰度较低。可以认为,在研究地区以农田景观为主要基质的区域,采取多样化的农田退耕管理方式,提高了生境的空间异质性,在减少人为耕作活动对粪金龟子影响的基础上,对粪金龟子物种丰度和多度的维持起到了促进作用。农田退耕、保留适当面积放牧草地或适当数量大型放牧家畜将有利于功能群Ⅰ物种丰度和多度的提高,有益于粪金龟子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整体生态功能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金龟子 群落特征 功能群 退耕还草 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