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周围间隙数目进展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绍才 王伟 +3 位作者 崇立娟 徐含波 胡梦雪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脑区血管周围间隙(PVS)数目进展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5例伴有PVS患者前后两次头颅MRI检查的影像资料,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末次检查时是否合并AIS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以下简称卒中... 目的:探讨不同脑区血管周围间隙(PVS)数目进展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5例伴有PVS患者前后两次头颅MRI检查的影像资料,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末次检查时是否合并AIS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以下简称卒中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AI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卒中组既往发生脑梗比例、舒张压水平、PVS数目进展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卒中组中,基底节区PVS数目进展程度明显高于半卵圆中心(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水平、脑梗史、基底节PVS变化(ΔPVS)数目是AI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VS数目的进展与AI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AI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基底节区 半卵圆中心
下载PDF
Peri-infarct reorganization at the centrum semiovale and corona radiata A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and functional MRI study
2
作者 Ji Heon Hong Sung Ho J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826-829,共4页
Peri-infarct reorganization has been reported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a lesion at the cerebral cortex, corona radiata, or pons, separately.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s describing the patients with peri-infarct... Peri-infarct reorganization has been reported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a lesion at the cerebral cortex, corona radiata, or pons, separately.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s describing the patients with peri-infarct reorganization at multiple levels.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ed a patient with a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 who showed complete paralysis of the right extremities at stroke onset. Results showed that at 3 years after stroke onset, patient's motor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hand appeared to have been recovered by the motor tract, which reorganized into the anterior areas of the infarcted centrum semiovale and corona radiata, as demonstrated by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study analyzed using functional MRI activation result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human brain can show extensive brain plasticity and that saving the adjacent area or penumbra around the infarct even though the lesion from multiple levels is important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functional MRI centrum semiovale corticospinal tract perilesional reorganization motor recove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不同位置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春 姚茂元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位置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A)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3月在洪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患者195例。回顾性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颅脑MRI检查结果,采用Faze... 目的探讨不同位置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A)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3月在洪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患者195例。回顾性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颅脑MRI检查结果,采用Fazekas评分法分别对侧脑室旁LA和半卵圆中心LA进行严重程度分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同部位中重度LA的危险因素。结果侧脑室旁无或轻度LA患者78例,侧脑室旁中重度LA患者117例,不同严重程度侧脑室旁LA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卒中史阳性率、颅外血管狭窄率及尿素、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卵圆中心无或轻度LA患者43例,半卵圆中心中重度LA患者152例,不同严重程度半卵圆中心LA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卒中史阳性率、颅外血管狭窄率及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血压、颅外血管狭窄是侧脑室旁中重度LA的危险因素(P<0.05);而高龄、高血压、有卒中史是半卵圆中心中重度LA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重度侧脑室旁LA和半卵圆中心LA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高龄、高血压是LA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颅外血管狭窄主要影响侧脑室旁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侧脑室 半卵圆中心 颅外血管狭窄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分布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晗 郑东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58-365,共8页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及高血压病患者扩大的脑内血管周围间隙(EPVS)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从2012年1月起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的阿尔兹海默病(AD组)、帕金森病(PD组)患者各100例,同时纳入年龄、...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及高血压病患者扩大的脑内血管周围间隙(EPVS)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从2012年1月起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的阿尔兹海默病(AD组)、帕金森病(PD组)患者各100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基本匹配且无以上疾病的高血压(HBP组)患者100例、健康中老年人(N组)100例。