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阮经文 易玉珍 +5 位作者 严英硕 胡跃华 饶忠东 温明 曾小香 廖新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改善睡眠质量的主要临床机制和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依据针灸处方原则选穴,主穴加接KWD-808Ⅰ型脉冲电疗仪;配穴结合补泄手法,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40... 目的:探讨针灸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改善睡眠质量的主要临床机制和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依据针灸处方原则选穴,主穴加接KWD-808Ⅰ型脉冲电疗仪;配穴结合补泄手法,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40 min,10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利用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积分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判;利用多导睡眠图检测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利用自拟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表对治疗中、治疗后1个月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针灸能明显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白天社会功能,能戒减服用安眠药的次数和用量(P<0.05);针灸对断裂破碎的睡眠结构有一定的修复作用(P<0.05),同时,针灸相对或绝对地延长了慢波睡眠的时间和快动眼睡眠时间(P<0.05);没有发生类似安眠药的宿醉、成瘾性、日间警醒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0%),但1个月内的失眠反跳率达32.14%。结论:针灸能够一定程度地修复睡眠结构,重构睡眠的连续性,并能延长慢波睡眠时间和快动眼睡眠时间,这是针灸提高睡眠质量的主要临床机制;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症是安全的、有效的,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失眠症 睡眠质量 睡眠结构
下载PDF
慢性失眠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2
作者 何倩柠 王雪丁 +1 位作者 黄民 孙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932-1936,共5页
未经治疗的慢性失眠对人们正常的身体和情绪健康、生活质量有着极其不良影响。在失眠症的治疗中,药物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多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的新药即将上市。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 未经治疗的慢性失眠对人们正常的身体和情绪健康、生活质量有着极其不良影响。在失眠症的治疗中,药物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多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的新药即将上市。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和新药,以对催眠药物的新药开发提供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困难 过早觉醒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西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刘琼 关双 +5 位作者 陈亚飞 王博 杜培艳 刘骏 范吉平 王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70-1674,共5页
顽性失眠多指病程超过2年以上的慢性失眠,临床容易反复且缠绵难愈。顽固性失眠的病因繁多,病理机制复杂且治疗不一。西医治疗顽固性失眠主要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但长期服用后会产生药物依赖及撤药时反跳等反应,致大部分患者无法进行... 顽性失眠多指病程超过2年以上的慢性失眠,临床容易反复且缠绵难愈。顽固性失眠的病因繁多,病理机制复杂且治疗不一。西医治疗顽固性失眠主要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但长期服用后会产生药物依赖及撤药时反跳等反应,致大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日常的工作与生活。近期有相关研究表明,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药物疗法。本文通过从治法、基础方等方面分析发现,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基本特点,从痰、瘀、虚等入手,首选方为血府逐瘀汤,常用药物首选酸枣仁和夜交藤,并得到现代药理学的验证。本文主要对近10年来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慢性失眠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治疗慢性失眠症 被引量:47
4
作者 奚晗清 吴文忠 +4 位作者 刘成勇 王晓秋 赵亚楠 郑诗雨 李佳欢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2-556,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疗效并结合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睡眠健康宣教,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疗效并结合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睡眠健康宣教,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电针百会、神庭、印堂及双侧神门、三阴交,对照组浅刺双侧手三里、伏兔、飞扬,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及效率,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T)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PSQI总分显著下降(P<0.01),而各因子除睡眠时间外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CRH、ACTH、CORT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H、ACTH、CORT含量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明显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具有良好临床疗效,降低HPA轴相关激素水平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针刺 HPA轴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及对血清GABA及COR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吴文忠 郑诗雨 +6 位作者 刘成勇 秦珊 王晓秋 胡津丽 万青云 赵亚楠 奚晗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观察组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神庭等,隔日治疗1次...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观察组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神庭等,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1 mg睡前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及皮质醇(CORT)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OR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93.1%(2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与西药艾司唑仑片疗效相当,且对患者日间功能影响较小,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GABA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针刺 日间功能障碍 皮质醇 γ-氨基丁酸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慢性失眠症诊断与团体心理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6
作者 邢佳 董斐 +1 位作者 张迎 秦裕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762-3767,共6页
慢性失眠症会增加精神疾病和躯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药物依赖或滥用等风险,本文通过对慢性失眠症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诊断分类标准、国内外病程界定、临床治疗现状,对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包括组成和应用进... 慢性失眠症会增加精神疾病和躯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药物依赖或滥用等风险,本文通过对慢性失眠症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诊断分类标准、国内外病程界定、临床治疗现状,对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包括组成和应用进展、设置与实施方式、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团体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正念认知治疗在慢性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目前临床重视度不够,有待开展更多临床相关治疗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慢性失眠症 诊断 心理疗法 分组 临床进展
下载PDF
