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组合密封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之珊 陈建平 赵丕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1-453,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组合密封系统———气体螺旋槽与铁磁流体组合密封型式 .在分别对这两种密封型式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组合密封实验 .实验表明 ,这种密封型式可以达到从零速到设计转速整个范围内均具有所需要的密封能力 .在高速旋转密封时 ... 介绍了一种新型组合密封系统———气体螺旋槽与铁磁流体组合密封型式 .在分别对这两种密封型式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组合密封实验 .实验表明 ,这种密封型式可以达到从零速到设计转速整个范围内均具有所需要的密封能力 .在高速旋转密封时 ,螺旋槽有效地抑制了铁磁流体的飞溅 ,并在铁磁流体破裂时 ,使其迅速恢复密封能力 .所以该组合密封具有无污染、高可靠性等特点 .同时指出 ,通过调节这两种密封型式的结构设计参数 ,可以满足不同的密封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密封件 铁磁流体 气体密封 螺旋粘滞密封
下载PDF
黄金分割法在橡塑同轴组合密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建红 闫志旭 +1 位作者 郑涛青 徐卫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2,96,共4页
橡塑同轴组合密封为往复油缸密封的主要结构形式,产品的具体结构通常是模仿进口产品。通过在橡塑同轴组合密封结构设计中引入黄金分割法,有效解决产品结构设计中主要参数的选择问题,设计的产品与国外产品具有相当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持久... 橡塑同轴组合密封为往复油缸密封的主要结构形式,产品的具体结构通常是模仿进口产品。通过在橡塑同轴组合密封结构设计中引入黄金分割法,有效解决产品结构设计中主要参数的选择问题,设计的产品与国外产品具有相当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持久性,为该类产品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塑密封 组合密封 黄金分割
下载PDF
旋转组合密封圈表面结构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赵乐 索双富 +1 位作者 时剑文 李高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研究旋转组合密封圈表面结构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方圈表面分别加工单槽和双槽等不同表面结构,利用ABAQUS仿真分析不同表面结构的旋转组合密封圈在完成过盈安装与流体加载后的应力及接触压力分布,并研究油槽宽度变化对组合密封性... 为研究旋转组合密封圈表面结构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方圈表面分别加工单槽和双槽等不同表面结构,利用ABAQUS仿真分析不同表面结构的旋转组合密封圈在完成过盈安装与流体加载后的应力及接触压力分布,并研究油槽宽度变化对组合密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过盈安装与流体加载情况下,O形圈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均有所减少,而带槽密封圈最大von Mises应力都出现增长,且过盈安装状态下应力增幅较大;带槽密封圈接触面被油槽分为多段,每段接触压力曲线相似,而接触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方圈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在过盈安装状态下随着宽度增加而增大,在流体加载状态下随着宽度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方圈表面增加油槽有利于在动密封面上形成多个动压润滑区域,对增强密封性能、改善润滑条件具有一定作用,但增加油槽后会增大方圈应力,增加疲劳损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密封 表面结构 高压动密封 密封性能
下载PDF
矿用液压支架千斤顶活塞组合中密封环的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海潮 徐鸣鹤 雷志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1,共3页
研制一种矿用液压支架千斤顶活塞组合密封用密封环,介绍密封环的性能要求及密封环的生产工艺,采用压架试验考察由该密封环组成的活塞组合密封的性能。结果表明,由该密封环组成的活塞组合密封能够满足煤炭行业标准MT312-92要求。
关键词 组合密封 密封环 液压支架
下载PDF
水力加压器组合密封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斌 陈宏宇 +1 位作者 吴明明 沈桓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为了提高水力加压器密封性能,设计一种由滑环与O形密封圈组成的组合密封;利用流体压力渗透载荷的加载方法对密封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单因素滑环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多因数滑环结构参数综合作用对活塞密... 为了提高水力加压器密封性能,设计一种由滑环与O形密封圈组成的组合密封;利用流体压力渗透载荷的加载方法对密封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单因素滑环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多因数滑环结构参数综合作用对活塞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环沟槽底部厚度、滑环侧边宽度、滑环高度、活塞单边径向密封间隙对动密封面接触压力影响依次减弱,新型密封结构选择滑环高度6.5 mm、滑环侧边宽度2.65 mm、滑环沟槽底部的厚度0.7 mm、单边径向间隙0.25 mm时,其最大接触应力比常规O形密封圈结构提高了245%;新型密封结构中的动密封面接触应力比常规O形密封圈结构有了显著的提高,提高了水力加压器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加压器 组合密封 流体压力渗透 结构设计
