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满时期东北的中医 被引量:8
1
作者 钟放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第3期12-15,共4页
中医是在19世纪末随着移民的北上和边防的加强而传入东北地区的。面对西医的冲击和历届政府的打压,生存与抗争成为中医面临的首要问题。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企图使中国医学自消自灭,但作为特殊文化群体的中医通过救死扶伤、开设讲习会... 中医是在19世纪末随着移民的北上和边防的加强而传入东北地区的。面对西医的冲击和历届政府的打压,生存与抗争成为中医面临的首要问题。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企图使中国医学自消自灭,但作为特殊文化群体的中医通过救死扶伤、开设讲习会、创办医学校等活动,不但解决了生存问题,还对日伪的统治起到了文化抗争的作用。经历了殖民统治的东北中医,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一批医学人才,为新中国东北地区的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中医 西医 殖民统治
下载PDF
伪满洲国时期日伪对赫哲族的殖民统治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光 高乐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伪满洲国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赫哲族的殖民统治,日伪对赫哲族实行了军事上"集村并户",经济上"出荷"渔猎产品并实行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同时利用鸦片来毒害赫哲族身心健康,并诱惑赫哲族做人体试验。日伪残暴和野蛮的统... 伪满洲国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赫哲族的殖民统治,日伪对赫哲族实行了军事上"集村并户",经济上"出荷"渔猎产品并实行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同时利用鸦片来毒害赫哲族身心健康,并诱惑赫哲族做人体试验。日伪残暴和野蛮的统治,使赫哲族受尽了奴役和摧残,以致在沦陷为殖民地的14年里,赫哲族的人口大幅度地减少,民族濒临灭绝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 赫哲族 殖民统治
原文传递
侵占期(1939—1945年)日本在海南岛的思想统制体系研究
3
作者 王奋举 金山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1939年2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占领海南岛。为了控制岛内舆论及民众思想,日本建立了一套以日方为支配主体的思想统制体系。首先,日方通过海南海军特务部政务局,掌握了在岛内实施思想统制的行政主导权;其次,日方全面控制了岛内的教育体... 1939年2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占领海南岛。为了控制岛内舆论及民众思想,日本建立了一套以日方为支配主体的思想统制体系。首先,日方通过海南海军特务部政务局,掌握了在岛内实施思想统制的行政主导权;其次,日方全面控制了岛内的教育体系,使教育沦为其实施思想统制的工具;再者,日方完全垄断了岛内的舆论宣传体系,制造出一个封闭的单一的舆论环境;最后,日方采用严格的警察制度及保甲制度,形成了严密的思想行为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统制 殖民统治 文化侵略 海南海军特务部 琼崖临时政府
下载PDF
关于日据台湾时期“皇民化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选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系统地研究日据台湾时期的"皇民化运动"有助于正确认识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本质,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笔者尝试对"皇民化运动"的开端、历史分期、阶段性特征、实质、历史遗毒等若干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不同见解。
关键词 日本 台湾省 “皇民化运动” 殖民统治
下载PDF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本英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9,共8页
在"文明使命"价值观的指引下,英国人在印度扮演的角色,既是征服者和殖民者,又是统治者和开化者。他们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 在"文明使命"价值观的指引下,英国人在印度扮演的角色,既是征服者和殖民者,又是统治者和开化者。他们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印度 殖民统治 文明使命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下载PDF
“关东州”的殖民文化研究——以日语教育为中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延坤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关东州"的日语教育始于日俄战争期间,随着租借期限的延长,其殖民教育政策及措施在不断地发展。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其奴化教育体系已然成型,同时,为了长期维护日本的殖民统治,推进普及日语教育策略,还建立了奖励... "关东州"的日语教育始于日俄战争期间,随着租借期限的延长,其殖民教育政策及措施在不断地发展。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其奴化教育体系已然成型,同时,为了长期维护日本的殖民统治,推进普及日语教育策略,还建立了奖励学习外语的"语学检定"制度。在《关东州人教育令》颁布后,奴化教育达到了顶峰,以实现对大连地区乃至整个东北进行文化侵略和殖民奴化教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东州” 日语教育 殖民统治 奴化教育 教育体系 语学检定 文化侵略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加尔各答城市改造与英帝国殖民统治
7
作者 付文文 《都市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3-22,共20页
17世纪末加尔各答建城,逐渐形成了“黑白城”的城市布局。在殖民体系下,印度人聚居的黑城在城市发展中处于边缘位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鼠疫、民族主义运动的冲击下,城市发展陷入困境。英印政府则利用此次危机,将城市改造的触角深入... 17世纪末加尔各答建城,逐渐形成了“黑白城”的城市布局。在殖民体系下,印度人聚居的黑城在城市发展中处于边缘位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鼠疫、民族主义运动的冲击下,城市发展陷入困境。英印政府则利用此次危机,将城市改造的触角深入至印度本土社会内部,以维护自身统治的稳定性。英印政府凭借自身在殖民地中突出的政治权位,主导了加尔各答的城市改造,企图建立一个更符合殖民利益、更便于管理的新秩序。纵观此次改造活动,公共卫生问题是英印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治理的重要导向,其背后的逻辑是英帝国在印度以“差异性”原则为基础的治理机制。卫生问题成为了帝国建构异族他者、凸显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异质性的工具,进而为殖民者干预控制殖民地社会提供了合理性。同时,殖民权利的推行不仅具有强力性的一面,协商性也是保障殖民统治平稳运行的内在要义,即殖民者面对现实情况,在印度社会做出的不曾言明的让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帝国 殖民地城市 公共卫生 殖民统治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黎族的研究及其目的 被引量:6
