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abdomen acupoints plus tuina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被引量:15
1
作者 Yu Nian-tang Liu Ying-dong +3 位作者 Xiong Sheng-biao Xu Cheng-hua Lu Jing Zhang Fu-qing (Translator)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9年第1期56-61,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t abdomen acupoints plus tuina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LIDH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t abdomen acupoints plus tuina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LIDH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abdomen acupoints plus tuina,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tuina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cur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3.3% and 96.7%, respectively. The cur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39.4% and 78.8%,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red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oth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ee in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JOA scores of both groups in creased sign ifica ntly, and the in tra-group differe 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 ifica nt (both P<0.05);the JOA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abdomen acupoints plus tuina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than tuina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LI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Points chest & Abdomen TUINA MASSAGE Low Back Pain Intervertebral Disc displacement Pain Measurement
原文传递
Nuss手术后钢板移位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及处理
2
作者 李瑶悦 马俊梅 +4 位作者 蒋琴 陈芃螈 侯昉 徐冰 刘文英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讨Nuss手术后发生钢板移位的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钢板移位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Nuss手术后发生钢板移位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发生钢板移位的原因及处... 目的探讨Nuss手术后发生钢板移位的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钢板移位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Nuss手术后发生钢板移位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发生钢板移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等。本研究经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伦审(研)2023年第446号]。所有患者或其监护人对诊治均知情同意。结果①本组患者男性为15例、女性2例,年龄为(12.8±4.7)岁(5.5~25.3岁),Haller指数为3.6±0.3(3.3~4.3)。②本组17例患者中:14例为钢板上下倾斜移位、1例为钢板上下倾斜合并横向移位、2例为钢板向后陷入移位(年龄分别为25.3岁、18.3岁);非对称型漏斗胸患儿为13例,对称型为4例;年龄>12岁者为12例。③17例患者本次入院均再次手术调整钢板,均使用固定翼及医用不锈钢丝加固钢板。其中,2例为Nuss手术后>3个月发现钢板上下倾斜移位者,重新选择切口取出钢板后,更换肋间隙安置固定钢板;其余15例为Nuss手术后0~3个月内发现钢板移位者,经原切口更换肋间隙(4例)重新安置钢板或经原切口原肋间隙(11例)复位钢板后重新固定。④本组17例患者中,6例钢板安置位置不合适,8例在Nuss手术后确认或疑似有剧烈活动或外伤史,13例胸廓不对称,2例胸骨凹陷严重,12例年龄>12岁。结论漏斗胸患者Nuss手术时年龄适宜、钢板型号及放置位置合适、术后避免过早剧烈活动或外伤,是减少Nuss手术后钢板移位的主要措施。一旦发现Nuss术后钢板移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纠正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 手术后并发症 钢板移位 病因 疼痛管理
原文传递
某车偏置碰撞中假人胸部压缩变形量偏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商恩义 周大永 +1 位作者 刘卫国 韩刚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了提高在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评价中假人胸部得分,对某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中驾驶员假人的胸部伤害指标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假人胸部和骨盆受力,其结果表明:该车驾驶员座椅坐垫刚度前高后低,导致碰撞中假人骨盆回弹过快、胸部前扑... 为了提高在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评价中假人胸部得分,对某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中驾驶员假人的胸部伤害指标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假人胸部和骨盆受力,其结果表明:该车驾驶员座椅坐垫刚度前高后低,导致碰撞中假人骨盆回弹过快、胸部前扑过猛,安全带腰带被上拉,此过程造成假人胸部下端溃缩,胸部压缩变形量增大。而后通过仿真和台车试验,对座椅进行了优化。通过将座椅坐垫下方钢丝结构焊接连接钢丝,将坐垫后端刚度提升了约50%。结论是:在偏置碰撞试验中,座椅坐垫后端刚度偏低时,提高其后端刚度,在C-NCAP评价中可以提高1分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被动安全 偏置碰撞试验 胸部压缩变形量 座椅坐垫刚度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HⅢ-50%假人胸部位移的影响
