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企分开”新解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新钦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31,共4页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双重要求创建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对特殊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特殊企业重大问题政府控制;一般性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企业按企业治理结构完全自主经营管理,一般性企业中的国有股份,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普通股东的身份参与一般性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与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分开 企业体制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企业治理结构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孝成 吕康银 陈思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数字经济发展是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使用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等维度测度的企业共同富裕水平,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数字经济发展是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使用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等维度测度的企业共同富裕水平,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企业共同富裕,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制造业企业、国有企业的共同富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劳动错配降低效应、人力资本升级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影响企业共同富裕;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本文明确了企业在参与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角色,从微观企业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可以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共同富裕 劳动错配 人力资本 生产率
原文传递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与企业共同富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3
作者 光晖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2,共6页
选取2011—202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企业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表明... 选取2011—202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企业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和企业共同富裕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民营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持续优化数实产业技术融合环境,逐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多元发展机制,制定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实现企业共同富裕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 企业共同富裕 绿色技术创新 收入分配
下载PDF
论我国的企业法律形态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玉敏 葛自丹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0-71,共2页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 ,因此 ,企业法律形态也表现出多样性和适应性特点。在分析普通企业法律形态和特殊企业法律形态的种类、特征及地位的基础上 ,对我国企业法律形态发展、法律适用和企业制度改革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企业法 法律形态 管理形式 责任形式 企业制度
下载PDF
劳动者合理享有企业剩余的经济学分析
5
作者 王德明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10,共3页
劳动者与企业剩余休戚相关,因为劳动者应当享有同等主体的收益权、贡献的收益权、风险的收益权、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信贷收益权是符合马克思商品价格理论的要求和商品价值规律的精神。而实现劳动力资本化或劳动力股权化的职工持股制度是... 劳动者与企业剩余休戚相关,因为劳动者应当享有同等主体的收益权、贡献的收益权、风险的收益权、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信贷收益权是符合马克思商品价格理论的要求和商品价值规律的精神。而实现劳动力资本化或劳动力股权化的职工持股制度是构建十六中全会提出的“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合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共享企业剩余 有效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