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混凝土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超 邓智聪 +9 位作者 马蕾 刘超 陈宇宁 汪智斌 贾子健 王香港 贾鲁涛 陈春 孙正明 张亚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9-1795,共27页
近年来,3D打印混凝土技术凭借着免模板、高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筑工程等领域出现了诸多的成功应用案例。但是,3D打印工艺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混凝土相关标准与规范无法指导3D打印... 近年来,3D打印混凝土技术凭借着免模板、高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筑工程等领域出现了诸多的成功应用案例。但是,3D打印工艺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混凝土相关标准与规范无法指导3D打印混凝土的设计。同时,受打印工艺的影响,3D打印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和配筋技术也与传统混凝土有所差异。因此,本文从流变与可打印性能、配合比设计与制备、硬化性能及特点,以及配筋技术四个方面对3D打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此外,为了全面展示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3D打印混凝土工程案例以及特殊类型的3D打印混凝土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为3D打印混凝土的后续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混凝土 流变性能 可打印性 可建造性 硬化性能 配筋
下载PDF
易建性:作为环境调控与建造模式之间的必要张力——一个关于中国霍夫曼窑之建筑学价值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海清 于长江 +1 位作者 钱坤 张嘉新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3,共6页
对分布于中国各地文大区的218个使用霍夫曼窑的粘土砖瓦生产点进行调查,并考察人造之物的工艺环境和造物之人的工作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调控需求。通过其相应达成方式的分析,确证环境调控是目标,建造模式是手段,易建性考量作为二者间的... 对分布于中国各地文大区的218个使用霍夫曼窑的粘土砖瓦生产点进行调查,并考察人造之物的工艺环境和造物之人的工作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调控需求。通过其相应达成方式的分析,确证环境调控是目标,建造模式是手段,易建性考量作为二者间的必要张力,不断干预和修正其互动过程,并最终指向累积性、系统性的环境适应和技术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曼窑 易建性 环境调控 建造模式 环境适应
原文传递
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建造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章苏阳 蒋亚清 +1 位作者 王玉 潘亭宏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共4页
通过塑性强度、静态屈服应力和跳桌流动度的经时变化试验,研究了纳米黏土与减水剂协同作用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3DPC)建造性的影响,并以流变性能为参考依据,建立了3DPC建造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复掺纳米黏土和增黏型聚羧酸减水剂的3DP... 通过塑性强度、静态屈服应力和跳桌流动度的经时变化试验,研究了纳米黏土与减水剂协同作用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3DPC)建造性的影响,并以流变性能为参考依据,建立了3DPC建造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复掺纳米黏土和增黏型聚羧酸减水剂的3DPC经时塑性强度和经时静态屈服应力均随纳米黏土掺量增加而提高,纳米黏土的适宜掺量为0.8%;当静态屈服应力时变速率为2.0~4.2 Pa/s时,可实现3DPC的挤出性与建造性的协同;在可打印、可建造窗口时间内,3DPC的跳桌流动度为170~190 mm。掺用纳米黏土和增黏型聚羧酸减水剂对3DPC的流变参数进行调控是提高3DPC建造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3D打印 建造性 流变性能
下载PDF
基于施工易建性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纵斌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17-20,共4页
施工安装过程中预制构件钢筋碰撞、构件裂损、安装定位效率过低等问题逐渐凸显,究其原因,设计的合理性因素占了较大比例。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易建性需要从方案设计和深化设计2方面考虑。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易建性设计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 施工安装过程中预制构件钢筋碰撞、构件裂损、安装定位效率过低等问题逐渐凸显,究其原因,设计的合理性因素占了较大比例。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易建性需要从方案设计和深化设计2方面考虑。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易建性设计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案设计阶段应考虑的设计要点;其次,在总结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现场常见施工问题的基础上,以施工易建性为目标,从构件深化设计层面总结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深化中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施工易建性 深化设计 预制构件 研究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5
作者 盛蕾 武雷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年第10期7-11,共5页
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阐述了3D打印混凝土的增强技术、材料性能以及硬化性能三部分内容,指出了3D打印技术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3D打印 混凝土 材料性能 硬化性能 增强技术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可建造性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材料可打印性的影响因素与测试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焦泽坤 王栋民 +3 位作者 王启宝 黄天勇 王吉祥 李林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1-1831,共11页