4
作者 崔新康 王鹏翔 +4 位作者 李月明 张毅 商恩义 章健 张荣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3期318-325,共8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HⅢ-50%胸部位移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了2组假人胸部标定及实车碰撞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假人在环境温度下存储较长时间(5 h)后,胸腔温度才和肋骨的真实温度接近。温度变化可以改变假人胸部刚度,导致胸部位移... 为了研究温度对HⅢ-50%胸部位移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了2组假人胸部标定及实车碰撞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假人在环境温度下存储较长时间(5 h)后,胸腔温度才和肋骨的真实温度接近。温度变化可以改变假人胸部刚度,导致胸部位移的变化。假人胸部刚度自身存在差异,温度对每个假人胸部位移变化量的影响也不同,每变化1℃对胸部位移产生的影响在1.15 mm左右。胸部刚度的稳定性导致胸部位移产生的偏差占50%左右。因此,在碰撞试验中,应该全流程严格控制环境温度以满足法规要求。假人胸部位移数据产生偏差时,应考虑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和温度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Ⅲ-50%假人 胸部位移 胸部标定 实车试验 胸部刚度
下载PDF
正面碰撞中锁止舌片对乘员胸部损伤的研究
5
作者 姜剑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18期112-115,共4页
安全带的逐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车内乘员的安全性,但近年的交通事故研究表明,乘员胸部损伤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的防护效率需进一步改善。利用已验证生物逼真度的人体有限元模型和正面碰撞试验结果,建立配有动态锁止舌片(Dynamic Lock Tongue... 安全带的逐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车内乘员的安全性,但近年的交通事故研究表明,乘员胸部损伤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的防护效率需进一步改善。利用已验证生物逼真度的人体有限元模型和正面碰撞试验结果,建立配有动态锁止舌片(Dynamic Lock Tongue,DLT)安全带的乘员约束系统分析模型,研究DLT对乘员胸部损伤的影响,并通过整车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LT可以阻止织带从胸部到臀部的移动,减小假人胸部位移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乘员胸部所承受的压力和乘员胸部压缩量。DLT有效降低乘员胸部压缩量,从而影响C-NCAP得分。因此,在整车安全性能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使用DLT,以开发出满足安全性能的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带 锁止舌片 胸部压缩量 正面碰撞
下载PDF
不同胸高状态下紧身衣的衣身结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陆鑫 顾韵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4,共6页
胸部造型是研究女装外观效果的关键,其结构处理技术和参数设计将直接影响服装与人体体表的吻合程度和整体平衡。以165/84A标准人体模型为研究对象,排除服装面料对衣身结构的影响,分别将胸高抬高1、2、3 cm制作紧身衣,以立体裁剪方式取... 胸部造型是研究女装外观效果的关键,其结构处理技术和参数设计将直接影响服装与人体体表的吻合程度和整体平衡。以165/84A标准人体模型为研究对象,排除服装面料对衣身结构的影响,分别将胸高抬高1、2、3 cm制作紧身衣,以立体裁剪方式取得衣身样板,通过平面图片叠加的分析方法,分析考察不同胸高状态下紧身衣样板中各工艺点的位移变化,总结平面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胸高每增高1 cm,胸围增量、胸上下围差量呈等差增加,变量都由前衣片提供,乳凸量、肩省、腰节省都相应增大,后衣身各项围度尺寸没有变化。由此得到的紧身衣衣身样板可以为其他贴体类成衣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高 紧身衣 平面结构 工艺点位移 平面结构制图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杨杨 刘永志 +2 位作者 刘军峰 周雪涛 张东升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CTRRSF)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CTRRSF手术病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疼痛评分、内固定物移位及骨折复位满意程度等情况,初步分析手...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CTRRSF)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CTRRSF手术病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疼痛评分、内固定物移位及骨折复位满意程度等情况,初步分析手术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果共完成CTRRSF 18例,腔镜下固定骨折部位均为肩胛骨覆盖区附近后肋骨折,其中单纯CTRRSF 1例,CTRRSF合并行其他部位肋骨骨折常规直视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例,完全腔镜下固定肋骨骨折共45处(平均2.5处/人),开放直视下固定肋骨骨折77处(平均4.3处/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0(50~150)min,术后2~5天拔除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量为(530.33±244.84)mL。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3.0~4.0),显著低于术前的7(6.75~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86,P=0.002);术后腔镜途径内固定物移位率4.44%(2/45),术后腔镜途径内固定物复位不良26.67%(12/4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胸廓畸形,切口愈合良好。全部病例电话随访12~24个月,术后半年均恢复劳动能力,无明显胸部不适症状,气温变化及触碰手术体表部位时无明显不适感,术后无因不适取出内固定物病例。结论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记忆合金内固定术安全可行,尤其适用于肩胛骨覆盖区附近高位后肋骨折,是对传统手术方式的有益补充,但仍存在手术操作困难,内固定物移位率及骨折对位不良发生率高、广泛胸膜损害、术后胸腔积液量多等缺陷,仍需进一步总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完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内固定物移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