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养与笼养对产蛋鸡内脏器官发育、繁殖性状及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海明 刘学 +3 位作者 夏金龙 王志跃 曹玉娟 朱晓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3-1358,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养与笼养对产蛋鸡内脏器官发育、繁殖性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周龄笼养蛋鸡1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将其中一组放至地面进行散养。试验第42天,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4只鸡,翅静脉采血,然后...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养与笼养对产蛋鸡内脏器官发育、繁殖性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周龄笼养蛋鸡1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将其中一组放至地面进行散养。试验第42天,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4只鸡,翅静脉采血,然后屠宰并测定内脏器官发育及繁殖性状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散养鸡体重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肌胃指数、肝脏指数、十二指肠指数、空肠指数、回肠指数、盲肠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鸡(P<0.01),腺胃指数、直肠指数显著大于笼养鸡(P<0.05);散养鸡产蛋率、输卵管重量、卵泡重极显著小于笼养鸡(P<0.01),输卵管长度显著小于笼养鸡(P<0.05);散养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但白细胞介素-2含量与笼养鸡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与笼养相比,散养降低了鸡体重,增大了内脏器官指数,降低了繁殖性能,对机体的健康状况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鸡 散养 笼养 内脏器官 繁殖性状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卢氏鸡肌肉纤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5 位作者 高灵照 肖赞奇 何万领 刘宁 贾强 马彦博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分别选取放养和笼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鸡各10只(公母各半),研究其肌肉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放养鸡胸肌纤维直径较笼养鸡提高了8.8%~15.4%(P〈0.05),腿肌纤维直径提高了2.9%~3.8%,并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公鸡肌纤维直径大于母鸡。肌... 分别选取放养和笼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鸡各10只(公母各半),研究其肌肉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放养鸡胸肌纤维直径较笼养鸡提高了8.8%~15.4%(P〈0.05),腿肌纤维直径提高了2.9%~3.8%,并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公鸡肌纤维直径大于母鸡。肌纤维密度分析表明,放养条件较笼养显著降低了卢氏鸡胸肌纤维密度17.7%~40.9%(P〈0.01)和腿肌纤维密度6.9%~15.0%(P〈0.05)。总之,不同饲养方式可改变卢氏鸡的肌纤维特性,从而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鸡 饲养方式 散养:笼养 肌纤维特性
下载PDF
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晓萍 刘林秀 +4 位作者 储怡士 季华员 宋琼莉 唐维国 韦启鹏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4年第11期28-29,共2页
为了探讨高生产性能的蛋鸭饲养模式,以替代传统饲养方式,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饲养方式(网上平养、笼养和散养)对山麻鸭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31 d的饲养试验,笼养组每只山麻鸭的产蛋量和总蛋重分别为179.3枚和11.95 kg,极... 为了探讨高生产性能的蛋鸭饲养模式,以替代传统饲养方式,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饲养方式(网上平养、笼养和散养)对山麻鸭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31 d的饲养试验,笼养组每只山麻鸭的产蛋量和总蛋重分别为179.3枚和11.95 kg,极显著低于散养组(189.9枚和12.75 kg)和网上平养组(192.2枚和12.54 kg)(P<0.01),散养组与网上平养组差异不显著(P>0.05);网上平养组全期料蛋比为3.68,与散养组(3.58)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极显著低于笼养组(4.56,P<0.01);网上平养组畸形蛋率为3.21%,极显著低于笼养组(5.44%)和散养组(4.12%,P<0.01),而笼养组极显著高于散养组(P<0.01)。说明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不仅不影响山麻鸭的产蛋性能,而且能降低饲料消耗,可以替代传统的饲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传统 笼养 网上平养 散养 生产性能 山麻鸭
原文传递
酵母硒对高温环境下笼养育成蛋鸭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希萍 王晔 +2 位作者 景栋林 李浩杰 杨文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08-3213,共6页
