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5
1
作者 胡汝骥 马虹 +3 位作者 樊自立 杨青 吴素芬 黄玉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7,共6页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构成部分。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形成了干旱区内独具一格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没有水力联系的内陆河大小流域。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以河流为纽带把山地、盆地平原、绿洲和荒漠系统联系起来。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很难产生径流,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降水增加20%~30%,河川径流普遍增大,湖泊水位明显升高,湖水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对水资源变化、气温上升、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朝着有利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演变,预测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1世纪前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水资源 气候趋势 水循环系统 径流 湖泊水位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近期新疆湖泊变化所示的气候趋势 被引量:71
2
作者 胡汝骥 马虹 +2 位作者 樊自立 吴素芬 何文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2年第1期20-27,共8页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系统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部分之一。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不产生径流 ,因此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泉水、湖泊都必然地以相邻的山地系统为供给水源地。从山地进入荒漠... 由绿洲及其所在荒漠盆地平原与周边山地系统共同组成的新疆地域系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部分之一。由于荒漠盆地平原系统不产生径流 ,因此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泉水、湖泊都必然地以相邻的山地系统为供给水源地。从山地进入荒漠盆地平原的河流就成为主要供给渠道。博期腾湖、艾丁湖、艾比湖 1 995年以来 ,湖水水位明显升高 ,湖水面积的不断扩大 ,从湖泊水面面积的演变过程 ,主要水源变化 ,气温略微上升 ,降水显著增多诸因素综合系统分析 ,说明在全球气候背景下 ,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朝着有利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演变 ,这种趋势将持续到 2 1世纪前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湖泊变化 气候趋势 区域气候 区域水文
下载PDF
中国近46年来冬半年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房巧敏 龚道溢 毛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1-717,共7页
中国总体冬半年降水总量、日降水强度以及强降水日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西北地区的变化相对显著,其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降水强度都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跃变。华北和中部地区降水总量趋于减少。南方3区多... 中国总体冬半年降水总量、日降水强度以及强降水日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西北地区的变化相对显著,其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降水强度都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跃变。华北和中部地区降水总量趋于减少。南方3区多为增加趋势,其中东南和华南与冬季风及欧亚遥相关型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西南地区日降水参数则与温度和北极涛动指数显著相关。东北地区降水指标没有明显的一致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半年 日降水 趋势 温度变化
下载PDF
1961—2007年云南太阳总辐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学锋 朱勇 +2 位作者 范立张 杨鹏武 杨晓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1期29-34,共6页
根据云南省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13个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了1961—2007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运用旋转主分量方法将全省分为4个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云南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太阳总辐射呈中部多... 根据云南省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13个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了1961—2007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运用旋转主分量方法将全省分为4个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云南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太阳总辐射呈中部多,西南部次之,东部及西北部少的分布特征。1961—2007年呈波段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64%/10a,其中中部及东部显著减少,西南部略有增加。其间出现两次突变,一次是1986年的显著减少,另一次是1993年以后的回升。分析表明,相对湿度和云量是影响太阳总辐射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太阳总辐射 趋势 突变
下载PDF
中国大风集中程度及气候趋势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邱博 张录军 谭慧慧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3-548,共6页
利用1961—2010年中国553个地面气象站大风资料,并且定义和采用大风集中度和大风集中期的方法,讨论了大风日数年内分布形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大风日数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特点。近50 a来全国范围内,大风日数都具有减少的... 利用1961—2010年中国553个地面气象站大风资料,并且定义和采用大风集中度和大风集中期的方法,讨论了大风日数年内分布形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大风日数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特点。近50 a来全国范围内,大风日数都具有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青藏高原地区减少趋势最显著。在大风天气的年内分布形态上,青藏高原地区出现的大风天气较为集中;而内蒙古地区的大风天气较为分散。青藏高原地区大风集中期最早;而东南沿海地区大风集中期最晚。近50 a来中国大风集中度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增加最显著;内蒙古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大风集中期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北半球极涡强度和欧亚经向环流型与中国大风集中度的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大风集中度 大风集中期 气候趋势
下载PDF
