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技传播的方式、效果及其创新——基于皖中D村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操瑞青 方晓红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7,共6页
基于实地调研,文章总结了当前农业科技传播的四种方式及其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信息时有两条较为固定的心理路径。其一,对内容上简单易懂的信息,农民主要依据自身生产经验进行选择性理解与接受,效果较易实现;其二,对... 基于实地调研,文章总结了当前农业科技传播的四种方式及其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信息时有两条较为固定的心理路径。其一,对内容上简单易懂的信息,农民主要依据自身生产经验进行选择性理解与接受,效果较易实现;其二,对内容相对复杂的信息,农民较少衡量信息本身的优劣,转而去评估那些直接将信息传递给自己的传播者们是否值得信任,效果的强弱与信任关系的强弱呈正相关性。据此,农业科技传播的创新至少有两种路径:一是降低信息复杂性,多采用科技标语、视频展示、现场观摩等直观化手段;二是在传播信源与农民受众之间寻找固定的"中介群体",该群体既能接受和理解来自信源的科技内容,又能与农民保持良好信任关系,如种粮大户、农资零售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科技传播 传播方式 传播效果 路径创新
下载PDF
未来的传播形态与社会文明形态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尚伟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3期48-57,共10页
当今时代,传播技术日益发达、信息海量爆炸。在这样的传播语境下,人自身与自身的对话机会减少,传播的表层化、格式化、盲从化倾向加强,自我理解能力削弱,"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与动力也随之削弱,人与人之间的... 当今时代,传播技术日益发达、信息海量爆炸。在这样的传播语境下,人自身与自身的对话机会减少,传播的表层化、格式化、盲从化倾向加强,自我理解能力削弱,"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与动力也随之削弱,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族群与族群之间的隔膜加大,社会共识更难形成,社会风险加剧。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成员流动性的增加,使组织的核心信息、机密信息和核心竞争力,都极易流失,组织的稳定性遭遇严重危机。未来的人类社会,一切大组织、巨型组织也许都将遭遇因为传播而产生的"维稳"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传播技术 传播形态 社会风险
下载PDF
从本族语与外国语的功能差异和交际形式的可选择性看中国的英语教学
3
作者 周红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中国,英语并非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但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作为本族语的汉语。随着英语学习不断异化,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它不可承受的沉重,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呼吁中国的英语教学回归理性。毫无疑问,中国需要英语,... 在中国,英语并非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但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作为本族语的汉语。随着英语学习不断异化,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它不可承受的沉重,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呼吁中国的英语教学回归理性。毫无疑问,中国需要英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中国人都必须学英语,毕竟,本族语和外语有着巨大的功能上的差异。即便是学同一门外语,不同的学习者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因为每个人对外语的需求是不同的。此外,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际方式,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也赋予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看似平常的角度审视一下中国英语教学,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英语教学的真正出路在于英语学习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族语 外国语 功能差异 交际形式 多样性 可选择性
下载PDF
深度的挤压与广度的繁荣——论《格萨尔》的传播形态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石 彭敏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30-133,共4页
活态史诗、口语说唱方式传播是《格萨尔》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缘由。文章论述了口语传播是《格萨尔》的深度表达形式,现代化传播方式很难取代口语传播的独特魅力,甚至可能挤压说唱传播《格萨尔》的空间。口语传播形态自身的... 活态史诗、口语说唱方式传播是《格萨尔》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缘由。文章论述了口语传播是《格萨尔》的深度表达形式,现代化传播方式很难取代口语传播的独特魅力,甚至可能挤压说唱传播《格萨尔》的空间。口语传播形态自身的特性限定了其对《格萨尔》传播的广度,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对《格萨尔》影响力的推进则不可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口语传播 传播形态
下载PDF
民俗造型艺术的传播形态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熊辉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3-66,共4页
运用传播学理论阐述了民俗造型艺术的传播者、受众、讯息、媒介、传播效果等五个要素。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符号传播、生产性传播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民俗造型艺术的传播形态,并指出乡土社会背景下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是民俗造型... 运用传播学理论阐述了民俗造型艺术的传播者、受众、讯息、媒介、传播效果等五个要素。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符号传播、生产性传播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民俗造型艺术的传播形态,并指出乡土社会背景下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是民俗造型艺术的传播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造型艺术 传播形态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众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形态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小燕 李静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89,124,共20页
本文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治理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形态演变的历史脉络及其创新机制。通过对不同时期对外传播形态的考察,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形态呈... 本文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治理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形态演变的历史脉络及其创新机制。通过对不同时期对外传播形态的考察,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形态呈现出"对外宣传——对外说明——对外传播——公共外交"的变迁路径。对外传播形态演变是多种复杂因素动态交织的结果,具体体现为:国内政治需要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变化的内驱动力;国际关系、国际局势演变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转变的外部牵引力;外宣理念的转变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转变的思想指引;媒介技术的发展是中共对外传播形态转变的物质基础。最后解析了在此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形态演变与时代共振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对外传播形态 创新机制 时代 共振
原文传递
