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大麻素CB1受体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苄丝肼)制备LI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LID组、复方地黄方组,另取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为对照,每组6只。分别在4周、6周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大鼠并取纹状体,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LID大鼠随造模时间延长,AIM评分呈增加趋势(P<0.05),旋转启动时间呈缩短趋势(P>0.05),旋转持续时间呈增加趋势(P<0.01),剂峰旋转圈数呈减少趋势(P>0.05),复方地黄方可改善上述变化。LID大鼠大麻素CB1受体表达增加,且随造模时间延长呈现减少趋势(P<0.01),而复方地黄方干预后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LID模型大鼠大麻素CB1受体的含量明显升高,其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阴虚动风证的严重程度,复方地黄方干预LID模型大鼠可能是通过激活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的释放和诱导细胞发生级联反应来减弱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起到减轻L-dopa的兴奋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异动症 阴虚动风证 大麻素CB1受体 复方地黄方
下载PDF
反复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区大麻素CB1受体与多巴胺D1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寿崟 赵颖倩 +1 位作者 徐鸣曙 葛林宝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在电针镇痛中大麻素CB1受体与多巴胺D1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激动剂组。对照组大鼠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其余各组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 目的:研究在电针镇痛中大麻素CB1受体与多巴胺D1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激动剂组。对照组大鼠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其余各组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05 mL)造模。电针"足三里""昆仑"30 min,隔日治疗1次,共4次。检测各组大鼠缩爪反应潜伏期(PWL)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内伏膈核-尾状核区CB1受体和D1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1)造模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PWL显著降低(P<0.01)。电针治疗后PWL延长,电针+拮抗剂组的镇痛效果显著弱于电针组(P<0.01);激动剂组与电针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内伏膈核-尾状核区CB1受体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电针+拮抗剂组较电针组和激动剂组在大鼠脑内伏膈核-尾状核区CB1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3)相同部位的D1受体与CB1受体的mRNA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B1受体对D1受体的作用可能参与了电针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大麻素CB 1受体 多巴胺D1受体 伏膈核-尾核
原文传递
大麻素CB1受体和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参与电针镇痛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寿崟 赵颖倩 +2 位作者 徐鸣曙 葛林宝 张必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参与单次或反复电针镇痛机制。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造成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对单次及反复电针后的大鼠进行痛阈和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检测。...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参与单次或反复电针镇痛机制。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造成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对单次及反复电针后的大鼠进行痛阈和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检测。同时用CB1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干预。结果:①单次和反复电针后痛阈均升高,且关节炎痛+电针+拮抗剂组的镇痛效果弱于关节炎痛+电针组(P<0.01);关节炎痛+激动剂组与关节炎痛+电针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无论是单次或反复电针,关节炎痛+电针+拮抗剂组大鼠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③在反复电针观察组中,关节炎痛+激动剂组大鼠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关节炎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低于关节炎痛+电针组(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单次和反复电针产生的镇痛作用可能部分通过大麻素受体CB1介导,纹状体D2受体可能也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镇痛 大麻素CB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和肠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陶科明 吴正祥 +1 位作者 李为慧 杨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检测大麻素受体1(CNR1)和大麻素受体2(CNR2)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和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UC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35例UC(UC组)、20例已排除炎症性肠病的普通肠炎患者(疾病对照组)和15例肠黏膜病理正常者(正常对... 目的检测大麻素受体1(CNR1)和大麻素受体2(CNR2)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和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UC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35例UC(UC组)、20例已排除炎症性肠病的普通肠炎患者(疾病对照组)和15例肠黏膜病理正常者(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CNR1、CNR2、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黏膜中CNR1和CNR2的表达情况。结果 UC患者血清中CNR1、CNR2含量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UC活动期血清中CNR1、CNR2、IL-10表达量要低于缓解期,而CRP高于缓解期(P<0.01)。UC肠道黏膜CNR1、CNR2表达率明显高于普通肠炎黏膜以及正常肠黏膜(P<0.05),而后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NR在UC中表达显著上调,表明CNR对UC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麻素受体1 大麻素受体2 IL-10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大麻素受体1和脂肪酸酰胺水解酶的mRNA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江涛 续蕾 +1 位作者 卜登盈 常丽英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796-1799,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大麻素受体1(CB1)和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的mRNA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43例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43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大麻素受体1(CB1)和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的mRNA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43例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43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B1和FAAH的mRNA表达水平,观察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CB1和FAAH水平变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Stroop色词测试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分析CB1和FAAH表达水平与测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抑郁症患者的CB1-mRNA、FAAH-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2)抑郁症患者的CB1表达水平与HAMD中的体质量变化因子正相关(r=1.021,P=0.001);FAAH表达水平与HAMD中的认知障碍因子负相关(r=-0.065,P=0.023);(3)抑郁症患者FAAH-mRNA表达水平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P<0.05)。结论 CB1受体可以影响抑郁症患者的能量代谢,FAAH会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障碍产生影响,提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CB1-mRNA、FAAH-mRNA表达量与抑郁障碍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麻素受体1 脂肪酸酰胺水解酶
