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开放空间POE研究——以北京大学静园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曾宪丁 王建武 +1 位作者 朱强 李迪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166,共5页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空间、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在校园建设过程中,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环境设计能够...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空间、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在校园建设过程中,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静园区域户外开放空间为例,从动态交通、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规律两方面对场地进行系统的POE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策略与建议,为"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开放空间 使用状况评价 北京大学 静园
下载PDF
基于POE研究的校园开放空间改造性规划——以北京大学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建武 《中国园林》 2007年第5期77-82,共6页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关注空间和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正处于高校校园建设高峰时期,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设计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关注空间和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正处于高校校园建设高峰时期,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设计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为例,从户外公共空间行为活动、动态交通、绿地使用适宜性等几方面对校园环境进行POE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改造策略与建议,为创造充满活力、“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校园开放空间 研究 使用状况评价 北京大学
下载PDF
大学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浅论 被引量:17
3
作者 蔡凌豪 《风景园林》 2018年第3期15-24,共10页
通过梳理大学校园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校园开放空间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记忆机制存在的校园开放空间对构建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的开放空间营造可分为"场所... 通过梳理大学校园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校园开放空间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记忆机制存在的校园开放空间对构建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的开放空间营造可分为"场所营造"和"特征营造"两大内容,分别对应校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在分析校园记忆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校园记忆具有可建构性,从而提出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的5对基本要素—"事件"与"叙事","身体"与"运动","交流"与"知识","场域"与"景物","纪念物"与"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记忆 外部空间 空间建构 空间叙事 场域
下载PDF
建筑·空间·场所——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院系楼群解读 被引量:9
4
作者 何镜堂 郑少鹏 郭卫宏 《新建筑》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从总体布局与体量组合、开敞空间的组织与场所的营造、平面组织与立面造型等方面对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院系楼群进行解读,提出摆脱单一注重建筑实体形式的传统思维,从校园空间、场所认同和使用者的体验等更深层次理解和把握校园整体性设... 从总体布局与体量组合、开敞空间的组织与场所的营造、平面组织与立面造型等方面对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院系楼群进行解读,提出摆脱单一注重建筑实体形式的传统思维,从校园空间、场所认同和使用者的体验等更深层次理解和把握校园整体性设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校园 建筑组群 外部空间 场所 整体性
下载PDF
浅谈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7
5
作者 秦文军 关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分析了校园实际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人文关怀是校园规划的基础。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从校园的总体布局、道路交通组织、校园院落空间、校园开敞空间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提升校园空间的人文性,最终总结出校园空间设计的人文性标... 分析了校园实际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人文关怀是校园规划的基础。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从校园的总体布局、道路交通组织、校园院落空间、校园开敞空间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提升校园空间的人文性,最终总结出校园空间设计的人文性标准,如:适宜的空间尺度,不同层次空间归属感的确立,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 城市设计 人文性 总体布局 道路交通 开敞空间 院落空间
下载PDF
大学校园:整体化开放空间景观环境构建——以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校园规划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何韶瑶 《中外建筑》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校园规划的探讨和分析,论证了整体化开放空间校园建设及其景观环境构建的时代意义,强调了以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校园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 校园规划 规划设计 景观环境 建筑空间
下载PDF
开放、共享、交流——对新时期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体认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鹏举 孟晓军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现代教育理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教育建筑中加强交往空间的核心地位,使学习扩展到整个校园内的每个公共场所.笔者通过几项教学建筑的设计体认,总结教学开放空间的形式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 教学建筑 开放空间
下载PDF
Healthy campus by open space design: Approaches and guidelines 被引量:4
8
