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74
1
作者 肖宜安 何平 李晓红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通过野外观察 ,运用杂交指数、花粉_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及等位酶电泳等方法 ,对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Maxim .var.longipesH .T .Chang)自然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该种单花花... 通过野外观察 ,运用杂交指数、花粉_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及等位酶电泳等方法 ,对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Maxim .var.longipesH .T .Chang)自然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该种单花花期一般 6~ 7d,开花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的位置 ,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 ,一般 2花药先散粉 ,其余 3花药滞后 1~ 2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 5个时期 :即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凋谢期。种群开花一般历时 4 9~ 5 5d ,但不同地点、年份之间有所差异 ,推测开花持续时间不同主要是环境条件所致。由于其杂交指数大于 4 ,花粉_胚珠比等于 12 5 0 ,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实验以及等位酶电泳结果可以确定该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 ,部分自交亲和 ,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花粉竞争可能是导致该种濒危的主要的生殖生物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长柄双花木 繁育系统 遗传变异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刺五加、短梗五加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刘林德 祝宁 +1 位作者 申家恒 赵惠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41-1048,共8页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 ( Eleutherococcussenticosus)、短梗五加 ( 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 ,用杂交指数 ( OCI)、花粉 -胚珠比 ( P/ 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 ( Eleutherococcussenticosus)、短梗五加 ( 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 ,用杂交指数 ( OCI)、花粉 -胚珠比 ( P/ 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 ,刺五加种群、短梗五加种群的花期均持续 1个月左右 ,刺五加比短梗五加早开花 2 0 d左右 ,二者均有雄蕊先熟现象 ;刺五加是单全异株植物 ,种群内既具有雄株、又具有雌株、还具有两性株 ,繁育系统主要为异交 ,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与刺五加不同 ,短梗五加仅具两性花 ,但繁育系统也以异交为主。短梗五加两性花中的雌、雄器官既在空间上分离、又在时间上分离 ,只能进行同株异花间或异株、异花间传粉才能受精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短梗五加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花粉-胚珠比 人工授粉 传粉生态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迁——基于种养结合视角的再考察 被引量:65
3
作者 孟祥海 周海川 +1 位作者 杜丽永 沈贵银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2,共14页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基于种养结合视角,考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等因素,选取农地氮盈余强度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了199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基于种养结合视角,考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等因素,选取农地氮盈余强度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了199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对农业环境技术无效率的来源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以此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技术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种养结合 Super—SBM模型 ML指数
原文传递
林木育种值预测方法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孙晓梅 杨秀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71,共7页
育种值预测是遗传评价的核心。为了能恰当地选用适当方法估算林木育种值,本文概述了当前林木育种值预测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其在日本落叶松家系(亲本)及个体育种值预测和优良基因型选择中的应用。通过对各种预测方法应用结果的分析表明:... 育种值预测是遗传评价的核心。为了能恰当地选用适当方法估算林木育种值,本文概述了当前林木育种值预测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其在日本落叶松家系(亲本)及个体育种值预测和优良基因型选择中的应用。通过对各种预测方法应用结果的分析表明:对于平衡或近似平衡数据和无亲缘关系(或可忽略)的非平衡数据,最佳线性预测(BL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均可以取得很高的预测精度,但考虑到计算的简便性,BLP法更为适用;对于有亲缘关系或具有不同遗传固定效应的候选材料,BLUP法更为适用;对于多性状联合选择,选择指数仍是理想的方法。最后对育种值预测方法的适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值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最佳线性预测 选择指数
下载PDF
油茶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分析及育种指标体系筛选 被引量:46
5
作者 陈永忠 许彦明 +9 位作者 张震 马力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王瑞 彭映赫 李志钢 唐炜 李美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为更好地评价研究油茶种质资源,进一步完善油茶育种指标体系,更科学地开展优良种质筛选工作。【方法】对1361份不同种质油茶果实的11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概率分级及相关分析。【结果】油茶果实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目的】为更好地评价研究油茶种质资源,进一步完善油茶育种指标体系,更科学地开展优良种质筛选工作。【方法】对1361份不同种质油茶果实的11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概率分级及相关分析。