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戏到审美:教育引领与儿童美好生活建构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铁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41,共8页
从儿童积木游戏到童谣表演,再到古典诗歌诵读,蕴含着儿童自我生命的初始萌动及个体生命成长的发端,其间所显明的基本路径为天赋能力的舒展、审美节奏的浸润与诗性文化的濡染。儿童生活的开启乃是从身体出发,以感性能力的激活与审美节奏... 从儿童积木游戏到童谣表演,再到古典诗歌诵读,蕴含着儿童自我生命的初始萌动及个体生命成长的发端,其间所显明的基本路径为天赋能力的舒展、审美节奏的浸润与诗性文化的濡染。儿童生活的开启乃是从身体出发,以感性能力的激活与审美节奏感的唤起为中心,逐步敞开儿童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切实地理解儿童美好生活的内在可能性,进而引导这种可能性的展开,由此而显现一种以儿童教儿童,就着儿童美好生活敞开的内在可能性而切实地引导儿童发展的教育路径。重新认识儿童,在共生关系中开启儿童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美好生活 儿童教育 审美情境 儿童游戏
原文传递
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 被引量:20
2
作者 冯鑫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96,共4页
为幼儿创设开放性游戏环境,就是要从空间和功能两个层面重构幼儿园游戏环境,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全面且有效的环境支持。就空间来说,开放性游戏环境应打破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界限,满足幼儿游戏活动多样化的需要;就功能来说,开放... 为幼儿创设开放性游戏环境,就是要从空间和功能两个层面重构幼儿园游戏环境,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全面且有效的环境支持。就空间来说,开放性游戏环境应打破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界限,满足幼儿游戏活动多样化的需要;就功能来说,开放性游戏环境应突破幼儿发展领域之间的区隔,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学习需求。由于游戏环境本身是一种隐性课程,开放性游戏环境还应加强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注重文化元素的设计和应用,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心理氛围,让幼儿有充分体验和表达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游戏 游戏环境 幼儿园课程
下载PDF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璇 赵静 赵娥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22-25,共4页
在概述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总结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引起幼儿园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 在概述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总结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引起幼儿园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最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 幼儿游戏
下载PDF
幼儿游戏的德育价值与途径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英杰 李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年第7期7-18,共12页
实践教育哲学认为,幼儿德育的逻辑起点与归宿都是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而道德是生活的,生活是游戏的原型,游戏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游戏是自带德育资源的天然德育途径,游戏的过程便是幼儿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在... 实践教育哲学认为,幼儿德育的逻辑起点与归宿都是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而道德是生活的,生活是游戏的原型,游戏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游戏是自带德育资源的天然德育途径,游戏的过程便是幼儿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教育者应尊重幼儿好游戏的天性,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习得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练习道德行为。道德认知的习得需要游戏规则的约束及游戏过程中与教育者的对话和交流;道德情感的发展要通过游戏来丰富、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道德情感,并通过游戏表达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锻炼要通过教师的介入与过程性评价来为幼儿树立信心与决心;道德行为则需要在游戏中借助教育者的指导,反复练习。同时,需要通过游戏伦理共同体的建设来促进幼儿道德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游戏 幼儿德育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下载PDF
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发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冬红 鲁忠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3-36,共4页
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 ,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源泉。而创造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 ,其发展与游戏紧密相连。
关键词 幼儿游戏 创造力发展 幼儿教育 心理氛围 想象力
下载PDF
生存·游戏·确证——论儿童文化的功能属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素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8-43,共6页
儿童文化既构成儿童生存的现实又构成儿童对现实生存的理解、叙述和表达,儿童文化的这一深度图景,在功能属性上显现出儿童文化与儿童生存之间复杂的关联。只有当儿童游戏时,他才是儿童。潜藏在儿童文化中的游戏功能,对儿童的生存理解具... 儿童文化既构成儿童生存的现实又构成儿童对现实生存的理解、叙述和表达,儿童文化的这一深度图景,在功能属性上显现出儿童文化与儿童生存之间复杂的关联。只有当儿童游戏时,他才是儿童。潜藏在儿童文化中的游戏功能,对儿童的生存理解具有卓越性的意义。儿童文化是一个完整、多样、丰富的儿童世界,在生存理解所实现的秩序化方面,它显现为儿童对自我力量的确证和所属共同体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化 儿童游戏 儿童生存
下载PDF
重新认识幼儿游戏的综合性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焦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90,共4页
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其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不是体现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上,而是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幼儿因其内在需要而喜欢游戏,他们主要享受的是游戏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所以幼... 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其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不是体现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上,而是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幼儿因其内在需要而喜欢游戏,他们主要享受的是游戏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所以幼儿游戏通常不受时空和条件的限制而表现出很大的开放性,并指向幼儿在不同领域的综合发展.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充分保障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幼儿创设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警惕幼儿游戏流于形式或演变为教师高控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游戏 游戏特征 游戏价值
下载PDF
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的反思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任梅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7年第2期13-15,共3页