混凝土3D打印作为近年来发展出的高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目前对材料特性的测试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从流动性、凝结时间、流变特性、可挤出性和可建造性五个方面综述了3D打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流... 混凝土3D打印作为近年来发展出的高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目前对材料特性的测试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从流动性、凝结时间、流变特性、可挤出性和可建造性五个方面综述了3D打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流动度试验可以用来快速筛选出不适合打印的材料。从长远来看,凝结时间短的材料更有潜力。流变特性可以定量化分析材料性能,但静态屈服应力随时间的演变缺少研究。目前可挤出性仍由观察法来评判,可以使用空隙率来将可挤出性定量表示。由于坍塌方式不同,可建造性需要将打印层数与试件形变结合起来评价。本文还总结了近年来可打印性的测试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对可打印性的量化与评估提供了一些建议,以便研究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3D打印砂浆 流变特性 可挤出性 可建造性
下载PDF
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改进与选择案例研究——抗战后方“战时建筑”设计混合策略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海清 敬登虎 《建筑师》 2020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发明与传播是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研发与输出的主要形式,而后发地区建筑活动的技术策略也并非仅限于被动接受输入之一途。本研究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后方"战时建筑"及其"简易建筑技术",侧重于重庆地区,特别关注建筑结... 发明与传播是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研发与输出的主要形式,而后发地区建筑活动的技术策略也并非仅限于被动接受输入之一途。本研究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后方"战时建筑"及其"简易建筑技术",侧重于重庆地区,特别关注建筑结构设计,梳理并描述"战时建筑"普遍采用的材料、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概况。进而,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两所高校建筑为重点展开案例研究,基于原始设计图纸与档案的查阅和针对性的田野调查,采用结构力学分析结合剖面(空间)设计分析这一跨学科研究方法,揭示其设计采取混合策略的意图正在于寻求空间合用性、结构合理性与易建性诉求的综合平衡,是一种基于设计思维转变的建筑技术进步。它不仅表征了一种认知进展的萌发,而且还投射出技术改进与选择的历史逻辑与机制:在抗战后方特定时空条件下,中国建筑师开始意识到中西木构技术其实各有长短的真相,由此尝试跳脱再现模式,针对"中国问题",基于效率考量,开拓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战时建筑 西式建筑技术 民间建筑技术 混合 易建性 技术改进 技术选择
下载PDF
新加坡的工业化设计评价方法简介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振基 《住区》 2013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本文通过梳理新加坡以保证建筑物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缩短工期为目标,所大力推行的易建性设计的经验,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工业化设计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关键词 易建性 易建性计分 劳动力节约指数 预制化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及可建造性测试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杨钱荣 赵宗志 +1 位作者 刘巧玲 李晶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可建造性测试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基于作者对3D打印混凝土的研究经验,提出3D打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建造性能、流变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可为3D打印混凝土的制备和性能评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工作性能 可建造性能 测试方法
下载PDF
上海近代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演变及其价值认知
10
作者 宿新宝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1843年上海开埠,西式建筑进入上海并引起了建筑风格和式样的巨大变化,而支撑这种变化的正是新的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出现和演变。它们在百年时间内经历了从传统到改良、从舶来到自产的过程,现代建筑施工业也逐步取代了传统匠作营造业。文... 1843年上海开埠,西式建筑进入上海并引起了建筑风格和式样的巨大变化,而支撑这种变化的正是新的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出现和演变。它们在百年时间内经历了从传统到改良、从舶来到自产的过程,现代建筑施工业也逐步取代了传统匠作营造业。文章通过搜集整理近代文献、图纸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并结合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工程中的实物案例,概要性梳理了上海近代建筑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类型、特征与演变过程;并从建造价值的角度,阐释了建造技术与建筑遗产的关系,并基于近代建筑建造的价值认知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建筑遗产 建造材料与技术 易建性 价值认知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3D打印砂浆的性能
11
作者 王开强 零朝维 +2 位作者 李迪 池胜锋 胡春友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50,共8页
用响应面法分析了调凝组分与调黏组分对3D打印砂浆建造性和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作为调凝组分能有效缩短砂浆的凝结时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增稠剂与硅酸镁铝作为调黏组分可以提高砂浆的触变性,但会延缓砂浆的凝... 用响应面法分析了调凝组分与调黏组分对3D打印砂浆建造性和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作为调凝组分能有效缩短砂浆的凝结时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增稠剂与硅酸镁铝作为调黏组分可以提高砂浆的触变性,但会延缓砂浆的凝结;基于响应面法采用线性模型和二次模型拟合砂浆建造性、开放时间和凝结时间,模型具有显著性;经过响应面优化,可配制出凝结时间可调、建造性良好且开放时间合适的3D打印水泥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水泥基材料 建造性 开放时间 凝结时间 响应面法
下载PDF
PP纤维对混凝土3D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新睿 胡元元 +2 位作者 王里 白刚 马国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年第9期50-55,共6页
