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纺纱产品特点及调配色原理 被引量:44
1
作者 钱爱芬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8,共3页
为促进色纺纱生产的发展,综合论述分析了色纺纱发展概况、产品特点以及生产的关键环节。指出:色纺纱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颠覆了传统纺纱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与节能,可获得独特的混色效果与产品风格,有利于... 为促进色纺纱生产的发展,综合论述分析了色纺纱发展概况、产品特点以及生产的关键环节。指出:色纺纱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颠覆了传统纺纱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与节能,可获得独特的混色效果与产品风格,有利于实现多种纤维混和利用。色纺纱的根本在于染色牢度好,染色准确、稳定一致,色泽漂亮时尚,其关键环节是调色与对色。应解决好色彩对比错视问题,正确掌握对色方法,注重对色检验环境管理,严格执行色纺纱外观检验标准,从而使色纺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调色 配色 染色 色牢度 节能
下载PDF
色纺纱产品开发现状及技术发展需求 被引量:38
2
作者 金亚琪 邹专勇 +2 位作者 许梦露 黄方 沈洁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5-68,共4页
分析色纺纱产品开发的现状及技术发展需求。从色纺纱结构特点的角度介绍了色纺纱产品的开发现状,深入分析了色纺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色纺纱开发过程的需要,阐述了色纺纱的技术发展需求。认为:色纺纱可以划分为均一结构和差异化结构... 分析色纺纱产品开发的现状及技术发展需求。从色纺纱结构特点的角度介绍了色纺纱产品的开发现状,深入分析了色纺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色纺纱开发过程的需要,阐述了色纺纱的技术发展需求。认为:色纺纱可以划分为均一结构和差异化结构两大类,多元组分、功能性、差异化结构色纺纱开发将成为未来开发重点,而新型纺纱技术、色纺专用机械及专用配件、零部件开发与应用是提高色纺纱品质及附加值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开发现状 均一结构 差异化结构 新型纺纱技术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的品种开发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3
作者 章友鹤 赵连英 +1 位作者 姜华飞 应苏娟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3,共5页
探讨了五大类喷气涡流纺的品种开发及其关键技术。与环锭纺对比,分析了喷气涡流纺技术的优缺点。以浙江喷气涡流纺企业为例,重点介绍了色纺纱、功能性混纺纱、多种天然纤维混纺纱、包芯纱和装饰及毛针织用纱等五大类喷气涡流纺纱线和一... 探讨了五大类喷气涡流纺的品种开发及其关键技术。与环锭纺对比,分析了喷气涡流纺技术的优缺点。以浙江喷气涡流纺企业为例,重点介绍了色纺纱、功能性混纺纱、多种天然纤维混纺纱、包芯纱和装饰及毛针织用纱等五大类喷气涡流纺纱线和一些市场反应良好的新颖纱线品种。认为:开发喷气涡流纺纱产品时,需要充分关注市场需求,发挥创新思维,努力拓宽应用领域;采用合理的前纺工艺设备配置、专用器材的优选和保养、做好车间温湿度控制,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快速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色纺纱 包芯纱 混纺纱 温湿度 预处理
下载PDF
色纺纱工艺技术的创新途径 被引量:20
4
作者 毕大明 章友鹤 +1 位作者 赵连英 陈根才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共4页
探讨色纺纱工艺技术的创新途径。阐述了色纺纱生产特点与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色纺产业持续发展工艺技术的创新途径。指出:色纺纱具有环保性、时尚性、功能性、多组分等特点,但目前尚存在纱线强力低,混色不匀,色差、色档等... 探讨色纺纱工艺技术的创新途径。阐述了色纺纱生产特点与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色纺产业持续发展工艺技术的创新途径。指出:色纺纱具有环保性、时尚性、功能性、多组分等特点,但目前尚存在纱线强力低,混色不匀,色差、色档等质量问题以及生产效率低,原材料消耗大,用工多等弊端。认为:应通过向多纤混纺,多色彩方向开拓,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装备,推广新型纺纱技术等创新途径,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档次、节能降耗,减少用工,走良性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工艺特点 创新途径 多纤混纺 纱线强力
下载PDF
数控耦合式复合纺纱系统的构建和三基色混配色纺纱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薛元 易洪雷 +4 位作者 陈伟雄 杨恩龙 史晶晶 金凤珊 戴平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5-20,共6页
