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英语文化语用教学及颜色词的中西差异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丽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往往导致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为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突破传统的以语法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加强文化语用教学。二、由于各自民族的文... 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往往导致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为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突破传统的以语法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加强文化语用教学。二、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 ,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颜色词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 ,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语用教学 颜色词 中国 西方 文化差异 象征意义 中学
下载PDF
“红”与黑——论颜色语词的意义与指称
2
作者 刘凯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9,共8页
视觉经验的私密性使得与之关联的词语具有隐匿的复杂意义。民间观点默认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是客体和主体间的客观指称。近现代的讨论逐步放弃乃至最终完全背离了民间观点。原因在于,学者们相信颜色经验是主观感觉,颠倒光谱可能是真实的... 视觉经验的私密性使得与之关联的词语具有隐匿的复杂意义。民间观点默认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是客体和主体间的客观指称。近现代的讨论逐步放弃乃至最终完全背离了民间观点。原因在于,学者们相信颜色经验是主观感觉,颠倒光谱可能是真实的,而且根据维特根斯坦式的公共语言论,无论颠倒光谱现象是否是真实的,具体颜色语词也只具有关系意义,没有现象上的指称。事实上,民间客观主义大概率为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颠倒光谱现象不一定真实,至少可以证明黑色现象是个例外,因此现有理论多少都有些不尽人意,除关系意义之外,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还可能包含公共的现象指称,而且即便它为真,也不能根据公共语言论认为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不包含现象指称。民间观点不见得完全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颜色语词 意义 指称 经验
原文传递
色彩词在塑造《拔芽击仔》“外面”世界特质中的功用分析
3
作者 马永平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大江健三郎在《拔芽击仔》中构建了“我们”和“外面”两个世界,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日本战败前夕一群感化院儿童的悲惨遭遇。其中,“我们”主要由感化院孩子组成,而“外面”则由感化院教员、宪兵、村长等构成,是当时... 大江健三郎在《拔芽击仔》中构建了“我们”和“外面”两个世界,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日本战败前夕一群感化院儿童的悲惨遭遇。其中,“我们”主要由感化院孩子组成,而“外面”则由感化院教员、宪兵、村长等构成,是当时日本社会的缩影和象征。小说中的“外面”世界不但罔顾事实,处处排斥、打击“我们”,而且千方百计想要消灭“我们”,充分显示了其虚伪、偏执、极端、冷酷和野蛮的性格特质。作者在塑造“外面”世界的过程中,运用了较多的色彩词,色彩词在表现“外面”世界的性格特质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拔芽击仔》 “外面”世界 色彩词 功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