广西气温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覃卫坚 李耀先 覃志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315-18318,共4页
使用1951~2008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广西气候变暖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最显著,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气温,最不显著的是春季气温;增温最大的是冬季和秋季。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增高0.6... 使用1951~2008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广西气候变暖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最显著,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气温,最不显著的是春季气温;增温最大的是冬季和秋季。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增高0.6℃,趋势很显著。春季和夏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均为0.4℃,春季趋势不显著,而夏季趋势显著。秋季和冬季气温50年平均增高分别为0.8和1.0℃,2个季节大部分地区趋势均显著。高温日数变化除了全州、忻城等少数地区有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有增多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高温日数50年平均增多了2.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气温 气候趋势 蒙特卡罗方法
下载PDF
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气候变化感知的偏差及群体分异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田青 姚冬萍 +2 位作者 苏桂武 刘健 谢今范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或幅度上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不如对趋势感知的准确度高。经验积累影响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感知准确度,成长经历影响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感知的准确度。建议政府对气候变化教育有专门投入,在应对气候趋势的变化和极端冷暖年变化方面,总结关键人群在粮食种植行为上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教育方式为关键人群提供分享这些案例的机会,服务于提高乡村人群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感知 乡村人群 人群分异 气候变化趋势 极端冷暖年 感知偏差
下载PDF
新疆气候与环境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情景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逢清 胡汝骥 马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在分析近年来新疆地质时期与历史时期气候与环境研究方面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成果,并对现代器测时期的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分析法构画了新疆下世纪上半叶气候与环境的可能情景,认为新疆气候与环境初建于的晚白垩世,... 在分析近年来新疆地质时期与历史时期气候与环境研究方面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成果,并对现代器测时期的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分析法构画了新疆下世纪上半叶气候与环境的可能情景,认为新疆气候与环境初建于的晚白垩世,主要形成于第三纪,至今总的干旱情势并未改变。但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也存在过由于气候波动而出现冷暖与干湿的变化。预计下世纪上半叶新疆干旱的总格局不会改变,但比目前会略显湿润,气温将略有增加,此后会向百年尺度冷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候 环境 气候情景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湖北省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覃军 陈正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6-290,共5页
研究了湖北省1961~1995年年、季、月时间尺度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气候倾向率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情况下,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弱降温趋势,最低气温有明显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有显著减小趋势;还分... 研究了湖北省1961~1995年年、季、月时间尺度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气候倾向率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情况下,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弱降温趋势,最低气温有明显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有显著减小趋势;还分析了气温日较差减小的三种类型,并指出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与日照百分率及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最低气温 非对称性变化 气温 最高气温
下载PDF
近53年山东省霾季节性特征的年代际变异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恬 赵天良 +2 位作者 杨晓霞 王宏 李长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32-1437,共6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山东省霾日长期变化特征,从而为政府决策和空气质量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山东省80 个气象站53 年(1961-2013)的观测资料分析,利用多项式及线性回归拟合、定义表示随季节和年际变化程度的变量如季节变化率、年际变化率... 为了进一步认识山东省霾日长期变化特征,从而为政府决策和空气质量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山东省80 个气象站53 年(1961-2013)的观测资料分析,利用多项式及线性回归拟合、定义表示随季节和年际变化程度的变量如季节变化率、年际变化率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3 年来山东省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山东上个世纪明显的冬季霾高发的典型季节性特征演变为本世纪模糊的季节差异,即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秋季,夏季和春季.全省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 年代的84.0%,70-80 年代的72.4%~73.6%,到90 年代跌至56.4%,而在本世纪的13 年低达42.3%,体现了山东霾日变化季节性的年代际特征,即近53 年季节差异在不断减小,霾趋于常年化发生的大气污染事件.霾日季节性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还表明:近53 年山东霾日呈持续上升趋势,1990 年之前呈显著的增长趋势,1990 年之后上升缓慢,但维持霾高发的水平.霾日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济南地区,济宁-泰安-莱芜一带,枣庄-临沂一带,青岛地区和聊城西部地区,其中,高中心依次为济南的80.9 d·a^-1,临沂的78.2 d·a^-1 和青岛的69.0 d·a^-1.山东中东部的霾日年增长率整体高于西部地区,鲁中、鲁南及半岛南部地区是霾日年际增长高值区.山东省霾日年际变化趋势以夏季增长率最高,大部分地区的年际增长率都在4.5%·a^-1 以上,其次是秋季、春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冬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普遍增长率最低,且大部分地区的变化率值为1.5%·a^-1 以上,近53 年来山东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霾日模糊季节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能见度 季节变化 气候趋势