下载PDF
井下工具用V形组合密封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奎为 贾长贵 卫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07,共3页
传统的单一密封件在应用于复杂井下环境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组合密封通过几种密封件的优势互补可适应井下复杂环境。介绍井下工具用V形组合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指出同一组合密封可同时选用不同材料的圈组合使用,通过优势互补... 传统的单一密封件在应用于复杂井下环境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组合密封通过几种密封件的优势互补可适应井下复杂环境。介绍井下工具用V形组合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指出同一组合密封可同时选用不同材料的圈组合使用,通过优势互补来适应井下复杂环境。介绍了非标准尺寸V形密封圈设计方法,分析如何通过尺寸计算来保证密封组合各部件的截面尺寸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密封 井下工具 V形密封圈
下载PDF
大直径高压密封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盛业涛 李小瓯 +2 位作者 陈志杰 黄亚平 高宜琼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通过简化的机械密封模型推导的算式,对用于大直径高压密封的组合密封中的主密封关键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同时基于容漏空间的概念,对主密封进行设计。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大直径高压密封的有效性,该方法对类似工况的密封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组合密封 容漏空间 高压密封
下载PDF
齿形滑环组合密封热弹流润滑模型求解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毅 杨强 +4 位作者 杨林 王海娟 熊子杰 熊思阳 钟思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7-502,共6页
结合高温高压工况和齿形滑环组合密封的特点,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建立了滑环组合密封在高压旋转时的数学模型。基于小变形理论,通过变形影响系数矩阵法得到齿形滑环组合密封在油膜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结合流体动压润滑方程、... 结合高温高压工况和齿形滑环组合密封的特点,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建立了滑环组合密封在高压旋转时的数学模型。基于小变形理论,通过变形影响系数矩阵法得到齿形滑环组合密封在油膜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结合流体动压润滑方程、温度场能量方程和粘温方程,使用有限差分法对热弹性流动压润滑模型进行求解,采用Matlab计算了齿形滑环组合密封圈在工作过程中的油膜厚度分布和油膜压力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齿形滑环的粗糙度对密封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润滑油膜压力沿着轴向先增大后减小,周向油膜压力则在稳定范围内波动;同时,密封圈的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密封 热弹流 高温高压 油膜厚度 粗糙度
下载PDF
深海活塞压力平衡器组合密封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樊智敏 王启林 李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0,共6页
活塞往复动密封是活塞压力平衡器核心部件,传统活塞往复密封在深海大压力下容易出现爬行、泄漏等现象。基于传统油压往复密封理论,提出一种新型串联式组合往复动密封结构,该结构以矩形直通式迷宫密封为前置密封,以星形密封圈为主密封。... 活塞往复动密封是活塞压力平衡器核心部件,传统活塞往复密封在深海大压力下容易出现爬行、泄漏等现象。基于传统油压往复密封理论,提出一种新型串联式组合往复动密封结构,该结构以矩形直通式迷宫密封为前置密封,以星形密封圈为主密封。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迷宫密封对流体压力耗散作用,并确定出星形圈初始压缩率。研究表明:迷宫密封对流体压力具有明显耗散作用,可为主密封创造有利的密封条件;主密封接触应力大于静水压力,结合密封判定条件,可判定新型组合密封整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密封 活塞压力平衡器 深海环境 压力补偿
下载PDF