【结果】油茶果实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化范围在14.10%~40.97%,其中,每500 g鲜籽数、单个鲜果质量、每果籽数、鲜果含油率变异程度较大,分别为40.97%、40.04%、37.61%和36.67%;果径和果高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14.88%和14.10%;经K-S检验,果径、果高、果皮厚度、干籽含油率、鲜出籽率、鲜籽含水率等6个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鲜果出干籽率符合χ2分布,每果籽数、单个鲜果质量、每500 g鲜籽数、鲜果含油率不符合正态分布,按照概率分级分为5个等级;相关分析表明,鲜果含油率与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每500 g鲜籽数、果皮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油茶种质资源评价和良种选育过程中,针对油茶果实性状的育种目标可划分为高含油类、高出籽类、大籽类、皮薄类和大果类等五大类选育方向,育种指标可分为优级和特优级,特优级育种目标数值分别为干籽含油率大于38.04%,或鲜果含油率大于10.43%;鲜出籽率大于52.74%,或鲜果出干籽率大于29.72%;每500 g鲜籽个数小于172个;果皮厚度小于3.44 mm;单个鲜果重大于33.3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性状 育种指标 概率分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小桐子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昆 尹伟伦 罗长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5-781,共7页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期5-8 d,雌花直径略大于雄花。(2)雄花开花后9 h内花粉活力较高,24 h后花粉活力明显降低,48 h后花粉基本散失活力;雌花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4 d内最强,5-8 d可授性开始降低,第9天基本失去可授性。(3)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为虫媒植物。(4)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繁育系统 传粉生态 开花特性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濒危植物缙云卫矛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仁波 窦全丽 +3 位作者 何平 肖宜安 刘云 胡世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运用花粉萌发、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卫矛花粉-胚珠比为7641340,杂交指数等于3,结合... 运用花粉萌发、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卫矛花粉-胚珠比为7641340,杂交指数等于3,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根据套袋实验及实地观察可以推测该物种以风媒传粉为主。其花粉活力较高,持续时间较长,花粉质量可能不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其雌雄性功能表达具一定的重叠期,提高了同株异花授粉的几率,雌雄性功能表达在时间上的差异不是影响其结实率的主要原因。气候条件对传粉过程的限制可能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卫矛 繁育系统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 杂交指数 人工授粉
下载PDF
我国草莓新品种选育进展及育种实践 被引量:32
8
作者 万春雁 糜林 +2 位作者 李金凤 霍恒志 陈雪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37-39,44,共4页
综述了我国草莓生产中的品种变迁、新品种的选育,介绍了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草莓育种实践,提出了当前草莓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草莓新品种 选育进展 育种实践 Practice China New 科学研究所 育种工作 应对措施 丘陵地区 草莓生产 镇江 农业 江苏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银鲳幼鱼生长及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2 位作者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1-1376,共6页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之一,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活率、生长性能、游动行为、健康状况、水质、摄食情况以及养殖产量。较高的养殖密度导致水质恶化、过度拥挤以及不利的群体效应等,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最...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之一,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活率、生长性能、游动行为、健康状况、水质、摄食情况以及养殖产量。较高的养殖密度导致水质恶化、过度拥挤以及不利的群体效应等,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最终影响到养殖效果。银鲳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其养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养殖密度对银鲳(Pampusargenteus)幼鱼(5.33±0.07)g生长、组织中糖元与乳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4组放养密度,分别为5、10、15、25尾.m-3,依次编为D1组、D2组、D3组、D4组,试验周期为60d。结果显示,在低于15尾.m-3(D3组)的密度范围内,银鲳的生长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但在D4组,银鲳的生长率相对于D3组明显降低;各处理组间肝体指数与成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肌肉与肝脏中糖元含量明显降低,但肌肉乳酸含量并未有显著性变化;在D1至D3组密度范围内,养殖密度对肌肉与肝脏中SOD与CAT活性均未有显著性影响,但D4组的SOD活性均显著低于D2和D3组,且D4组肝脏CAT活性显著性低于D3组;然而,养殖密度对肌肉CAT活性以及组织中GSH-PX活性并未造成显著的影响。在试验周期内,本试验所设的养殖密度范围对银鲳并未产生明显的不良胁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养殖密度 生长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20
10
作者 牟勇 张云红 娄安如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8-535,共8页
对稀有物种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稀有物种的保育。该文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的花部综合特征,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的方法首次对其繁育系统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物种... 对稀有物种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稀有物种的保育。该文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的花部综合特征,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的方法首次对其繁育系统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物种单花花期一般为5~6d,开花过程中花柱逐渐伸长并向外弯曲,子房开裂并逐渐伸长,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一般外轮对萼花药先散粉,其后1d左右对瓣花药开始散粉。单花花期依照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6个阶段:花蕾期、内轮散粉期、内轮散粉末期、外轮散粉期、外轮散粉末期和凋谢期。而种群花期一般可持续30d以上,不同海拔观测地点有所不同,海拔2202m处的观测地点B开花物候最为滞后。由于其杂交指数不小于4,花粉-胚珠比在700~1000之间,根据Dafni(1992)和Cruden(1977)的标准,初步判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丛红景天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百子莲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卓丽环 孙颖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通过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对上海市引种的处于半自然状态的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ssp. orientalis‘Big Blue’)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子莲单花花期一般2~3d,花药... 通过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对上海市引种的处于半自然状态的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ssp. orientalis‘Big Blue’)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子莲单花花期一般2~3d,花药全部开裂需要3~5h。开花过程中柱头与花药无明显空间隔离现象,雄蕊先于雌蕊成熟。杂交指数等于4,花粉—胚珠比等于25622,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试验的结果,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子莲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原文传递