儿童游戏的现状促使我们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进行反思。儿童的生活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是童真、童趣和童话般的世界。儿童游戏源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可是当前儿童游戏渐渐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形式... 儿童游戏的现状促使我们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进行反思。儿童的生活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是童真、童趣和童话般的世界。儿童游戏源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可是当前儿童游戏渐渐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形式,儿童游戏应该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儿童游戏 儿童的生活世界
原文传递
陈鹤琴与福禄培尔儿童游戏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林根 谭祥花 王卫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4-26,共13页
陈鹤琴与福禄培尔都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倡导者,他们在儿童游戏本质、目的、价值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识,即都认为游戏是儿童自然天性的某种表现,以引导儿童成为某种特定的人为目的,具有促进儿童成长的多方面价值,且游戏形式和... 陈鹤琴与福禄培尔都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倡导者,他们在儿童游戏本质、目的、价值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识,即都认为游戏是儿童自然天性的某种表现,以引导儿童成为某种特定的人为目的,具有促进儿童成长的多方面价值,且游戏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元,组织和实施应切合儿童身心发展实际,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或指导。但二者对儿童游戏本质、目的、价值、内容和实施等的具体认识又不尽相同。陈鹤琴解释游戏为儿童的生命,而福禄培尔描述游戏为卷入上帝精神的儿童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陈鹤琴预设游戏目的为引导儿童做现代中国人,而福禄培尔设想游戏目的为展现上帝精神,培养儿童成为自觉的、自由行动的、有思想的人;陈鹤琴关注游戏发展儿童全面素质的意义,而福禄培尔偏重游戏发育儿童创造力的价值;陈鹤琴的游戏呈现较多的具象性,而福禄培尔的游戏呈现较多的精神性;陈鹤琴的游戏实施兼顾计划性和变通性,而福禄培尔的游戏组织展露条规化特点。通过多维对照陈鹤琴与福禄培尔儿童游戏思想,从中获得的认识是:游戏的发生与存在是基于儿童自然天性的一种人为创设,尊重儿童以游戏心、好奇心为内核的自然天性,有计划且不失灵活地设计和组织兼具适切性、丰富性、整体性、伦理性、教育性的儿童游戏,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鹤琴 福禄培尔 儿童 儿童游戏 游戏思想
下载PDF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刍探——以儿童游戏教学改革实践为例
10
作者 邱冬娘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实施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大举措,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幼儿教师的使命,应全面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突破创新。高职院校应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围绕儿童游戏课程的实践理念、设计... 实施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大举措,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幼儿教师的使命,应全面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突破创新。高职院校应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围绕儿童游戏课程的实践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实施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策略,以实现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和思政水平的共同提升,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课程思政 学前教育 儿童游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游戏印记:幼儿游戏评价的可视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赛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88,共4页
随着幼儿园游戏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幼儿游戏本身丰富复杂的特性、游戏评价理论研究薄弱、教师游戏评价素养缺乏等原因,当前幼儿游戏评价处于较低水平。幼儿园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通... 随着幼儿园游戏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幼儿游戏本身丰富复杂的特性、游戏评价理论研究薄弱、教师游戏评价素养缺乏等原因,当前幼儿游戏评价处于较低水平。幼儿园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记录幼儿游戏印记,有助于克服当前游戏评价的不足。为此,幼儿园应鼓励教师用照片与视频追寻幼儿游戏精彩瞬间,开展跟踪式评价;针对不同类型游戏包含的幼儿核心经验,开展对应式评价;用图表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与轨迹,开展图表式评价。同时,幼儿也可以通过认图、玩图、用图主动记录和评价自己的游戏,家长则可以借助评价表、雷达图、游戏故事等可视化手段加强对幼儿游戏表现的了解和对幼儿游戏价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评价 可视化评价 幼儿游戏
下载PDF
勃鲁盖尔《儿童游戏》中的儿童观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石彦 方明生 《现代教育论丛》 2023年第3期55-63,共9页
16世纪中期尼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风俗画《儿童游戏》描绘了世俗“儿童”游戏的场面,蕴藏着那个时代的儿童观。通过图像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画家对儿童活泼好动特质的发掘,对儿童活动自主性的肯定,以及将儿童从成人... 16世纪中期尼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风俗画《儿童游戏》描绘了世俗“儿童”游戏的场面,蕴藏着那个时代的儿童观。通过图像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画家对儿童活泼好动特质的发掘,对儿童活动自主性的肯定,以及将儿童从成人生活中分离出来并给予人文关怀的思想。画家的创作主要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尼德兰艺术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儿童游戏》中的儿童观对当今儿童学和教育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是否定了阿利埃斯提出的17世纪前的欧洲没有“儿童”概念的观点,为揭示现代儿童观的起点提供证据;二是儿童游戏体现的文化精神有助于发现儿童观演变的一般趋势;三是在传统游戏逐渐消亡的今天,画家洞察世俗生活世界的人文精神和对人类世界走向的思索与忧虑,给教育者发出了警示,对认识当今儿童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彼得·勃鲁盖尔 《儿童游戏》 儿童 文艺复兴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伟玲 郭中然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幼儿时期是个体品性形成的初始阶段,该阶段的培养内容和方式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活动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中,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可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提升幼儿文化修养以... 幼儿时期是个体品性形成的初始阶段,该阶段的培养内容和方式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活动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中,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可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提升幼儿文化修养以及文化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较广,为进一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开发及应用,可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利用家校合作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游戏活动、聚焦幼儿兴趣开发传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幼儿游戏 应用