下载PDF
中天山北坡近30年相对湿润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兴 万瑜 +3 位作者 崔玉玲 蔡新婷 宫恒瑞 普宗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4-251,共8页
利用中天山北坡乌昌地区1981—2010年的逐月降水、气温资料,通过Thorn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散量确定气候相对湿润指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应用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法,对相对湿润指数进行突变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呈... 利用中天山北坡乌昌地区1981—2010年的逐月降水、气温资料,通过Thorn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散量确定气候相对湿润指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应用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法,对相对湿润指数进行突变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呈波动的增加过程,空间分布不均,气温增暖趋势明显;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潜在蒸散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分布差异显著(P〈0.01),各区变化趋势较一致,基本上保持同增同减的过程;相对湿润指数在-0.88~1.10间,由南至北递减,在时间序列上均呈弱的负趋势。进入21世纪,气候干旱化态势显著,秋季气候干旱化速率快于其它季节,但未出现明显的突变时间区域;各区振荡周期存在差异,但3 a和6 a的周期振荡一致性较好,同时不同时段内7~8 a的低频振荡周期表现得也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润指数 干旱 气候趋势 新疆
下载PDF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mountain glaciers during 1960–2017 in western China 被引量:8
12
作者 LIU Yinge WANG Ninglian +1 位作者 ZHANG Junhui WANG Ling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537-550,共14页
Mountain glacier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aper,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sponses of glaciers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60–2017 in western 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east ... Mountain glacier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aper,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sponses of glaciers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60–2017 in western 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east square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western China at the rates of 0.32°C/10 a, 0.48°C/10 a, 0.39°C/10 a, and 11.20 mm/10 a,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wind speed, hours of sunshine, snowfall, and snowy days displayed decreasing trends at the rates of –0.53 m/(s·10 a), 3.72 h/10 a, –2.90 mm/10 a, and –0.10 d/10 a, respectively. The annual percentage of glacier area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0.42%, and the average glacier area decreased by 2.76 km^2/a. Meanwhile, glacial shrinkages were greater in the Altay Mountains, Tanggula Mountains, and Qilian Mountains than in the other mountainous regions. Glacier accumulation decreased while melt volume increased at a rate of 2.7×10~4 m^3/a. The area of melt volume was 1.3 times that of the glacier accumulation area. The glacier mass balance(GMB)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at a rate of –14.0 mm/a, whereas the equilibrium line altitude(ELA)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t a rate of 0.5 mm/a. After 1997, the mass was smaller than –500.0 mm, indicating a huge loss in glaciers. Furthermo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A and GMB and various climatic factors were establish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hereas wind speed and snowy days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GMB. Snowy days also exhibited a remarkab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ELA. The strong warming trend and less snowy days were thought to b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glacial melting, whereas the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nd reductions of sunshine hours and wind speed might slow glacial mel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climate trend GLACIER variation IMPACTS WESTERN China
下载PDF
喀什市1961—2007年浅层地温的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阿布都克日木.阿巴司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年第4期22-24,共3页
利用1961—2007年喀什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7a喀什浅层平均地温年代际、年际和各季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1~0.4℃/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15cm深度的升温率最... 利用1961—2007年喀什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7a喀什浅层平均地温年代际、年际和各季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1~0.4℃/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15cm深度的升温率最大;浅层各季节平均地温均呈现为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1~0.5℃/10a,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 浅层地温 气候倾向率