一种液压缸串联式组合密封及流场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耀 陈矗 +2 位作者 朱振雷 周佳兴 王宇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针对液压缸传统的活塞密封,如接触密封、间隙密封存在的不足,将接触密封与间隙密封沿活塞轴向有机集成,提出一种新型串联式组合密封结构。建立该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获得流场压力分布、密封圈变形与内泄漏特性,以及结构参... 针对液压缸传统的活塞密封,如接触密封、间隙密封存在的不足,将接触密封与间隙密封沿活塞轴向有机集成,提出一种新型串联式组合密封结构。建立该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获得流场压力分布、密封圈变形与内泄漏特性,以及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进出口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接触密封,组合密封的内部结构中压力损失更大,密封圈受到的压力和冲击更小,有利于减少密封件变形;组合密封结构中端部的间隙密封对油液实施了阻滞,使中间的密封圈承受的油液冲击和压力变弱,因而密封圈变形更小;组合密封的多级密封结构能更好地屏蔽泄漏,提升密封性能;组合密封内泄漏受间隙密封长度、密封间隙和油液压力的影响,增大间隙密封长度、减小密封间隙和油液压力,可减少泄漏量。内泄漏物理实验进一步表明,该组合密封能有效减少内泄漏量,提高密封性能,且在密封圈出现损伤故障时,仍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或减少内泄漏,提高密封效果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内泄漏 组合密封 流场分析
下载PDF
PTA浆料输送泵机械密封技术改造
11
作者 张胜国 陈国刚 傅立峰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9年第1期47-50,60,共5页
原PTA浆料输送泵配置单端面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机械密封泄漏频繁,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分析认为密封端面因固体微粒摩擦升温,最终引起润滑液膜汽化破坏导致密封失效。通过实施增加螺旋密封或改用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改造方案,使该泵的运行... 原PTA浆料输送泵配置单端面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机械密封泄漏频繁,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分析认为密封端面因固体微粒摩擦升温,最终引起润滑液膜汽化破坏导致密封失效。通过实施增加螺旋密封或改用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改造方案,使该泵的运行达到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 单端面机械密封 反螺旋密封 组合密封 隔离液 循环量
下载PDF
组合型密封结构在卧螺离心机上的应用
12
作者 周成蹊 李琛 +1 位作者 钱青 钱健航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卧螺离心机在处理污水时,污水易透过间隙进入轴承工作腔,造成轴承损坏。对卧螺离心机密封结构进行改造,采用新型孔用骨架油封,与O型密封圈配合,构成组合型密封结构,解决渗水问题引发的轴承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关键词 卧螺离心机 孔用骨架油封 组合型密封
下载PDF
聚合釜的密封改造
13
作者 康强利 周选民 纪琳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47-49,共3页
乙烯顺丁橡胶装置聚合釜因其介质关系,对密封的使用及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应用与试验证明,一般填料密封不适合聚合釜使用。以填料密封与波纹管机械密封的组合形式,可解决聚合釜密封的泄漏问题,延长密封的检修时间,为装置增加较好... 乙烯顺丁橡胶装置聚合釜因其介质关系,对密封的使用及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应用与试验证明,一般填料密封不适合聚合釜使用。以填料密封与波纹管机械密封的组合形式,可解决聚合釜密封的泄漏问题,延长密封的检修时间,为装置增加较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橡胶 聚合釜 填料密封 组合密封
下载PDF
粉体介质密封装置的设计改进
14
作者 冯殿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2-113,118,共3页
含固体颗粒介质的密封装置 ,常常因固体颗粒进入密封装置引起密封表面破坏。对填料密封设计进行改进 ,采用填料与迷宫组合密封结构 ,加气体保护密封方案。允许少量气体高速进入容器内 ,阻止固体颗粒进入密封腔内 ,保护密封表面免受破坏... 含固体颗粒介质的密封装置 ,常常因固体颗粒进入密封装置引起密封表面破坏。对填料密封设计进行改进 ,采用填料与迷宫组合密封结构 ,加气体保护密封方案。允许少量气体高速进入容器内 ,阻止固体颗粒进入密封腔内 ,保护密封表面免受破坏。改进设计的密封装置保护气体进入量可以根据固体颗粒大小及状态调节 ,以达到最经济的操作工况 ,且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介质 密封装置 气体保护 泄漏量 填料密封
下载PDF
新型密封结构在伺服机构上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赵志强 《航天制造技术》 2010年第4期38-40,共3页
简要分析了传统密封结构的局限性,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可靠组合式密封结构,重点介绍了新型密封结构的装配工艺方法。经试验及实际应用,证明该新型密封结构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缩短加工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密封结构 组合密封 伺服机构 生产效率
下载PDF
不锈钢球阀密封结构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泽普 张成旺 史红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5-196,173,共3页
本文对不锈钢球阀的密封结构作了初步探讨。重点分析了球阀主密封结构的形式 ,密封材料的选择等影响球阀密封性能和使用性能、可靠性的因素 ,提出了弹性胀圈和聚四氟乙烯唇式密封座组成的组合型密封座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 球阀 密封结构 组合型密封座
下载PDF