分析了聚丙烯(PP)纤维掺量和长度对拌和物流动性和流变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打印喷头直径、打印层高下,PP纤维对拌和物挤出性和建造性的影响,探讨了PP纤维3D打印混凝土吸水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性能特征。结果表明:掺入PP纤维对拌和... 分析了聚丙烯(PP)纤维掺量和长度对拌和物流动性和流变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打印喷头直径、打印层高下,PP纤维对拌和物挤出性和建造性的影响,探讨了PP纤维3D打印混凝土吸水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性能特征。结果表明:掺入PP纤维对拌和物的流动性、流变性、挤出性有负面影响,但有利于建造性;当PP纤维掺量为0.6%、长度为9 mm时,试件的抗折强度提升了80.8%;综合可打印性、力学性能和实例验证,当打印喷头直径为20 mm、打印层高为8 mm、PP纤维掺量和长度分别为0.6%、9 mm时,PP纤维3D打印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3D打印 聚丙烯纤维 打印工艺 挤出性 建造性 力学性能 流动性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混凝土3D打印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馨月 曲成平 +1 位作者 崔维久 王胜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7期38-43,共6页
为推广应用3D打印混凝土技术,研究绿色高效的材料性能分析方法,需要对3D打印混凝土(3DPC)材料性能进行优化、完善打印路径设计,更好地控制打印质量,而目前的试验探索方法存在高耗能、效率低等弊端,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3DPC性能。首... 为推广应用3D打印混凝土技术,研究绿色高效的材料性能分析方法,需要对3D打印混凝土(3DPC)材料性能进行优化、完善打印路径设计,更好地控制打印质量,而目前的试验探索方法存在高耗能、效率低等弊端,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3DPC性能。首先归纳分析3DPC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重点讨论离散元法、计算流体力学法、有限元法在优化3D打印过程中的应用,包括优化打印参数,预测打印材料性能和流变响应,以更安全经济的方法得到影响机理,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对3DPC性能评价方案进行优化,并提出更适合3DPC流动性分析的材料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3D打印 流变性 可挤出性 可建造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膨润土对3D打印砂浆可打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翼 朱艳梅 +1 位作者 任强 蒋正武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0-428,共9页
为探明膨润土及其掺量对3D打印砂浆可打印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流动度评价砂浆的可挤出性,并以高度保留率和贯入阻力评价其可堆叠性。此外,采用动态、静态剪切测试浆体的流变行为,从流变学角度分析膨润土对砂浆可打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明膨润土及其掺量对3D打印砂浆可打印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流动度评价砂浆的可挤出性,并以高度保留率和贯入阻力评价其可堆叠性。此外,采用动态、静态剪切测试浆体的流变行为,从流变学角度分析膨润土对砂浆可打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打印砂浆流动度与净浆的塑性黏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动态屈服应力存在良好的对数关系;高度保留率则与静态屈服应力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一方面,膨润土增大了浆体的塑性黏度与动态屈服应力,从而导致砂浆的可挤出性能降低。另一方面,膨润土提高了浆体静态屈服应力和结构重建速率,从而提高砂浆的可堆叠性能。因此,适宜掺量的膨润土可使砂浆保持良好可挤出性,且改善砂浆的可堆叠性。当膨润土掺量2%时,打印试件顶底宽度比为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3D打印 砂浆 流变性能 可挤出性能 可堆叠性能
原文传递
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转向 被引量:4
15
作者 项星玮 沈杰 冯镇涛 《中外建筑》 2018年第8期78-80,共3页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人们带入了信息化社会,而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以及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所催生的各行各业新思维、新模式的出现,则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化建筑教学开始与建...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人们带入了信息化社会,而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以及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所催生的各行各业新思维、新模式的出现,则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化建筑教学开始与建筑设计过程、直观体验建筑空间的设计需求、设计方案的可建造性关联在一起,从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呈现出了多种层面的教学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 建筑设计过程 虚拟现实技术 可建造性
下载PDF
复合掺合料对3D打印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董赛阳 《上海建材》 2023年第5期40-44,53,共6页
以流坍比和稠坍比来表征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研究了硅灰、矿渣粉、粉煤灰和石粉对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以采用流坍比和稠坍比对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进行评价,流坍比和稠坍比最大时对应的石粉、硅... 以流坍比和稠坍比来表征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研究了硅灰、矿渣粉、粉煤灰和石粉对3D打印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以采用流坍比和稠坍比对3D打印混凝土的建造性进行评价,流坍比和稠坍比最大时对应的石粉、硅灰、矿渣粉与粉煤灰4种掺合料掺量为5%、0%、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掺合料 建造性 流动度 打印性能
下载PDF
适于挤出型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刘仲洋 王山 +4 位作者 赵飞 乔海霞 张周 崔秀军 刘成禹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7-242,共6页