下载PDF
1959—2016年和田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世英 祝婕 +2 位作者 杨静 蔺尾燕 都伟新 《新疆环境保护》 2019年第3期45-50,共6页
利用和田地区4个气象站点1959-2016年日照时数、降水、相对湿度、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的逐年气象资料,选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定量分析和田地区光要素、水要素和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分析和田地区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 利用和田地区4个气象站点1959-2016年日照时数、降水、相对湿度、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的逐年气象资料,选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定量分析和田地区光要素、水要素和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分析和田地区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年日照时数、年日照百分率、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736h、62%、45.8mm、42.6%、12.2℃、1.6m/s。日照时数、降水、平均气温呈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在这58年中,日照时数、降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百分率、相对湿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波动幅度不大,而年平均风速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气候增暖作用分析表明和田地区气候增暖作用显著,呈现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明显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气候要素变化 气候增暖作用 气候趋势
下载PDF
1980—2010年丽水市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昊旻 王红雷 梁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1期68-73,共6页
利用1980—2010年丽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0—20 cm的5层土壤温度逐月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气候相关性等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分析了丽水市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丽水市年平... 利用1980—2010年丽水市国家气象观测站0—20 cm的5层土壤温度逐月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气候相关性等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分析了丽水市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丽水市年平均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增温趋势,升温率为0.18℃/10 a,其中冬季增温最明显,月变化特征呈单峰分布。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减小,且在时间变化上有一定的滞后性。Mann-Kendall检验表明,丽水市土壤温度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2004—2009年各层土壤温度增温最显著,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丽水市各层土壤温度的突变点,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所延后,平均土壤温度在1994—1996年发生突变。丽水市土壤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为与气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春夏季降水有明显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气候倾向率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下载PDF
1961-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霾日季节特征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温康民 史军 马井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1-629,共9页
选取长江三角洲146个观测站1961~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春季,秋季和夏季。长三角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70年代的72.... 选取长江三角洲146个观测站1961~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春季,秋季和夏季。长三角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70年代的72.5%~78.5%,80年代跌至61.2%,到90年代跌至55.3%,而在本世纪的13 a低达52.3%,体现了长三角霾日变化季节性的年代际特征,即近53 a季节差异在不断减小,霾趋于常年化发生。霾日季节性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还表明:近53 a长三角霾日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以前的2个年代增长缓慢,并维持低霾日水平,尽管1980年以后仍然增长缓慢,但维持多霾日的较高水平。霾日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南京-镇江一带、上海西南部地区、湖州-杭州-绍兴-金华一带、宁波西北部地区,高值中心依次为金华西北部兰溪市的70.2 d,江苏南京市的40.0 d,上海金山的38.0 d以及宁波余姚市的35.5 d。长三角中部的霾日年增长率整体低于南部和北部地区,江苏中部及南部、浙江南部及东部沿海、安徽东南部地区是霾日年际增长高值区。长三角霾日年际变化趋势以夏季增长率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冬季霾日年际变化趋势普遍增长率最低,近53 a来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霾日季节性差异变小的季节性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变化 气候趋势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近60年广西夜间降水与暴雨频次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秀昌 黄维 +2 位作者 黄小燕 韦春霞 吴玉霜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4期7-13,共7页
基于1962—2022年广西91个气象站点逐日08—20时、20时—次日08时的降水数据,综合采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从降水量和频次等角度分析广西近60 a夜间降水、夜间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降水日变化明显,夜... 基于1962—2022年广西91个气象站点逐日08—20时、20时—次日08时的降水数据,综合采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从降水量和频次等角度分析广西近60 a夜间降水、夜间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降水日变化明显,夜雨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山区明显高于平原。(2)广西近60 a各地年平均夜间暴雨日数在3.7~13.6 d之间。广西西北部夜间降水强度大。广西大部地区的夜间最大降水量在200~250 mm之间。(3)广西近60 a暴雨日数和夜雨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特大暴雨发生概率在增加。4—9月是广西夜间暴雨的高发期,最多发生在6月。(4)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河池市夜雨率最高,防城港市夜雨量最大,暴雨贡献率最高。广西夜间降水强度大,夜间暴雨现象显著增加,特别是山区夜间暴雨风险极大。各级气象部门需进一步提高山区夜间暴雨监测预警及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夜间降水 夜间暴雨 气候趋势
