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形状风帆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向明 胡以怀 王友聪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研究风帆助航技术,选取6种形状的风帆,利用某大学的低速风洞实验室对其进行风洞测力试验,获得相应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圆弧形风帆空气动力性能比较优良,操作简便,比较适合安装在现代大型船舶上.
关键词 弧形风帆 风洞试验 展弦比 拱度比 空气动力性能
下载PDF
100 m~150 m跨混凝土拱桥基于特定钢拱架的预拱度快速计算方法
2
作者 周水兴 吴文滔 +1 位作者 陈德果 韩洪举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1期95-100,106,共7页
针对100 m~150 m跨混凝土拱桥所采用的特定钢拱架的预拱度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拱圈自重变形和钢拱架变形比值快速计算钢拱架预拱度的方法。为了得到不同矢跨比和拱轴系数下的钢拱架变形比值,编写了通过导入MCT文件建立Midas/Civil有... 针对100 m~150 m跨混凝土拱桥所采用的特定钢拱架的预拱度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拱圈自重变形和钢拱架变形比值快速计算钢拱架预拱度的方法。为了得到不同矢跨比和拱轴系数下的钢拱架变形比值,编写了通过导入MCT文件建立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的辅助程序,实现从单元、边界条件、施工阶段和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的全过程快速建模,对拱圈混凝土分底板、腹板、顶板三环浇筑,考虑钢拱架与拱圈的联合作用,给出了钢拱架预拱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常用矢跨比和拱轴系数的混凝土拱桥,拱圈分环浇筑变形与拱圈自重变形比值的平均值为4.37~4.88,为方便钢拱架弹性变形计算,建议变形比值统一取5.0。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座净跨径为135 m的混凝土拱桥钢拱架预拱度计算中,得到的钢拱架弹性变形与空间模型结果最大误差为4.30%,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可在混凝土拱桥钢拱架预拱度计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拱桥 钢拱架 分环浇筑 预拱度计算 变形比值 拱圈自重变形
下载PDF
帆型对帆船帆翼空气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勇 郑伟涛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9,52,共5页
为了比较帆船比赛中不同帆型时帆翼推进能力,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同一面帆翼两种典型的帆型的帆翼空气动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拱度较大的帆翼其升力系数较大,对于提高帆船速度有利,但是其压力中心增加,其倾斜力矩也增加了。综合考虑... 为了比较帆船比赛中不同帆型时帆翼推进能力,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同一面帆翼两种典型的帆型的帆翼空气动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拱度较大的帆翼其升力系数较大,对于提高帆船速度有利,但是其压力中心增加,其倾斜力矩也增加了。综合考虑帆船整体行驶性能情况下,一般大风时使用拱度较小的帆翼,小风时使用拱度较大的帆翼。研究结果为运动员比赛操作帆船过程中根据不同风况进行有利航行的帆翼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双帆或多帆帆船前帆调整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翼 展弦比 拱度 升力系数 攻角
下载PDF
改进型帆翼参数对载荷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瑞瑞 包国治 +2 位作者 李永正 王珂 李冬琴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风帆助航是新能源应用于船舶航运的重要途径。论文以改进帆翼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k-?湍流模型描述改进帆翼流体动力学特性,对拱度比为0.02~0.2的改进帆翼附近的流场压力分布、产生的升力和阻力进行数值分析。求解不同相对风向角时各改... 风帆助航是新能源应用于船舶航运的重要途径。论文以改进帆翼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k-?湍流模型描述改进帆翼流体动力学特性,对拱度比为0.02~0.2的改进帆翼附近的流场压力分布、产生的升力和阻力进行数值分析。求解不同相对风向角时各改进帆翼对船舶产生的最大助推力系数和横向力系数。综合考虑各种拱度比下改进帆翼的升力、最大升阻比随风力几何攻角的变化规律、最大助推力系数随相对风向角的变化规律,拱度比为0.1的改进帆翼为最优翼型。通过进一步的数值模拟得知,拱度比为0.1的改进帆翼最佳几何攻角为27°,最适宜的相对风向角为110°,此时改进帆翼对船舶产生的助推力系数达到最大,为1.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助航 改进帆翼 拱度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弯度比对高负荷微型跨音轴流涡轮性能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俊 夏晨 黄国平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2年第3期48-51,84,共5页
