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减毒研究述评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春庆 孙伟 +1 位作者 邵家德 周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3-265,共3页
雷公藤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与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其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其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消化、生殖、血液、免疫等系统。因此,雷公藤制剂的减毒持效研究成为近年的焦点。作者对1999~2011年雷公藤减毒研究的相... 雷公藤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与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其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其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消化、生殖、血液、免疫等系统。因此,雷公藤制剂的减毒持效研究成为近年的焦点。作者对1999~2011年雷公藤减毒研究的相关文献48篇进行了检索分析。由文献可知传统上的雷公藤减毒方法包括剂型改革、炮制及中药配伍等。近年来出现的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可获取雷公藤新药材,为雷公藤减毒持效研究拓宽了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今后需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药效机制结合,借助于现代检测方法,揭示其减毒持效的机制,为雷公藤制剂的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减毒 剂型改革 炮制 中药配伍.
原文传递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林传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01-3604,共4页
近年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但由于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尚未有突破性进展,缺乏对动物模型的辨证诊断及模型评价体系,模型稳定性、重复性较差等一系列原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需不断完善。可在严... 近年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但由于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尚未有突破性进展,缺乏对动物模型的辨证诊断及模型评价体系,模型稳定性、重复性较差等一系列原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需不断完善。可在严格疾病辨证标准、加强“证”本质研究的基础上,并以中医药理论指导,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动物科学知识,构建重复性良好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科学规范的模型评价体系,以促进中医“证”本质的最后揭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证候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原文传递
张海波针药结合治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经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常雪松 郑晓华 张海波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张海波教授认为正虚邪实是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病机,治疗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中气与癌毒的关系,针药结合进行治疗。张教授治疗该类疾病时注重固护中气,尤重黄芪的应用,同时辅以附子和干姜等温补之品温煦脾肾之阳,以期通过养正以除积;立... 张海波教授认为正虚邪实是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病机,治疗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中气与癌毒的关系,针药结合进行治疗。张教授治疗该类疾病时注重固护中气,尤重黄芪的应用,同时辅以附子和干姜等温补之品温煦脾肾之阳,以期通过养正以除积;立足整体观,运用切脉针灸,结合针刺的即时效应及中药的持续效应,燮理阴阳,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屡屡见效,并列举1例胃癌术后复发伴转移验案加以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复发转移 针药结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6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极化液(5%葡萄糖50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胰岛素8U),能量合剂(10%葡萄糖30ml+ATP20mg+CoA100U+维生素C500mg)静脉滴注,每日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极化液(5%葡萄糖50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胰岛素8U),能量合剂(10%葡萄糖30ml+ATP20mg+CoA100U+维生素C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下,加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7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亦观察到治疗组在心肌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中西医合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补髓生血解毒汤降低化疗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真 刘宝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解毒汤降低化疗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临床观察方法,对5例住院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施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方案(As2O3注射液10mL+0.9%生理盐水500mL,静滴,4...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解毒汤降低化疗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临床观察方法,对5例住院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施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方案(As2O3注射液10mL+0.9%生理盐水500mL,静滴,4~6h/次,1次/d,30d为1个疗程。ATRA 45mg/m2.d分3次口服。配合抗感染、退热、输血、止血等对症治疗,以及保护肝、肾功能),使用补髓生血解毒汤(党参、熟地各30g,黄芪20g,黄精30g,甘草15g,山药、枸杞子各20g,桑葚30g,桃仁10g,陈皮15g,小蓟30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40g,红花10g,鸡血藤30g,龟甲20g,阿胶15g),水煎100mL,3剂/d,早中晚口服。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骨髓象、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5例全部完全缓解,未见严重化疗副反应。[结论]补髓生血解毒汤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具有调节机体整体状态、改善化疗不良反应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方案 化疗副反应 补髓生血解毒汤 刘宝文 老中医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杰方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6期111-112,12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厄贝沙坦150mg/d口服,同时给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组加服中药。两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清蛋白排泄率(U...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厄贝沙坦150mg/d口服,同时给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组加服中药。两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改善(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并发挥抗炎作用、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药物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基于病症结合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超 李巍 +2 位作者 徐中菊 许永城 张秋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6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对照研究,基于病症结合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北京五家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试验组)和卒中单元组... 目的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对照研究,基于病症结合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北京五家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试验组)和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90例。试验组在卒中单元治疗的基础上,介入融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卒中单元组。两组疗程均为21d,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NIHSS积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组第21天、第3个月NIH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第21天、第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提示运用病症结合理论可更好地指导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和拓展,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病症结合 中医证候积分 中风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亚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5-1407,共3页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现中医药的优势。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需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将客观与主观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疗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 中医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导致全身衰竭1例
9
作者 麦时任 阮佩英 +3 位作者 许小春 刘毅波 梁秀丽 唐维志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19-520,共2页
运动神经元疾病以损害中枢神经为主,严重的患者可引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辨证施治,采用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使病情得到一定缓解,阶段性治疗疗效显著,为治疗该病又提供一种方法。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全身衰竭 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 中药 针刺 中药离子导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唐茂华 陈积 饶丽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丙转...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甲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36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杨眉 代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愈29例(80.5%),好转5例(13.9%),无效2例(5.6%),总有效率94.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愈29例(80.5%),好转5例(13.9%),无效2例(5.6%),总有效率94.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