收获指数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宋荷仙 李跃建 冯天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27-31,共5页
运用生物统计方法,连续五年研究了部分小麦品种和部分杂交后代的收获指数及其变化,探讨了不同肥力水平下,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收获指数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组合间差异较大;主穗茎收获指数可代表全株收获指数:株高是影响收... 运用生物统计方法,连续五年研究了部分小麦品种和部分杂交后代的收获指数及其变化,探讨了不同肥力水平下,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收获指数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组合间差异较大;主穗茎收获指数可代表全株收获指数:株高是影响收获指数的主要因素之一;收获指数在中肥下最高,高肥次之,低肥最低,但有些品种的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可随肥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收获指数可以遗传。把收获指数作为重要性状,筛选出了高产、高收获指数的新品种305—1和3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收获指数
下载PDF
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志 龚云 +5 位作者 朱迪 潘磊 董纯 刘宏高 陈小娟 唐会元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0-1018,共9页
根据2013—2014在皎平渡圆口铜鱼产卵场的定点亲鱼收集(n=206)和2006—2014年在金沙江中下游金安桥至巧家干流江段的流动亲鱼采集(n=70),对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定点亲鱼收集的结果显示:圆口铜鱼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 根据2013—2014在皎平渡圆口铜鱼产卵场的定点亲鱼收集(n=206)和2006—2014年在金沙江中下游金安桥至巧家干流江段的流动亲鱼采集(n=70),对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定点亲鱼收集的结果显示:圆口铜鱼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30 mm,体质量441.0 g,年龄4龄;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52 mm,体质量396.6 g,年龄3龄;50%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和全长分别为雌性4.32龄406 mm,雄性4.44龄412 mm;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37﹕1,繁殖群体中雌性年龄为4—7龄,雄性年龄为3—7龄;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以6龄个体最高,分别为10.55%和3.45%;平均卵径为0.16 cm,卵径分布呈双峰型。定点和流动亲鱼收集的雌性性成熟个体的结果表明:圆口铜鱼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4055—137900粒/尾,平均值为22817粒/尾;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5—73粒/g,平均值为20粒/g,75.68%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在10000—30000粒/尾之间,70.27%个体的相对繁殖力在15—20粒/g之间;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随着体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全长、体质量与绝对繁殖力呈指数分布函数正相关,而与相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圆口铜鱼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 繁殖群体 性比 性成熟系数 绝对繁殖力 相对繁殖力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斜纹夜蛾人工饲养技术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庚 刘少武 +3 位作者 常秀辉 罗艳梅 李轲轲 宋玉泉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采用改进的饲养方法和饲料配方对斜纹夜蛾进行人工饲养,统计改进方法后各虫态发育历期及斜纹夜蛾幼虫孵化率、化蛹率、蛹健康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健康率、雌雄性比7项指标;同时对卵的冷藏条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饲养... 采用改进的饲养方法和饲料配方对斜纹夜蛾进行人工饲养,统计改进方法后各虫态发育历期及斜纹夜蛾幼虫孵化率、化蛹率、蛹健康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健康率、雌雄性比7项指标;同时对卵的冷藏条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饲养方法,斜纹夜蛾幼虫孵化率为93.17%,化蛹率为96.48%,蛹健康率为94.36%,雄性蛹重为0.31 g,雌性蛹重为0.34 g,雌雄性比为1.05∶1,羽化率为92.67%,成虫健康率为93.53%,卵在4℃下保存4天对孵化无影响。本研究简化了饲养方法,极大降低了真菌、细菌及病毒对室内种群造成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室内饲养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饲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饲养方法 饲料改良 生理指标 冷藏时间
下载PDF
重庆油桐资源调查及优株筛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镜如 黄艳 罗克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6,共6页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用油桐果实生产的桐油在诸多传统领域和新能源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获得优良的油桐育种材料,提高油桐的种植效益,对我国油桐主要产区之一的重庆市的油桐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与收集,对从中初选出的17株...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用油桐果实生产的桐油在诸多传统领域和新能源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获得优良的油桐育种材料,提高油桐的种植效益,对我国油桐主要产区之一的重庆市的油桐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与收集,对从中初选出的17株优株的桐籽含油率、单株出油量等经济指标和桐油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最终甄选出了桐油产量较高和油脂品质优良的"渝桐1~6号"6株优株作为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种质资源 育种材料 桐油 经济性状 品质指标 重庆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洋紫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佳琦 戚嘉敏 +2 位作者 朱雯 许逸林 奚如春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分别采用0,20,40,60,80,1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观察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研究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Gy辐射剂量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洋紫荆种子发芽率出... 