下载PDF
利莫那班对肝纤维化C57小鼠肝组织大麻素受体1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2 位作者 陈秀丽 杨莉 戴二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0-442,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拮抗剂利莫那班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CB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利莫那班组,每组10只。采...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拮抗剂利莫那班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CB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利莫那班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诱导形成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2周后于继续造模同时,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利莫那班组用利莫那班灌胃。第8周造模结束时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标本,分别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B1和α-SMA的表达,并进行肝组织纤维化评分(S评分)。结果模型对照组和利莫那班组肝组织S评分、CB1和α-SMA阳性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利莫那班组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利莫那班组CB1评分、α-SMA评分与S评分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肝组织CB1的激活可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CB1拮抗剂利莫那班通过抑制CB1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激活,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大麻酚 CB1 肝硬化 肌动蛋白类 利莫那班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大麻素受体1 receptor cannabinoid CB1 cannabinoid receptor 1
下载PDF
木蝴蝶苷B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凌 陈波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546,共11页
目的研究木蝴蝶苷B(OB)的抗肾纤维化能力及机制。方法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纤维化模型和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用不同浓度的OB进行干预。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和大鼠肾组织中大麻素受体-... 目的研究木蝴蝶苷B(OB)的抗肾纤维化能力及机制。方法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纤维化模型和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用不同浓度的OB进行干预。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和大鼠肾组织中大麻素受体-1(CB1)、p-Akt、Akt、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蛋白的表达,采集大鼠血液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组织切片行HE、Masson染色。结果在HK-2纤维化模型中,OB(25μmol·L^(−1))降低了CB1、Snail、α-SMA、FN蛋白的表达和P-Akt/Akt,增加了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在腺嘌呤诱导模型中,高、低剂量OB均能降低Scr和BUN水平(P<0.05);高剂量OB(20.0 mg·kg^(−1))降低了肾组织中的CB1、Snail、α-SMA蛋白的表达和P-Akt/Akt,并增加了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OB能通过抑制肾脏CB1/Akt/Snail信号传导抑制EMT,进而抑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为靶向CB1的OB抗肾纤维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受体-1 木蝴蝶苷B 肾间质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易感性的关联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文勇 艾艳萍 +2 位作者 吴琼莹 黄华 魏海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易感性与大麻素受体1(CB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武汉市汉口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因脑卒中住院接受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和未发生应激...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易感性与大麻素受体1(CB1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武汉市汉口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因脑卒中住院接受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和未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各80例,分别纳入应激性高血糖组和非应激性高血糖组。进行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扩增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目标序列并通过测序确定分型结果。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Charlson共病指数评分、脑卒中类型和CAUTI情况。统计患者入院后24 h内空腹血糖(FBG)和血糖不稳定指数(GLI)。统计所有应激性高血糖组入院后7、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应激性高血糖组30 d预后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CAUTI发生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两组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频率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AA基因型频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携带AA基因型患者CAUTI发生率、入院当天FBG、GLI水平高于携带GG/GA型患者(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携带AA型和GG/GA型住院时间、30 d NIHSS评分、30 d存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型7 d NIHSS评分高于GG/GA型(P<0.05)。结论CB1R基因rs1049353位点AA基因型增加脑卒中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和CAUTI风险,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受体1 基因多态性 脑卒中 应激性高血糖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住院时间
原文传递