在当前微型涡轮发动机中,其核心部件涡轮普遍存在单位级负荷较低现象,限制了发动机总体性能。为适应高性能微型涡轮发动机发展,开展高负荷微型跨音轴流涡轮设计与分析,采取CFD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弯度比叶型参数对性能的规律性影响。研究表... 在当前微型涡轮发动机中,其核心部件涡轮普遍存在单位级负荷较低现象,限制了发动机总体性能。为适应高性能微型涡轮发动机发展,开展高负荷微型跨音轴流涡轮设计与分析,采取CFD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弯度比叶型参数对性能的规律性影响。研究表明:单位级负荷增大会造成叶根气流分离变大,叶型损失和叶尖泄漏损失增加。低弯度比易造成前缘叶背分离及负载荷;高弯度比易造成尾缘分离及负载荷。当弯度比介于0.30~0.35之间时,该高负荷微型跨音轴流涡轮会呈现较好的性能和做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涡轮发动机 高负荷 流动损失 弯度比
下载PDF
基于FLUENT分析弯度对翼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岑美 李龙 李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8-130,133,共4页
弯度对提高翼型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工程上广泛应用的标准k-ε模型,对不同弯度的翼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弯度增加翼型的升阻力均增加,但升力系数增加程度逐渐减小,最佳升阻比先增大后又呈减小趋势;弯度增加升力增... 弯度对提高翼型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工程上广泛应用的标准k-ε模型,对不同弯度的翼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弯度增加翼型的升阻力均增加,但升力系数增加程度逐渐减小,最佳升阻比先增大后又呈减小趋势;弯度增加升力增大,翼型吸力面的最低压力减小,但不能使其低于流体的汽化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弯度 最佳升阻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型机翼后缘变弯运动机构仿真及其气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沈广琛 白俊强 +1 位作者 刘南 刘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8-586,共9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CATIA DMU Kinematics机构仿真,对一套可用于目前及未来民用客机机翼后缘变弯的增升装置系统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襟翼运动机构和扰流板下偏。通过运动学分析,采用的襟翼机构可保证巡航阶段后缘变弯过程中机构上...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CATIA DMU Kinematics机构仿真,对一套可用于目前及未来民用客机机翼后缘变弯的增升装置系统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襟翼运动机构和扰流板下偏。通过运动学分析,采用的襟翼机构可保证巡航阶段后缘变弯过程中机构上下表面无缝,同时满足起降过程对襟翼的运动轨迹的要求。相比简单铰链机构,应用该机构的起飞构型线性段升力系数增加0.05,升阻比的增加量在0.2%~3%范围内;着陆阶段扰流板下偏,较未偏转扰流板的最大升力系数增加1.14%,且线性段上移0.15,显示了该机构具有较高的增升效率。在二维翼型上应用该机构实现后缘变弯度,升阻比有较大提升,且根据来流马赫数的不同改变后缘弯度可以有效地提高阻力发散马赫数。在某远程宽体客机翼身组合体构型上应用该机构实现巡航阶段后缘变弯度,巡航升阻比的增加量在0.345%~2.28%范围内。综上所述,在不增加机构复杂性和重量的前提下,研究的新型机翼后缘变弯运动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气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空气动力学 机构 后缘变弯度 计算流体力学 气动构型 升阻比 马赫数
下载PDF
宽体客机巡航机翼变弯度减阻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斌 郝璇 +1 位作者 郭少杰 苏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4-982,共9页
针对宽体客机可变弯度机翼,建立了适用于原理性研究的参数化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以CRM机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前后缘变弯度对气动力、压力分布和展向升力载荷分布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巡航速度多个升力状态下的最优变弯度,并对比了单... 针对宽体客机可变弯度机翼,建立了适用于原理性研究的参数化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以CRM机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前后缘变弯度对气动力、压力分布和展向升力载荷分布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巡航速度多个升力状态下的最优变弯度,并对比了单独变后缘弯度和前后缘同时变弯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宽体客机机翼前后缘小角度偏转可使气动特性产生较明显变化,其中后缘变弯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定升力状态下通过变弯度可改变机翼展向当地攻角及弯度分布,从而减小激波阻力或诱导阻力;在小升力系数时变弯度获得的减阻量不超过0.0001,而较大升力系数时可达0.0010,并同时降低翼根弯矩、改善激波诱导分离;相比于单独变后缘弯度,前后缘同时偏转可在进一步抑制抖振边界附近低头力矩增长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减阻量。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建模方法在避免引入型面质量干扰、提高三维外形及网格生成效率上的优势,得到的原理性结论可为可变弯度机翼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客机 可变弯度机翼 减阻 升阻比 俯仰力矩 翼根弯矩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长期反拱和挠度的合理估算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金声 薛立红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2,110,共9页