下载PDF
宁夏春季沙尘暴气候趋势预测系统 被引量:4
18
作者 纳丽 孙银川 +1 位作者 郑广芬 胡文东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204-207,212,共5页
宁夏春季沙尘暴短期气候趋势预测系统是对1961—2003年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场、气压场、500hPa月环流特征量和宁夏18个主要测站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春季及春季各月沙尘暴日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研究宁夏春季沙... 宁夏春季沙尘暴短期气候趋势预测系统是对1961—2003年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场、气压场、500hPa月环流特征量和宁夏18个主要测站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春季及春季各月沙尘暴日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研究宁夏春季沙尘暴气候特征,沙尘暴多发年、少发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沙尘暴气候趋势预测等内容的基础上建立的.介绍了该系统所涵盖的资料处理、信息分析、沙尘暴特征、影响因子、前期环流特征、概念预测模型、预测方法、预测产品八个模块,重点描述了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和均值生成函数预测模型,并利用这两种预测模型对1999—2003年进行了预测试验.该系统在2004年的业务运行中,预测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气候趋势 预测系统
下载PDF
基于探空资料评估再分析资料中的QBO特征
19
作者 罗福海 雒佳丽 +3 位作者 杨振 田红瑛 袁雷烨 王丽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0-954,共15页
使用柏林自由大学发布的1980—2020年近赤道站点探空月平均纬向风资料,首先评估ERA5赤道地区平流层中低层纬向风,然后结合ERA5、NCEP1、NCEP2、CFSR、JRA55和MERRA2等六套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 使用柏林自由大学发布的1980—2020年近赤道站点探空月平均纬向风资料,首先评估ERA5赤道地区平流层中低层纬向风,然后结合ERA5、NCEP1、NCEP2、CFSR、JRA55和MERRA2等六套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位相转换时间、周期和振幅的年际变化以及QBO周期和振幅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ERA5的赤道平流层中低层纬向风存在明显的QBO信号,且ERA5的各层纬向风与探空资料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7,除10 hPa外,均方根误差(RMSE)都小于3;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QBO位相转换时间的差异主要为超前或滞后1个月,总体上,ERA5和MERRA2与探空资料最接近;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QBO周期以及东、西风位相持续时间都很接近,相关系数高达0.97以上,RMSE几乎都小于1,且几乎都无显著长期变化趋势,但都表现出随时间越来越不稳定的特征,其中ERA5和MERRA2同样与探空资料更接近;探空资料的QBO振幅在10 hPa和50 hPa显著减弱,30 hPa和70 hPa显著增强,但在20 hPa变化趋势不明显,ERA5的QBO振幅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与探空资料最接近,其次是JRA55和MERR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BO 年际变化 气候趋势 再分析资料 探空资料 评估
下载PDF
Climatic Trend of Cloud Amount Related to the Aerosol Characteristics in Beijing During 1950-2005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继志 杨元琴 +1 位作者 张光智 于淑秋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0年第6期762-775,共14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ations of total and low cloud amounts and the varying features of aerosols related to urban development of Beijing by using the cubic spline fitting method based on the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ations of total and low cloud amounts and the varying features of aerosols related to urban development of Beijing by using the cubic spline fitting method based on the month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emperature,humidity,precipitation,clouds,and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during 1950-2005.The statistic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Beijing in this period,including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population,residential housing development,highway construction,charcoal production,etc.,is revealed.Accompanying the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of Beijing over the past 55 years or so,the urban aerosol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have chang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 there is a general trend of climate warming and drying in Beijing;2) the total cloud amount in all seasons declines drastically,but lower cloud amount climbs up slightly;3) the high correlations between cloud amount and the indices of 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housing area,charcoal production,and road construction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cloud amou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4) the changing trend of AOD coincides more closely with the variation of low cloud amount.The evident drop of total cloud amoun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trend of climate warming and drying,while the slight growth of low cloud amount is likely caused by more haze and fog occurrences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pollution responsible for the"darkening"of Beijing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 variation AEROSOL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urban development climate tren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