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剑华 张静霞 刘敏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研究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慢性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3 mg,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同等样式的安慰剂,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 ... 目的研究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慢性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3 mg,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同等样式的安慰剂,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 4、 8周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PSQI和HAMD评分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在治疗第4、 8周末PSQI、HAMD评分明显降低(P <0.05, P <0.01),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 P <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佐匹克隆 失眠症 治疗结果 安全 慢性失眠
原文传递
成人慢性失眠症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清伟 陆峥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8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ASM)工作组2016年发布的"成人慢性失眠症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基于已有研究的系统评价,提出慢性失眠症的药物治疗建议。本文概述和解读该指南对14种药物的具体推荐意见。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药物治疗 指南 解读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冲 陈佐明 +2 位作者 杜好瑞 谭春英 张长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后及2个月后随访时的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睡眠时间(289.9±38.0,239.2...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后及2个月后随访时的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睡眠时间(289.9±38.0,239.2±36.1,P<0.01)和SRSS评分(32.1±4.7,38.7±5.4,P<0.0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随访时治疗有效率认知行为组(75%)明显优于对照组(37%)。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促进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慢性失眠症 对照研究 认知行为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率 临床效果 患者实施 持续治疗 睡眠时间 SRSS 对照组 治疗组 治疗后 显著性 随访
下载PDF
放松训练对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干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国良 崔红 +5 位作者 许鹏 徐珺洋 姜忠东 张磊 丁伟艳 李岩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住院慢性疼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完成实验观察。对照组患者接受疼痛科常规治疗和护...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住院慢性疼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完成实验观察。对照组患者接受疼痛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接受放松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周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并且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测量时间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经干预2周、4周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P<0.01),对照组经干预2周、4周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改变。结论:放松训练对缓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放松训练 焦虑 抑郁 失眠
下载PDF
慢性失眠患者催眠药物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杨莉莉 张永华 +1 位作者 毛洪京 徐悠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失眠患者催眠药物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失眠障碍的规范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2 371例,完成一般资料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广泛焦虑量表... 目的了解慢性失眠患者催眠药物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失眠障碍的规范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2 371例,完成一般资料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广泛焦虑量表(GAD-7)评估。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失眠患者催眠药物使用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2 371例患者中,女性1 512例(63.77%),男性859例(36.23%),女性平均年龄(40.17±11.78)岁,男性平均年龄(38.76±11.55)岁;使用催眠药物患者1 082例(45.63%),主要为苯二氮卓类(42.05%)、非苯二氮卓类药物(21.35%)和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19.2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失眠严重程度的慢性失眠患者催眠药物使用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比男性更易使用催眠药物(P <0.05),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失眠病程越长、失眠程度越重的患者催眠药物使用可能性越大(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和失眠程度是慢性失眠患者使用催眠药物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女性、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失眠的病程越长、失眠程度越重的慢性失眠患者,催眠药物使用的频率往往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催眠药物 使用状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针刺调神组方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奚晗清 吴文忠 +6 位作者 刘成勇 王晓秋 秦珊 赵亚楠 郑诗雨 李佳欢 万青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组方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30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基础睡眠健康宣教。针刺组采用针刺调神组方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组方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30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基础睡眠健康宣教。针刺组采用针刺调神组方治疗,穴取百会、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假针刺组采用非有效穴浅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入睡前觉醒量表(PSAS)评分、过度觉醒量表(HAS)评分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各项评分及总分,HAS评分均下降(P<0.05,P<0.01);假针刺组治疗后PSQI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认知觉醒评分均下降(P<0.05)。针刺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各项评分及总分,HAS评分均低于假针刺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血清GABA含量升高(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清GABA含量高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调神组方可明显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过度觉醒状态,上调血清GABA含量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针刺 过度觉醒 γ-氨基丁酸(GABA)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慢性失眠症的团体认知行为疗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蒋晓江 郝凤仪 +3 位作者 陈南西 高旭滨 翟金国 马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慢性失眠症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传统的失眠症个体认知行为治疗需要连续4~8周的会谈,疗程长,花费高,专业治疗师数量少,难以有效、完整地实施。失眠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由临床医生、心理治疗师等带领,采取治疗小组或... 慢性失眠症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传统的失眠症个体认知行为治疗需要连续4~8周的会谈,疗程长,花费高,专业治疗师数量少,难以有效、完整地实施。失眠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由临床医生、心理治疗师等带领,采取治疗小组或大型工作坊形式进行集中的团体治疗,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选择。文中就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机制与技术、疗效对比、优缺点、改良方案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认知行为疗法 团体治疗
原文传递