Activation of Cannabinoid Receptor 1 in GABAergic Neurons in the Rostral Anterior Insular Cortex Contributes to the Analgesia Following Common Peroneal Nerve Lig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Ming Zhang Cong Li +7 位作者 Qian Xue Chang-Bo Lu Huan Zhao Fan-Cheng Meng Ying Zhang Sheng-Xi Wu Yan Zhang Hui Xu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348-1362,共15页
The 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ain modulation.Although the endogenous cannabinoid system(eCB)has been shown to regulate chronic pain,the roles of eCBs in the RAIC remain elusive un... The 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ain modulation.Although the endogenous cannabinoid system(eCB)has been shown to regulate chronic pain,the roles of eCBs in the RAIC remain elusive under the neuropathic pain state.Neuropathic pain was induced in C57BL/6 mice by common peroneal nerve(CPN)ligation.The roles of the eCB were tested in the RAIC of ligated CPN C57BL/6J mice,glutamatergic,or GABAergic neuron 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knockdown mice with the whole-cell patch-clamp and pain behavioral methods.The E/I ratio(amplitude ratio between mEPSCs and mIPSCs)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layer V pyramidal neurons of the RAIC in CPN-ligated mice.Depolarization-induced suppression of inhibition but not depolarization-induced suppression of excitation in RAIC layer V pyramidal neuron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PN-ligated mice.The analgesic effect of ACEA(a CB1R agonist)was alleviated along with bilateral dorsolateral funiculus lesions,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AM251(a CB1R antagonist),and in CB1R knockdown mice in GABAergic neurons,but not glutamatergic neurons of the RAIC.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B1R activation reinforces the function of the descending pain inhibitory pathway via reducing the inhibition of glutamatergic layer V neurons by GABAergic neurons in the RAIC to induce an analgesic effect in neuropathic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cannabinoid receptor 1-Neuropathic pain Dorsolateral fasciculus:GABAergic neuron
原文传递
Signal Peptide and Denaturing Temperature are Critical Factors for Efficient Mammalian Expression and Immunoblotting of Cannabinoid Receptors
10
作者 王辰允 王颖莹 +5 位作者 王淼 陈建奎 于农 宋世平 Norbert E.KAMINSKI 张伟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2期299-302,共4页
Many researchers employed mammalian expression system to artificially express cannabinoid receptors, but immunoblot data that directly prove efficient protein expression can hardly be seen in related research reports.... Many researchers employed mammalian expression system to artificially express cannabinoid receptors, but immunoblot data that directly prove efficient protein expression can hardly be seen in related research reports. In present study, we demonstrated cannabinoid receptor protein was not able to be properly expressed with routine mammalian expression system. This inefficient expression was rescued by endowing an exogenous signal peptide ahead of cannabinoid receptor peptide. In addition, the artificially synthesized cannabinoid receptor was found to aggregate under routine sample denaturing temperatures (i.e.,≥95°C), forming a large molecular weight band when analyzed by immuno-blotting. Only denaturing temperatures ≤75°C yielded a clear band at the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Collectively, we showed that efficient mammalian expression of cannabinoid receptors need a signal peptide sequence, and described the requirement for a low sample denaturing temperature in immuno-blot analysi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very useful information for efficient mammalian expression and immuno-blotting of membrane recep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nabinoid receptor 1 cannabinoid receptor 2 denaturing temperature signal peptide mammalian expression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暴露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慧慧 周妮娅 +3 位作者 杨望 曾颖斐 陈东姣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6-843,共8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 CBR1)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暴露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溶剂对照组、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 CBR1)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暴露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溶剂对照组、低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250 mg/kg)和高剂量组(500 mg/kg),每日灌胃染毒1次,持续28 d建立动物模型。采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密度,精子畸形率;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结构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睾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p38、ERK、AKT和CBR1等基因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向运动精子(20.1±9.2),(22.3±6.2),(21.0±14.2)和精子总活力(73.6±3.2),(40.7±24.4),(41.2±4.6)显著降低,高剂量组精子密度(152.0±67.0)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降低[(19.65±2.65),(17.40±3.50),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E_2(2.09±0.08),(2.11±0.77),(2.05±0.02)和LH(7.80±1.42),(7.68±2.28),(6.43±0.90)均显著降低(P<0.05),各暴露组大鼠FSH水平则显著上升[(2.88±0.37),(2.89±0.29),(3.37±0.30),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睾丸组织中CBR1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p-p38、p-ERK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暴露导致大鼠睾丸组织结构损伤和精子活力下降的机制,可能与DBP暴露致CBR1表达上调,抑制了ERK/p38MAPK的正常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受体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生殖损害 精子活力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2-AG对海人藻酸诱导损伤的大鼠尾状核神经元A型钾通道电流的调制作用
