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淑芬 刘淑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疏血通6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曲克芦丁入液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14d.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4天血清CRP浓度,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4天血清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57±7.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8.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疏血通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尹长林 高宗良 司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 5 3例发病 2 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 ,测定其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并与 4 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 二聚...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 5 3例发病 2 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 ,测定其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并与 4 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 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轻重明显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 ,血浆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溶栓的效果评价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ABCD评分和ESSEN评分预测TIA发生脑梗死的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建平 赵中 +2 位作者 程庆璋 方琪 赵合庆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ABCD评分系统和ESSEN评分法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按照ABCD评分、ABCD2评分、ABCDI评分和ESSEN评分,观察174例TIA患者7、90、180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比较4种评... 目的:探讨ABCD评分系统和ESSEN评分法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按照ABCD评分、ABCD2评分、ABCDI评分和ESSEN评分,观察174例TIA患者7、90、180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比较4种评分系统的阳性预测值。结果:174例TIA患者,在7、90、180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2.64%、13.22%和14.37%。预测7 d内脑卒中风险时,ABCD评分、ABCD2评分、ABCDI评分和ESSEN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695、0.760、0.862;预测90 d内脑卒中风险时,4种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684、0.754、0.844;预测180 d内脑卒中风险时,4种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696、0.779、0.862。4种评分系统7天阳性预测值分别为:ABCD评分法28.6%,ABCD2评分法27.8%,ABCDI评分法28.6%,ESSEN评分法44.4%;90天:ABCD评分法28.6%,ABCD2评分法27.8%,ABCDI评分法28.6%,ESSEN评分法44.4%;180天:ABCD评分法35.7%,ABCD2评分法27.8%,ABCDI评分法33.3%,ESSEN评分法51.9%。结论:ESSEN评分法在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阳性率上,明显高于ABCD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ESSEN评分法 ABCD评分法 ABCD2评分法 ABCDI评分法
下载PDF
我国脑卒中发病分类亚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期东 刘运海 +1 位作者 田发发 肖剑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9-11,共3页
采用前瞻性监测,对我国七城市1986年至1990年脑卒中发病及其亚型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发病率为216.8/10万,其中长沙最高(315.1/10万).上海最低(125.6/10万),脑卒中... 采用前瞻性监测,对我国七城市1986年至1990年脑卒中发病及其亚型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发病率为216.8/10万,其中长沙最高(315.1/10万).上海最低(125.6/10万),脑卒中分类中脑出血占40.2%,脑梗塞占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出血 脑梗塞 发病率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缪东培 吕磊 +3 位作者 殷宇刚 王莉 张凯 徐军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22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量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以及进行头颅CT或MRI扫描。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158例)和无斑块组(64例)。...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22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量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以及进行头颅CT或MRI扫描。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158例)和无斑块组(64例)。观察不同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与不同颈动脉斑块分级的关系。结果:70岁以上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2级以上斑块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和多次脑梗死的发生率也高于70岁以下患者(P〈0.05)。2级和3级斑块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增快,血管阻力增大(P〈0.05)。有斑块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1)。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斑块级别越高,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越明显,脑梗死发生率也越高。70岁以上高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血清β-胡萝卜素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潘天虹 苗玲 +2 位作者 金慧芳 徐时安 钱可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 β-胡萝卜素在预防脑血管病方面的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 14例脑梗死病人及正常人的血清β-胡萝卜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现脑梗死组的血清β-胡萝卜素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低密... 目的 探讨 β-胡萝卜素在预防脑血管病方面的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 14例脑梗死病人及正常人的血清β-胡萝卜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现脑梗死组的血清β-胡萝卜素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低密度脂蛋白却高于对照组 ,且两者存在负相关 (r=- 0 .6 471,P=0 .0 12 4<0 .0 5 )。结论 推测 β-胡萝卜素能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遭氧化损伤 ,在降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低密度脂蛋白 脑梗塞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邓建中 陈品 +3 位作者 范仲鹏 赵彦玲 牛德旺 赵燕民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40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症状者2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6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40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症状者2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6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6周末,采用焦虑白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后抑郁发生率为38.00%,焦虑发生率为41.25%,焦虑抑郁共病率为26.50%。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问题严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脑梗塞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稳定性和非稳定性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徐介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2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和非稳定性斑块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将268例经高频超声检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又做了脑CT检查的住院患者,分成稳定性斑块组和非稳定性斑块组,同时收集了患者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和非稳定性斑块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将268例经高频超声检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又做了脑CT检查的住院患者,分成稳定性斑块组和非稳定性斑块组,同时收集了患者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脑梗死者,稳定性斑块共103例(70.1%),非稳定性斑块共93例(76.9%),二者脑梗死的发病率及稳定性斑块和非稳定性斑块分别伴随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与非稳定性斑块患者,如若为高龄,同时又伴随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等相关因素,其脑梗死的发病率可能出现无显著差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稳定性斑块 非稳定性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秋月 丁美萍 +2 位作者 金笑平 林仙方 陈葆国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04-706,共3页