刮痧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姝 秦元梅 +4 位作者 李磊 钟远 杨艳明 孙瑞敏 林志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观察刮痧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艾司唑仑... 目的:观察刮痧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艾司唑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刮痧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干预方案,两组患者均以30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分别对其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安全性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SQI得分均有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QI评分更低(P<0.01)。结论:刮痧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方案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药物艾司唑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疗法 穴位贴敷 慢性失眠症
下载PDF
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5
作者 华自森 余军 刘俊 《四川中医》 2021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对慢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柴胡舒肝散加减联...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对慢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总积分变化;用中医证候量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并评估比较临床总体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HAMA、HAMD总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总评分和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HAMA、HAMD和PSQI评分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舒肝散 慢性胃炎 焦虑 抑郁 失眠 合病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燕 周振华 +2 位作者 周秀芳 董湘玉 肖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痰热内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痰热内扰证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温胆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痰热内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痰热内扰证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温胆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SQI各量表积分和总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等量表积分和总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PSQI各量表积分和总分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对于失眠症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对于中医症状的改善如失眠、胸闷脘痞和易惊醒方面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疗效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温胆汤 认知-行为疗法 慢性失眠
原文传递
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血清炎症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吴伟 林传行 陈书丽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5期18-21,共4页
慢性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慢性失眠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慢性失眠是导致焦虑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焦虑抑郁又会加重患者的慢性失眠,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最终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大脑认知功能损伤。慢性失眠和焦虑抑郁的发病机... 慢性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慢性失眠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慢性失眠是导致焦虑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焦虑抑郁又会加重患者的慢性失眠,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最终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大脑认知功能损伤。慢性失眠和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最新研究提示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可以导致机体内免疫机能及炎症反应的变化,现就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血清炎症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焦虑 抑郁 炎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敏 宋清扬 +2 位作者 李敏 王爽 郑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失眠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群体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失眠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群体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析老年慢性失眠患者PSQI评分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睡眠药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抽象、注意、语言、视功能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命名、定向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检验,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及PSQI总分与视功能与执行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与命名评分呈负相关(P<0.05);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与注意评分呈负相关(P<0.05);PSQI总分与语言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及PSQI总分与抽象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与延迟回忆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PSQI总分与定向评分呈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评分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慢性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何倩柠 陶玉倩 +1 位作者 黄民 王雪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235-2237,2240,共4页
未经治疗的慢性失眠对人们正常的身体和情绪健康、生活质量有着极其不良影响。慢性失眠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本文主要介绍传统CBT-I的细分具体疗法(主要包括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睡眠... 未经治疗的慢性失眠对人们正常的身体和情绪健康、生活质量有着极其不良影响。慢性失眠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本文主要介绍传统CBT-I的细分具体疗法(主要包括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睡眠卫生疗法等),同时总结目前临床上对CBT-I运用的新进展,为临床治疗者提供更好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认知行为疗法 临床运用
原文传递
慢性失眠症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滑宏巨 张淑娟 +1 位作者 雷冰冰 卢海瑞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失眠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临床调查分析100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常见病因和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失眠症常见病因和或者危险因素有卧床时间过多、心理因素、围绝经期综合征、夜间进食、抽烟、饮酒、咖啡、茶、共病、镇... 目的:调查分析失眠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临床调查分析100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常见病因和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失眠症常见病因和或者危险因素有卧床时间过多、心理因素、围绝经期综合征、夜间进食、抽烟、饮酒、咖啡、茶、共病、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干扰睡眠药物等多种病因和或危险因素。慢性失眠病因单因素不足15%,多因素85%以上。结论:慢性失眠症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不同失眠患者危险因素不同,多种危险因素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病因和危险因素 临床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