基于耦合牵伸机理构建了具有三基色混配色功能的数控三组份耦合式复合纺纱理论与技术,重点分析了三组份耦合牵伸机理,明晰了多组份耦合牵伸的复合纺纱方法及RGB三基色配色工艺.通过耦合牵伸、交变换色、梯度配色和混合加捻,实现了具有... 基于耦合牵伸机理构建了具有三基色混配色功能的数控三组份耦合式复合纺纱理论与技术,重点分析了三组份耦合牵伸机理,明晰了多组份耦合牵伸的复合纺纱方法及RGB三基色配色工艺.通过耦合牵伸、交变换色、梯度配色和混合加捻,实现了具有混配色与纺纱成型双功能同步进行的数控耦合式复合纺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纺纱 耦合牵伸 混配色 RGB三基色 色纺纱 纺纱成型 纺纱工艺
下载PDF
Viloft羊绒羊毛锦纶色纺针织纱的开发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祥 张圣忠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37,共3页
为在棉纺设备上开发生产Viloft羊绒羊毛锦纶四合一色纺针织用纱,针对原料特点,选择了预处理工艺,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并就生产中的问题对纺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合理配棉、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转操作管理等措施,克... 为在棉纺设备上开发生产Viloft羊绒羊毛锦纶四合一色纺针织用纱,针对原料特点,选择了预处理工艺,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并就生产中的问题对纺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合理配棉、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转操作管理等措施,克服了纺纱过程中易产生色差的缺陷,开发的Viloft/羊绒/羊毛/锦纶40/30/20/10 47.6 tex色纺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OFT纤维 羊绒 色纺纱 针织纱 预处理 环锭纺-工艺
下载PDF
提高纯棉赛络色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4
7
作者 窦修乾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8,共3页
为顺利生产纯棉赛络色纺纱,优选了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的相关工艺参数。实践证明:赛络纺纱弥补了由于原棉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带来成纱质量的恶化,特别是粗纱捻系数、粗纱定量、细纱隔距、粗纱隔距块、细纱隔距块、细纱双孔喇叭口型号及... 为顺利生产纯棉赛络色纺纱,优选了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的相关工艺参数。实践证明:赛络纺纱弥补了由于原棉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带来成纱质量的恶化,特别是粗纱捻系数、粗纱定量、细纱隔距、粗纱隔距块、细纱隔距块、细纱双孔喇叭口型号及导纱钩升降全程和钢丝圈型号的选择,对纯棉赛络色纺纱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 赛络纺 色纺纱 工艺参数 质量控制 粗纱 捻度
下载PDF
不同纺纱流程下色纺纱色差对比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崇启 王玉娟 +1 位作者 刘建勇 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一种纺纱方法纺色纺纱小样被接受后,用另一种纺纱方法纺批次样时无法确保批次样与小样之间的色差可被接受的问题,将相同配比的有色纤维混合体,分别通过环锭纺、转杯纺以及快速纺3种不同的小样纺纱流程纺成纱线,绕在纸板上,再经过测... 针对一种纺纱方法纺色纺纱小样被接受后,用另一种纺纱方法纺批次样时无法确保批次样与小样之间的色差可被接受的问题,将相同配比的有色纤维混合体,分别通过环锭纺、转杯纺以及快速纺3种不同的小样纺纱流程纺成纱线,绕在纸板上,再经过测色仪测色,比较不同纺纱流程下纱线之间的色差,并对造成色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杯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36 CMC(2∶1),环锭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95 CMC(2∶1),环锭纺纱线与转杯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77 CMC(2∶1);造成色差的主要原因是成纱方法不同,引起纱线结构与纱线表面状态不同,进而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反射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环锭纺 转杯纺 快速纺 色差
下载PDF
新型色纺精细混棉工艺流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严旭新 黄玉强 +2 位作者 于文菡 郝亮 潘景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2,共4页