探讨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7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 6 1例对照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PAC 1和CD6 2P阳性率 ,同时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与对照组相比 ,脑梗死组PAC 1和CD6 2P... 探讨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7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 6 1例对照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PAC 1和CD6 2P阳性率 ,同时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与对照组相比 ,脑梗死组PAC 1和CD6 2P阳性率 (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分别为 14 .13± 5 .75和 15 .80± 8.89,颈动脉正常脑梗死组分别为 11.70± 5 .32和 12 .36± 6 .4 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分别为 7.78± 5 .17和7.5 5± 5 .2 8,颈动脉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4 .77± 3.71和 5 .0 5± 4 .0 1) (P <0 .0 1) ;不管在脑梗死组还是对照组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者PAC 1和CD6 2P阳性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者 (P <0 .0 5 ) ,且以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最高。此结果提示 ,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二者均有关系 ,活化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血小板活化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流式细胞术 彩色多谱勒超声
下载PDF
组合维生素干预对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红杰 程永杰 +1 位作者 孙肖爽 蔺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7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观察叶酸、B族维生素、拜阿司匹灵、立普妥干预对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脑梗死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静点奥扎格雷80mg、舒血宁20ml,1/d;口服拜阿司匹灵0.1,1/d)和观察组(常规治... 目的观察叶酸、B族维生素、拜阿司匹灵、立普妥干预对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脑梗死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静点奥扎格雷80mg、舒血宁20ml,1/d;口服拜阿司匹灵0.1,1/d)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叶酸5mg/d、维生素B6 10mg/d、维生素B12 0.5mg/d、立普妥20mg/d),每组6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检测血浆Hcy浓度和颈动脉彩超;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脑梗死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cy水平均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半年后观察组Hcy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软斑面积明显缩小(P<0.01);观察组NIHSS、脑梗死复发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梗死高Hcy血症患者经维生素类联合干预治疗可降低Hcy水平,缩小、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NIHSS评分、降低脑梗死远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颈动脉斑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1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宪 金鹤万 +1 位作者 朴松山 李成福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3-284,共2页
[背景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较罕见 ,临床上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后果 .[病例报告 ]病人持续性中上腹部疼痛 1d ,伴有腹胀 ,右侧肢体无力而入院 .经各种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左侧大脑半球急性脑梗死 .[讨... [背景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较罕见 ,临床上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后果 .[病例报告 ]病人持续性中上腹部疼痛 1d ,伴有腹胀 ,右侧肢体无力而入院 .经各种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左侧大脑半球急性脑梗死 .[讨论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而言 ,早期预防和纠正休克是防治急性脑梗死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大面积脑梗死 诊断 治疗 病历报告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后痴呆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兴 江颖 +2 位作者 李颖 欧俐羽 曹桢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3期4566-4568,共3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梗死后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120例,行Hcy检测和头颅CT或MRI检查。根据NINDS-AIREN有关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脑梗死后痴呆(痴呆组)和脑梗...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梗死后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120例,行Hcy检测和头颅CT或MRI检查。根据NINDS-AIREN有关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脑梗死后痴呆(痴呆组)和脑梗死后无痴呆(非痴呆组)两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滴Hcy水平。并以NINDS-AIREN作为诊断的金标准,Hcy作为一种生物学诊断试验指标,计算痴呆组和非痴呆组Hcy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预测值和似然比及ROC直线下面积。结果痴呆组、非痴呆组病人Hcy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痴呆组升高较非痴呆组显著(P<0.01)。Hcy诊断试验的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58.33%,准确度64.1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69%和66.04%,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68和0.51。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 4。结论 Hcy与VD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但由于Hcy诊断价值较低,故不能认为Hcy是一种V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诊断试验
下载PDF
丁咯地尔对大鼠脑缺血钙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阳 张印三 +2 位作者 赵芝宝 冯为菊 王爱茹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7期484-485,共2页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大鼠缺血脑组织钙和血清钙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大鼠脑梗死模型。结果:丁咯地尔10~20mg/kg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但对血清钙影响不大。结论:丁咯地尔对大鼠脑梗死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大鼠缺血脑组织钙和血清钙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成大鼠脑梗死模型。结果:丁咯地尔10~20mg/kg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但对血清钙影响不大。结论:丁咯地尔对大鼠脑梗死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咯地尔 大脑中动脉阻塞