作者 Stephen Siu Yu Lau Zhonshua Gou Yajing Liu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14年第4期452-467,共16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rchitectural and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and intentions for green, open spaces facilities targeting stress aLLeviation for learning environments such as those of university campuses in a c...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rchitectural and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and intentions for green, open spaces facilities targeting stress aLLeviation for learning environments such as those of university campuses in a compact urban setting. Literature reviews provide three prevailing perspectives for physical design pedagogical operatives: healing gardens where greenery and plants produce restorative effects; flexible spaces that accommodate functional needs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green buildings that incorporate open space as a catalyst for integrated eco-system. Corresponding design approaches (Landscape design, spatial design and green design) are scrutinized by case study. A comparison of two university campuses with different urban contexts is conducted to identif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pplying these design approaches. For a compact campus, high-dense surroundings may limit the size of an open space and may handicap circulation and accessibility; on the other side, a small open space may provide its users more intimate contact with natural restorative elements and also a more controllable microclimate for physical comfort. A healthy campus should encompass diverse open spaces to satisfy different purposes. Finally, a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the three approaches is combined to produce a sustainable design rubr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y campus open space Healing gardens ARCHITECTURE Green building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研究——以盐城工学院新校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会 《中外建筑》 2019年第5期88-90,共3页
本文以盐城工学院新校区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优化的建议,以完善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为当前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建设研究提供新... 本文以盐城工学院新校区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优化的建议,以完善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为当前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建设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公共开放空间 空间句法
下载PDF
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大尺度校园开放空间场所塑造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中伟 陈骁 《南方建筑》 2008年第3期12-16,共5页
针对当前大尺度校园开放空间中存在场所精神的缺失、校园空间尺度失衡和校园建筑的文脉断代等问题,通过引入类型学的方法在校园设计创作中的一些概念和思路,尝试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类型的因素的提取和还原,组织大尺度校园开放空间形态达... 针对当前大尺度校园开放空间中存在场所精神的缺失、校园空间尺度失衡和校园建筑的文脉断代等问题,通过引入类型学的方法在校园设计创作中的一些概念和思路,尝试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类型的因素的提取和还原,组织大尺度校园开放空间形态达到对校园场所精神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学 场所 大尺度校园 开放空间
下载PDF
重庆大学B区校园开放空间认知使用后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南漪 《重庆建筑》 2017年第7期20-22,共3页
使用后评价作为评价建筑性能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估建成环境对今后的设计策划以及运营提供参考。该文研究以重庆大学B区为例,对校园开放空间进行建成环境空间认知使用后评价,通过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认知地图与SD语义法的调研,针对重庆大学... 使用后评价作为评价建筑性能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估建成环境对今后的设计策划以及运营提供参考。该文研究以重庆大学B区为例,对校园开放空间进行建成环境空间认知使用后评价,通过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认知地图与SD语义法的调研,针对重庆大学B区寻路难、空间认知模糊的问题,剖析校园开放空间在空间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环境提出改进的策略。评价数据将作为现有校园开放空间改造的指导资料,同时为新建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校园开放空间 空间认知 认知地图 SD法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开放式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慧 吴萍 +3 位作者 邵鲁玉 周扬 赵迪(整理) 尹豚(译) 《景观设计》 2020年第1期46-55,共10页
PSPL调研法是依托空间与人群行为的互动关系进行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实践的主要方法。开放式大学校园具有社会共享性和公益性,能集中体现公共空间类型与人群行为特征。选取山东建筑大学15处校园公共空间,从空间包... PSPL调研法是依托空间与人群行为的互动关系进行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实践的主要方法。开放式大学校园具有社会共享性和公益性,能集中体现公共空间类型与人群行为特征。选取山东建筑大学15处校园公共空间,从空间包容度和空间承载力两个维度进行7项16个指标的活力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力主要受可达性和空间设施数量的影响,受空间整洁度、意象化等感官要素影响不大。结合校园开放包容度调查,从开放意愿、空间要素、导览设施、空间组群等方面提出了校园空间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公共空间 空间活力 PSPL调研法
原文传递
基于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的武汉大学校园开放空间停留行为适应性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霞 万书程 《华中建筑》 2022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针对当前高校校园开放空间与停留行为匹配不均衡的问题,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手机APP及相关工具记录武汉大学校内行为轨迹,利用GIS等空间处理软件对行为轨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研究现有停留设施及停留行为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 针对当前高校校园开放空间与停留行为匹配不均衡的问题,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手机APP及相关工具记录武汉大学校内行为轨迹,利用GIS等空间处理软件对行为轨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研究现有停留设施及停留行为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现有停留设施及停留行为适应性分析,总结高校校园开放空间使用特征,进一步为高校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评价 校园开放空间 行为分析 停留行为