8
作者 金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9-13,共5页
20世纪初,来自各界的日本学者怀着不同的目的,对海南黎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向日本占领军提出了制定黎族政策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占领军当局所吸纳。但从占领期... 20世纪初,来自各界的日本学者怀着不同的目的,对海南黎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向日本占领军提出了制定黎族政策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占领军当局所吸纳。但从占领期间侵琼日军的种种恶行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者 海南黎族 殖民统治
下载PDF
帝俄晚期的西伯利亚地方主义:思想演变与政治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娄益华 《俄罗斯学刊》 2023年第2期116-136,共21页
西伯利亚地方主义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俄国社会政治思潮。面对沙皇统治西伯利亚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以波塔宁和亚德林采夫为首的平民知识分子开启了西伯利亚人的抗争之旅。在漫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无论是早期的分离主义思想,还是晚期的... 西伯利亚地方主义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俄国社会政治思潮。面对沙皇统治西伯利亚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以波塔宁和亚德林采夫为首的平民知识分子开启了西伯利亚人的抗争之旅。在漫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无论是早期的分离主义思想,还是晚期的地方自治运动,西伯利亚地方主义的核心目标都是摆脱欧俄地区的束缚,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西伯利亚地方主义者提倡建立区域自治制度、繁荣地方工商业、废除流放制度和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等。这些观点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色彩。然而,西伯利亚地区始终是沙皇政府的国内殖民地,地方主义所追求的区域平等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西伯利亚地方知识分子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注定其难以走向成功。西伯利亚地方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地方意识形态,虽以失败告终,但集中体现了西伯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在俄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乃至今日,这种意识形态从未消散,且或将长期存在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西伯利亚 地方主义 殖民统治 地方自治
下载PDF
非对称政经结构与族群冲突——对四个非洲前殖民地国家的考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纪远 黄振乾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112,158-159,共33页
族群冲突是冷战后集体暴力的主要形态,也是长期困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突出议题,因此有必要剖析族群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族群治理方案。事实表明,前殖民地国家的族群冲突比其他国家更为普遍,但不同的前殖民地国家族群冲突的... 族群冲突是冷战后集体暴力的主要形态,也是长期困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突出议题,因此有必要剖析族群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族群治理方案。事实表明,前殖民地国家的族群冲突比其他国家更为普遍,但不同的前殖民地国家族群冲突的烈度存在很大差异。作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前殖民地国家族群冲突差异的新框架——非对称族群政经结构模型。殖民者早期对殖民地不同的统治策略使当地形成了迥异的族群政经结构,族群政经结构影响前殖民国家独立后的再分配激励。如果前殖民地国家被施以少数派统治策略,就会形成非对称族群政经结构,独立后更易爆发高烈度族群冲突;如果前殖民国家被施以直接统治策略,就会形成对称族群政经结构,独立后的族群冲突则会受到抑制。非对称政经结构与一系列催化、遏制因素交互作用,将对冲突烈度产生重要影响。对非洲四个前殖民地国家卢旺达、津巴布韦、塞内加尔和尼日利亚的比较分析表明,非对称族群政经结构模型不仅对前殖民地国家的族群冲突烈度差异有较强解释力,而且有助于厘清和识别一系列催化和遏制因素对冲突的影响,为解释族群冲突成因以及提出有效的族群冲突管控方案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冲突 殖民统治 少数派治理策略 机会结构 非对称结构
原文传递
怎样认识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华国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0,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关于殖民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理论被史学界广泛应用.马克思本人是否认为'双重使命'具有普遍意义?殖民统治将在殖民地造成社会革命的预测是否被20世纪以来的历史所完全证实?马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关于殖民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理论被史学界广泛应用.马克思本人是否认为'双重使命'具有普遍意义?殖民统治将在殖民地造成社会革命的预测是否被20世纪以来的历史所完全证实?马克思、恩格斯对印度和中国有不同看法,对这两个民族遭受殖民侵略后的发展前景也有不同的预期.不能机械地搬用'双重使命'论.在殖民统治下是不能完成社会变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使命 殖民统治 侵略 史学界 殖民地 年代 社会革命 殖民主义 普遍 社会变革
下载PDF