试验选用10周龄金定蛋鸭144只,研究在高温环境下(29~35℃)日粮中分别添加酵母硒(以硒量计)0(对照组)、0.15(处理Ⅰ组)、0.45(处理Ⅱ组)和0.75 mg/kg(处理Ⅲ组)对笼养育成蛋鸭(10~16周龄)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试验选用10周龄金定蛋鸭144只,研究在高温环境下(29~35℃)日粮中分别添加酵母硒(以硒量计)0(对照组)、0.15(处理Ⅰ组)、0.45(处理Ⅱ组)和0.75 mg/kg(处理Ⅲ组)对笼养育成蛋鸭(10~16周龄)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酵母硒能显著增加14~16周龄育成鸭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处理Ⅰ组13~15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且与标准体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3组均极显著低于标准体重(P<0.01);4个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处理Ⅰ组的最低;处理Ⅰ组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处理Ⅱ组(P<0.05),3个处理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处理Ⅰ组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又显著低于处理Ⅱ、Ⅲ组(P<0.05);处理Ⅰ、Ⅱ组血清总胆固醇(TCH)浓度显著高于处理Ⅲ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高温环境下,在日粮中添加0.15mg/kg的硒(以酵母硒的形式)可明显改善笼养育成蛋鸭的生长性能,保护肝脏功能,提高育成鸭血清总胆固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期蛋鸭 酵母硒 高温环境 笼养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中国蛋鸡福利化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守前 詹凯 +6 位作者 金光明 李升和 李俊营 刘伟 李岩 马瑞钰 刘盛南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7期129-134,共6页
蛋鸡福利化养殖是将动物福利与鸡蛋生产有机结合产生的养殖模式,是蛋鸡产业发展趋势。目前中国蛋鸡养殖以传统笼养为主,蛋鸡福利化养殖有待开展。笔者阐述了蛋鸡福利化养殖定义和养殖方式,然后从蛋鸡养殖环境富集化、养殖设备、饲养密... 蛋鸡福利化养殖是将动物福利与鸡蛋生产有机结合产生的养殖模式,是蛋鸡产业发展趋势。目前中国蛋鸡养殖以传统笼养为主,蛋鸡福利化养殖有待开展。笔者阐述了蛋鸡福利化养殖定义和养殖方式,然后从蛋鸡养殖环境富集化、养殖设备、饲养密度、饲养管理(断喙、强制换羽、通风换气和光照等)、运输和屠宰等方面总结了蛋鸡福利养殖现状。最后指出目前中国蛋鸡福利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蛋鸡福利化养殖提供参考,促进蛋鸡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福利 笼养
下载PDF
金定鸭不同养殖模式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朱志明 缪中纬 +7 位作者 赵邦哲 施文莉 蔡倩楠 章琳俐 辛清武 李丽 林顺东 郑嫩珠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金定鸭在笼养和地面平养饲养模式下的生产性能,为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的蛋鸭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12周龄时,将600羽金定鸭分成2种模式饲养,其中300羽上笼饲养,其余300羽金定鸭为半开放式地面平养。饲养观察测定至72周...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金定鸭在笼养和地面平养饲养模式下的生产性能,为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的蛋鸭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12周龄时,将600羽金定鸭分成2种模式饲养,其中300羽上笼饲养,其余300羽金定鸭为半开放式地面平养。饲养观察测定至72周龄。结果表明,笼养模式下金定鸭的开产日龄132.91 d、43周龄产蛋数149.26枚、72周龄产蛋数321.30枚、总蛋重23.74 kg,均分别优于地面平养模式的开产日龄139.63 d、43周龄产蛋数143.49枚、72周龄产蛋数308.63枚、总蛋重22.43kg;此外,蛋品质测定结果显示,笼养和地面平养的蛋品质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金定鸭采用笼养模式较平养模式能获得更好的产蛋性能,适宜笼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定鸭 笼养 平养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维生素C对高温环境下笼养育成蛋鸭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浩杰 景栋林 +1 位作者 王晔 吴佳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9-23,共5页
试验选用10周龄金定鸭母鸭180只,研究在高温环境下(29~35℃)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300(处理Ⅰ组)、500(处理Ⅱ组)、900(处理Ⅲ组)、1500 mg/kg(处理Ⅳ组)维生素C(VC)对笼养育成蛋鸭(10~16周龄)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选用10周龄金定鸭母鸭180只,研究在高温环境下(29~35℃)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300(处理Ⅰ组)、500(处理Ⅱ组)、900(处理Ⅲ组)、1500 mg/kg(处理Ⅳ组)维生素C(VC)对笼养育成蛋鸭(10~16周龄)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组12~14周龄和16周龄的采食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期间只均采食量比对照组高12.40%。处理Ⅱ组12~13周龄和16周龄体重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期间只均增重比对照组高78.33%。