下载PDF
不同梗死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动态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雁 吴泳 +1 位作者 梁汉周 黄丹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梗死面积分成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四组,其中大梗死组15例,中梗死组10例,小梗死组14例,腔隙性梗... 目的:观察不同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梗死面积分成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四组,其中大梗死组15例,中梗死组10例,小梗死组14例,腔隙性梗死组61例。50例选自我院健康体检者,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1次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组。各观察组在发病48 h内测定初次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治疗到2周时复查一次,各组结果先与对照组比较,再相互比较。结果:四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初次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组初次血浆D-二聚体含量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复查,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四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334.20±59.68)μg/L、(186.40±27.72)μg/L、(112.65±22.56)μg/L、(75.61±9.82)μg/L,均有下降(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升高,但不同梗死面积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到2周时四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有下降并出现差异。这种变化有助于评价脑梗死进展及复发的风险,对急性脑梗死的抗栓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颈动脉注射药物方法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雨岚 郑雅文 +3 位作者 芮德源 徐莲 韩永艳 王德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364-366,共3页
采用颈动脉注药方法治疗脑梗塞(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110例,同时与静脉给药的对照组45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治愈率和显著进... 采用颈动脉注药方法治疗脑梗塞(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110例,同时与静脉给药的对照组45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治愈率和显著进步率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表明颈动脉注药方法治疗脑梗塞优于传统的静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动脉注射 药物疗法
下载PDF
3D-ASL与DWI联合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伍彩云 郭天畅 +1 位作者 温运雄 姚瑞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MR)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DWI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0例经临床诊断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均行DWI及3D-ASL检查,测量梗死区ADC值、ASL灌注异常区及两者不匹配区(即IP区)脑血流量(... 目的:评价磁共振(MR)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DWI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0例经临床诊断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均行DWI及3D-ASL检查,测量梗死区ADC值、ASL灌注异常区及两者不匹配区(即IP区)脑血流量(CBF),并分别与对侧比较。结果:40例患者DWI序列均可见梗死区异常高信号,19例存在理论IP,2例梗死区无灌注异常改变,2例梗死区呈高灌注改变。梗死区的ADC值、CBF值及IP区CBF值明显低于对侧(P<0.01);梗死区CBF值低于IP区(P<0.01)。结论:3D-ASL联合DWI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评估缺血半暗带、识别供血动脉的闭塞、发现梗塞周围的高灌注,并评估侧支循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脑梗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时脑梗死严重程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康建利 丁殿勋 +2 位作者 徐武夷 孙玲 王士雯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时血压和房颤对脑梗死危害程度。  方法  整理梗死前后不同时段最高平均动脉压 (MAP)和住院时脑梗死MRI和CT资料。  结果 高血压病人入院前MAP均低于过去数值 (P<0 .0 1) ;低血压组 (LCI)和正常血压...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时血压和房颤对脑梗死危害程度。  方法  整理梗死前后不同时段最高平均动脉压 (MAP)和住院时脑梗死MRI和CT资料。  结果 高血压病人入院前MAP均低于过去数值 (P<0 .0 1) ;低血压组 (LCI)和正常血压组 (NCI)入院后MAP较入院前高 (P <0 .0 1)。高血压组 (HCI)和房颤组 (HCIA)病灶多、面积大 (均P <0 .0 1)。  结论 高血压、低血压和房颤都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低血压 心房纤颤 脑梗死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糖尿病伴发脑梗死复发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飞 潘庆丰 倪白云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5期530-53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79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62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反复发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易反复发作,且严重程度、病死率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79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62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反复发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易反复发作,且严重程度、病死率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反复发作的发生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下载PDF
60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泳 梁雁 +1 位作者 黄丹丹 卢常盛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发病24h内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将两组结果与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发病24h内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将两组结果与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3周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下降,其数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治疗3周后凝血纤溶系统基本恢复正常,血浆D-二聚体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病情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萍 张绍刚 +1 位作者 陈丽红 卢彪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33-534,共2页
目的比较抑酸剂兰索拉唑与黏膜保护剂复方铝酸铋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6—2007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11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35例,女76例,年龄49-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112例)和复方铝... 目的比较抑酸剂兰索拉唑与黏膜保护剂复方铝酸铋预防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6—2007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11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35例,女76例,年龄49-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112例)和复方铝酸铋组(99例)。脑梗死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包括阿司匹林75-100mg/d)。观察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脑梗死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兰索拉唑组6.9%(胃黏膜糜烂5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复方铝酸铋组7.4%(胃黏膜糜烂5例,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胃黏膜损伤有关;脑梗死后应用胃黏膜保护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应用抑酸剂预防有同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上消化道出血 抗酸剂 黏膜保护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