感知社会支持与家庭沟通形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心理复原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英姿 金丹尔 余淑炬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感知社会支持与家庭沟通形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心理复原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10条目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家庭沟通形式量表对10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 目的探讨感知社会支持与家庭沟通形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心理复原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10条目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家庭沟通形式量表对10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为(18.41±4.82)分,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为(15.13±4.75)分、来自其他人的社会支持为(15.27±4.96)分,感知社会支持总分为(48.81±12.15)分。家庭沟通形式中一致型(高观念,高关系)有15例(14.15%),保护型(低观念,高关系)有18例(16.98%),多元型(高观念,低关系)有41例(38.68%),放任型(低观念,低关系)有32例(30.19%)。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心理复原力受家庭社会支持(P<0.001)和家庭沟通形式(P<0.05)的影响。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心理复原力较低,家庭社会支持和家庭沟通形式是其心理复原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社会支持 家庭沟通形式 子宫内膜癌 心理复原力
下载PDF
当代青年交往类型与交往形式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微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5-27,共3页
当代青年的交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类型上看,在保持着传统交往类型基础上,还出现了自我交往、网络交往等新的类型。亲情化、圈式化的交往方式,体现以情感为特征的初级关系在青年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了解这些,对于把握青年的现代化进程... 当代青年的交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类型上看,在保持着传统交往类型基础上,还出现了自我交往、网络交往等新的类型。亲情化、圈式化的交往方式,体现以情感为特征的初级关系在青年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了解这些,对于把握青年的现代化进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人际交往类型 人际交往方式
下载PDF
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树江 范萌萌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沟通成为团队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将团队的任务类型划分为观点创造型任务和决策型任务两类,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在不同任务类型下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经实证分析发现,...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沟通成为团队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将团队的任务类型划分为观点创造型任务和决策型任务两类,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在不同任务类型下新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经实证分析发现,各新媒体沟通形态在两种任务类型下对团队沟通效果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在观点创造型任务中“电子文本”和“共享空间”两种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最大;在决策型任务中“音频”沟通形态对团队沟通效果的影响最大。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优化团队沟通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沟通 团队沟通效果 新媒体沟通形态 实证研究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交流形式探索——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英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晓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1期110-112,共3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结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英项目的实践,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交流形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多样化的交流渠道,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未来出国...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结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英项目的实践,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交流形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多样化的交流渠道,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未来出国深造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 中英项目 学生交流形式
下载PDF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非言语交际形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秀华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7-58,共2页
不同文化的人会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传递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谈判人员应该有较强的文化意识。谈判人员还应多学几门语言谈判人员还要尽可能地观察谈判对手,领会对方的非言语信息,同时控制自己的... 不同文化的人会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传递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谈判人员应该有较强的文化意识。谈判人员还应多学几门语言谈判人员还要尽可能地观察谈判对手,领会对方的非言语信息,同时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 非言语交际形式 作用
下载PDF
IM人机互动网络的形塑与沟通形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玲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8-74,共7页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视角看,在媒介实践的技术面向上,即时通讯工具(IM)的人机互动网络经由各行动者的转译形成,转译经由必经之点——其构建出来的媒介空间来交互完成,具体包括问题化、权益化、招募、动员四个步骤。其间,物和人作为对...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视角看,在媒介实践的技术面向上,即时通讯工具(IM)的人机互动网络经由各行动者的转译形成,转译经由必经之点——其构建出来的媒介空间来交互完成,具体包括问题化、权益化、招募、动员四个步骤。其间,物和人作为对等的行动者,共同形塑行动者网络,实现"物联"的技术之网、"物-人"相连的能动之网和"人-人"相连的行动之网。在媒介实践的意义面向上,IM主要经过口语与非口语互动达成意义的建构。凝视等非口语沟通的规则凸显了人际权力关系和交往状态,但沟通方式并不直接体现人际关系的亲疏。口语沟通中,哪些信息被感知、信息接收者是否接收口语信息等主要决定于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工具 人机互动网络 形塑 沟通形式 行动者网络 转译 媒介空间
下载PDF
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关系研究
13
作者 丁蓉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媒介技术推动着广告形态进行整合和转变,两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从正向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媒介技术的发展和转变直接影响着广告形式的发展;反之进行分析,广告形态的演变对媒介技术的重塑起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媒介技术 广告传播形态 关系研究
下载PDF
论《晋绥日报》的传播形态
14
作者 陈强 《吕梁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1-34,共4页