研究新型色纺精细混棉工艺流程。介绍了传统色纺混色工艺两种方法(条混法和全混法)的混色效果及其优缺点。开发出了新型色纺精细混棉机及新型色纺精细混棉工艺流程,该流程具有流程短、混色均匀度高、柔性化生产模式、清洁维护简单方便... 研究新型色纺精细混棉工艺流程。介绍了传统色纺混色工艺两种方法(条混法和全混法)的混色效果及其优缺点。开发出了新型色纺精细混棉机及新型色纺精细混棉工艺流程,该流程具有流程短、混色均匀度高、柔性化生产模式、清洁维护简单方便等优势。生产实践证明,使用该流程后混和均匀度平均误差率可达到0.96%,色纺产品色差均在客户允许范围内。认为:该新型色纺工艺流程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色纺原料混纺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混色方法 JSB125型精细混棉机 工艺流程 混和均匀度
下载PDF
浅析色纺纱对染色原棉质量的要求 被引量:11
10
作者 卫国 吴爱儿 张奎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6,共3页
总结色纺纱对染色原棉的质量要求。分析了原棉染色前后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提出染色原棉的成熟度系数选用在1.6~1.8之间;细度控制在1.72 dtex^1.89 dtex,短绒率控制在15%以下;棉结控制在20粒/g以下等指标,并对原棉的接批提出了具体... 总结色纺纱对染色原棉的质量要求。分析了原棉染色前后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提出染色原棉的成熟度系数选用在1.6~1.8之间;细度控制在1.72 dtex^1.89 dtex,短绒率控制在15%以下;棉结控制在20粒/g以下等指标,并对原棉的接批提出了具体控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染色棉 成熟度 细度 长度 短绒率 疵点
下载PDF
色纺纱的计算机配色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建勇 黄烨 谭学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6-184,共9页
针对色纺纱配色原理复杂,难以对其进行颜色预测和配色的问题,归纳分析了几种可用于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的预测模型在应用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Stearns-Noechel模型、Kubelka-Munk理论、BP神经模型的计算精度较理想,Friele模型精度较低;Ste... 针对色纺纱配色原理复杂,难以对其进行颜色预测和配色的问题,归纳分析了几种可用于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的预测模型在应用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Stearns-Noechel模型、Kubelka-Munk理论、BP神经模型的计算精度较理想,Friele模型精度较低;Stearns-Noechel模型和Friele模型需求解未知参数且参数对预测精度影响较大,Kubelka-Munk理论与理想条件仍有差距且计算烦琐,BP神经网络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加强泛化能力。最后指出:色纺纱的配色应在继续提高传统配色模型精度的同时,改进求解配色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寻求新型配色模型;同时应注重企业个性化的参数设定,以及通过原液着色纤维的标准化,简化配色中的复杂计算,提高色纺纱的计算机配色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配色技术 Stearns-Noechel模型 Friele模型 KUBELKA-MUNK理论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色纺纱线生产与工艺技术创新——我国色纺纱线的生产、品种、性能特点与用途概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章友鹤 周建迪 +1 位作者 赵连英 陈璟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色纺纱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类新型纱线,它由两种及以上不同色泽或不同性能的纤维,采用多种混合方法后用纺纱工艺制成的具有多色彩独特风格的纱线,纱线色彩自由时尚,织成的面料具有朦胧的立体效果,已广泛应用于针织、机织及家纺等领域。... 色纺纱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类新型纱线,它由两种及以上不同色泽或不同性能的纤维,采用多种混合方法后用纺纱工艺制成的具有多色彩独特风格的纱线,纱线色彩自由时尚,织成的面料具有朦胧的立体效果,已广泛应用于针织、机织及家纺等领域。文章简述了我国色纺纱线的发展历史与纱线的主要特点、已开发产品的种类及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线 工艺特点 发展历史 产品类别
下载PDF
纯棉喷气涡流色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克孝 虞明聪 孙江挺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7-50,共4页