回顾了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反拱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认识过程;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大大简化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反拱的精确计算工作。该经验公式既能适用于"全"预应力,也能适用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反... 回顾了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反拱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认识过程;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大大简化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反拱的精确计算工作。该经验公式既能适用于"全"预应力,也能适用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反拱值的计算。同时,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挠度的估算也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长期反拱和挠度的两个经验公式都考虑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即钢筋的配筋率及其位置与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用试验数据全面地进行了对比,给出长期反拱系数θp(t→∞)的终极值的可变范围为-3~+3.5,其通常变动范围是-0.5~+2.8,而不是固定的值+2.0。长期挠度也不能简单地简化为短期挠度的2倍。给出了实际工程的检测结果和计算例题并提出了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2.5条和第8.2.6条的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长期反拱系数 长期挠度系数 试验数据 经验公式 非预应力筋 配筋率 钢筋位置
原文传递
考虑压力拱效应的苏里格气田上覆压力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钒潦 李相方 +3 位作者 汪洋 林孟鲁 陈晓亮 赵晶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共6页
目前所有的应力敏感实验都假设上覆压力不变,事实上,油气田开采时储层部分甚至整个上覆岩层的应力将重新分布,上覆压力将随着生产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计算不同形状储层上覆压力变化值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统计苏里格砂... 目前所有的应力敏感实验都假设上覆压力不变,事实上,油气田开采时储层部分甚至整个上覆岩层的应力将重新分布,上覆压力将随着生产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计算不同形状储层上覆压力变化值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统计苏里格砂体展布特征,将储层模型简化为近饼状体模型和近椭圆柱体模型,以Sohanzadeh非均质理论为基础,计算了苏里格气田两种简化储层模型在油气开采时上覆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于储层的应力敏感评价中。结果表明:油气开采时,苏里格气田上覆岩层中形成压力拱,不同形状储层的压力拱比不同,近饼形储层和近椭圆柱体储层的最大压力拱比分别为0.276和0.119。地层压力降低30 MPa时,近饼状体储层上覆压力最大降低14%,近椭圆柱体储层上覆压力最大降低6%,对应的应力敏感渗透率较常规应力敏感实验分别提高38.57%和23.25%,对于压力拱效应显著的低渗储层,常规实验夸大了储层的应力敏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压力 压力拱效应 压力拱比 非均质理论 应力敏感
下载PDF
四参数变弯度翼型的气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保女子 彭叶辉 +1 位作者 冯和英 杨成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针对NACA 0012翼型,在马赫数为0.176的来流条件下,首先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翼型前缘下弯角度、前缘偏转位置、后缘下弯角度和后缘偏转位置等因素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以升阻比为目标,上述4个因素为设计变量,利用神经网络建立... 针对NACA 0012翼型,在马赫数为0.176的来流条件下,首先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翼型前缘下弯角度、前缘偏转位置、后缘下弯角度和后缘偏转位置等因素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以升阻比为目标,上述4个因素为设计变量,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升阻比与4个设计变量间的预测模型;然后,充分考虑优化精度和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库的计算量,构造了一种翼型优化过程与神经网络预测耦合的迭代优化策略,基于该优化策略得到最优变弯度翼型构型。对比优化翼型和原始翼型,升阻比提高约22%,较大程度改善了翼型的气动特性;并且通过远场噪声分析,发现优化翼型表现出了较好的声学性能,在1000 Hz附近单音噪声最大可降低1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 偏转位置 升阻比 神经网络 气动性能
下载PDF
一种刚柔混合弦向变弯度机翼后缘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涛 李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65-2476,共12页