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Ⅰ和Ⅱ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2.09%、33.23%和34.90%、34.65%(P<0.05),处理Ⅱ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处理Ⅱ组的卵巢重量指数、输卵管重量指数和输卵管长度指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251.09%、214.31%、58.91%(P<0.01),也明显高于处理Ⅰ和处理Ⅳ组(P<0.01)。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500 mg/kg的维生素C可明显改善笼养育成蛋鸭的生长性能,保护肝脏功能,促进免疫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期蛋鸭 维生素C 高温环境 笼养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蛋鸭笼养技术实践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匡伟 郗正林 +3 位作者 伍冠锁 何宗亮 姚远 罗奕秋 《家禽科学》 2020年第5期54-56,共3页
面对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环保压力加大的时代背景,原有的蛋鸭亲水养殖的传统模式因其污染大、效益低,逐步退出市场。开展和推广健康养殖模式——蛋鸭笼养是蛋鸭业实现由数量效益型向低耗环保生态质量效益一体化增长方式转变... 面对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环保压力加大的时代背景,原有的蛋鸭亲水养殖的传统模式因其污染大、效益低,逐步退出市场。开展和推广健康养殖模式——蛋鸭笼养是蛋鸭业实现由数量效益型向低耗环保生态质量效益一体化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之一。目前,蛋鸭笼养模式发展迅速,其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苏、江西等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殖模式 蛋鸭 增长方式转变 实践与研究 低耗环保 环保压力 传统模式 质量效益
下载PDF
华南地区蛋鸭笼养关键技术措施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希萍 景栋林 +1 位作者 严有福 曾柱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343-10345,共3页
针对华南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从鸭舍与设备、品种选择、饲料营养需求以及育雏期管理、育成期管理和产蛋期管理等方面,对华南地区蛋鸭笼养的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蛋鸭 笼养 关键技术 华南地区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屠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5 位作者 张丹 吴秋珏 肖赞奇 高灵照 马彦博 白东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本研究选择笼养和放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绿壳蛋鸡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了其屠体性状。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翅重、心脏重、肝脏重、脾重、肠重、胃重和生殖... 本研究选择笼养和放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绿壳蛋鸡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了其屠体性状。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翅重、心脏重、肝脏重、脾重、肠重、胃重和生殖器官重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方式对公鸡的各项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母鸡的头重、颈重、脚重影响很大(P<0.01);相同饲养条件下公鸡的全净膛率、腹脂率、头重、脚重、颈重、翅重、心脏重和肠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对肝脏重、脾脏重和胃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公鸡的活重、腿肌率和生殖器官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对半净膛率和胸肌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放养时母鸡的生殖器官重极显著的高于母鸡(P<0.01);不同饲养条件下,公鸡头重、颈重、肠重、生殖器官重与屠宰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母鸡脚重、翅重、肠重、脾脏重与屠宰率的相关性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放养 卢氏鸡 屠体性状
下载PDF
豆柄瘤蚜茧蜂和广双瘤蚜茧蜂田间发生动态及田间繁育 被引量:4
11
作者 席玉强 尹新明 +2 位作者 李学军 许彪 张彦周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31-1637,共7页
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 Marshall和广双瘤蚜茧蜂Binodoxys communis Gahan是大豆田大豆蚜的重要寄生蜂。2009—2010年,采取棋盘式采样和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辽宁岫岩对大豆田内的豆柄瘤蚜茧蜂和广双瘤蚜茧蜂的发生动... 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 Marshall和广双瘤蚜茧蜂Binodoxys communis Gahan是大豆田大豆蚜的重要寄生蜂。2009—2010年,采取棋盘式采样和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辽宁岫岩对大豆田内的豆柄瘤蚜茧蜂和广双瘤蚜茧蜂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豆柄瘤蚜茧蜂6月20号前后在田间开始少量发生,7月上旬数量急速上升,中旬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8月中旬出现第2个高峰,数量上明显小于第1个高峰期,但2010年只有1个高峰,第2个高峰不明显;广双瘤蚜茧蜂6月底开始出现并不断上升,到7月上、中旬达到一定量后持续到8月底。总体来说,豆柄瘤蚜茧蜂发生的时间比广双瘤蚜茧蜂早,且数量也较多。同时在大田按照不同的处理,对豆柄瘤蚜茧蜂进行大田罩笼繁殖研究,当豆柄瘤蚜茧蜂与适龄蚜虫数量比值为1:100的情况下产生的僵蚜数量最多。为大田有效利用蚜茧蜂控制大豆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柄瘤蚜茧蜂 广双瘤蚜茧蜂 发生动态 罩笼繁育 大豆蚜