分析纯棉喷气涡流色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分析原料、环境温湿度、喷气涡流纺纱参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规律,优选出相对较优的纺纱方案。认为:原料中色棉比例越低,纱线质量指标和生产效率更优;纤维长度越长、细度越细、单纤... 分析纯棉喷气涡流色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分析原料、环境温湿度、喷气涡流纺纱参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规律,优选出相对较优的纺纱方案。认为:原料中色棉比例越低,纱线质量指标和生产效率更优;纤维长度越长、细度越细、单纤强力越高,纱线的强力也能明显提升,生产效率也相应提高;当环境温度30℃左右,相对湿度58%,纺纱速度300 m/min,喷嘴气压0.5 MPa时,所生产纯棉喷气涡流色纺纱的质量指标和生产效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 喷气涡流纺 色纺纱 温湿度 纺纱速度 喷嘴气压
下载PDF
色纺纱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措施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宝莲 杜卫东 张春燕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48,50-52,共4页
文章探讨了色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混色打样、各工艺主要技术措施及参数等。着重介绍了在生产过程中色纺纱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了色纺纱"订单多、批量小,品种多、翻改频次高、针对性强、用工多"的生产特点。
关键词 色纺纱 混色 打样 色差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混和方式对色纺纱混和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建红 刘光彬 刘晓东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45,共4页
探讨不同混和方式对色纺纱混和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介绍了色纺纱生产中通常采用棉包混和、棉条混和、棉包混和与棉条混和相结合的3种混棉方式。通过对3种混和方式生产的色纺纱进行切片成像对比分析,从单纱截面纤维分布来看,以棉包混和与... 探讨不同混和方式对色纺纱混和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介绍了色纺纱生产中通常采用棉包混和、棉条混和、棉包混和与棉条混和相结合的3种混棉方式。通过对3种混和方式生产的色纺纱进行切片成像对比分析,从单纱截面纤维分布来看,以棉包混和与棉条混和相结合的混和方式生产的色纺纱混和均匀性、稳定性最好。同时,对色纺纱生产过程中的色差控制也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认为:在保证色纺纱混和均匀性的前提下,应避免重复使用机械性混和,防止对纤维性能造成较大伤害,以采用柔性混和方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本色棉 混和方式 切片试验 色差控制
下载PDF
应用转杯纺、喷气涡流纺技术开发色纺纱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顺明 姚锄强 +2 位作者 姚雪强 徐士琴 章友鹤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54,共3页
文章介绍了威达集团近几年在新型纺纱领域开发的色纺纱主要品种、特点及用途概述。用转杯纺、喷气涡流纺技术纺纱技术开发色纺纱,必须针对染色后纤维性能的变化及色纺纱小批量、多品种、变化快的生产特点,在原料选配与工艺优化及生产现... 文章介绍了威达集团近几年在新型纺纱领域开发的色纺纱主要品种、特点及用途概述。用转杯纺、喷气涡流纺技术纺纱技术开发色纺纱,必须针对染色后纤维性能的变化及色纺纱小批量、多品种、变化快的生产特点,在原料选配与工艺优化及生产现场管理上进行创新,使生产的色纺纱质量符合制造中高端服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杯纺 喷气涡流纺 色纺纱
下载PDF
色纺企业转型升级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江挺 章友鹤 +2 位作者 赵连英 张毅 程四新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6,共7页
探讨色纺纱生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增效的几种途径。分析了色纺纱的优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形势。指出:为了使我国色纺纱产业持续发展,必须要大力减少用工,降低原料与能源消耗,降低加工成本,同时要开发更多的新颖纱线,... 探讨色纺纱生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增效的几种途径。分析了色纺纱的优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形势。指出:为了使我国色纺纱产业持续发展,必须要大力减少用工,降低原料与能源消耗,降低加工成本,同时要开发更多的新颖纱线,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认为:做好生产装备改造升级与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两方面的工作,是色纺企业转型升级增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纺纱号数 半精纺纱 花式纱 设备升级改造 新型纺纱技术
下载PDF