所有受试者均经3.0 T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观察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以及海马区这三个层面的T2WI和FLAIR的成像表现,比较4组受试者EPVS数量和分布特点,分析EPVS数目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以及AD组MMSE评分与EPVS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4组受试者无论是在半卵圆中心区还是基底节区,EPVS均存在解剖学分布差异(P<0.001)。4个组间的EPVS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组、HBP组、PD组均高于N组。在半卵圆中心区,AD组的EPVS数目(11.23)高于其他3组(HBP=8.97、PD=7.88、N=3.00)。在基底节区,HBP组的EPVS数目(7.21)高于其他3组(PD=5.85、AD=4.87、N=2.95)。在海马区,AD组、HBP组、PD组之间的EPVS数目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计算半卵圆中心区的EPVS占全部脑区EPVS数目的比值发现,AD组的EPVS百分比(69.41%)高于其他3组(HBP=54.75%、PD=57.49%、N=46.35%),AD组与HBP组的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D组、HBP组、PD组的EPVS数目与年龄呈正相关(rs=0.34、0.41、0.49,P<0.01),而与N组无相关性。AD组半卵圆中心区的EPVS数目与MMSE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s=-0.251,P<0.05),在基底节区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AD组的EPVS分布以半卵圆中心为主,HBP组的EPVS分布以基底节区为主,PD组的EPVS未发现脑区间分布差异的特点。AD、HBP、PD组患者的EPVS数目随年龄增长而增多。AD组患者半卵圆中心区层面的EPVS数目越多,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EPVS数目可能对评估认知障碍程度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高血压 半卵圆中心区 基底节区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梗死灶体积对脑半卵圆中心代谢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幼奇 漆琼瑶 +5 位作者 李明智 胡国柱 黄刚 曹文锋 张昆南 吴晓牧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急性脑梗死梗死灶体积大小对患侧半卵圆中心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1.5T MRI扫描仪对28例临床和MRI确诊为大脑中动脉支配区急性(6~48 h)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同期收治的半卵圆中心脑梗...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急性脑梗死梗死灶体积大小对患侧半卵圆中心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1.5T MRI扫描仪对28例临床和MRI确诊为大脑中动脉支配区急性(6~48 h)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同期收治的半卵圆中心脑梗死患者10例(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志愿者20名(正常对照组)均进行1H-MRS检测,测量患侧及健侧半卵圆中心感兴趣区(ROI)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比值、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比值,所用序列为点解析波谱序列。采用Efilm workstation影像软件处理MRI,测量并计算梗死灶体积。根据脑梗死灶体积大小再将病例组分为0.5~7.9cm3、8~15.9 cm3和16~24 cm3亚组,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病例组(双侧)、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半卵圆中心ROI:NAA/Cr、Cho/Cr比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患侧ROI:0.5~7.9 cm3亚组NAA/Cr、Cho/Cr比值均较8~15.9 cm3组和16~24 cm3亚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24 cm3亚组NAA/Cr、Cho/Cr比值均较0.5~7.9 cm3亚组和8~15.9 cm3亚组低,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死灶体积为0.5~24 cm3时,病例组患侧半卵圆中心ROI损伤随梗死灶面积增大而加重;其中16~24 cm3亚组半卵圆中心ROI的损伤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体积 急性脑梗死 质子磁共振波谱 N-乙酰天冬氨酸 肌酸 胆碱化合物 半卵圆中心
原文传递
正常人半卵圆中心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6
作者 黄海东 顾建文 +3 位作者 杨春敏 赵凯 夏勋 杨文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半卵圆中心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对80例健康成人双侧半卵圆中心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半卵圆中心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年龄对正常人半卵圆中心脑组织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对80例健康成人双侧半卵圆中心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半卵圆中心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年龄段半卵圆中心的NAA/Cr和Cho/Cr比值无明显改变,但在>50岁年龄段半卵圆中心的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比值逐渐增高。结论1H-MRS是可以为正常人半卵圆中心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物浓度的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质子磁共振波谱 半卵圆中心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分级与血管周围间隙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丹 钟镝 李国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03-50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位置不同程度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对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存在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头颅磁共振符合1个或1个以上脑小血... 目的分析不同位置不同程度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对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存在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头颅磁共振符合1个或1个以上脑小血管病影像特征的住院患者369例,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MRI图像及相关评分标准评估基底核区PVS(BG-PVS)、半卵圆中心PVS(CSO-PVS)、深部WMH(DWMH)、脑室旁WMH(PWMH)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严重程度WMH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PVS对WMH的存在及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年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与WMH的等级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MH及PWMH的存在与BG-PVS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5);DWMH及PWMH严重程度与BG-PVS严重程度正相关(P<0.05);相比BG-PVS,CSO-PVS与WMH的存在及严重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WMH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与BG-PVS的严重程度相关,BG-PVS越严重,WMH存在性及严重程度越高;WMH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与CSO-PVS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基底核区血管周围间隙 半卵圆中心血管周围间隙 深部脑白质高信号 脑室旁白质高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