《晋绥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创刊发行的9年时间里,整个传播历程艰巨而坎坷,《晋绥日报》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同步,报道了晋绥边区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大新闻事件,信息丰富,内容庞杂。《晋绥日报》根据传播内容... 《晋绥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创刊发行的9年时间里,整个传播历程艰巨而坎坷,《晋绥日报》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同步,报道了晋绥边区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大新闻事件,信息丰富,内容庞杂。《晋绥日报》根据传播内容的主要特征,大体可分为政治传播、文化科学传播、典型化传播等几大类,它们互相配合,构成了《晋绥日报》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政治引领 民智 社情民意 作用
下载PDF
尚不能说语言为人类特有
15
作者 李坊穗 李敏 廖根福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16,20,共4页
从我国近20年来相关的几部主要语言学著作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以为,迄今欲以支持语言为人类特有之观点的依据或基本依据,无一可对或用来对该观点进行有效地支持。因此认为,我们尚不能说语言为人类特有。
关键词 语言 人类语言 动物交际形式 属种关系
下载PDF
概念、形态、影响:当下中国互联网媒介平台上的圈子传播现象解析 被引量:69
16
作者 朱天 张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80,共10页
文献中可见的对中国社会"圈子"现象的学理考察,肇始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该理论将圈子描述为区隔社会成员的边界或范围,圈子也由此具备了一种信息传播的范畴与途径特性。互联网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社... 文献中可见的对中国社会"圈子"现象的学理考察,肇始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该理论将圈子描述为区隔社会成员的边界或范围,圈子也由此具备了一种信息传播的范畴与途径特性。互联网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社会中的圈子有了更为多元的内涵与功能,并且越来越成为当下社会中一种富有内聚力的群体聚集与传播模式。基于这种现状,有必要通过对此前研究成果的梳理,从概念、形态、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当下中国互联网媒介平台上的圈子传播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与解析。研究表明,建构在当下现实人际关系与互联网交叉平台上的圈子,在实际上促使碎片化的传播受众群体出现有限聚集的同时,对传统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也形成了直接影响。在此形态下,多元生产与定向扩散将成为重要的社会信息流通特征,社会信息的圈层解读与自我审查将对既有社会主流价值的构建机制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互联网圈子传播的发展,强化了线上网络的连结紧密程度及信息流通规模,使其呈现出实体化的趋势。相反,传统大众媒介在动态博弈中将重新界定竞争优势,转向更为多元的公共服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播现象 圈子 传播形态 媒介生态
下载PDF
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被引量:28
17
作者 邵彤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应规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解决和避免文化冲突与障碍,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对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应规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解决和避免文化冲突与障碍,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技能,对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体表现的对比分析,整合出交际原则与模式、交际时间取向、具体交际形式3个方面的差异特征。认为应站在对文化差异宽容和认同的立场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吸纳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从而真正实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交际原则 交际模式 交际时间取向 交际形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未来传播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君超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3期32-39,共8页
以美国未来学者雷·库兹韦尔为代表的"奇点论"者宣称,在技术"加速回报定律"作用下,人工智能将完全超越人类智能。本文从媒介、受众、治理三个维度考察未来的传播形态,认为在媒介与人的关系上,不仅媒介是人的延... 以美国未来学者雷·库兹韦尔为代表的"奇点论"者宣称,在技术"加速回报定律"作用下,人工智能将完全超越人类智能。本文从媒介、受众、治理三个维度考察未来的传播形态,认为在媒介与人的关系上,不仅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且人也将成为媒介的宿主;"融合"是"媒介第五定律"。从受众的维度来看,技术异化将带来"AI膜拜"的风险,未来的媒体受众需要摆脱技术的奴役,同时增加媒介素养,普及媒介信用;在媒介治理方面,共治将成未来媒体的普适性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媒体 传播形态 人工智能 媒介定律 技术异化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5-347,358,共4页
目的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各方面的创新尝试。方法从社会进步、人们认知的变化、各领域的重大变革等方面,对逐渐渗透和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展开深入分析,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传播形态、设计... 目的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各方面的创新尝试。方法从社会进步、人们认知的变化、各领域的重大变革等方面,对逐渐渗透和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展开深入分析,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传播形态、设计载体、时间空间等方面虚拟化、多样化和多维化的特点,从创新、互动和人性化三大方向进行探析,同时以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创新方式为基础,来总结具体的实践路径。结论新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为视觉传达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应用方向,创新了应用路径,提高了设计效果,这既有利于新媒体艺术的落实,又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视觉传达设计 传播形态
下载PDF
从口语日记到Vlog:身体视域下的一种自我传播形态演变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慧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日记是自我传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自我传播是自我认知的过程,然而随着媒介的进化,尤其近年来Vlog的兴起与发展促使日记的承载形式发生嬗变,这对于自我传播形态与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其中身体是自我传播与自我认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日记是自我传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自我传播是自我认知的过程,然而随着媒介的进化,尤其近年来Vlog的兴起与发展促使日记的承载形式发生嬗变,这对于自我传播形态与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其中身体是自我传播与自我认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界却鲜有学者从身体维度来研究日记中的自我传播形态。鉴于此,主要以媒介技术进化史为主线,对日记中的身体实践进行梳理,进而探讨自我传播形态的历时性演变。研究表明,从口语日记、书写日记、网络日记再到视频日记,不仅体现了日记文本媒介与呈现方式的进化,更揭露了身体从物质身体在场-身体感知削弱-数字身体浮现-身体叙事的演变逻辑。重构自我传播形态,这对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一是个体实现具身自我认同;二是虚拟社会认同模式的个性化特征凸显;最终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相互交融。此外,这也是从身体维度来研究媒介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 Vlog 身体 自我传播 传播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