原文传递
雉鸡人工授精及注意事项
12
作者 夏炉明 吴立峰 +6 位作者 祁兵 吴文辉 洪云超 夏紫芸 季晓晨 卫龙兴 袁红艳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84-86,共3页
雉鸡是一种驯化时间较短的珍禽,在国内真正开展规模化人工养殖也仅30余年时间。初期由于受雉鸡特有生理特性和生产特点影响,主要采用小群地面平养和自然交配的传统饲养模式,生产水平低下。进入21世纪后,国内部分雉鸡种源企业经过10余年... 雉鸡是一种驯化时间较短的珍禽,在国内真正开展规模化人工养殖也仅30余年时间。初期由于受雉鸡特有生理特性和生产特点影响,主要采用小群地面平养和自然交配的传统饲养模式,生产水平低下。进入21世纪后,国内部分雉鸡种源企业经过10余年的技术创新,在攻克雉鸡单鸡单笼多层立体笼养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雉鸡人工授精实用操作技术。该技术结合雉鸡特有生理特性和生产特点,从种雉准备与调教、采精与精液处理、输精时间与方法等方面,规定了相关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显著提升了种雉人工饲养的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饲养 笼养 人工授精
下载PDF
维生素E对高温环境下笼养育成蛋鸭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希萍 景栋林 +1 位作者 李浩杰 姜慧绘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5-79,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环境下(29~35℃)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金定鸭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0周龄金定鸭母鸭14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220、420 mg/kg维生素E,测定了笼养育成蛋鸭(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环境下(29~35℃)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金定鸭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0周龄金定鸭母鸭14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220、420 mg/kg维生素E,测定了笼养育成蛋鸭(10~16周龄)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处理Ⅰ组和Ⅱ组16周龄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处理Ⅱ组和Ⅲ组1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组耗料增重比最低;3个处理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Ⅲ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而4组间乳酸脱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Ⅱ组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处理Ⅱ组和Ⅲ组育成母鸭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处理Ⅰ组和对照组;处理Ⅱ组和Ⅲ组的生殖器官发育情况比处理Ⅰ组和对照组好,但各组卵巢重、输卵管重或输卵管长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220 mg/kg的维生素E可明显改善笼养育成蛋鸭的生长性能,保护肝脏功能,促进免疫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维生素E 高温环境 笼养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干蚯蚓和海藻粉对淘汰蛋鸡蛋、肉品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海涛 夏树立 +2 位作者 赵向华 孙宇 关建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9-53,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料中加入海藻粉和干蚯蚓对淘汰蛋鸡蛋品质、肉品质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淘汰蛋鸡的饲料结构,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试验选取540只已淘汰芦花鸡,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第1~3组为笼养,4~6...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料中加入海藻粉和干蚯蚓对淘汰蛋鸡蛋品质、肉品质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淘汰蛋鸡的饲料结构,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试验选取540只已淘汰芦花鸡,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第1~3组为笼养,4~6组为林地散养;第1组为对照组,提供基础日粮、充足饮水;第2、3组为试验组,饲料中分别添加5%干蚯蚓和5%海藻粉,充足饮水;第4、5、6组所提供日粮分别与1、2、3组日粮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干蚯蚓,在笼养条件下,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和滴水损失分别显著提高了10.9%、4.59%和13.19%(P<0.05),在散养条件下分别显著提高了11.75%、5.97%和17.04%(P<0.05);添加5%海藻粉,在笼养条件下,蛋白高度、哈氏单位、滴水损失和肠道内乳酸菌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96%、4.29%、14.58%和4.84%(P<0.05);散养条件下分别显著提高了4.19%、3.46%、15.56%和2.26%(P<0.05)。林地散养相比笼养,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肉色L*、肉色b*、滴水损失和肠道内乳酸菌含量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汰蛋鸡 干蚯蚓 海藻粉 蛋品质 肉品质 肠道菌群 笼养 林地散养