为实现机翼在驱动控制下实现弦向连续弯度变化,同时考虑材料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刚柔混合式变后缘翼型。通过对翼型中弧线进行几何分析,建立变弯度构型参数化模型,并以升阻比为优化目标,计算最优的刚性段下弯角度以及柔性段下弯曲线。利... 为实现机翼在驱动控制下实现弦向连续弯度变化,同时考虑材料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刚柔混合式变后缘翼型。通过对翼型中弧线进行几何分析,建立变弯度构型参数化模型,并以升阻比为优化目标,计算最优的刚性段下弯角度以及柔性段下弯曲线。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对比不同攻角下,刚柔混合偏转翼型和传统刚性偏转翼型的升力系数、升阻比等气动特性。以巡航时单位展长所要求升力为优化目标,分别求解低速巡航及降落两种工况下,两种不同后缘翼型的下弯角度及变形方式。对比两种下偏方式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气流分离位置等流场特性。根据优化构型制造刚柔混合式变后缘机翼模型,并进行变形能力测试。计算结果表明:刚柔混合后缘翼型在同等偏角下,具有更高的升力系数、升阻比,更优的气动特性;而在相同的飞行工况下,刚柔混合后缘翼型下偏角度要求更小,气流分离点更靠后,具有更高的气动效率。通过变形能力试验验证了柔性翼肋结构及蒙皮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向变弯度机翼 翼型中弧线 刚柔混合 升阻比 变后缘机翼模型
下载PDF
前缘可变弯度翼型的跨声速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贵春 林义彪 +1 位作者 王冠宇 赵垒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以超临界翼型DFVLR R-4翼型为基本翼型,在前缘30%弦长处,对翼型进行正向(向下)偏转1°、2°和负向(向上)偏转1°、2°,得到4种变弯度翼型并进行跨声速下气动力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跨声速中,翼型正向偏转阻力发散特性... 以超临界翼型DFVLR R-4翼型为基本翼型,在前缘30%弦长处,对翼型进行正向(向下)偏转1°、2°和负向(向上)偏转1°、2°,得到4种变弯度翼型并进行跨声速下气动力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跨声速中,翼型正向偏转阻力发散特性得到改善,负向偏转阻力发散特性变差;在相同来流马赫数下,翼型正偏转升力系数减小,负向偏转,升力系数增大;翼型正向偏转时,失速迎角特性得到改善。综合分析得出,跨声速能够较好地运用前缘可变弯度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翼型 前缘可变弯度 跨声速 阻力发散特性 升阻比 失速迎角
下载PDF
垂直轴潮流能水轮机不同翼型叶片空化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增亮 王萌 +1 位作者 范梦浩 都晓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1,共4页
为研究垂直轴水轮机叶片翼型形状对叶片空化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同条件下相同相对厚度不同相对弯度的翼型,以及相同相对弯度不同相对厚度的翼型做了空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同相对厚度不同相对弯度的薄、厚两种翼型,随着相... 为研究垂直轴水轮机叶片翼型形状对叶片空化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同条件下相同相对厚度不同相对弯度的翼型,以及相同相对弯度不同相对厚度的翼型做了空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同相对厚度不同相对弯度的薄、厚两种翼型,随着相对弯度增大,空化现象越易出现。相同相对弯度不同相对厚度的对称、相对弯度不为零的两种翼型,随着相对厚度增大,空化现象越易出现。同时监测了不同情况下翼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考虑到空泡的出现对翼型升力和阻力有所影响,将能量转化参数中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升阻比与空化性能结合起来讨论。并将翼型按照相对弯度与相对厚度分组,分别探讨了相对弯度和相对厚度对翼型空化的影响规律,翼形相对厚度相同时,相对弯度越大,或者翼形相对弯度相同,相对厚度越大,则更容易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水轮机 翼型 空化 数值模拟 相对厚度 相对弯度 升阻比
下载PDF
改善平整辊型、提高板型质量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文武 顾秋玲 《新余高专学报》 2004年第5期20-22,共3页
通过平整辊型的对比试验、反复实践研究,逐步改善了平整辊型,提 高了平整质量及硅钢升组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平整 辊型 板型 凸度 升组率
下载PDF
后缘可变弯度翼型在跨声速中气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义彪 马贵春 +1 位作者 符文科 王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6,122,共5页
为了研究后缘可变弯度翼型在跨声速中应用,对超临界翼型DFVLR R-4翼型后缘弯度向下分别偏转1°、2°、3°,得到3种变形翼型,对其进行跨声速下气动力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后缘弯度增加,翼型的临界马赫数提前,阻力发散特... 为了研究后缘可变弯度翼型在跨声速中应用,对超临界翼型DFVLR R-4翼型后缘弯度向下分别偏转1°、2°、3°,得到3种变形翼型,对其进行跨声速下气动力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后缘弯度增加,翼型的临界马赫数提前,阻力发散特性变差,但其升力系数增加以及激波失速前升阻比增加,且翼型的失速迎角特性得到改善;翼型变化量在1°时,在跨声速中的气动特性较好,翼型升力系数提高了21.12%,升阻比提高9.2%。得出后缘可变弯度翼型能够较好的运用到跨声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翼型 可变弯度 跨声速 阻力发散特性 升阻比 失速迎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