16世纪西班牙殖民政策对欧洲移民美洲活动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杨庆麟 《丝路百科》 2023年第6期47-51,共5页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欧洲移民陆续前往美洲,对美洲地区的社会、民族、宗教等各方面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作为16世纪的欧洲“霸主”,西班牙对欧洲前往美洲的移民活动具有巨大影响力,通过对这一时期西班牙殖民政策和宗教文化的考察...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欧洲移民陆续前往美洲,对美洲地区的社会、民族、宗教等各方面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作为16世纪的欧洲“霸主”,西班牙对欧洲前往美洲的移民活动具有巨大影响力,通过对这一时期西班牙殖民政策和宗教文化的考察,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对欧洲移民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 欧洲移民 殖民统治
原文传递
国家脆弱性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刚果(金)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闫健 《非洲研究》 2023年第1期19-40,230-231,共24页
冷战结束后,非洲国家发展遭遇严重困难,这反映出被平等的主权国家资格所掩盖的国家脆弱性问题。借鉴“社会中的国家”视角并基于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阐述了刚果(金)在前殖民时期和殖民时期“碎片化社会控制”形成和固化... 冷战结束后,非洲国家发展遭遇严重困难,这反映出被平等的主权国家资格所掩盖的国家脆弱性问题。借鉴“社会中的国家”视角并基于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阐述了刚果(金)在前殖民时期和殖民时期“碎片化社会控制”形成和固化的历史经历,同时讨论了为何“碎片化社会控制”最终成为独立后刚果(金)国家构建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结构性障碍。本文的论述表明,国家构建并非发生于真空之中,而是会受到特定社会历史经历的极大制约。正因如此,对脆弱国家的研究必须把“历史”带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金) “社会中的国家” 殖民统治 社会控制 酋长
原文传递
撕裂的乡村——日本殖民统治对中国东北农村阶层结构的冲击与异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大任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52,共20页
对农村社会的权力渗透和控制,始终是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农村进行殖民统治的主题。在日本殖民统治权力不断渗入东北乡村的过程中,东北农村中固有的阶层结构被摧毁,维护乡村稳定的传统社会规范被打破。部分乡村成员利用殖民权力渗入东北农... 对农村社会的权力渗透和控制,始终是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农村进行殖民统治的主题。在日本殖民统治权力不断渗入东北乡村的过程中,东北农村中固有的阶层结构被摧毁,维护乡村稳定的传统社会规范被打破。部分乡村成员利用殖民权力渗入东北农村基层社会受阻的机遇,在农村中成为掌握实权的新兴的支配阶层。该阶层无论对殖民者还是对乡村中的普通民众都表现出极端噬利的一面,且因涉及民族矛盾而对立于乡村中所有其他阶层。维持社会稳定的规范丧失殆尽,社会阶层严重撕裂,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农村因此陷入混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国东北 殖民统治 阶层结构
原文传递
英属非洲殖民地的禁酒政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鹏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8,共12页
饮酒是非洲社会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伴随着殖民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变迁,非洲社会的饮酒方式发生重要变化,并且日益成为新兴的非洲城镇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英国长期奉行非洲殖民地财政自给自足原则,因此各殖民地政府严重依赖酒... 饮酒是非洲社会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伴随着殖民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变迁,非洲社会的饮酒方式发生重要变化,并且日益成为新兴的非洲城镇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英国长期奉行非洲殖民地财政自给自足原则,因此各殖民地政府严重依赖酒类进口的关税收入。与此同时,按照英国殖民者的种族主义观念,"心智尚未成熟"的非洲人饮酒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各殖民地纷纷出台禁酒政策,试图对非洲民众的饮酒活动实行严格管制。英国殖民者在殖民地民众饮酒消费问题上的矛盾立场,充分反映出英国在非洲殖民统治所面临的内在悖论。英属非洲殖民地政府的禁酒政策,非但未能有效遏制殖民地民众的酒类消费,反而激起非洲民众的持续反抗。到20世纪中叶以后,反禁酒斗争成为非洲民族主义力量争取大众支持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属非洲殖民地 禁酒政策 殖民统治 城镇化 休闲娱乐史
下载PDF
殖民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工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0-136,共7页
有限的工业化既集中地体现了殖民统治对殖民地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也构成了殖民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殖民统治的存在是导致殖民地有限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殖民地所存在的主客观条件是导致殖民地有限工业化的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 有限的工业化既集中地体现了殖民统治对殖民地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也构成了殖民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殖民统治的存在是导致殖民地有限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殖民地所存在的主客观条件是导致殖民地有限工业化的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类型的殖民地内所存在的主客观条件 ,也会对殖民地的工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使殖民地有限工业化程度呈现参差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工业化 殖民统治 殖民地经济
原文传递
从基督教入侵看西方国家对汤加的殖民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敬媛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1期35-46,共12页