分别采用0,20,40,60,80,1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观察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研究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Gy辐射剂量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洋紫荆种子发芽率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由51.66%(20 Gy)降至42.66%(60 Gy),又升高至54.33%(100 Gy)。一定剂量的辐照能促进胚根的生长,其中20 Gy的辐射下平均胚根长度为3.28 cm,显著大于对照组(2.49 cm)(P<0.05)。40~60 Gy辐射剂量使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各辐照处理对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苗生长6个月后,各辐照组苗高、地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叶片分裂角度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幼苗未出现致畸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紫荆 60Co-γ辐照 诱变育种 生长指标
下载PDF
高原鼢鼠繁殖指数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志刚 刘荣堂 +1 位作者 陈艳宇 如甲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1-68,共8页
本文通过对高原鼢鼠的性比、妊娠率、平均胎仔数的综合分析,对高原鼢鼠的繁殖指数作出了基本估计,认为高原鼢鼠的繁殖能力较强。种群密度调节问题作为阐明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方面,现已引起生态学界很大关注,并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 本文通过对高原鼢鼠的性比、妊娠率、平均胎仔数的综合分析,对高原鼢鼠的繁殖指数作出了基本估计,认为高原鼢鼠的繁殖能力较强。种群密度调节问题作为阐明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方面,现已引起生态学界很大关注,并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探讨。密度调节作用首先反映于繁殖的调节,对于高原鼢鼠来说,雌雄鼠性比、妊娠率、胚胎数及繁殖指数等又成为反映种群繁殖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并被认为是决定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根据四川省若尔盖县1990~1992年的鼠情监测资料对高原鼢鼠的繁殖指数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为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指数 高原鼢鼠
下载PDF
基于氮平衡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及饱和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褚明辉 万大娟 +1 位作者 石雪 何宣利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45-47,52,共4页
采用物质平衡原理,将土壤中吸收与排放的氮元素进行量化,结合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调查现状,开展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及饱和度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以氮计算为2 164 782头(猪当量),32头/hm... 采用物质平衡原理,将土壤中吸收与排放的氮元素进行量化,结合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调查现状,开展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及饱和度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以氮计算为2 164 782头(猪当量),32头/hm^2,污染风险指数为0.67,属于低污染风险,但各乡镇污染风险差异显著,分别在-54.67~3.4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氮平衡 承载力 负荷指数
下载PDF
我国苹果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爱玲 田时敏 +1 位作者 梁哲军 张战备 《中国果菜》 2020年第12期60-62,84,共4页
苹果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栽培品种,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培育优良的苹果新品种是苹果育种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综述了苹果品种的主要选育方法、育种的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我国苹果育种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今... 苹果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栽培品种,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培育优良的苹果新品种是苹果育种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综述了苹果品种的主要选育方法、育种的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我国苹果育种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苹果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育种方法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怀地黄新品种选育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建军 任美玲 +2 位作者 王君 孙树武 马文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怀地黄新品种。方法:通过85-5×北京1号杂交种子的太空诱变,并经系统选育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地黄新品种怀地81,对新品种与主栽品种在单株鲜质量、指标成分含量、抗病性、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等...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怀地黄新品种。方法:通过85-5×北京1号杂交种子的太空诱变,并经系统选育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地黄新品种怀地81,对新品种与主栽品种在单株鲜质量、指标成分含量、抗病性、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1)单株鲜质量怀地81高于5个主栽品种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怀地81(82 353 kg/hm2)高于5个主栽品种29.7%以上;(2)不同品种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依次是:北京3号(1.601%)>沁怀(1.588%)>怀地81(1.314%)>金九(1.277%)>85-5(1.073%)>怀丰(0.924%),怀地81梓醇含量居中,与金九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依次是:怀地81(0.096%)>沁怀(0.069%)>85-5(0.047%)>北京3号(0.035%)>怀丰(0.023%)>金九(0.022%),怀地81高于5个主栽品种,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怀地81高抗斑枯病,中抗轮纹病,对叶类病害抗性较高;(4)怀地81叶绿素含量较主栽品种高,花青素含量适中,光合速率较主栽品种高。结论:新品种怀地81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适宜作为怀地黄新品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怀地81 杂交育种 太空育种 指标成分 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