下载PDF
笼养种鸭饲养管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铭龙 李大泉 +4 位作者 刘闯 季从亮 麦启伟 苏伟岳 练惠雄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60-61,共2页
目前鸭养殖产业逐渐规模化、集约化,该文主要论述笼养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其中包括鸭舍建造、鸭上笼前准备及饲养管理几方面内容,保证鸭健康生长,确保鸭养殖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笼养 种鸭 饲养管理
下载PDF
拉萨白鸡散养与笼养生产性能试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静 刘会杰 +4 位作者 王燕 鹏达 臧蕾 石海仁 马雪英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研究拉萨白鸡笼养与散养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的(3周龄)且体重相近的拉萨白鸡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2组,一组散养,一组笼养,每组600羽,且公母各半,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羽,笼养组的分3层饲养,上、中、下,每... 为研究拉萨白鸡笼养与散养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的(3周龄)且体重相近的拉萨白鸡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2组,一组散养,一组笼养,每组600羽,且公母各半,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羽,笼养组的分3层饲养,上、中、下,每个笼子里4羽鸡,公母随机分配,每一层放200羽。从3~6周龄,饲喂正大育雏期饲料,从7~20周龄,饲喂正大育成期饲料,21周龄开始饲喂产蛋期饲料。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3周龄体重、6周龄体重、18周龄体重、开产体重、43周龄体重、见蛋日龄、开产日龄(产蛋达到50%)、开产蛋重、43周龄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总产蛋数、平均产蛋数、平均产蛋率、料蛋比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散养组的拉萨白鸡(6周龄、18周龄、开产)公鸡体重、母鸡体重均低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散养组的拉萨白鸡43周龄的公鸡体重高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且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母鸡体重低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见蛋日龄比散养组的提前8 d;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开产日龄(产蛋达到50%)比散养组的提前27 d;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开产蛋重比散养组的高0.49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43周龄蛋重比笼养组的高0.04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比散养组的低14.40 g,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公鸡的平均日增重比笼养组的高0.07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母鸡的平均日增重比散养组的高0.08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总产蛋数比散养组的多4343枚;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产蛋数为78.85枚,笼养组的拉萨白鸡平均产蛋数为95.76枚,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产蛋率为27.67%,笼养组的拉萨白鸡平均产蛋率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白鸡 散养 笼养 体重 平均产蛋数 平均日采食量 料蛋比
下载PDF
层叠式蛋鸭智慧笼养的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桃珍 刘雪丽 罗细芽 《江西科学》 2022年第2期327-330,共4页
随着蛋鸭养殖从家庭小规模养殖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养殖转变,近年来行业开发了层叠式蛋鸭养殖笼具,层叠式蛋鸭智慧笼养模式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研究分析了层叠式蛋鸭智慧笼养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该养殖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装... 随着蛋鸭养殖从家庭小规模养殖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养殖转变,近年来行业开发了层叠式蛋鸭养殖笼具,层叠式蛋鸭智慧笼养模式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研究分析了层叠式蛋鸭智慧笼养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该养殖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提高了蛋鸭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的,以数字技术支撑蛋鸭养殖业现代化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蛋鸭 笼养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笼养对太湖鹅产蛋初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汤青萍 陆火林 +4 位作者 章双杰 谈为忠 徐国银 胡艳 邹剑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46-48,63,共4页