下载PDF
游戏德育:通往儿童美善生活的新路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鑫 史吉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9-45,共7页
美善生活是对儿童生命的自由力量、理性规范与博爱表达的或然想象,也是德性浸润下儿童美好生存状态的自然打开。游戏德育正是要在儿童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中,充分发现其品德启蒙的契机,引导儿童通过具身行动、主体对话、熏陶感悟等方式,... 美善生活是对儿童生命的自由力量、理性规范与博爱表达的或然想象,也是德性浸润下儿童美好生存状态的自然打开。游戏德育正是要在儿童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中,充分发现其品德启蒙的契机,引导儿童通过具身行动、主体对话、熏陶感悟等方式,全力投入一种身心一体、情理交融、知性合一的自由与和谐状态,从而触动儿童对美好道德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与省照。游戏德育,架起了儿童游戏与儿童美善生活耦合融通的价值桥梁。儿童游戏德育的基本主张是“行动中成人”“主体间性”“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游戏 道德教育 美善生活
下载PDF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主发展探究——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黎雪 《科教文汇》 2012年第28期207-208,共2页
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而儿童的文化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并在游戏中展开。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儿童正是依靠着想象,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转化和保持平衡发展,通过在游戏中社... 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而儿童的文化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并在游戏中展开。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儿童正是依靠着想象,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转化和保持平衡发展,通过在游戏中社会角色的建构中获得自主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游戏 自主发展 文化
下载PDF
邱园儿童花园的景观叙事途径探析
16
作者 陈泓 刘楠 李萌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41-347,共7页
景观叙事能够帮助人们清晰地理解景观传递出的信息,更加深入地体会景观所包含的人文内涵。邱园的设计师将景观叙事方法融入儿童花园设计,以人与植物、自然的关系为叙事主题,围绕植物生命所需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4个元素构建叙事情节... 景观叙事能够帮助人们清晰地理解景观传递出的信息,更加深入地体会景观所包含的人文内涵。邱园的设计师将景观叙事方法融入儿童花园设计,以人与植物、自然的关系为叙事主题,围绕植物生命所需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4个元素构建叙事情节并组织空间,利用生动易懂的语汇完成叙事表达,为孩子们提供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传递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通过对邱园案例的分析,系统梳理了儿童景观叙事方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儿童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拓新视角,为未来儿童景观的设计与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园 景观叙事 儿童花园 儿童游戏
下载PDF
游戏化教学在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为基础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扬 牛桂红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8,共5页
《幼儿教育学》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儿童生理及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游戏的本质,在这一本质中,绘画和游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 《幼儿教育学》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儿童生理及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游戏的本质,在这一本质中,绘画和游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基于儿童生理、心理的基础上,将游戏融入到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将对当前儿童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游戏 生理、心理基础 学前儿童 绘画教学
下载PDF
论儿童游戏的哲学本质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鹏举 《科教导刊》 2012年第5期128-128,190,共2页
儿童游戏本质的哲学观存在两个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儿童游戏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游戏的本质是一种独立性的存在,儿童在进入其中时,自身的主体性随即消解了,游戏本身成了主体,这是游戏本质的反主体性。面对两种截然... 儿童游戏本质的哲学观存在两个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儿童游戏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游戏的本质是一种独立性的存在,儿童在进入其中时,自身的主体性随即消解了,游戏本身成了主体,这是游戏本质的反主体性。面对两种截然型反的哲学论调,笔者通过人性的解读这一新的视角试图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使之在另外的层面上和谐而不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游戏 人性 主体性 反主体性
下载PDF
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欣悦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第10期86-88,共3页
“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实验”验证了游戏对儿童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游戏可以推动儿童认知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幼儿阶段处于人各种高级心理技能以及个性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师在此时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让幼儿... “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实验”验证了游戏对儿童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游戏可以推动儿童认知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幼儿阶段处于人各种高级心理技能以及个性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师在此时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能获取令人满意的幼儿教育效果。在人格培养、性格塑造的黄金阶段培养幼儿优秀的行为习惯将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游戏 行为习惯 有效途径
原文传递
《世说新语》儿童游戏的谐趣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乔孝冬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世说新语》中的儿童是游戏的儿童,从中可以看出儿童游戏是古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魏晋士族家庭致力于对后辈的培养,成人不仅关注、引导儿童游戏,还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世界,以平等身份与儿童对话。儿童在参与这些游戏的过程中不... 《世说新语》中的儿童是游戏的儿童,从中可以看出儿童游戏是古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魏晋士族家庭致力于对后辈的培养,成人不仅关注、引导儿童游戏,还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世界,以平等身份与儿童对话。儿童在参与这些游戏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知识、提升创造力,而且受到中古游戏思想以及清谈世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儿童游戏的特殊谐趣效应,这对今天的儿童游戏教育仍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游戏 幽默效应 《世说新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