19世纪以前,汤加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并持续了几百年。然而19世纪以后,在西方基督教的强势入侵下,其本土宗教分崩离析。基督教在汤加生根发芽,奠定了其作为汤加主要宗教的基础,反映了西方国家对汤加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汤加的政治、经... 19世纪以前,汤加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并持续了几百年。然而19世纪以后,在西方基督教的强势入侵下,其本土宗教分崩离析。基督教在汤加生根发芽,奠定了其作为汤加主要宗教的基础,反映了西方国家对汤加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汤加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仍深受影响,基督教已成为当今汤加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本土宗教 基督教传播 殖民主义 殖民统治
下载PDF
杜鲁门政府与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重建(1945—1949)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东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3,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到1949年,美国的杜鲁门政府一面宣称在印度支那问题上保持中立,另一面却大力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长期以来,由于材料有限,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未能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相关重要材料的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到1949年,美国的杜鲁门政府一面宣称在印度支那问题上保持中立,另一面却大力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长期以来,由于材料有限,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未能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相关重要材料的解密和网络化,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了可能。资料显示,罗斯福政府曾提出印度支那战后脱离法国、置于国际托管之下的主张。但出于战后确保欧洲、抗衡苏联以及建立世界霸权的需要,继任的杜鲁门政府却正式承认法国对印度支那的主权,并在军事和财政上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为法军重返印度支那提供了船只和车辆,准许法国人无代价地使用剩余租借物资,敦促中国国民党受降部队从印度支那撤军。此外,美国政府还支持法国采取"以越制越"的手段,策划"保大方案",扶植保大傀儡政权,以抵消越盟的影响,促使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合法化。这些做法给法国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提供了方便。了解这一时期杜鲁门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有助于加深理解印度支那战争背后的大国因素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鲁门政府 印度支那 殖民统治 法美关系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下载PDF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东中部城市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一民 刘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14,共15页
中国东中部地区是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市数量最多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东、中部地区成为主要战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整体出现衰落。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东、中部城市发展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 中国东中部地区是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市数量最多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东、中部地区成为主要战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整体出现衰落。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东、中部城市发展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战争的直接破坏和影响,导致城市居民被大量屠杀,社会结构遭到破坏,经济被摧毁,工商业衰败,街道、建筑多遭毁坏,城市肌理也变得面目全非;二是日本军队占领东中部城市,对这些城市和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动力因素和外部空间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异变",故而在战争期间呈现出严重衰败。三是战前在东、中部大城市发展起来的部分现代工业、商业、金融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也因战争被迫转移到大后方,故而也使这些城市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正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东、中部大多数城市发展严重受阻,相当部分城市出现停滞和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东中部城市 殖民统治
下载PDF
美、西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秀红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0-13,共4页
西班牙人依靠"来复枪加十字架"征服了菲律宾,实行总督、最高法院和大主教的政教合一殖民统治政策,这种统治特点直到20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地政权的终结。代之而统的美国殖民者将其"三权分立"的新殖民统治体系移植到菲... 西班牙人依靠"来复枪加十字架"征服了菲律宾,实行总督、最高法院和大主教的政教合一殖民统治政策,这种统治特点直到20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地政权的终结。代之而统的美国殖民者将其"三权分立"的新殖民统治体系移植到菲律宾,给予菲律宾人一定的参政空间,用新教打击天主教,通过"美国式"教育的教化来控制菲律宾人的思想。但始终没有让新教干涉到国家的殖民政治,严格的坚守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仅把新教作为政治实施的一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统治 政教合一 政教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