下载PDF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雅艺 刘东昭 李嘉霖 《中外建筑》 2021年第9期86-90,共5页
中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校园空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围绕公共空间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是大学校园空间的基本范式。本文以公共空间为抓手,系统梳理了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公共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从总体格局、街道空间、场所营造三个方面系统搭... 中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校园空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围绕公共空间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是大学校园空间的基本范式。本文以公共空间为抓手,系统梳理了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公共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从总体格局、街道空间、场所营造三个方面系统搭建了校园风貌提升规划的策略框架。风貌提升规划兼顾了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近远期校园更新的实施成效,将成为四川大学新一轮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支撑与补充,对我国其他校园的更新规划同样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 有机更新 开放空间 场所营造
下载PDF
清华大学校园开敞空间特征及类型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晨 《南方建筑》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校园开敞空间是营造优质校园环境、塑造整体校园形象的重要要素,是校园最具活力和象征精神的场所。但我国校园规划中普遍存在着开敞空间缺失、形式单调以及对校园自身人文精神和历史文脉承接不足等问题。本文依托开敞空间的基本概念理论... 校园开敞空间是营造优质校园环境、塑造整体校园形象的重要要素,是校园最具活力和象征精神的场所。但我国校园规划中普遍存在着开敞空间缺失、形式单调以及对校园自身人文精神和历史文脉承接不足等问题。本文依托开敞空间的基本概念理论,结合清华大学校园开敞空间的组织设计,总结出其类型特征,以期对校园开敞空间的规划提供一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开敞空间 清华大学
下载PDF
国内外大学老校园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案例研究
16
作者 朱宇恒 郭春莉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153-155,共3页
校园的公共空间系统体现了独特的校园规划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大学的辨识度,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与交往环境。文章选取国内外优秀案例,从校园公共空间的组织方式、形式、文脉、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剖析,初步探讨了一些原则性做... 校园的公共空间系统体现了独特的校园规划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大学的辨识度,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与交往环境。文章选取国内外优秀案例,从校园公共空间的组织方式、形式、文脉、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剖析,初步探讨了一些原则性做法,以期对大学老校园公共空间的保护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老校园 公共空间 保护 校园规划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学校园室外开放空间设计研究——以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校园改造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丹 曹钟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5期16-18,共3页
近些年,我国教育理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行革新与转变。教育模式从原来的“填鸭式”教育教学转向了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对既有的校园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文章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中学校园室外开放空间... 近些年,我国教育理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行革新与转变。教育模式从原来的“填鸭式”教育教学转向了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对既有的校园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文章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中学校园室外开放空间的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这部分空间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实例进行开放空间的设计实践,进而形成具有参照性的开放空间设计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校园 开放空间 改造设计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开敞空间设计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解虎 陈刚 王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以近年来新建校园开敞空间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以理性主义规划思想主导的校园设计,存在着开敞空间缺失、失落空间较多、空间形式单调等问题。从空间的场所精神角度寻找原因,探析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设计思维。
关键词 校园开敞空间 理性主义 场所精神 以人为本
下载PDF
环境美育视角下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路径建构探究
19
作者 张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56-60,共5页
环境美育从日常审美角度出发,以审美体验回应环境问题,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实际效用。大学校园开放空间作为承载校园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层次丰富、育人功能高度集中,美育体验和建构路径对完善校园美育有其必然性和迫切性。在具体的举措上... 环境美育从日常审美角度出发,以审美体验回应环境问题,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实际效用。大学校园开放空间作为承载校园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层次丰富、育人功能高度集中,美育体验和建构路径对完善校园美育有其必然性和迫切性。在具体的举措上,从建立校园特色文化、丰富特色素材体系、构建互为补充的活动场域三个维度提出校园开放空间环境美育的思路,以期为建立高校美育“育人场”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开放空间 环境美育 特色文化
下载PDF
盐城工学院新校区校园开放空间的句法研究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会 李祎 《山西建筑》 2016年第32期49-50,共2页
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了盐城工学院新校区的校园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剖析了大学校园开放空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有助于更好的引导校园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大学校园 开放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