基于现阶段3D打印纤维增强混凝土流动性和抗裂需求,结合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的裂缝自愈合能力,提出一种适于挤出型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通过对不同微生物掺量(0、10%、20%、30%)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 基于现阶段3D打印纤维增强混凝土流动性和抗裂需求,结合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的裂缝自愈合能力,提出一种适于挤出型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通过对不同微生物掺量(0、10%、20%、30%)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进行流动性测试及抗折、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微生物的掺入对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接着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微生物掺量对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跳桌试验和可建造性测试评价了材料的可打印性。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的掺入对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的流动性有明显改善,随着微生物掺量的增多,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直径由168 mm分别增加到176 mm、182 mm和178 mm,增幅为4.7%、8.3%和6.0%,流动性和增幅呈先大后小的趋势;当微生物掺量为20%时,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的流动性达到最优,且是影响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抗折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3D打印可建造性测试时,其具有一定的挤出性和形状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灰色理论 可建造性
下载PDF
碳酸锂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早期性能影响研究
18
作者 朱伶俐 杨章 +2 位作者 赵宇 管学茂 武喜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54,共6页
3D打印水泥基材料需要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早期性能的发展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控至关重要。研究了碳酸锂掺量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流变特性、湿胚强度、可建造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碳酸锂的加入使得砂浆湿胚强度和... 3D打印水泥基材料需要良好的形状保持能力,早期性能的发展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调控至关重要。研究了碳酸锂掺量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流变特性、湿胚强度、可建造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碳酸锂的加入使得砂浆湿胚强度和静态屈服应力呈现指数级增长,随着碳酸锂的掺量达到2‰、3.5‰、5‰,其初凝时间分别为94、62、39 min;龄期为10 min时碳酸锂掺量为5‰砂浆的静态屈服应力值是未掺入碳酸锂的4倍;碳酸锂掺量为0、2‰、3.5‰、5‰的打印层数分别为26、22、28、32层。当静态屈服应力值达到3544 Pa,砂浆的挤出性变差对可建造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底层砂浆强度的快速发展则能够提高可建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时间 3D打印水泥基材料 流变特性 湿胚强度 可建造性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可打印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宇 武喜凯 +2 位作者 朱伶俐 杨章 王有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537-5547,共11页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具备良好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性且高性价比的纤维材料,将其掺入3D打印水泥基材料中可以起到抑制塑性收缩开裂的作用。而玄武岩纤维的掺入会显著改变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能,从而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可挤出性及可建...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具备良好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性且高性价比的纤维材料,将其掺入3D打印水泥基材料中可以起到抑制塑性收缩开裂的作用。而玄武岩纤维的掺入会显著改变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能,从而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可挤出性及可建造性产生影响。通过改变纤维的掺量、直径及长度,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特性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可挤出性及可建造性的影响,明确了流变性能与可挤出性和可建造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量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参数的影响权重最大,其次是直径。动态屈服应力与单位时间挤出量呈负相关,静态屈服应力与打印试件倾角呈正相关。打印试件横截面积比受动态屈服应力和静态屈服应力等综合因素影响。综合来看,优良的可挤出性需要适中的动态屈服应力,约为280 Pa。而优良的可建造性不仅需要适中的动态屈服应力,还需要静态屈服应力大于95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水泥基材料 玄武岩纤维 流变特性 可打印性 可挤出性 可建造性
原文传递
影响黏土3D打印性能的主要参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旻 苏栋 +2 位作者 杨伟鸿 黄俊杰 李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7,共8页
针对影响以黏土作为原材料的小尺寸3D打印性能的主要参数(包括含水率、打印线速度和打印层高)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通过试验确定在不同条件下黏土浆体的打印性能,包括浆体流动性、可挤出性、可堆积性等。试验首先研究3D打印系统中挤出压力... 针对影响以黏土作为原材料的小尺寸3D打印性能的主要参数(包括含水率、打印线速度和打印层高)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通过试验确定在不同条件下黏土浆体的打印性能,包括浆体流动性、可挤出性、可堆积性等。试验首先研究3D打印系统中挤出压力与浆体挤出速率的关系,根据二者关系调节气泵压力来控制挤出速率。分别改变黏土含水率、打印线速度、打印层高等影响参数,进行黏土的3D打印,并对打印试件进行流变试验,观察试件的成型情况,测量打印试件的相对偏差,分别用于评估黏土浆体的流动性、可挤出性和可堆积性。结果表明:最适合3D打印的黏土含水率为34%~35%,相比于黏土的液限高出3%~4%;最佳打印线速度为4~5.5 mm·s^(-1);最佳打印层高为1.4~1.8 mm,约为喷嘴直径的1倍~1.3倍;打印参数的设置既要考虑打印材料的特性,又要考虑打印系统的特点,各参数取值还应当受质量守恒定律的约束;进行黏土3D打印试验时,在确定打印机喷嘴尺寸后,应当率先确定黏土的含水率,随之确定打印系统的线速度、层高、挤出速率和挤出压力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黏土 流动性 可挤出性 可堆积性 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