液压缸组合密封性能仿真与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敏 曾良才 湛从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12,32,共6页
通过改变伺服液压缸组合密封的结构型式,建立两种密封圈的仿真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在静密封状态下,探究介质压力、压缩率、接触的摩擦因数对伺服液压缸密封性能的影响,并以密封圈最大Von-Mises应力和接触面最大接触压力作为密... 通过改变伺服液压缸组合密封的结构型式,建立两种密封圈的仿真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在静密封状态下,探究介质压力、压缩率、接触的摩擦因数对伺服液压缸密封性能的影响,并以密封圈最大Von-Mises应力和接触面最大接触压力作为密封性能的判定依据;而在动密封状态下建立泄漏量和启动压力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并以二者数值大小作为密封性能的判定依据,从而优化密封圈的组成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静密封状态下,当改变其中任一参数时含有工字形圈的液压缸的最大Von-Mises应力和接触面最大接触压力明显优于含有O形圈的液压缸;而在动密封状态中,随着介质压力增加,两种模型的液压缸泄漏量不断减少,启动压力不断增加,并且含有工字形圈的液压缸泄漏量更少,表明工字形圈的密封性能优于O形圈的密封性能。而研究的工字形圈组合的格莱圈可为液压缸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组合密封 结构参数 仿真 密封性能
下载PDF
旋转导向工具的径向补偿组合动密封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琴 刘宝林 +1 位作者 杨甘生 李颖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99,共3页
针对导向钻井工具中导向工具下端在正常钻进和导向钻进2种工作状态下的动密封要求,通过分析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设计一种导向钻井工具的组合密封装置。该组合密封由波纹管、机械密封和螺旋密封等组成,达到井下工具动密封的径向补偿、高... 针对导向钻井工具中导向工具下端在正常钻进和导向钻进2种工作状态下的动密封要求,通过分析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设计一种导向钻井工具的组合密封装置。该组合密封由波纹管、机械密封和螺旋密封等组成,达到井下工具动密封的径向补偿、高温、高压、耐腐蚀等设计要求,提高井下密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井下恶劣环境下的动密封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工具 径向补偿 组合密封结构 动密封设计
下载PDF
钻机液压油缸密封圈选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鹏 李扬 +2 位作者 王占武 李壮 姚瑶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9年第6期14-16,20,共4页
为了提高液压钻机油缸密封的工作可靠性,提高钻机的工作效率,根据对钻机工况的研究,结合露天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对钻机各个油缸密封圈的选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钻机液压油缸的可靠密封系统。此类密封系统选用了常归的UHS系列的唇形... 为了提高液压钻机油缸密封的工作可靠性,提高钻机的工作效率,根据对钻机工况的研究,结合露天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对钻机各个油缸密封圈的选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钻机液压油缸的可靠密封系统。此类密封系统选用了常归的UHS系列的唇形密封圈,具有良好保压性能的DAS系列密封圈,具有抗冲击性能的斯特封,以及适应负载复杂变化的V型组合系列密封圈。最后进行样机的试制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套油缸密封系统具有可靠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密封圈 DAS密封圈 UHS密封圈 斯特封 V形组合密封圈
下载PDF
电液伺服摆动马达动密封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万保中 姜继海 +3 位作者 闫伟鹏 刘乔 王学志 张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11,43,共5页
分析了电液伺服摆动马达系统中密封的磨损问题,介绍了填料式组合密封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摆动马达上的应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摩擦副、不同加载力、不同速度和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摩擦学特性,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摆动马达密封的... 分析了电液伺服摆动马达系统中密封的磨损问题,介绍了填料式组合密封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摆动马达上的应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摩擦副、不同加载力、不同速度和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摩擦学特性,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摆动马达密封的最佳工况,对进一步提高摆动马达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摆动马达 填料式组合密封 正交试验 摩擦磨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