为评价笼养对种鹅产蛋初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选取的160日龄太湖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笼养,对照组则为水面平养,试验期为11周,试验期间记录体重和产蛋情况,收集235~ 237日龄的鹅蛋进行蛋品质测定;237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并检测胸肌肌肉成... 为评价笼养对种鹅产蛋初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选取的160日龄太湖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笼养,对照组则为水面平养,试验期为11周,试验期间记录体重和产蛋情况,收集235~ 237日龄的鹅蛋进行蛋品质测定;237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并检测胸肌肌肉成分和羽绒品质.结果表明,鹅上笼后体重先下降后提高,试验期第2~3周体重显著低于平养组(P<0.05),第11周体重极显著高于平养组(P<0.01).笼养鹅平均开产日龄(5%产蛋率)比平养组推迟13 d;34周龄笼养组产蛋率为18.7%,低于平养组(21.4%);所有蛋品质指标和全蛋主要成分指标在笼养组和平养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笼养组鹅237日龄的体重、屠体重、胸肌率、肌胃+腺胃重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平养组,笼养太湖鹅心脏重显著高于平养,而笼养组和平养组太湖鹅胸肌中粗蛋白、总脂和水分含量均没有明显差异.笼养组太湖鹅的产毛量、可利用羽绒重和千朵重均显著大于平养组.该试验结果表明笼养导致太湖鹅产蛋初期体重增加,降低了产蛋性能,提高了羽绒产量,但对胸肉品质、蛋品质和羽绒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鹅 笼养 生产性能 产蛋初期
下载PDF
笼养麻黄母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力伟 徐昌领 +2 位作者 冯定远 左建军 韩业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40,共4页
通过研究笼养麻黄母肉鸡的生长规律,为阶段配方营养标准的设计提供指导,随机选取1日龄麻黄母肉鸡10000只,随机分成四个重复组,每组2500只,记录各周龄末体重,计算各周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小鸡、中鸡和大鸡阶段的料重比。结果表明,麻... 通过研究笼养麻黄母肉鸡的生长规律,为阶段配方营养标准的设计提供指导,随机选取1日龄麻黄母肉鸡10000只,随机分成四个重复组,每组2500只,记录各周龄末体重,计算各周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小鸡、中鸡和大鸡阶段的料重比。结果表明,麻黄母肉鸡与快大型肉鸡不同,8周龄绝对增重最高,日增重可以达到44.1 g,相对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母肉鸡 生长规律 笼养 营养标准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笼养急性应激下蛋鸭垂体micro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20
作者 张文韬 刘水兵 +7 位作者 蒋红霞 周明芳 熊婷 刘秋红 胡晓龙 毛辉荣 刘三凤 陈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943,共13页
【目的】研究基于microRNA(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蛋鸭在笼养急性应激情况下垂体miRNA的表达特性,旨在探索miRNA在应激情况下的潜在功能,为进一步探究龙岩山麻鸭在笼养过程中产生急性应激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0只11... 【目的】研究基于microRNA(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蛋鸭在笼养急性应激情况下垂体miRNA的表达特性,旨在探索miRNA在应激情况下的潜在功能,为进一步探究龙岩山麻鸭在笼养过程中产生急性应激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0只110 d龙岩山麻鸭,随机分组为笼养急性应激试验组(C组),即叠层笼上笼3 d状态下龙岩山麻鸭,和非应激对照组(FW组),即半舍饲散养龙岩山麻鸭;收集113 d时C组和FW组各4只龙岩山麻鸭垂体组织样品(C_P,FW_P),进行miRNA测序和分析。【结果】C_P和FW_P两组文库共检测到331个已知的miRNAs,预测了5个新miRNAs。差异分析结果显示,C_P组相对于FW_P组有8个miRNAs显著差异表达(P<0.05),其中4个miRNAs上调表达,4个miRNAs下调表达。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极显著富集到钙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GnRH信号通路(GnRH signaling pathway)、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等信号通路上(P<0.01)。【结论】笼养急性应激引起龙岩山麻鸭垂体组织中hsa-miR-129-1-3p_1ss20TG、hsa-let-7c-5p、hsa-miR-27a-3p_R-2、hsa-miR-99a-5p_R-1、hsa-let-7b-5p、hsa-miR-15b-5p_R+1_2ss20AG21CT、PC-5p-1405_462、hsa-let-7f-1-3p_1ss22CT 8个miRNAs的差异表达,以上miRNAs可能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调节龙岩山麻鸭的应激、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岩山麻鸭 笼养 应激 垂体 microRNA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