面向全色域转杯纺纱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构建及颜色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燕燕 薛元 +1 位作者 陈宥融 石焕强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为了能在色纺纱的纺纱阶段即时调控纱线颜色,减少混色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结合三通道数控转杯纺纱的特点构建了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该模型可在纺纱过程中进行全色域范围内的色相调控、明度调控和彩度调控。为了解决色纺纱的测配色问题... 为了能在色纺纱的纺纱阶段即时调控纱线颜色,减少混色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结合三通道数控转杯纺纱的特点构建了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该模型可在纺纱过程中进行全色域范围内的色相调控、明度调控和彩度调控。为了解决色纺纱的测配色问题,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测配色系统,根据来样快速进行计算机测配色,节约成本,结合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的特点,从构建的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中选取混合样来进行颜色预测。从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颜色预测的结果发现,部分混合样的预测反射率明显低于实际的反射率,针对这个问题,重新构建了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来进行颜色预测得到新的预测反射率,并用插值替换的方法,把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中明显低于实际反射率的部分用新的预测反射率替换,得到最终的混合样预测反射率。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混合样颜色结果相比,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颜色并用插值替换法替换后得到的最终的混合样的颜色,色差平均值从1.48降低到1.04,且所有混合样的色差均能控制在2.0以内。该预测方法较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所构建的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和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可应用于多基色纤维混色色彩和混合比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 颜色预测 转杯纺纱 反射率
下载PDF
结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理 代乔民 +1 位作者 付顺林 鄢煜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评价标准,以纺织品数码测色理论为基础,设计并实现色纺纱大幅面微距图像采集系统,克服传统微距图像采集视野范围受限的问题,为色度学指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提供保障。重点针对大色差色纺纱特有的...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评价标准,以纺织品数码测色理论为基础,设计并实现色纺纱大幅面微距图像采集系统,克服传统微距图像采集视野范围受限的问题,为色度学指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提供保障。重点针对大色差色纺纱特有的呈色机制与过程,建立了结合全局颜色特征与局部纹理特征的色度学指标表征模型,提取的三阶颜色矩特征和彩色局部方向模式特征,不仅利用全局与局部特征间的互补性,而且还能结合不同颜色空间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色纺纱色度学指标的细微改变,提取的多样性特征均能准确、稳定地进行表征,验证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更具有理想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纱色度学指标 大幅面微距图像 色矩 彩色局部方向模式 特征结合
下载PDF
混和方式对色纺纱质量和织物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东升 万震 吴爱儿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3,共3页
探讨不同混和方式对色纺纱质量和织物风格的影响。以经典黑、白色为基准,研究了C 19.7tex在4种不同混和方式下,最终的成纱物理指标以及成纱织物风格。结果表明:分别以混棉、并条、粗纱、细纱为主颜色混和工序制成的色纺纱线断裂强度有... 探讨不同混和方式对色纺纱质量和织物风格的影响。以经典黑、白色为基准,研究了C 19.7tex在4种不同混和方式下,最终的成纱物理指标以及成纱织物风格。结果表明:分别以混棉、并条、粗纱、细纱为主颜色混和工序制成的色纺纱线断裂强度有增加的趋势,毛羽指标稍有增加,而条干逐步变差;同时,织物风格大致呈现"风格均匀→风格弱起横→风格起横严重→风格弱起横→风格点状均匀"的走势。认为:研究色纺工艺有利于织物色彩风格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和方式 色纺纱 布面起横 织物风格 条干 毛羽指数 断裂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