12
作者 朱时钰 陆永利 +1 位作者 李自成 杨红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13-2122,共10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酰甘油(2-AG)对海人藻酸(KA)损伤的A型钾通道的调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KA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尾状核(CN)神经元,建立神经兴奋性毒性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观察KA介导的兴奋性毒性及2-AG... 目的:研究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酰甘油(2-AG)对海人藻酸(KA)损伤的A型钾通道的调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KA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尾状核(CN)神经元,建立神经兴奋性毒性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观察KA介导的兴奋性毒性及2-AG的神经保护作用过程中CN神经元上A型钾通道电学功能的改变。结果:在培养的大鼠尾状核神经元上,膜片钳实验显示KA明显降低CN神经元A型钾通道电流(I_(A))密度并改变通道电学功能:失活曲线斜率(k)和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τ)均显著增大。细胞孵育液中直接加入内源性大麻素2-AG或单酰甘油脂肪酶抑制剂URB602使2-AG水解减少而间接升高细胞内2-AG水平,均可通过大麻素受体1(CB1R)抑制KA诱导的I_(A)密度降低,有效拮抗KA所致A型钾通道τ值和k值的增大,加快A型钾通道失活后恢复过程。结论:A型钾通道电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KA造成CN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的机制之一。2-AG可通过CB1R途径调节A型钾通道功能,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花生四烯酰甘油 海人藻酸 A型钾通道 尾状核 大麻素受体1
下载PDF
软肝化坚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莉 刘莲 +3 位作者 赵连英 叶立红 侯军良 戴二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研究软肝化坚颗粒药物血清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制备小鼠软肝化坚颗粒及秋水仙碱药物血清。将HSC-T6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含5%、10%、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10%秋水仙碱血清和10%正常小鼠... 目的:研究软肝化坚颗粒药物血清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制备小鼠软肝化坚颗粒及秋水仙碱药物血清。将HSC-T6细胞分为5组,分别加入含5%、10%、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10%秋水仙碱血清和10%正常小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小时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Ⅰ型大麻素受体mRNA(CB1 mRNA)、黏着斑激酶mRNA(FAK mRN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RNA(ERK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血清组相比,秋水仙碱组、5%、10%及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细胞中CB1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值均为0.000;与秋水仙碱组相比,10%、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细胞中CB1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值均为0.000)。与5%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相比,10%、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细胞中CB1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值均为0.000);与1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相比,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细胞中CB1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值为0.000)。与正常血清组相比,秋水仙碱组、5%、10%及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细胞中ERK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00、0.002、0.000和0.000);与5%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相比,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细胞中ERK 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P值为0.014)。与正常血清组相比,秋水仙碱组、5%、10%及20%软肝化坚颗粒血清组细胞中FAK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和0.000)。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能通过ERK通路和PI3K-Akt通路抑制HSC-T6细胞活化,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化坚颗粒 大麻素受体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黏着斑激酶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对小鼠脂质代谢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立雯 袁章琴 +3 位作者 赵明德 韩建红 古从伟 付陆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小鼠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肥胖模型小鼠。灌胃给药CB1抑制剂利莫那班(SR141716),观察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CB1在皮下脂肪...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小鼠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肥胖模型小鼠。灌胃给药CB1抑制剂利莫那班(SR141716),观察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CB1在皮下脂肪、内脏脂肪、骨骼肌、肝脏、心脏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着重探索CB1对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 SR141716抑制了CB1在小鼠各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了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P<0.05),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和瘦素含量(P<0.05);CB1受抑制后,组织中CPT1A和CPT1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未检测到CPT1A和CPT1B在心脏的差异表达。结论证实CB1通过作用于CPT1A、CPT1B基因发挥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为靶向调控脂质代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受体1 利莫那班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肥胖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大麻Ⅰ型受体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伟 钟武 李松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1-346,共6页
临床试验表明,大麻Ⅰ型受体(CB1)抑制剂利莫那班(rimonabant)在治疗肥胖和戒烟方面具有良好效果[1],CB1受体抑制剂还具有治疗药物成瘾、认知和记忆紊乱、神经错乱等疾病的潜力。CB1受体抑制剂与诸多疾病的相关性大大推进了新的CB1受体... 临床试验表明,大麻Ⅰ型受体(CB1)抑制剂利莫那班(rimonabant)在治疗肥胖和戒烟方面具有良好效果[1],CB1受体抑制剂还具有治疗药物成瘾、认知和记忆紊乱、神经错乱等疾病的潜力。CB1受体抑制剂与诸多疾病的相关性大大推进了新的CB1受体抑制剂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各种CB1受体抑制剂的结构及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莫那班 大麻受体抑制剂 大麻Ⅰ型受体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丽杰 万琳 +4 位作者 张晓宇 施宇光 周洪波 陈墨洋 于建武 《肝脏》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CHC患者和CHC合并IR患者外周血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EA)和花生四烯酰甘油(2-AG)水平,应用RT-PC...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CHC患者和CHC合并IR患者外周血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EA)和花生四烯酰甘油(2-AG)水平,应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大麻素受体1(CB1R)及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的表达,数据行t检验。结果与CHC患者相比,CHC合并IR患者外周血AEA水平升高[(6.80±1.70)pmol/mL比(3.88±0.63)pmol/mL,t=8.053,P<0.01];肝组织CB1R mRNA水平(1.7±0.4比1.0±0.2,t=4.696,P<0.01)和CB1R蛋白水平(0.8±0.2比0.4±0.1,t=5.367,P<0.01)增加;FAAH mRNA水平(0.5±0.1比1.0±0.3,t=4.743,P<0.01)和FAAH蛋白水平(0.5±0.1比0.8±0.3,t=2.846,P<0.01)下降。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的患者相比,HOMA-IR指数≥4的患者AEA水平升高[(7.53±1.85)pmol/mL比(5.56±1.40)pmol/mL(t=2.986,P<0.05)];肝组织CB1 mRNA水平(2.3±0.65比1.4±0.35,t=2.986,P<0.05)和CB1R蛋白水平(1.2±0.3比0.9±0.2,t=2.038,P<0.05)升高,FAAH mRNA水平(0.3±0.08比0.6±0.15,t=4.076,P<0.01)和FAAH蛋白水平(0.2±0.05比0.4±0.1,t=3.464,P<0.05)下降。结论随着IR程度加重,CHC患者外周血AEA水平升高;肝组织CB1R表达增加而FAAH表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胰岛素抵抗 内源性大麻素 大麻素受体1 脂肪酸酰胺水解酶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样系统与肥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淼 邹大进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
内源性大麻素样系统主要由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受体组成,后者分为CB1受体和CB2受体两种,激活后可引起摄食增加。与正常小鼠相比,CB1受体(-/-)小鼠的体重和脂肪明显减少,即使在致肥胖饮食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肥胖或胰岛素抵抗。研究证实,CB1受... 内源性大麻素样系统主要由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受体组成,后者分为CB1受体和CB2受体两种,激活后可引起摄食增加。与正常小鼠相比,CB1受体(-/-)小鼠的体重和脂肪明显减少,即使在致肥胖饮食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肥胖或胰岛素抵抗。研究证实,CB1受体拮抗剂可通过中枢和外周两种机制抑制摄食并改善代谢;其中,利莫那班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可有效抑制食欲、减轻体重,并且尚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样系统 大麻素样受体1 肥胖 利莫那班
原文传递
大麻素受体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7 位作者 刘云燕 刘玉珍 芦连单 赵召霞 杨莉 李兵顺 姜慧卿 戴二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708,共2页
Sato等和Teixeira Clerc等㈦先后发现大麻素受体1(CBlR)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作用。为深入研究CBlR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CBlR表达情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大麻素受体1
原文传递
大麻素受体1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亚军 马磊 +3 位作者 李力 李朝阳 焦亚楠 赵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内源性大麻素(eCBs)系统对人体的睡眠、疼痛、情绪、新陈代谢、神经发育等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作为此系统成员之一的大麻素受体1(CB1R)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退行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亨廷顿病、阿尔茨海默病中起到重要的保护... 内源性大麻素(eCBs)系统对人体的睡眠、疼痛、情绪、新陈代谢、神经发育等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作为此系统成员之一的大麻素受体1(CB1R)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退行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亨廷顿病、阿尔茨海默病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围绕eCBs系统及CB1R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受体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多发性硬化 亨廷顿病 阿尔茨海默病
原文传递
CNR1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倩 杨广 +1 位作者 曹莉华 于陈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大麻素受体1基因(cannabinoid receptor 1,CNR1)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 目的: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大麻素受体1基因(cannabinoid receptor 1,CNR1)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2016年3月到2018年12月收集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1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用来进行CNR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CNR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CNR1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关联分析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不同基因型患者的CNR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230例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的患者均可以进行疗效评价,治疗16周后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HbA1c指标均下降明显,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NR1基因多态性分析方面,只发现rs1049353位点的临床意义。rs1049353位点在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GG型188例(81.7%),GA型39例(17.0%),AA型3例(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0,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51)。由于AA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后期分析将GA和AA基因型患者合并为一组。疗效分析方面,其中GA/AA基因型患者的BMI指数平均下降了(3.4±0.9)kg/m^2,FPG指标平均下降了(5.1±0.9)mmol/L,HbA1c平均下降了(2.7±0.5)%,而GG基因型患者的BMI指数平均下降了(3.0±1.5)kg/m^2,FPG指标平均下降了(4.7±1.3)mmol/L,HbA1c平均下降了(2.6±0.5)%,两种基因型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值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在125例具有合适标本的CNR1基因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相对于GA/AA基因型患者,GG基因型患者的mRNA的相对表达明显较高[(4.2±1.3)vs.(2.8±1.2)],二者差异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大麻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